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临其境 体验智能住宅——第18届国际建筑材料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青[1](2021)在《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研究及其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都市主义是当代城市设计领域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理论之一,将城市设计和生态融合为一个包容性、创造性、从知识到行动的过程。随着景观都市主义从竞赛走向实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景观凸显出作为决定城市构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师们的认可,学习景观都市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本文通过对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等设计师和学者的景观都市主义思想深入研究,结合其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梳理出指导我国城市设计的策略,在反思中探寻景观的未来。通过文献调研对景观都市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发展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全面总结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形成因素。景观都市主义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福特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瓦尔德海姆自身的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背景;麦克哈格、科纳等学者生态学思想的启发,以上几点福特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是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和时代条件。系统总结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从其核心要素、内在特征、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包括:景观是基于时空的自然人文的表达;景观基础设施是都市化过程的载体;景观能够促进空间正义和社会公平。内在特征包括:景观和生态过程定义了城市的形状;都市主义被看作持续不断地改变城市形态的过程;通过实施考虑环境过程的景观设计来创建更加可持续的城市。应用领域包括:绿色基础设施、棕地改造再生、社会福利完善;等等。结合具体案例的实践对景观都市主义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的本土化困境、景观都市主义对中国景观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为未来都市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龙家汉[2](2021)在《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博览会展览是现代城市呈现自身和扩展自身的重要存在方式,它的根本呈现对象是园林园艺设计。作为现代化都市发展的大型“城市事件”的叙事和实践,园林博览会概念概念传入我国时间并不长,但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每年举办次数减多,从1997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大连落地以来,二十余年时间里,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举办园林博览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一届园林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完善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园林博览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取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呈现“展时门庭若市,展后无人问津”的问题。园林博览会高投入但收入微薄、展后游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值得关注。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推崇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避免浪费公共资源,不让园林博览会沦为“城市垃圾”,解决园博会展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归纳,并对园林博览会发展历史、申办、分级等内容进行梳理。在对欧洲园林博览会主要举办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发展、展后利用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为我国展后后续改造利用提供学习资料。分析国内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优化策略,并针对展后后续定位、保留模式、改造主体提出相应改造建议。最后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博会为例,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邯郸园博会规划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域内展园竞争力进行分类,提出节约资源和激发活力研究策略,展后划区规划、展园改造方案、施配基础服务设套管理、改变运营模式、引进互动活动,植物选择利用等针对性举措,使园址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贯穿园林博览会展后后续改造为研究内容,最后提出提出邯郸园博会展后利用具体改造方案。
张燕[3](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孙睿[4](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庞观[5](2019)在《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际设计奖项从最初的创建至今大概已有60年的时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设计奖项伴随着社会结构与人类文明的变化,设计的目标、服务的对象、倡导的价值观等也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方向不仅能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今如火如荼的设计评奖提供冷静思考的空间,亦对我们设计评价体系的梳理乃至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针对当今我国各类设计奖项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现象,提出需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努力在自身发展上规避弯路。文章梳理分析了相关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设计奖项,透过设计奖项的历史脉络、成长经历、成败因素等来找出现代化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设计奖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新内涵。看到设计奖项在社会文明发展和创新中起到的方向引领和文化价值提升作用,可以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论文首先讨论了设计奖项的理论框架,分析了20世纪中期的重要设计因素和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对设计奖项产生的影响。还着重讨论了历史上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针对设计奖项颁布的国家政策相关发展措施。并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设计奖项作了比较分析。德国IF奖诞生最早,代表西方设计奖项,具有典型性;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以设计为振兴国家的发展战略,日本的G-mark奖项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使命感;中国的红星奖作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奖项崛起的代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通过三大奖项在结构、机制流程、评委与参赛者、发展变化与奖项外延(展览、交流、培训)等方面的比较,讨论设计奖项在各自的发展中呈现出的不同文化价值与社会责任。