疫苗免疫论文_罗盛,姜大雷,黄雅铃,黄晓玉,覃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疫苗免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疫苗,免疫,乙型肝炎,激素,蛋白,树突,卡介苗。

疫苗免疫论文文献综述

罗盛,姜大雷,黄雅铃,黄晓玉,覃惠英[1](2019)在《国产水痘疫苗2剂次及1剂次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ricella vaccine,VarV)2剂次免疫程序及1剂次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6个接种点,选取300名1~12岁未接种过VarV的健康儿童作为2剂次组;300名4~13岁已接种过1剂VarV的健康儿童作为加强组(分别与第1剂间隔1~3年和4~6年)。2剂次组儿童于入选后第0天接种第1剂VarV、第90~104天接种第2剂VarV,加强组儿童于入选后第0天加强接种1剂VarV。分别采集2剂次组儿童接种前、第1剂及第2剂接种后6周、加强组儿童接种前及接种后6周的静脉血,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法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抗体滴度,统计2组儿童免疫成功率、VZV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及GMT增长倍数,同时观察接种后42 d内儿童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600名儿童实际接种VarV 887剂次,接种率为98. 56%,纳入免疫原性检测共578人,纳入安全性评价887剂次。2剂次组第2剂免疫成功率(98. 93%)显着高于第1剂(86.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加强组与第1剂间隔1~3年儿童免疫成功率(93. 96%)和间隔4~6年(88. 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剂次组第1剂、第2剂免疫后的GMT均明显高于免疫前(P <0. 001),GMT增长分别为免疫前的9. 33和25. 12倍,第2剂免疫后GMT明显高于第1剂(P <0. 001);加强组不同间隔时间加强1剂后的GMT均明显高于免疫前(P均<0. 001),GMT增长分别为免疫前的7. 93和7. 01倍;间隔1~3年儿童加强免疫1剂后的GMT明显高于间隔4~6年儿童(P <0. 05)。VarV接种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发热,未见有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加强组与2剂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 67%和2. 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国产VarV 2剂次免疫程序及加强免疫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在适龄的健康儿童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虹娟,杨海清,满宝华,李亚山,李德璇[2](2019)在《DC细胞功能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DC细胞功能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实施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后免疫无/弱应答者50例,其中将抗-HBs S/C值<10 mIU/mL者按照20μg重组乙肝疫苗接种,抗-HBs仍为无/弱免疫应答标准者共有30例,记为实验组;另选取实施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方案的50例免疫中/强应答者记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DC细胞表面标志及吞噬功能;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组血清IL-12、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DC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吞噬功能检测结果中,CD1a、HLA-DR、CD80、CD83、CD8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IL-12、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再次接种仍无/弱应答者DC细胞表面标志物水平表达偏低,吞噬功能较弱,接种后血清IL-12、TNF-α水平也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邵岚岚,刘静[3](2019)在《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规划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保持较高接种率,才能在人群中形成牢固免疫屏障,保护适龄儿童免受传染病伤害。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出现大量流动人口,其中流动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加。流动儿童居住场所不固定,部分家长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不强,流动儿童接种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和弱点。建立一套适合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让所有流动儿童都能及时接种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疫苗,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对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23期)

记者,王振宇[4](2019)在《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王振宇)12月12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举办的《疫苗管理法》宣贯培训班暨“学理论、重实践”活动年启动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免疫规划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截至12月11日(本文来源于《菏泽日报》期刊2019-12-14)

黄茂娟,庄伟煌[5](2019)在《淋巴瘤患者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HBsAb阳转率,评价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确认乙肝5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全阴性的淋巴瘤患者236人,于化疗前1-2周开始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完成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检测HBsAb水平,比较HBsAb+和HBsAb-者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淋巴瘤患者总HBsAb阳转率为75%,高剂量(20μg)组HBsAb阳转率为81.4%,明显高于低剂量(10μg)组的68.6%(χ2=5.09,P <0.05)。HBsAb阳转率在年轻患者、女性患者、B细胞型(除外DLBCL亚型)、分期早、未使用激素、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中均较高(P <0.05),而在有无全身症状、是否应用来那度胺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淋巴瘤患者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可以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黄烈雨,洪宝林,吕敏,郭艺玮,王溪[6](2019)在《北京市1992—2013年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对急性乙肝成本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北京市1992—2013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指标与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总成本之间的成本效果关系。方法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总成本为成本指标,对急性乙肝发病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主要包括成本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以及边际效果分析。结果 1992—2013年间北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总成本增加,人力成本占比上升;随着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总成本的增长,急性乙肝发病率先增长后下降,由1992年的3.58/10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34/10万人;多期间增量成本效果比方面,1999—2005年这一期间的增量成本效果比较好。结论乙肝疫苗成本变化符合实际发展规律;急性乙肝发病率的变化可能与流动人口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增加、传染病报告规定变化、乙肝诊断标准变化以及机构投入优化有关;急性乙肝的发病率随成本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但是最优组合尚未出现,可进行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的跟踪评估并结合实际调整防控策略。(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邢雪静,尹国安[7](2019)在《GnRH类似物疫苗免疫去势效果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nRH类似物疫苗主动免疫动物机体可达到与手术去势类似的效果,同时避免了手术去势对动物机体产生的影响。抗原、佐剂、免疫次数、免疫剂量以及免疫时间都会对其免疫效果产生影响。采用GnRH类似物疫苗免疫动物通常需要有力的佐剂以及多次加强免疫来克服个体反应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蔡本强,贺劲松,邢宇锋[8](2019)在《补肾解毒方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对辅助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疫苗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与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补肾解毒方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辅助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树突状细胞(DC)疫苗抗乙肝病毒(HBV)的免疫效果与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 HBV转基因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磷酸缓冲液(PBS)组及联合组4组,每组10只。4组分别予补肾解毒方、PD-L1单克隆抗体、PBS溶液及补肾解毒方联合PD-L1单克隆抗体,持续给药2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脾脏组织γ干扰素(IFN-γ)水平、CD8~+T淋巴细胞的PD-1表达情况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结果联合组小鼠脾脏组织IFN-γ水平高于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PBS组(P<0.05);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小鼠脾脏组织IFN-γ水平高于PBS组(P<0.05);补肾解毒方组与PD-L1抗体组小鼠脾脏组织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小鼠脾脏组织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均低于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PBS组(P<0.05);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均低于PBS组(P<0.05);PD-L1抗体组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低于补肾解毒方组(P<0.05)。当效靶比为100∶1、50∶1时,联合组小鼠脾脏组织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均高于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PBS组(P<0.05);PD-L1抗体组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均高于补肾解毒方组、PBS组(P<0.05);补肾解毒方组与PBS组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效靶比为25∶1时,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联合组小鼠脾脏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均高于PBS组(P<0.05);补肾解毒方组、PD-L1抗体组、联合组小鼠脾脏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时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起到恢复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补肾解毒方能有效发挥对HBV感染时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补肾解毒方联合PD-L1抗体更具明显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9期)

