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护栏、底座、转盘、支柱、升降装置,所述护栏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二个第一环形凹槽轨道,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柱上,所述转盘在底座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自行车停放装置,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滚轮在底座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内滚动。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可存放的自行车数量多,无需人工值守,存取车安全便捷,智能管理,优化了城市空间资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护栏(1)、底座(2)、转盘(3)、支柱(4)、升降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二个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所述底座(2)固定安装在支柱(4)上,所述转盘(3)在底座(2)上,所述转盘(3)有二层,若干个转盘(3)拼接成圆形,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自行车停放装置(301),所述转盘(3)下方设置有四个滚轮(302),所述滚轮(302)在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内滚动,所述转盘(3)的下层设置有齿轮(303),所述支柱(4)内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上的齿轮与转盘(3)下层设有的齿轮(303)啮合,所述升降装置(5)上设置有二个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与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相同,所述升降装置(5)由液压控制。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护栏(1)、底座(2)、转盘(3)、支柱(4)、升降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二个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所述底座(2)固定安装在支柱(4)上,所述转盘(3)在底座(2)上,所述转盘(3)有二层,若干个转盘(3)拼接成圆形,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自行车停放装置(301),所述转盘(3)下方设置有四个滚轮(302),所述滚轮(302)在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内滚动,所述转盘(3)的下层设置有齿轮(303),所述支柱(4)内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上的齿轮与转盘(3)下层设有的齿轮(303)啮合,所述升降装置(5)上设置有二个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与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相同,所述升降装置(5)由液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其特征是:地面上设有用户操作窗口,用户操作窗口上有4个按钮,分别是“开始存车”、“存车结束”、“开始取车”、“取车结束”,每个按钮分别对应着相应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其特征是:所述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301)是由前后两个支架组成,前面的支架负责定位,后面的支架负责将自行车固定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不是完整的圆形,有一个扇形缺口,以使升降装置(5)在此缺口处上下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其特征是:所述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有两层,每一层均可停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库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讲究环保与健康,很多人出行时的首选都是自行车。自行车使用方便、绿色环保,且骑行的同时也会锻炼身体。
但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停车方式安全性难以保障,经常出现自行车被盗现象,取车时比较费时费力,同时自行车的乱停乱放现象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
针对自行车停放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能够解决自行车停放的难题,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而且停放安全,存取车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护栏、底座、转盘、支柱、升降装置,所述护栏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二个第一环形凹槽轨道,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柱上,所述转盘在底座上,所述转盘有二层,若干个转盘拼接成圆形,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自行车停放装置,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滚轮在底座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内滚动,所述转盘的下层设置有齿轮,所述支柱内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装置,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上的齿轮与转盘下层设有的齿轮啮合,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二个第二环形凹槽轨道,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轨道与底座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相同,所述升降装置由液压控制。
优选的,地面上设有用户操作窗口,用户操作窗口上有4个按钮,分别是“开始存车”、“存车结束”、“开始取车”、“取车结束”,每个按钮分别对应着相应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
优选的,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是由前后两个支架组成,前面的支架负责定位,后面的支架负责将自行车固定好。
优选的,所述底座不是完整的圆形,有一个扇形缺口,以使升降装置在此缺口处上下升降。
优选的,所述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有两层,每一层均可停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城市空间资源,该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小,可存放的自行车数量多,无需人工值守,存取车安全便捷,智能管理,车库充分利用了宝贵的公共空间,有助于解决自行车乱停乱放及存取自行车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盘和若干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柱中的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上视图。
图中:1护栏、2底座、3转盘、4支柱、5升降装置、6行星齿轮减速装置、301自行车停放装置、302轮子、303齿轮、201第一环形凹槽轨道、501第二环形凹槽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包括护栏1、底座2、转盘3、支柱4、升降装置5,所述护栏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二个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所述底座2固定安装在支柱4上,所述转盘3在底座2上,所述转盘3有二层,若干个转盘3拼接成圆形,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自行车停放装置301,所述转盘3下方设置有四个滚轮302,所述滚轮302在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内滚动,所述转盘3的下层设置有齿轮303,所述支柱4内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上的齿轮与转盘3下层设有的齿轮303啮合,所述升降装置5上设置有二个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与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相同,所述升降装置5由液压控制。地面上设有用户操作窗口,用户操作窗口上有4个按钮,分别是“开始存车”、“存车结束”、“开始取车”、“取车结束”,每个按钮分别对应着相应的功能。所述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301是由前后两个支架组成,前面的支架负责定位,后面的支架负责将自行车固定好。所述底座2不是完整的圆形,有一个扇形缺口,以使升降装置5在此缺口处上下升降。所述智能自行车立体车库有两层,每一层均可停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底座2上的二个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与升降装置5上的二个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组成了一个圆周轨道,设置有滚轮302的转盘3可以在此圆周轨道内移动。存车时,按下用户操作窗口上的“开始存车”按钮,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开始工作,由于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上的齿轮与转盘3上的齿轮303啮合,所以转盘3通过下方的滚轮302可以在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内移动,系统在PLC的控制下安排未停放满自行车的转盘3转到升降装置5的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上,然后由升降装置5将此转盘3降至地面,若自行车停放到转盘3的下一层,则转盘3降至该转盘的下一层与地面平齐,若自行车停放到转盘3的上一层,则转盘3降至该转盘的上一层与地面平齐,该转盘的下一层降至地下空间,用户将自行车停放在转盘3上的自行车停放装置301后,按下“存车结束”按钮,此时操作窗口会吐出一张条形码票,条形码票上面记录了该自行车的位置。然后升降装置5将此转盘3提升至车库原来的层数,存车过程结束。取车时,用户在操作窗口按下“开始取车”按钮,然后将手中的条形码票在条形码识别器上刷一下,系统会自动确定用户的自行车所在的位置,系统在PLC的控制下,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开始工作,行星齿轮减速装置6上的齿轮与转盘3上的齿轮303啮合,所以转盘3通过下方的滚轮302在底座2上的第一环形凹槽轨道201内移动,将用户停放自行车的相应转盘3转到升降装置5的第二环形凹槽轨道501上,然后升降装置5在液压的控制作用下,降至地面,若用户自行车停放在转盘3的下一层,则转盘3降至该转盘的下一层与地面平齐,若用户自行车停放在转盘3的上一层,则转盘3降至该转盘的上一层与地面平齐,该转盘的下一层降至地下空间,然后用户便可取走自己的车子,按下“取车结束”按钮,升降装置5提升至车库原来的层数,取车过程结束。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568.1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637307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E04H 6/00
专利分类号:E04H6/00;E04H6/18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第一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申请人地址: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发明人:孙传礼;张洪洋;贾思祥
第一发明人:孙传礼
当前权利人:山东科技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