文章又讨论了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经济价值和对于社会的文化价值。在企业的成长中看到设计奖项带来的市场效益的繁荣,看到企业与设计奖项共同生长的脉络;以及在每个国家的国家发展、普世教育、社会进步方面也有设计奖项的重要作用。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在创新型社会中设计奖项的意义。通过对社会现代化理论中设计奖项处于知识经济中位置的确定,重新认识设计奖项在当今的以知识为主导的创新型社会中承担的创造力价值。同时,重要的问题还有设计奖项于今天所具备的批评价值、与产业与科技的桥梁作用、以及改变社会的推动力。在相对完整地梳理了设计奖项的相关内容后,发现其中存在的启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是全篇创新之处,也是最终的文章落脚点。最后的结论部分提出了大致七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奖项的公信力与价值导向问题;对于设计奖项的发展力度与落实程度问题;设计奖项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奖项的根本目的仍应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奖项正确引导科技利用问题;设计奖项对于专业人才的储备与普及大众教育问题;及设计奖项如何创造新型生活方式与社会这几个最终问题。
李锦云[6](2018)在《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文中指出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广泛的民族。过山瑶是瑶族支系之一,在国内主要居住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过山瑶因不堪歧视与压迫,迁徙深山,过着“食尽一山,复徙一山”的生活而得名。一千多年来,过山瑶从未停止其迁徙脚步。部分过山瑶在明清时期先后跨越国界,到达东南亚地区,20世纪70年代后又逐渐跨海越洋到达欧美等国,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过山瑶传统文化是瑶胞结合本民族意识、信仰、生活习惯并适应迁徙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而逐渐形成的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文化形态。过山瑶传统文化内容和表现样式丰富:有适应山居生活的居住和饮食文化、记录历史与传说的服饰文化、歌颂祖先与祈求丰收的歌舞节庆文化、维持民族发展的制度文化、融合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及祭祀文化等。其文化精神内核是以“盘瓠”为中心,以《过山榜》、《家先单》、瑶族歌舞、瑶服、瑶绣为载体,以师爷为权威,全民参与的祭祀文化。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内部社会环境的相对单纯以及封建政权对瑶族传统社会的羁縻统治,过山瑶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传统瑶族社会中,瑶胞在师爷的主导下,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并以民间传承的模式存续自己的文化。具体包括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实践记忆传承、歌舞节庆传承、民间典籍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放乳源瑶山并对瑶族传统社会进行了各项改造,过山瑶逐步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瑶山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遭遇多重新际遇,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搬迁安置、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改变了文化传承主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第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瑶族社会的文化话语权进行重新调整,师爷的权威地位被弱化;第三,商品经济和市场观念在瑶区的逐步确立以及瑶区旅游事业的推进,改变了文化的呈现方式,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历史价值;第四,族群互动的深广度不断拓展改变了过山瑶传统婚姻制度和语言环境,社交圈的扩大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结构。第五,大众媒介传播体系在瑶区的普及与完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使过山瑶面对新环境时积极应对与调适。瑶胞与时俱进,坚守文化核心精神并充分利用多种传承模式不断保存并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方面继续发扬传统的民间模式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尝试官方传承模式和市场传承模式,为民族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具体措施为:第一,搜集整理传统文化古籍资料并刊印出版,对传统文化进行媒介化传承与传播;第二,激活传统文化民间传承模式的现代适应性;第三,开拓新的传承方式与渠道,如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通过打造“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来进行开发式传承;建构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及名录等。在不断尝试与完善的过程中,过山瑶传统文化既保持了传统优势、又适应了时代变迁的需要。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给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第一,文化传承主体要抓住文化根本内核,保有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第二,文化不是僵死固化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变中求稳,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第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充分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又要紧跟时代,借助外力,多措并举。
胥璟[7](2018)在《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仅仅通过理论灌输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要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强调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就要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一直以来,精神文化产品特别是文艺作品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那有没有一种形式是最符合时代的需求最具有渗透力最能够让大众接受的呢?笔者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后发现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它十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能够在广泛的范围内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这是本选题的初衷,希望能更好地运用公共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鉴于此,本研究考查了公共艺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文化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需要,而艺术属于文化载体的一种形式,所以公共艺术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其次,中西方的美育思想中都有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效用,当今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也在研究公共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并做了大量的尝试,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再次,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与参与性,恰好符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环体和介体的要求,公共艺术从根本上说就适合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第四,从审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好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审美移情、联想、想象、观照,使观者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更完美的人格,在这一方面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肯定了公共艺术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外,根据场所精神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公共艺术能够帮助空间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通过图形、色彩、环境对大众产生心理效应,这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需要。