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资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模糊,辽河,马鞍山市,综合评价。
水资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常玉婷,尤斌[1](2019)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水足迹模型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通过计算新疆2001—2015年的水足迹,实现了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水足迹从2001年的339.1×10~8 m~3增加至2015年的530.1×10~8 m~3,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总量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农畜产品虚拟水量的不断增加。结合2015年新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空间分布,得出其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用水量仍可承载,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系统已处于超载状态。因此,为改善以及避免区域水资源系统超载问题,应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消费模式等措施缓解供需矛盾。本研究可为地区产业结构及消费模式调整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干旱环境监测》期刊2019年04期)
董丽丹,林岚,尚英可[2](2019)在《辽河流域第叁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简要介绍了辽河流域第叁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主要内容,此次评价依托松辽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填报规范化、智能化,为满足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健全水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2期)
吴枫,洪达,蒋利俊[3](2019)在《扬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构建水资源与环境载体、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反馈指标体系,并以扬州市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TOPSIS诊断模型,运用GIS技术对扬州各县市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空间可视化。结果表明,PSR概念框架以事物关联关系描述水资源承载力的多元结构,其明确了各层维度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GIS可视化表明,扬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不均衡,邗江区和广陵区人稠地狭、水资源消耗大而产水量较少,水资源承载力一般,仪征市和江都区次之,宝应县和高邮市相对较好。(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11期)
王静,段顺琼,张连根,石平平,欧福超[4](2019)在《云南高原城市水源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以清水海水源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水库型为主的云南高原城市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云南高原城市水源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水库型水源地典型代表清水海水源地(寻甸区域)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水源地(寻甸区域)2015-2017年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15-201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均为中度脆弱,表明目前水源地(寻甸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着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费鑫鑫,李京东,李磊,温庆,张刘东[5](2019)在《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驱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求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分析流域2011—2015年的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并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提取出的主要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模型,识别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结果】滇池流域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有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年降水量属于正向驱动因子,城镇化率和年均气温是负向驱动力。【结论】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大外流域向滇池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水源联合调水的格局,同时在保证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系统多水源供水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与统一调度方案。(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静,兰远征[6](2019)在《凉山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详细分析AHP法、变异系数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将二者相耦合确定了组合权重,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关系矩阵引入灰关联系数,然后对传统的模糊评价法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法加以优化,并以凉山市为例验证了改进后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研究表明:综合评价结果与传统的模糊综合法基本保持一致,优化的评价模型不仅降低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减少了不同评价等级间的隶属度差异性;在水资源承载力方面改进后的评价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刘占宝[7](2019)在《五元联系度模型在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快捷高效评价灌区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情况下发挥效益及存在短板,采用16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将每项指标优劣划分为5级,引入五元联系度确定方法,并通过对西北某大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实例验证。评价结果显示,灌区1997年、2005年评价结论与文献结论相同,证明此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原理科学,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水利》期刊2019年10期)
唐莲,刘子西,齐娅荣[8](2019)在《宁夏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发展趋势、认识自然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同驱动作用,是水资源安全评价的重要目标。根据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内涵,选择19个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对宁夏连续8年的水资源安全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并尝试从社会经济驱动角度出发,分析社会经济调控措施对水资源安全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可减少评价的主观性,评价结果较客观;该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其变化基本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等水资源安全措施效果同步;指标层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及经济调控效率涵盖的指标较多、权重较大、变化明显,是区域的水资源安全趋势好转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许剑锋,张恒熙,吴凡[9](2019)在《马鞍山市水资源压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M-K趋势检验的方法,分析计算了马鞍山市2011~2017年水资源负载指数及变化趋势,评价了马鞍山市水资源压力。结果表明,全市近7年水资源开发程度高,继续开发潜力小;水资源压力呈减小趋势,但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江淮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徐静,高黎辉[10](2019)在《北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现状年流域水资源仍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迟达到流域水资源开发容量上限,必须持续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流域内生产、生活、生态等用水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9年10期)
水资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简要介绍了辽河流域第叁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主要内容,此次评价依托松辽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填报规范化、智能化,为满足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健全水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资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常玉婷,尤斌.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干旱环境监测.2019
[2].董丽丹,林岚,尚英可.辽河流域第叁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
[3].吴枫,洪达,蒋利俊.扬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陕西水利.2019
[4].王静,段顺琼,张连根,石平平,欧福超.云南高原城市水源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以清水海水源地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5].费鑫鑫,李京东,李磊,温庆,张刘东.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驱动力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
[6].张静,兰远征.凉山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7].刘占宝.五元联系度模型在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河北水利.2019
[8].唐莲,刘子西,齐娅荣.宁夏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9].许剑锋,张恒熙,吴凡.马鞍山市水资源压力评价[J].江淮水利科技.2019
[10].徐静,高黎辉.北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J].内蒙古水利.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