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入渗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入渗,黄土,江汉平原,系数,矿化度,积雨,壤土。
入渗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飞,倪万魁,王熙俊,苑康泽,潘登丽[1](2019)在《压实黄土水分入渗规律及渗透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压实黄土中的水分垂直入渗规律和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在实验室内利用一维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装置,对两组压实黄土土柱试样分别进行了常水头入渗和降雨入渗试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常水头入渗试验中,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前进距离都随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形式增长,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前进距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入渗率在入渗初期最大,之后随入渗时间而快速降低,并在土柱试样底部出水以后达到稳定,且与湿润锋前进距离呈反比关系。(2)降雨入渗试验中,得到两组试样入渗过程中土-水特征曲线数据,分别用van Genuchten模型和Fredlund-Xing模型对两组试样进行了特征曲线拟合。并利用瞬时剖面法处理了入渗过程中水分和水势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得到两组试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并拟合得到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率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式。同时,采用van Genuchten和Fredlund等渗透系数模型分别对两组试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模型预测结果和瞬时剖面法实测值,发现van Genuchten渗透系数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杜玉鹏,田堪良,张爱军,张世参[2](2019)在《黄土地区不积雨条件下降雨入渗及其湿润锋移动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黄土地区降雨入渗规律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对不积雨持续降雨入渗及其湿润锋移动规律研究较少。对此设计并制作了一套模拟不积雨降雨条件下黄土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装置系统,共模拟了3组非饱和重塑黄土表面不积雨降雨强度下的土柱垂直入渗试验,得到了3组不同干密度黄土垂直土柱试验各相应深度监测点土体体积含水率与降雨历时曲线,以及各试验组土柱渗流湿润锋和渗流稳定区到达不同深度的降雨时间。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假设,建立了黄土地区不积雨降雨垂直土柱湿润锋渗流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假设及模型的正确性,求出不积雨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土柱渗流湿润锋形状参数m接近于3,并进一步揭示了不积雨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湿润锋深度与渗流稳定区深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齐子萱,周金龙,季彦桢,孙英,王新中[3](2019)在《基于长系列观测资料的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地中蒸渗仪长系列(1992-2015年)降水入渗实测资料,探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分析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依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地层的最佳潜水埋深和稳定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地层和细砂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5 m,轻黏土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0 m;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潜水埋深为6. 0 m。依据最佳潜水埋深点和稳定点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指数型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翟淑花,冒建,安立伟,高谦,熊春华[4](2019)在《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体降雨入渗及衰减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前后松散物源体含水率变化和衰减规律是泥石流启动机理分析和预警模型建立的重要内容。以雨量和松散物源体含水率监测为手段,以累计雨量达100mm的4场典型降雨为例,分析了雨强、初始含水率、累计降雨量以及雨型对含水率变化过程的影响,研究了雨后土体含水率衰减趋势,建立了松散物源体含水率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当物源体含水率远低于松散物源体稳定持水率(26%~30%)时,含水率随雨强和累计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趋于正相关;但当含水率接近稳定持水率时,含水率表现为缓慢升高或降低,与雨强及累计降雨的相关性不明显;雨型对降雨入渗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双峰型降雨较单峰降雨更有利于水分入渗,峰值位于首尾部的双峰型降雨较峰值位于中后部的降雨更有利于土体含水率的攀升;雨后含水率的衰减规律近似符合指数衰减规律,日衰减系数为e~(-0.023d)。(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7期)
岳黎斌[5](2019)在《降雨入渗下黄土地基渗流规律与湿陷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陷性黄土地基对水的敏感性很强,尤其是长时间的降雨会致使基质吸力发生明显变化,引起土体抗剪强度的衰减,从而导致地基灾害。因此研究持续降雨作用下黄土地基中的渗透性和湿陷性,不仅对地基稳定等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能有效的减少灾害的发生和经济财产的损失。本文采用物理试验与数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物理试验,探究了重塑和原状黄土地基渗流规律,并验证了降雨入渗数值模拟的关键要素(参数、边界、流程)。