肯定了公共艺术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后,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公共艺术究竟具备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通过搜集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归纳得出了公共艺术具备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这五大功能。第一个,心理教育功能。包括减压抗郁、安抚伤痛、宣泄感情三个方面。第二个,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包括铭记历史、文化自觉两个方面。第三个,法纪教育功能。包括认识权利、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三个方面。第四个,理想教育功能。包括宣扬民主意识、崇尚自由观念、提倡法治精神三个方面。第五个,道德教育功能。包括精神洗礼、道德修炼、思想渗透三个方面。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按空间类型划分有象征性与纪念性雕塑及历史街区;民族性博物馆和纪念馆;政府公共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社区公共艺术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生态公共艺术;设施公共艺术;政治与政府宣传艺术;常民公共艺术;民居建筑等。厘清了公共艺术的五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后,本文依托校级、省级三个课题项目,以校园公共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尝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校园公共艺术改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觉悟。最后结果反映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学生团队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绝大多数对此次活动的效果表示肯定,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就是通过公共艺术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双重收益。最后,针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人物:艺术家、政府及管理机构、公民,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并将本次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艺术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征决定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参与性决定了它是较其他艺术类型而言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载体。第二,公共艺术大众化、直观生动、趣味多样,较枯燥的理论灌输而言更符合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现实要求,在承担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任务更显优势,效果更为显着。第三,校园公共艺术遍布校园环境中,范围广泛且是隐性的教育手段,有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渗透力,从而达成良好的成效。
矫雅楠[8](2016)在《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文中认为自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设立以来,孔子学院发展已进入第二个十年。目前500家孔子学院,10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建构起一个广覆盖,多层次的孔子学院全球传播网络,以此为依托的语言文化传播实践也在不断深化。在完善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孔子学院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的独特作用更加显着,成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从传播的视角看,孔子学院的“平台”定位以及“桥梁”和“纽带”的角色阐释,说明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践行多元文化理念方面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建构了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文化对话和文化共享的中间环境,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媒介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分析传播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它是一个话语意义而非实在意义的概念,在不同时代环境和现实语境下被不断协商、接纳、改造和实践。在大众传播勃兴的年代,媒介多被理解为传输信息的载体或技术工具。随着文化世界化和社会媒介化的深入,媒介形态发生剧烈变动,以往以技术为主导的阐释框架已不能完全涵盖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多重变革。在学术研究领域,媒介环境学和普通媒介学的理论成果促使我们认识到,人文性是传播与媒介的固有属性,媒介构成了联接全球社会中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的开放空间,本身具有宽泛的所指和丰富的内涵。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传播实践为我们突破媒介研究视阈局限,摆脱思维惯性提供了新的思想园地,也预示了一种与社会现实和文化实践同步的学术突破的可能。本文从传播的视角切入,以媒介环境学和普通媒介学为理论来源,运用基于结构和平衡的方法论路径,在对媒介概念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论证孔子学院媒介属性,分析其媒介功能,并进一步探寻实现该功能,维护媒介定位的路径与方法。围绕“孔子学院是媒介”这一核心假设,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媒介环境学范式下,应如何认识和理解媒介?(2)孔子学院是否具有媒介性质?(3)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是什么?(4)如何实现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5)在当前,孔子学院的媒介定位应如何维护?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共分7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章,媒介概念分析。本章主要基于媒介环境学派和普通媒介学的理论成果,对媒介环境学范式下的媒介概念进行梳理和阐释。首先,通过对媒介一词的中外溯源,以及对媒介理论中“泛媒介”和“媒介环境”观点的梳理与评述,阐明媒介本具有相对宽泛的所指。其次,遵循从学术观点到研究范式的演进逻辑,重点论述媒介环境学和普通媒介学对“将媒介视为环境”的范式建构与补充,阐明媒介概念应是物质与组织构成的生态系统,同时涵盖技术性与人文性。最后,在整合理论,检视实践的基础上对媒介进行再认识,给出本文对媒介内涵的理解。第3章,孔子学院的媒介属性分析。本章首先基于孔子学院宗旨,从现实层面描述分析孔子学院的属性与功能,目标与拓展。指出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具有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和教育文化交流等基本职能,并作为“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功能逐渐复合。