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积型缺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缺陷,体积,管道,强度,剩余,极限,评价。
体积型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张足斌,王婷婷,焦震[1](2019)在《含体积型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管道的剩余强度分析愈发重要。为研究缺陷参数对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规律,将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响应曲面法相结合,根据剩余强度有限元分析结果回归出一个精度较高的二次模型,建立了剩余强度与各缺陷参数的关系方程。得出结论:长轴夹角、缺陷深度、缺陷长度叁个因素影响效果明显,而缺陷宽度的影响效果较为细微;同时,缺陷长度和缺陷深度、缺陷长度和长轴夹角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效果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王佳音,帅健,刘道乾,孙伟,许葵[2](2019)在《内压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弯管极限载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失效容易引发爆炸等灾难性事故,而管路中的弯管段是容易发生失效的部分,弯管段承载能力的高低将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性。为了解决油气管线中弯管的失效问题,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建立内压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弯管的有限元模型,并与爆破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确定管道的失效判定准则。研究表明影响弯管极限载荷的主要因素有缺陷的几何尺寸、相对位置以及弯曲半径。基于模拟计算,讨论各因素对含缺陷弯管极限载荷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提出内压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预测公式。该公式将为含缺陷弯管的剩余强度评价和完整性评价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周兆明,张露露,杨克龙[3](2019)在《基于ACFM焊缝体积型和簇群型缺陷检测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对焊缝体积型缺陷和复杂缺陷检测识别需要完善和改进.本文利用ANSYS Maxwell建立了的电磁场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方体缺陷、椭圆形缺陷和圆柱体缺陷这3种不同的体积型缺陷形状对ACFM信号特征的影响,以及不同缺陷簇群的密集程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提取的Bx,Bz特征信号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获得了缺陷形状及分布数量对信号曲线的影响规律,可以识别缺陷形状.缺陷簇群的密集分布会影响ACFM检测的准确度,识别不到缺陷的定量尺寸.(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徐鹏飞[4](2018)在《含体积型缺陷输气管道在滑坡作用下剩余强度评价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逐步上涨,2017年消费量为2373亿方,预计到2030年达到5000亿方。而能源产地集中在中西部,能源消耗量较大集中在东部,因此需要对天然气进行长距离输送。目前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主要方式为长输管道输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长输管线难免会穿越滑坡地质灾害区域,同时由于管道服役时间以及环境因素导致管道产生缺陷,而含缺陷管道通过滑坡地质灾害区域时安全性降低。因此对于含缺陷管道在滑坡作用下的剩余强度评价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ABAQUS仿真软件对含体积型缺陷输气管道在滑坡作用下的剩余强度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系统的调研了国内外关于滑坡作用下管道力学响应的研究方法,详细对比了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具有可靠易于实现的特点,因此本文在后续研究过程中采用数值计算方法。(2)在考虑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作用下的管道力学响应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并完成了模型试算。同时结合相关试验爆破数据建立了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在内压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了球面模型与均匀壁厚模型),并与试验爆破数据对比发现体积型缺陷几何模型采用均匀壁厚模型时与爆破试验数据更为接近。(3)结合滑坡作用下管道的有限元模型与含体积型缺陷管道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含体积型缺陷输气管道在滑坡作用下剩余强度评价的有限元模型,并在考虑管-土非线性接触以及土-土非线性接触的基础上完成了某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在滑坡作用下的剩余强度评价。(4)基于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在滑坡作用下的剩余强度评价分析,研究了滑坡位移、缺陷尺寸、缺陷轴向位置、管道埋深、土质以及管道内压对剩余强度值的影响。后通过控制变量法完成了各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并结合ASME-B31G准则引入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应力计算单因素修正系数。(5)以我国某含缺陷管道发生的滑坡事故为例并结合二维均质边坡模型对其进行了剩余强度评价,结果表明管道仍可以安全运行,与实际情况符合,同时也验证了剩余强度评价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8-05-01)
