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_许耀桐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政治体制,民主,当代,生命线,列宁。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许耀桐[1](2019)在《政治体制思想之源和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邦即国家的角度研究政治体制问题,肇始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国家政治体制的类型、结构,变革的原因、结果,阐明了最好的政体与法治精神的关系,能够寻求依循法律治国的政体是现实中最好的政治体制;揭示了理想的混合政体的实质在于多数人之治,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政治体制;论述了政体变迁的动因与改革发展的趋势,导致政体衰亡的原因在于自身存在的弊端,引发政体变革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之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本体制范围内进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体制的深刻认识,形成隽永智慧的思想之源,对于当代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践朝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发展,具有明显的启迪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苏航,徐海祥[2](2019)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深入探索,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制度建设思想。4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这一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重温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心,继续不断深化改革。(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9年01期)

曹媛媛[3](2018)在《习近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四个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围绕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如何将权力下放、有效监督和控制公权力四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习近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有助于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深入展开。(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21期)

陈开菊[4](2018)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研究对象,追溯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其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原则,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基本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政治思想、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理论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历的挫折是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邓小平政治建设思想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本文将抗战时期到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前作为邓小平对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扩大民主、改善党的领导、反对封建主义等重要思想。对于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起点。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经过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后一年多时间的酝酿,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不仅标志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而且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紧迫性,深刻地剖析了原有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官僚主义现象等,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并提出以这叁个要求作为检验党和国家的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准。讲话还提出了改革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加强党的领导,改革要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这篇重要讲话成为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决定其他一切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搬西方。要有秩序地推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博大精深。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包括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目标。长远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近期目标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有领导、分步骤、有秩序地开展,坚持立足本国国情。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包括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以及事物在运动变化并具有多种形式的发展观。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使人们深入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通过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即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8-07-01)

吕炳辉[5](2018)在《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基础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指明具体的国家建设道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苏维埃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建立起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权正式登上了世界政治的舞台。之后,苏维埃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于是,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开始思考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结合苏维埃当时的实际,形成了一系列的国家建设思想。新经济政策实施以来,列宁反思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弊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的再发展,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权建设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列宁主义思想,尤其是其晚年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国家建设理论的主要部分,是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再思考。所以,本文选取了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失败原因,从而达到借鉴作用。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逐渐迈入改革深水区,面临的情况愈加复杂。学习了解列宁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本文采取了文献法方法。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相关综述,分析其意义。第二部分是列宁晚年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原因和理论基础,分析苏俄的国际国内现实原因,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理论和列宁前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阐述列宁晚年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由来和基础。第叁部分主要论述列宁晚年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内容,其中包括党政分管、精简机构、防范权力集中、消除官僚主义、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列宁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分析列宁晚年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实践继承和分歧,进而在第五部分吸取其中的合理内核,用之于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体现当代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驰[6](2018)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政治体制改革的遵循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民主发展,现阶段我国民主存在利益既得者抵制改革、民主制度不健全、对民主本质认识不清等问题,对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阻碍。民主的发展有赖于正确思想的引导,在我国就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论、资本主义民主局限论、民主历史范畴论、经济决定民主论、民主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精髓。要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着成效,必须满足人民民主诉求,避免民主极端化;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校正民主价值判断;重视经济基础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坚持民主历史范畴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幸福。(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曹媛媛[7](2018)在《习近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习近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组成部分,总结与凝练习近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同时有助于凝聚政治体制改革的广泛共识,从而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03期)

杨志敏[8](2017)在《论密尔思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创立的自由观对人类政治思想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创新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既强调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又重视社会的调节控制作用,希望建立一种能够调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模式,并提出了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相关原则,使二者能够张弛有度地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苏涛,李文雨[9](2017)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风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风险思想是邓小平改革风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内容上包括改革有风险、改革风险来自何处以及如何有效化解改革风险等叁个方面。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风险思想启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有辩证思维,一方面要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有风险,为此改革必须立足稳妥、有序推进;另一方面不能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有风险就不支持改革,在改革面前止步不前、等待观望。邓小平关于化解政治体制改革风险的基本遵循、关键环节、重要方法和根本保证等思想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着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7年09期)

郑盈盈[10](2017)在《论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地完善,以及政治体制地改革,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同时,解放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分析,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生命线",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7年06期)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深入探索,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制度建设思想。4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这一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重温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心,继续不断深化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许耀桐.政治体制思想之源和当代中国改革实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

[2].苏航,徐海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观察.2019

[3].曹媛媛.习近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四个维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

[4].陈开菊.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5].吕炳辉.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8

[6].王驰.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政治体制改革的遵循理论[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曹媛媛.习近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鲜明特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

[8].杨志敏.论密尔思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9].苏涛,李文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风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2017

[10].郑盈盈.论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J].祖国.2017

论文知识图

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6)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7)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3)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4)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5)

标签:;  ;  ;  ;  ;  ;  ;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_许耀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