其次,将学理与实践对接,论证孔子学院是否具有媒介属性。本文认为,孔子学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媒介功能,即具备教育、告知、解释、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等基本功能,也作为“物质化的组织”符合普通媒介学对媒介属性与功能的相关论述。最后,从符号意义和实体特征两个层面分析孔子学院作为媒介的外在呈现。在符号意义层面,基于对《人民日报》等4家报纸孔子学院报道的内容分析和词频统计,和对国外报道的简要梳理,指出孔子学院“纽带”、“桥梁”等符号意义均指向其媒介属性;在实体层面,基于孔子学院性质、宗旨、办学模式和发展策略的特殊性,指出孔子学院具有整体关涉跨文化交流,植根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双向作用于中外社会发展,注重人文交流与民间交往的媒介特征。第4章,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分析。本章首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内涵。本文认为,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功能系统:在静态上,是以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基础,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为主体,与政治、经济、生态等各领域结合产生相应功能为延伸的功能体系;在动态上,是以媒介机构、媒介平台和媒介环境为形态,以传递、转换和整合为功能核心,逐步推进的功能连续体。其次,分析孔子学院媒介功能的作用机制,提出需求-利益满足是其基本作用原理,利益框架建构与社会关系协调是基本作用方式。再次,根据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从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孔子学院媒介功能作用的层次。最后,从工具取向和社会取向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学院媒介功能的效果,并论述在不同价值取向下可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第5章,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本章基于社会互动论和关系传播理论,首先分析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外部动因和内部条件,认为建构国际信息新秩序的时代诉求;媒介技术的文化本质与社会影响:地方性文化对自我格局的持续超越;中国重构大国形象的多元实践构成了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外部动因。坚持交流互动和人性化的传播理念,加强传播主体的培育,传播内容的建设,传播渠道的完善构成了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其次,提出实现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应以理念、价值和程序三方面共识为原则。最后,在功能的实现路径上,着眼于建构与受众的信任关系,强化媒介地位的独立性,提出孔子学院应走专业化、差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第6章,孔子学院媒介定位维护。遵循孔子学院媒介环境与整体社会环境互动融合的思路,本章基于媒介环境学的生态视野,从孔子学院的组织基础、技术支撑、生存空间和发展形态等方面探讨如何维护孔子学院的媒介定位。首先,孔子学院应加强组织制度化建设,通过对组织规范、结构和行为的制度化,实现外部规范逐步被主体内化,主体在协调与共享中对规范进行调整和改善的双向互动。其次,加强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运用互联网移动技术;建构数据网络;实现虚拟平台与实体平台的协同,发挥技术对媒介功能优化的推动作用。再次,深化本土策略,通过个体参与社区信息交流,组织上支持社区资源共享,情感上参与建构社区共识,进一步发挥媒介接近性与便用性的优势。最后,推进形态融合,通过培育文化共同体;运用市场机制和建构多元评价体系推动孔子学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第7章,回顾与总结。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结论和创新点,提出研究展望。
吕甍[9](2015)在《电影声景:流动的城市文化 ——以新世纪上海电影为中心》文中认为2010年上海成功主办世界博览会,借此城市的整体实力与人文魅力都得到显着提升,成为全球城市的中国典范;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的上海电影也始终在持续爆发,尤以世博时间为节点参照的近十年来的电影群体,掀起了继1930年代以来的又一次上海城市电影小高潮。由此可见,电影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反映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联想中,电影与城市这两者以及由它们所引领的学科领域被迅速并置起来;同时,在当下的时代框架中,电影的内容生产与规模打造不仅需要以城市母体为土壤,其也同时成为阅读相对应的城市,尤其是同步阅读的“影像文本”。电影声音是影像文本中不可或缺视听元素之一。从感官而言,人对城市时刻保持着最直接的感知,或看、或听、或触摸、或尝试,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形式和意义。在视觉文化遍布的当下,或许,多感官疏通不失为一种更加平衡的认知方式,听觉文化研究也由此而逐日兴盛。然而,这是一个庞杂的研究领域,许多具体问题的深入和扩展都需要与其它学科跨界联合,电影声音属其中之一。因此,面对城市与电影充满生机的互动,电影声音将如何见证并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属性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此,本文的两个理论基点是:第一,承前所述,综合当下“城市电影”研究,将空间具象化为“城市”领域。第二,以声音文化研究中的“声景”研究理论为前提,从声音出发,在理论层面阐述影像与空间的关联。在城市与电影相互映射系统中,本文试图探寻简历并详细阐发“电影声景”的理论观点。这一观点本身包含电影、城市、与声音三大要素;其中,有两个在外观形态上无法替代,即电影和城市,它们各自支撑起两个独立的景观世界;另外,本文的声音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因其流动性则可以被看做一个统一的物质概念,即概念声音;第二,电影声音与城市声音为概念声音在声景意义种的两种具体表现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将文化能量传递给对方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声音与各自空间的关联中呈现文化意义;而这种连通型的文化意义显然就构成了相互映射,以及城市之于影像的解读,在听觉文化意义上,这种方式是相对独特的,也是本文研究新意所在。更进一步,在理论阐述之后本文拟将“电影声景”置入上海现实,一方面作为以“电影声景”理论观点进行城市文化阅读的实践,另一方面则期望借助真实上海与影像上海共时之力,从听觉文化的角度阐发当下上海的多面城市特征。换言之,“电影声景”首先属于电影研究,同时本文亦着眼于其作为某种角度及方法读解城市文化的可能;当代上海文化案例可视作这一观点的相关文化实践。本文共分为七章:首先是绪论,提出本文论题及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是关于整篇文章的理论阐述,详细论述“电影声景”观点;从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理论观点与当代上海电影及城市文化实践的关联论述。其中,第三章的全球化为城市文化的全景意象;第四、五章站在城市文化的时间线上,以当代立场构筑感怀和展望两个侧面;第六章则归于城市空间内部最鲜活的生命与城市自身的“肢体”变化,是人与城的生命对话。这些角度,既是电影的视野,也是电影与城市、城市与声音,电影声音与城市声景的细腻对白。最后第七章为本文结论。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文本细读、视听语言分析、跨学科对照等。