袁玉梅,石存斌,陶家发,张德锋,孙承文[9](2019)在《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Pgk融合蛋白乳酸菌口服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制比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单个蛋白抗原免疫效果更佳的多蛋白重组罗非鱼(Oreochromis sp.)链球菌病口服疫苗,该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表达无乳链球菌Sip-Pgk融合蛋白的pNZ8148-sippgk质粒,通过电转化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中获得L. lactis NZ9000 pNZ8148-sip-pgk重组乳酸菌,使用nisin诱导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制备Sip-Pgk融合蛋白乳酸菌口服疫苗,通过不同免疫次数隔周免疫的方式灌胃罗非鱼。ELISA检测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在灌胃免疫结束后的第18天通过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攻毒获得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乳酸菌诱导表达的蛋白大小为92 kD,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与2次免疫比较,3次免疫该融合蛋白乳酸菌疫苗能显着提高罗非鱼的血清抗体水平和对无乳链球菌的免疫保护效果。3次免疫Sip-Pgk融合蛋白乳酸菌疫苗的血清水平显着高于单一蛋白组和PBS组,其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45.56%)。(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世雷,程文杰,祁世栋,赵燕荣,余银隆[10](2019)在《羊布鲁氏菌病活疫苗(M5株)皮下注射和点眼免疫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羊布病免疫效果,降低免疫副反应,采用布氏菌病活疫苗(M5株)皮下注射和结膜囊点眼方式对330只羊进行免疫试验,并进行了免疫副反应观察和免疫效果监测。结果表明:皮下注射、10亿CFU点眼、5亿CFU点眼免疫转阳率分别为91.4%、88.9%和73.9%,点眼工作效率高于皮下注射,80%的孕羊发生流产,山羊有明显流泪。说明该疫苗适合非孕羊的免疫,且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疫苗免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DC细胞功能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实施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后免疫无/弱应答者50例,其中将抗-HBs S/C值<10 mIU/mL者按照20μg重组乙肝疫苗接种,抗-HBs仍为无/弱免疫应答标准者共有30例,记为实验组;另选取实施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方案的50例免疫中/强应答者记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DC细胞表面标志及吞噬功能;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组血清IL-12、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DC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吞噬功能检测结果中,CD1a、HLA-DR、CD80、CD83、CD8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IL-12、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再次接种仍无/弱应答者DC细胞表面标志物水平表达偏低,吞噬功能较弱,接种后血清IL-12、TNF-α水平也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苗免疫论文参考文献

[1].罗盛,姜大雷,黄雅铃,黄晓玉,覃惠英.国产水痘疫苗2剂次及1剂次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李虹娟,杨海清,满宝华,李亚山,李德璇.DC细胞功能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

[3].邵岚岚,刘静.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措施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

[4].记者,王振宇.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N].菏泽日报.2019

[5].黄茂娟,庄伟煌.淋巴瘤患者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6].黄烈雨,洪宝林,吕敏,郭艺玮,王溪.北京市1992—2013年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对急性乙肝成本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

[7].邢雪静,尹国安.GnRH类似物疫苗免疫去势效果的影响因素[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8].蔡本强,贺劲松,邢宇锋.补肾解毒方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对辅助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疫苗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与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19

[9].袁玉梅,石存斌,陶家发,张德锋,孙承文.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Pgk融合蛋白乳酸菌口服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9

[10].王世雷,程文杰,祁世栋,赵燕荣,余银隆.羊布鲁氏菌病活疫苗(M5株)皮下注射和点眼免疫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免疫小鼠产生的AP特异性的抗体滴度体内抗疟作用效果检测A:U工53/BLC.子...免疫小鼠血清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Fi...型FMDV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重组杆状病毒免疫小限中和抗体水平检...疫苗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IgG的...

标签:;  ;  ;  ;  ;  ;  ;  

疫苗免疫论文_罗盛,姜大雷,黄雅铃,黄晓玉,覃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