全冬禹,王卫强,孙邵洋[5](2018)在《管道体积型缺陷剩余强度评价方法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5种较为通用的油气管道体积型缺陷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对评价方程计算结果与含缺陷管道的爆破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各种评价方程的计算误差,对误差的分布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Origin B31G方程评价结果相比,Modified B31G方程评价结果的保守性大大降低;许用应力法和PCORRC方程的评价效果较好,API 579-1标准给出的评价方程同样存在评价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对不同级别的管线钢,同一种评价方程的评价效果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丽娜,张楠,马亚静,张红[6](2017)在《含体积型缺陷油气输送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软件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依据SY/T 6477—2014标准开发的含体积型缺陷油气输送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软件,并以某均匀腐蚀管线钢管为例,运用该软件对其含缺陷剩余强度进行评价。该软件的核心计算模块由均匀腐蚀缺陷评价模块和局部腐蚀缺陷评价模块组成;可逻辑判断缺陷类型及量化方法,计算均厚长度、管道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许用剩余强度因子以及管道降压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该软件具有计算结果准确、易操作、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本文来源于《钢管》期刊2017年04期)
胡潜平[7](2016)在《考虑管内流动的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天然气的运输量迅猛提升,整个行业对输气管道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高强钢管道具备有屈服强度高,管径大,管壁薄,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已经逐步取代普通级钢材管道,成为世界主要的输气建设管道。由于高强钢管道的运行压力高,加上相对普通钢管更薄的管壁,管道内部细小的体积缺陷对管道的安全运行和剩余强度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目前国内外高强钢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估仍然比较片面,大多忽略了管内高压流体的流动的影响。所以在考虑管内流体流动作用下,分析管内体积型缺陷对高强钢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建模与流固耦合分析的一般方法。首先以管内的流体流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含体积型缺陷管内流体的压力分布,再以管壁为研究对象,将管道内流体流动所引起的压力降做为载荷条件加载到管壁上,分析了含体积型缺陷管道的应力,从而可对管道剩余强度进行评估。其次,对含内腐蚀体积型缺陷的X70高强钢管道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分析了腐蚀缺陷的几何参数和流动因素对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剩余强度随腐蚀深度增大而不断减小,且变化趋势越来越显着,在管道弹性形变过度到塑性形变的过程中管道最大等效应力迅猛增大;腐蚀长度增大,腐蚀缺陷区域的最大等效应力也随之增大,但影响效果不如深度明显;不同点在于,管道的最大等效应力随腐蚀缺陷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一般可以忽略缺陷宽度对管道剩余寿命的影响。在考虑流动的情况下,缺陷部位的等效应力值小于纯压载荷下的应力值,且在考虑流动的情况下,流速增大也会使等效应力下降,而压力的增大则会直接引起腐蚀缺陷区域等效应力随压力线性增大。最后,对比分析了ASME B31G评价标准、DNV RP-F101和PCORRC评价方法在工程使用中的差异性,如果以传统方法评价高强钢管道剩余寿命,提出以PCORRC法为主,ASME B31G评价标准、DNV RP-F101方法作为对照的参考意见。并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验证了本文有限元方法来评价含体积型缺陷高强钢管道的剩余强度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6-11-10)
张奕,高富超,杨锋平,王琴,张良[8](2016)在《含体积型缺陷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标准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适用范围、限制条件、基本评价准则、关键参数取值、公开试验数据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常用6项油气管道体积型缺陷剩余强度评价标准。结果发现:在原理上,ASME B31G-2012、API 579-1-2007、SY/T 6477-2014、SY/T 6151-2009均采用了失效应力评价方法;GB/T 19624-2004也基于极限载荷评价,但没有使用鼓胀因子;BS 7910-2013以失效评估图横坐标是否达到临界值作为评判准则。在适用范围上,6项标准均可进行钢管、焊缝缺陷的评价。标准通用限制条件为:管道材料是韧性的,不存在疲劳环境,服役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不存在应力集中,非尖锐缺陷。对于焊缝气孔、夹渣、咬边缺陷基于尺寸的直接评价,可依据BS7910-2013或GB/T 19624-2004进行。对于典型体积型缺陷的剩余强度评价,建议的选择次序为:国外标准ASME B31G-2012、API 579-1-2007、BS7910-2013,国内标准:SY/T 6151-2009、SY/T 6477-2014、GB/T 19624-2004。(本文来源于《石油管材与仪器》期刊2016年04期)