袁海贝贝[10](2015)在《当代微住宅设计与建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地球环境生态危机,人类对建筑规模的无止境追求以及信息网络时代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变化。本课题从宏观环境系统出发,反思人类居住状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从生态设计观的视角,探讨住宅的微型化发展趋势,试图探讨当代语境下恢复地球生态平衡的微住宅机制,以批判性的视野重新反思与审视传统惯性的人类建造行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建筑学科潜在的发展方向。研究始于微住宅概念、规模与特征的定位,进而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分析微住宅从远古棚屋到当代微型之家隐与显的发展进程,以及不同时期微住宅所扮演的角色。论文主体部分试图以“环境、空间、界面、建造”四个关键词展开论证:在环境层面,探讨微住宅与各种不同环境的关系,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进而从地理与气候特征进一步阐述微住宅与具体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在空间操作层面,对微空间的高效性、多义性与开放性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分别从人类生活世界、建筑现象学的视角在剖面化空间组织、空间与身体性、群体空间组合等方面进行设计方法层面的求解;在界面设计层面,结合当代产品设计、制造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分别从复合功能界面、界面转换设计、材料性能分析三方面论述界面生成方法;在建造层面,从系统工程视角出发,进行设计与建造一体化研究,并运用模块化组织与并行工程原理对微住宅生成逻辑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与阐述。课题的最后部分,重点对微住宅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强调建筑创作主体多维视野下的系统性运作,并从生态设计、协同设计与公共政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论文创新性成果体现如下:首先,从建筑、人、环境三者的关系出发叙述了微住宅的研究意义与未来发展趋向,提出了符合当代人类健康生活方式、基于生态学视野的微住宅设计理念;其次,通过对微住宅进行量化研究与特征分析,基于反思传统建筑体系、总结与提炼,在大量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微住宅设计与建造体系;第三,基于信息时代环境认知、技术进步与社会运行模式,构建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微住宅设计策略。
二、身临其境 体验智能住宅——第18届国际建筑材料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身临其境 体验智能住宅——第18届国际建筑材料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研究及其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2.3 关于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名字翻译的说明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1.4.1 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
1.4.2 已有研究的总结 |
1.4.3 研究创新的空白点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
2.1 景观都市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 |
2.1.1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的成长背景 |
2.1.2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的学术经历 |
2.1.3 影响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4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的理论研究基地和实践基地 |
2.1.5 本章小结 |
2.2 从图像到领域 |
2.2.1 制图策略 |
2.2.2 景观制图作品分析 |
2.2.3 对当代地图术和可视化的批判性观点 |
2.3 景观都市主义的诞生 |
2.3.1 景观的起源 |
2.3.2 景观都市化的论述 |
2.3.3 景观作为文化生产的媒介 |
2.3.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瓦尔德海姆为例 |
3.1 瓦尔德海姆的景观都市主义观 |
3.1.1 景观是基于时空的自然人文的表达 |
3.1.2 景观基础设施是都市化过程的载体 |
3.1.3 景观能够促进空间正义和社会公平 |
3.1.4 本章小结 |
3.2 瓦尔德海姆的景观都市主义实践 |
3.2.1 地下花园 |
3.2.2 丹麦哥本哈根海港 |
3.2.3 重点案例解析——迈阿密海滩 |
3.2.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都市主义的应用 |
4.1 绿色基础设施 |
4.1.1 概念内涵 |
4.1.2 生态效益 |
4.2 棕色地带再生 |
4.3 社会福利完善 |
4.4 未来之城:雄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我国当代都市景观设计的思考与启示 |
5.1 景观都市主义的先进性 |
5.2 景观都市主义的批判性 |
5.3 景观都市主义的策略性 |
5.4 景观都市主义的本土化困境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景观都市主义与中国景观 |
6.3 景观的未来:从“设计包含生态”到“生态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主要出版物 |
附录B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及团队竞赛情况 |
附录C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获得奖励及荣誉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平衡自然与城市关系 |
1.1.2 园林博览会带来巨大城市影响 |
1.1.3 园林博览会展后难以维持后续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园林博览会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园林博览会相关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研究概述 |
2.1 园林博览会概述 |
2.1.1 园林博览会起源 |
2.1.2 园林博览会分级 |
2.1.3 园林博览会申办 |
2.1.4 园林博览会展示内容 |
2.1.5 园林博览会特性 |
2.2 园林博览会展后共性问题 |
2.2.1 展后缺乏可持续规划 |
2.2.2 展后场地使用率低 |
2.2.3 展后维护成本较高 |
2.2.4 展后缺乏功能转变 |
2.3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分析 |
2.4.1 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分类 |
2.4.2 园林博览会展馆后续利用 |
2.4.3 园林博览会展后园区管理 |
2.4.4 园林博览会展后植物配置 |
2.4.5 园林博览会展后服务设施利用 |
第3章 国内外园博会案例规划与展后利用分析 |
3.1 国外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1 德国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2 荷兰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3 英国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4 国外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启示 |
3.2 国内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2.1 1999 年昆明国际园艺博览会 |
3.2.2 2013 年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 |
3.2.3 2012 年桂林园林博览会 |
3.2.4 2017 年邢台园林博览会 |
3.3 小结 |
第4章 邯郸园林博览会概况及展后分析 |
4.1 邯郸园林博览会概况 |
4.1.1 场地环境 |
4.1.2 区位概况 |
4.1.3 交通分析 |
4.1.4 规划布局 |
4.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资源评估 |
4.2.1 展园资源 |
4.2.2 建筑资源 |
4.2.3 广场资源 |
4.2.4 湿地资源 |
4.2.5 植物资源 |
4.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游客使用及经济状况分析 |
4.3.1 游客需求分析 |
4.3.2 经济状况分析 |
4.4 可持续发展下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面临的问题 |
4.4.1 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 |
4.4.2 展后使用率较低 |
4.4.3 展后维护成本高 |
4.4.4 展后场地功能单一 |
第5章 可持续发展下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策略研究 |
5.1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整体思路 |
5.1.1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背景 |
5.1.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目标 |
5.1.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原则 |
