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化论文-王丽

心理文化论文-王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理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19)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素质教育在现在教育理念中逐渐深入人心,高等学校更是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在现在学习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时代,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想要有效的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同时,通过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增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优良的班级风气。这对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起了积极的一面。(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34期)

施东升[2](2019)在《基于感性消费心理浅谈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和普通类型的商品有所不同,博物馆文创产品主要针对博物馆的观众而言。在博物馆购买文化创意产品更多属于偏向感性需求的文化消费。本文通过对博物馆消费人群分类的研究,论证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引申出几种设计思路。结合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才能抓住特定人群的感性需求,诱发他们的感性消费。本文通过众多博物馆的经典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创产品的感性设计,以期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邵雪[3](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心理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心理植根于过去,又孕育着未来,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深层的"和谐""互爱互助""反对战争"等中华和合文化心理有着本源的联系,这种文化心理使人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能够自觉地认同并接受该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心理建构应当重申中华和合文化心理,整合西方民主文化心理,坚守共建共享发展心理。(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9年11期)

张紫枫[4](2019)在《二次元文化用户的心理特征及其对消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次元文化用户具有较强的认知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和攻击心理等心理特征;新媒体传播便捷性带来的海量信息促使二次元用户逐渐转换身份,二次元用户理解不同作品时具有个体差异,同时也是二次元文化的参与者,更是二次元文化的主导者和二次元信息需求的活跃主体;二次元产业发展以商业化为第一目标,但二次元用户才是二次元文化市场的真正主人。(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9年11期)

廖舒婧[5](2019)在《探析中国文化中的红色心理联结:从隐喻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一个概念里的一个含义或者多个含义除了可以解释正常的意义之外,还可以描述另一个类似的概念的认知现象。虽然很多人认为隐喻仅仅存在于语言中,但其实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心理,隐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运用Stroop范式,探究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心理联结,结果发现,红色与中国特色文化存在隐喻表征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王玉倩[6](2019)在《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逻辑趋同——评《中国人与美国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与美国人》是旅美华人学者许光先生的代表作品,首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第一部运用人类学方法总体比较中美文化的着作,一直在海内外被奉为研究中美文化认知与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作为文化心理学派代表,许先生通过对大量文献、案例和亲身经历的剖析,对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和社会特点进行了精准而详细的比较研究。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方面,环环相扣地阐释了中国人与美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这是本书对中美文化心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许先生努力尝试用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记录、展示和解读自己对中美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描述美国文化现象时表现出了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广泛了解和深刻认知,语言流畅、内涵丰富;对中国文化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凤姿[7](2019)在《叙事治疗在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文化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治疗作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范式,为社区心理服务实践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和方法指引。本文重点探讨了叙事治疗与社区心理服务的契合性以及叙事治疗在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文化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赵晓玲[8](2019)在《中国当代互联网消费心理分析及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当代网络消费特点,通过分析相应的消费心理,看到即使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文化对我国消费心理仍然有较大影响,网络与传统二者共同推动我国当代互联网消费心理的形成,以此为互联网消费视觉营销提供参考和方向。(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22期)

林娟,欧阳凤[9](2019)在《湖湘文化引领下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心理模式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化自信和文化走出来为出发点,分析了湖南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结构现状,提出应在外语教学的课堂加入湖湘文化的精华,培养多元文化心理模式;在外语实践中培养湖湘文化的对外输出人才;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学生借湖湘文化精神自我激励,成就更宽广人生。因而,湖湘文化进入高校外语课堂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心理模式重构意义巨大。(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6期)

杨春耀[10](2019)在《基于文化自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文化自信视角构建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心理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和普通类型的商品有所不同,博物馆文创产品主要针对博物馆的观众而言。在博物馆购买文化创意产品更多属于偏向感性需求的文化消费。本文通过对博物馆消费人群分类的研究,论证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引申出几种设计思路。结合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才能抓住特定人群的感性需求,诱发他们的感性消费。本文通过众多博物馆的经典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创产品的感性设计,以期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理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9

[2].施东升.基于感性消费心理浅谈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J].文化学刊.2019

[3].邵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心理建构[J].世纪桥.2019

[4].张紫枫.二次元文化用户的心理特征及其对消费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

[5].廖舒婧.探析中国文化中的红色心理联结:从隐喻的角度[J].心理月刊.2019

[6].王玉倩.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逻辑趋同——评《中国人与美国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

[7].王凤姿.叙事治疗在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文化适应性[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8].赵晓玲.中国当代互联网消费心理分析及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19

[9].林娟,欧阳凤.湖湘文化引领下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心理模式重构[J].校园英语.2019

[10].杨春耀.基于文化自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

标签:;  ;  ;  

心理文化论文-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