赵乐,张宏,段庆全[9](2016)在《体积型缺陷几何参数对连续油管疲劳寿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油管服役环境恶劣,外表面体积型缺陷会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和严重的局部塑形变形,诱发微观裂纹,使其过早地疲劳失效。为了保证连续油管应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必须考虑体积型缺陷的深度、长度、宽度对连续油管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含体积型缺陷连续油管周期弯曲过程,拟合出体积型缺陷几何参数与应变集中系数的关系式,得到含体积型缺陷连续油管疲劳寿命预测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在内压低于30 MPa时疲劳寿命随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长度的增加而小幅度增加,随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内压高于30 MPa时缺陷几何参数对疲劳寿命影响较小。为体积型缺陷进行打磨修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矿场机械》期刊2016年07期)
青松铸,范小霞,阳梓杰,米小双,孙明楠[10](2016)在《ASME B31G-2012标准在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能否在规定的管道压力下正常运行,避免油气管道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对含体积型缺陷的管道进行剩余强度评价。以断裂力学和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半经验公式作为含体积型缺陷管道进行剩余强度评价的标准已经被国内外所广泛采用。为此分析研究了ASME B31G-2012标准的3种流变应力计算方法,得出各管线钢在选用不同方式计算流变应力时,管道剩余强度值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剩余强度评价结果也会存在着不同的保守性。进而计算了不同条件下安全系数的选取范围,讨论了地区等级变化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并针对ASME B31G-2012标准比较了原剩余强度计算公式和改进后的剩余强度计算公式,认为改进后公式通过改变鼓胀系数和缺陷投影面积降低了剩余强度评价结果的保守性;最后通过实际工程运用明确了流变应力、安全系数、剩余强度计算公式的选取原则。结论认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管道使用年限、管材性质、缺陷特征、所处地区等级、检测技术及业主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如何选取评价管道剩余强度的相关参数。(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6年05期)
体积型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失效容易引发爆炸等灾难性事故,而管路中的弯管段是容易发生失效的部分,弯管段承载能力的高低将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性。为了解决油气管线中弯管的失效问题,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建立内压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弯管的有限元模型,并与爆破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确定管道的失效判定准则。研究表明影响弯管极限载荷的主要因素有缺陷的几何尺寸、相对位置以及弯曲半径。基于模拟计算,讨论各因素对含缺陷弯管极限载荷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提出内压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预测公式。该公式将为含缺陷弯管的剩余强度评价和完整性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积型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1].张足斌,王婷婷,焦震.含体积型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2].王佳音,帅健,刘道乾,孙伟,许葵.内压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弯管极限载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3].周兆明,张露露,杨克龙.基于ACFM焊缝体积型和簇群型缺陷检测仿真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19
[4].徐鹏飞.含体积型缺陷输气管道在滑坡作用下剩余强度评价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
[5].全冬禹,王卫强,孙邵洋.管道体积型缺陷剩余强度评价方法误差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8
[6].张丽娜,张楠,马亚静,张红.含体积型缺陷油气输送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软件开发及应用[J].钢管.2017
[7].胡潜平.考虑管内流动的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
[8].张奕,高富超,杨锋平,王琴,张良.含体积型缺陷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标准对比分析研究[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6
[9].赵乐,张宏,段庆全.体积型缺陷几何参数对连续油管疲劳寿命影响[J].石油矿场机械.2016
[10].青松铸,范小霞,阳梓杰,米小双,孙明楠.ASMEB31G-2012标准在含体积型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