5.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 |
5.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整体规划 |
5.3.1 规划布局 |
5.3.2 交通规划 |
5.3.3 公共服务设施 |
5.4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资源利用策略 |
5.4.1 展园资源利用 |
5.4.2 建筑资源利用 |
5.4.3 广场资源利用 |
5.4.4 湿地资源利用 |
5.4.5 植物资源利用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满意度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4)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
二、身体艺术 |
三、身体与设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
一、引导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
一、女性主义身体 |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
一、抽象化设计 |
二、写实主义 |
三、超现实主义 |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
一、戏剧化设计 |
二、体验设计 |
三、情感设计 |
四、隐匿设计 |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
一、拟人型 |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
三、器官的抽象化 |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
一、休息功能 |
二、引导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
一、怪诞艺术设计 |
二、文化与身份 |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
一、技术与身体 |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
四、无器官身体 |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
一、运动器械设计 |
二、健身器械设计 |
三、康复护具设计 |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必要性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强国——制定国家设计产业发展战略 |
二、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现代化 |
三、责任——普世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设计奖项研究现状 |
二、国内设计奖项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问题与方法 |
二、特色与创新 |
(一)学术理论的创新性贡献 |
(二)实际价值的创新性贡献 |
(三)社会普及教育的创新性贡献 |
第五节 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国际设计奖项概述 |
第一节 奖项的意涵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中期设计价值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
二、现代主义与机械美学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
三、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业设计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
四、“优良设计”观念复兴的设计因素对奖项建立的影响 |
第二章 设计奖项的产生背景及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国际设计发展趋势 |
一、国家层面发展措施对设计奖项的影响因素 |
(一)制定国家级设计振兴政策 |
(二)设计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立 |
(三)设计公共设施的建设 |
(四)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 |
(五)设计产业的学术研究 |
二、行业发展趋势对设计奖项的影响因素 |
三、从业机构发展趋势对设计奖项的影响 |
第二节 设计奖项评奖机制与基本构成要素 |
一、设计奖项的评奖机制 |
二、设计奖项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三章 国际奖项对比分析研究 |
第一节 国际设计奖项综述 |
第二节 三大代表性设计奖项的重要性与作用比较分析 |
一、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产生背景比较 |
二、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奖项结构比较 |
三、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奖项机制与流程比较 |
四、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评委与获奖者比较 |
五、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完善与发展 |
六、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外延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设计奖项设立与企业的关联 |
第一节 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
一、设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
二、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设计奖项与国际企业发展的关联 |
一、德国瓷器制造商罗森塔尔(Rosenthal)与IF |
二、产品与服务供应商WMF与 IF |
三、电器生产商博朗(Braun)与IF |
四、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Bosch)与IF |
五、电器制造与系统服务西门子(Siemens)与IF |
第五章 设计奖项设立与社会的关联 |
第一节 奖项建立社会价值 |
第二节 三大代表性奖项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联 |
一、专业人才储备上的价值 |
二、国家经济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层面上的价值 |
三、普世的教育意义及人才储备作用 |
四、各奖项特点 |
第六章 设计奖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实践推动作用 |
第一节 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对设计奖项的影响 |
第二节 知识时代的科技、产业与设计奖项的必然联系 |
一、工业文明社会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
二、创新型社会中知识特性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
三、设计奖项对科技发展的驱动 |
(一)设计是技术和文化的桥梁 |
(二)技术是需要被思想驱动的工具 |
四、知识经济下产业结构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
第三节 设计力创新 |
第四节 设计奖项的新发力与新内涵 |
一、设计奖项的批评价值 |
二、设计奖项加强设计的体验感 |
三、设计奖项可改变社会 |
第五节 设计奖项的价值测度 |
结论 |
第一节 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中的思考与启示 |
一、从红点2018 中国失信事件看设计奖项的公信力与价值导向 |
二、西方国家对设计奖项的重视与发展力度更加切实 |
三、设计奖项的设立数量大于质量 |
四、设计奖项仍应以推动本土设计与经济的发展为目标 |
五、设计奖项应正确的引导设计与社会科技之间的连接 |
六、设计奖项在设计人才储备与普及性教育的重要性 |
七、设计要创造新型的、却并不遥远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意义研究的重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瑶族研究 |
(二)过山瑶研究 |
(三)文化传承研究 |
(四)瑶族文化传承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六、文章采用的理论 |
(一)文化适应理论 |
(二)文化变迁理论 |
七、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观点的创新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一章 过山瑶的历史与文化 |
第一节 瑶族历史发展轨迹 |
一、瑶族的形成与支系 |
二、瑶族的迁徙轨迹 |
第二节 乳源过山瑶的由来及文化 |
一、乳源过山瑶的形成与发展 |
二、乳源县的环境 |
三、过山瑶的传统文化概貌 |
第二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
第一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 |
一、过山瑶的物质文化 |
二、过山瑶的制度文化 |
三、过山瑶的精神文化 |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 |
一、师爷、长者是文化传承的权威表率 |
二、全体瑶胞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 |
一、家庭传承 |
二、师徒传承 |
三、实践记忆传承 |
四、歌舞节庆传承 |
五、民间典籍传承 |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保障 |
一、文化认同是传承的基础 |
二、《过山榜》是传承的“内容”保障 |
三、习惯法是传承的“法律”保障 |
四、民族文化生活化是传承的“形式”保障 |
五、共同的文化心理是传承的“情感”保障 |
第三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际遇 |
第一节 环境变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
一、自然环境的改变:从仰仗敬畏到利用开发 |
二、社会环境的改变:从封闭一体到开放多元 |
三、环境变迁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权力介入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冲击 |
一、国家权力进入乳源瑶区的历史回溯 |
二、国家权力对瑶区文化传承权威人群的重置 |
第三节 市场因素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市场观念在乳源县瑶区的生发过程 |
二、瑶区旅游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
三、市场因素导致过山瑶传统文化商品化和展演化 |
第四节 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乳源过山瑶的族群互动情况 |
二、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
第五节 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乳源县过山瑶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 |
二、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过山瑶的文化坚守与调适 |
第一节 过山瑶对民族文化的坚守 |
一、传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 |
二、坚守民间信仰,传承祭祀文化 |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举措 |
一、调适民间传承模式,激发其现代适应性 |
二、尝试新的传承模式,增加文化传承的方式 |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效果 |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成效 |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问题 |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 |
一、群策群力,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
二、做好“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的传播与维护 |
三、搭建“立体多元”文化传统体系 |
结语 |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调研图片 |
(7)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 |
1.2.2 公共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公共艺术 |
1.4.2 思想政治教育 |
第2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础理论 |
2.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2.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2.1.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2.2 美育理论 |
2.2.1 艺术宣传理性、启蒙思想 |
2.2.2 艺术教化道德、寓教于乐 |
2.2.3 艺术宣泄情绪、安抚心灵 |
2.3 公共艺术理论 |
2.3.1 公共性:公共艺术载体的环体性质 |
2.3.2 参与性:公共艺术载体的介体性质 |
2.4 审美行为理论 |
2.4.1 审美移情 |
2.4.2 审美联想 |
2.4.3 审美想象 |
2.4.4 审美观照 |
2.5 其他相关理论 |
2.5.1 场所理论 |
2.5.2 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3.1 公共艺术的心理教育功能 |
3.1.1 减压抗郁 |
3.1.2 安抚伤痛 |
3.1.3 宣泄感情 |
3.2 公共艺术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
3.2.1 铭记历史 |
3.2.2 文化自觉 |
3.3 公共艺术的法纪教育功能 |
3.3.1 认识权利 |
3.3.2 明确责任 |
3.3.3 规范行为 |
3.4 公共艺术的理想教育功能 |
3.4.1 宣扬民主 |
3.4.2 崇尚自由 |
3.4.3 提倡法治 |
3.5 公共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
3.5.1 精神洗礼 |
3.5.2 道德修炼 |
3.5.3 思想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公共艺术形式 |
4.1 以空间类型划分的公共艺术形式 |
4.1.1 精神长存——象征性与纪念性的雕塑及历史街区 |
4.1.2 文明仪式——民族性的博物馆及纪念馆 |
4.1.3 服务社会——政府公共建筑 |
4.1.4 情感凝聚——景观公共艺术 |
4.1.5 打造乐土——社区公共艺术 |
4.2 以表现形式划分的公共艺术形式 |
4.2.1 共生梦想——生态公共艺术 |
4.2.2 理性街头——设施公共艺术 |
4.2.3 隐形统治——政治及政府宣传艺术 |
4.2.4 全民力量——常民公共艺术 |
4.2.5 精神栖居——民居建筑 |
第5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以校园公共艺术为例 |
5.1 实施背景 |
5.2 实施定位 |
5.2.1 大学校园是隐性教育课堂 |
5.2.2 大学应是社会改革的练习场 |
5.2.3 大学应是生命共同体的社区 |
5.3 实施计划 |
5.4 现状调查 |
5.4.1 国外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
5.4.2 国内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
5.5 实施方案 |
5.5.1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空间 |
5.5.2 校园社区化与校园生活化 |
5.5.3 永续校园的环境氛围 |
5.5.4 参与式设计理念 |
5.6 实施效果 |
第6章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问题与建议 |
6.1 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问题 |
6.1.1 公共艺术“看不懂”——艺术家与公民之间的审美代沟 |
6.1.2 公共艺术“遭吐槽”——艺术家思想不正及专业不精 |
6.1.3 公共艺术“无人管”——公共艺术相关制度政策不完善 |
6.2 对艺术家方面的建议 |
6.2.1 体验者 |
6.2.2 报导者 |
6.2.3 分析者 |
6.2.4 行动者 |
6.3 对政府及管理机构方面的建议 |
6.3.1 建设制度 |
6.3.2 审查制度 |
6.3.3 管理制度 |
6.4 对公民方面的建议 |
6.4.1 合作者和共同发展者 |
6.4.2 参与者与执行者 |
6.4.3 第一线观众 |
6.4.4 媒体观众及记忆的观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总体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媒介:一个宽泛而重要的概念 |
2.1 媒介,泛媒介与媒介环境 |
2.1.1 媒介概念的产生 |
2.1.2 泛媒介论的内涵 |
2.1.3 媒介环境的隐喻 |
2.2 媒介环境学范式的建构与发展 |
2.2.1 媒介环境学派的范式建构 |
2.2.2 普通媒介学对范式的补充 |
2.3 对媒介概念的再认识 |
第3章 孔子学院的媒介属性分析 |
3.1 孔子学院的属性与功能 |
3.1.1 孔子学院的属性与功能分析 |
3.1.2 孔子学院的目标与功能拓展 |
3.2 孔子学院作为媒介的属性 |
3.2.1 一般意义下的媒介属性与功能 |
3.2.2 媒介环境学下的媒介属性与功能 |
3.3 孔子学院作为媒介的呈现 |
3.3.1 符号意义分析 |
3.3.2 实体特征分析 |
第4章 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分析 |
4.1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的内涵 |
4.1.1 静态分析 |
4.1.2 动态分析 |
4.2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的作用机理 |
4.2.1 基本原理 |
4.2.2 作用方式 |
4.3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的作用层次 |
4.3.1 感知环境下的孔子学院 |
4.3.2 符号环境下的孔子学院 |
4.3.3 社会环境下的孔子学院 |
4.4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的作用效果 |
4.4.1 基于工具取向的功能效果 |
4.4.2 基于社会取向的功能效果 |
第5章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 |
5.1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外部动因 |
5.2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 |
5.2.1 传播理念层面 |
5.2.2 传播主体层面 |
5.2.3 传播内容层面 |
5.2.4 传播渠道层面 |
5.3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原则 |
5.3.1 理念共识 |
5.3.2 价值共识 |
5.3.3 程序共识 |
5.4 孔子学院媒介功能实现的路径 |
5.4.1 专业化路径 |
5.4.2 差异化路径 |
5.4.3 产业化路径 |
第6章 孔子学院媒介定位的维护 |
6.1 组织制度化建设 |
6.1.1 组织制度化内涵 |
6.1.2 组织规范制度化 |
6.1.3 组织结构制度化 |
6.1.4 组织行为制度化 |
6.2 数字网络技术运用 |
6.2.1 互联网移动技术运用 |
6.2.2 数据网络建设 |
6.2.3 虚拟与实体协同 |
6.3 本土化策略延伸 |
6.3.1 信息网络的本土化 |
6.3.2 资源网络的本土化 |
6.3.3 观念意识的本土化 |
6.4 发展形态融合 |
6.4.1 文化共同体的培育 |
6.4.2 市场机制的运用 |
6.4.3 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7章 结语 |
7.1 回顾与总结 |
7.2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表 |
(9)电影声景:流动的城市文化 ——以新世纪上海电影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电影声音本体研究 |
二、听觉文化与声景研究 |
三、上海电影与城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行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阐述 |
前言 |
第一节 规划听觉时代 |
一、听觉预言 |
二、时代背景1——混合空间 |
三、时代背景2——声音泛在 |
第二节 电影声景 |
一、共享连通——“作为城市文化的研究读本” |
二、重新定义——声景研究的现代转向 |
三、电影声音——元素、思维与表达 |
四、电影声景——以当代上海电影与城市空间为例 |
第三节 电影、声音、地方感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留声:跨文化与全球化听域下的上海电影声景 |
前言 |
第一节 跨世博上海电影的跨文化特征巡礼 |
第二节 当代上海电影的“跨文化与全球化”声景风貌 |
第三节 《海上传奇》:续写“上海摩登” |
小结 电影声景与全球化语言 |
附图 |
第四章 一种腔调:当代上海电影的声景怀旧与复古想象 |
前言 |
第一节 个体记忆:独白、童谣与母体 |
第二节 怀旧的科技:电视、留声机与麦克风 |
第三节 复古新意:现场声景与“被发明的传统” |
小结 时尚之声 |
第五章 未来之音:科技社会与上海电影的声景体验 |
前言 |
第一节 未来上海与科幻影像 |
第二节 科幻声景中的声场界线与声音混合 |
第三节 《环形使者》的差异定位 |
第四节 《她》的声景融合 |
小结 上海预言 |
第六章 当下聆听:新群体、新空间与上海电影的声景描摹 |
前言 |
第一节 当代上海电影声景中的新型人物、群体与空间素描 |
一、新人物、新群体 |
二、新声音空间 |
第二节 《青红》“新”上海的整体声景想象 |
小结 差异声景与社会重组 |
第七章 结论:城市上海的声音总谱 |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总结 |
第二节 跨学科联系与多维启发 |
第三节 声音的艺术之于城市未来 |
一、实地录音与声音艺术 |
二、想象的声音道具及其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当代微住宅设计与建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参考文献 |
2 概念与特征 |
2.1 概念界定 |
2.1.1 规模限定因素 |
2.1.2 文本释义与延伸含义 |
2.2 当代微住宅特征 |
2.2.1 高效性 |
2.2.2 可变性 |
2.2.3 精致性 |
2.2.4 可移动性 |
参考文献 |
3 微住宅演变过程 |
3.1 远古时期的穴居、巢居与棚屋 |
3.2 手工业时代的微住宅 |
3.2.1 窑洞和干栏式住宅 |
3.2.2 易格璐和蜂巢屋 |
3.2.3 棚屋和亭 |
3.2.4 蒙古包、大篷车及帐篷 |
3.3 工业革命以来的微型住宅 |
3.3.1 L41可组合式微型公寓 |
3.3.2 露营舱数控建模建造 |
3.3.3 荷兰Geul河自维持住宅 |
3.3.4 “永生”数码打印建筑 |
3.4 对微住宅演变过程的思索 |
3.4.1 历史的隐匿与马丁岬小屋 |
3.4.2 从原始棚屋到“微型之家” |
参考文献 |
4 微住宅与环境关系解析 |
4.1 空间与场所的对话 |
4.2 自然环境中的微住宅 |
4.2.1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微住宅 |
4.2.2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微住宅 |
4.3 城镇环境中的微型住宅 |
4.3.1 城市空间利用的复杂性及建议 |
4.3.2 被动插入型的微住宅 |
4.3.3 主动设计的微住宅小区 |
参考文献 |
5 空间解析与操作 |
5.1 空间高效性 |
5.2 仿生性空间 |
5.3 空间与生活世界 |
5.4 剖面化空间组织 |
5.5 空间的身体性操作 |
5.6 群体空间组合原则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6 界面设计与集成 |
6.1 复合功能界面 |
6.2 界面转换设计 |
6.2.1 整体套装方式 |
6.2.2 轨道拉伸方式 |
6.2.3 机械联动方式 |
6.2.4 轴向翻转方式 |
6.3 界面材料性能分析 |
6.3.1 轻质混凝土与轻质砖 |
6.3.2 传统木材 |
6.3.3 轻质铝材 |
6.3.4 塑料 |
6.4 界面模块化 |
6.5 空间界面形式 |
参考文献 |
7 建造流程 |
7.1 设计结合建造 |
7.1.1 现状分析 |
7.1.2 建筑与技术的对接 |
7.2 微住宅建造尺度 |
7.2.1 人体空间尺度 |
7.2.2 抽象尺度 |
7.2.3 复合尺度 |
7.3 系统工程 |
7.4 模块化组织 |
7.5 并行工程 |
7.5.1 设计流程 |
7.5.2 并行合作 |
参考文献 |
8 微住宅设计策略研究 |
8.1 与环境共生 |
8.1.1 设计结合自然 |
8.1.2 设计遵循生命法则 |
8.1.3 生态平衡与自组织 |
8.2 协同设计与操作 |
8.2.1 目标、决策与过程 |
8.2.2 技术信息共享 |
8.3 微住宅公共政策设计 |
8.4 适应性设计 |
8.5 案例解析:戴欧珍微住宅 |
参考文献 |
9 结语 |
附录 微建筑教学笔记 |
一 建筑设计基础教程改革 |
二 国外微建筑教学实践 |
三 微建筑教学实验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身临其境 体验智能住宅——第18届国际建筑材料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研究及其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 张文青.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D]. 龙家汉.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4]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D]. 庞观.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6]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 李锦云.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公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胥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8]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D]. 矫雅楠. 山东大学, 2016(03)
- [9]电影声景:流动的城市文化 ——以新世纪上海电影为中心[D]. 吕甍.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10]当代微住宅设计与建造研究[D]. 袁海贝贝.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