应用水文统计的方法,得出西安市连阴雨降雨特征与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总量,将此作为边界条件,并对已有资料进行挖掘,应用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实测的土水特征曲线、渗透系数等对地基渗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简化的黄土湿陷变形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分析了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应用自行设计的工具,对SWR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标定,总结出了室内标定SWR传感器的方法并得出叁次标定关系式;自行设计了一套大尺寸室内积水入渗装置进行试验,探讨重塑黄土地基渗流规律,发现含水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然后降低再趋于平稳状态,湿润锋运移速率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顶部的土体接近饱和状态,而下部的饱和度较小。(2)应用SEEP/W模拟现场浸水试验,探讨原状黄土地基入渗规律:浸水过程中,浸润线形状始终近似为对称分布的“喇叭形”,停止供水后,浸润范围主要发生在下部地基内。应用ABAQU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将黄土湿陷变形模型应用于数值模拟中,得出黄土湿陷变形规律,并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变形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湿陷主要发生在上部区域,且减小速率快,湿陷变形从试坑中心向试坑外方向逐渐减小,由此验证了所开发的程序用来模拟湿陷变形的可行性与合理性。(3)对西安市1981年~2015年的实测日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西安市连阴雨降雨天数分布在4~12天,平均降雨天数为5.6天,降雨总量分布在20.3~186.7mm,平均降雨总量为71.6mm;应用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软件,采用计算机优化适线法绘制出的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通过曲线得到了西安市不同重现期下的连阴雨降雨总量。(4)针对实际工程中处理后的黄土地基,根据不同重现期下的连阴雨,利用SEEP/W进行降雨入渗计算,分析出了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不同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土水特征曲线、渗透系数和不同地基处理深度对降雨过程中地基渗流场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降雨结束时,地基表面的变形大于处理后地基表面的变形。对于地基表面,靠近基坑一侧的变形小于远离基坑一侧;对于处理后地基表面,基坑角处的变形大于远离基坑角处的变形。(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武敏,冯绍元[6](2019)在《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农田土水势的分布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农田水分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观测室内层状长土柱(土柱长L=335 cm)在上边界条件为薄层积水、下边界控制不同地下水埋深时的水分入渗及蒸发过程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时土水势与零通量面的变化特征。【结果】入渗率随时间总的变化趋势是减小,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一般经历3个阶段:迅速减小、缓慢减小和稳定阶段;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增加,与时间呈幂拟合关系;入渗初始阶段湿润锋运移速率较快,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湿润锋运移速率逐渐减小,至某一时间后趋于稳定。【结论】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曹志鹏[7](2019)在《河岸入渗带内萘和菲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入渗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河水与地下水发生着频繁且强烈的交互作用,不断进行着水分、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尤其在傍河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地下水的开采更会促进河水向地下水的补给。一旦河水发生污染,河水可能作为污染源,携带污染物进入含水层,进而影响到河水—地下水生态系统的水质安全。萘和菲作为广泛存在于我国河水中的污染物,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探究单一种类的萘或菲在河水或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的规律,对于河岸入渗带内萘和菲的共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以沈阳黄家水源地为研究区,以萘和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调查萘和菲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揭示河岸入渗带内萘和菲的共迁移转化规律。该研究对于丰富多种理化特性相似的混合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保护傍河地下水源地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河岸入渗带内河水、地下水中萘和菲浓度在平水期(秋季)上升,在丰水期(夏季)降低,在近岸带(离岸距离0 m至17 m范围内),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中萘和菲浓度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随着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增加,地下水中萘和菲的浓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远岸带(离岸距离17 m至329 m范围内),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中萘的浓度略有降低、菲的浓度略有增高。(2)在萘和菲的吸附反应中,当萘和菲浓度相近时,二者互相抑制对方的吸附反应,且菲对萘吸附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大。当二者浓度不同时,高浓度者抢占了吸附点位,更易被吸附。环境温度的升高会抑制萘和菲吸附反应的进行,且对菲吸附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大。在萘和菲的解吸反应中,菲的存在促进了萘的解吸,萘的存在则抑制了菲的解吸。当萘和菲初始浓度比不同时,低浓度者更易被解吸。(3)在萘和菲浓度比、环境温度、介质比表面积等因素中,介质比表面积对萘和菲吸附/解吸反应影响最大,温度对萘和菲吸附/解吸反应的影响最小。(4)萘和菲共存时,萘的存在促进了菲的微生物降解,而菲的存在则抑制了萘的微生物降解,微生物更倾向于选择菲作为碳源。在微生物生长的适应期(0至24h),二者中浓度低者被优先降解,在快速生长期(24h后),微生物选择菲作为碳源优先利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二者中高浓度者更易被微生物利用。(5)萘和菲共存时,水力梯度的升高促进了萘的迁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仲轩野,朱成立,柳智鹏,王洁,谢修会[8](2019)在《不同矿化度对层状土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矿化度水分对沙壤土中壤土夹层入渗规律的影响,设置4种矿化度处理,分别为0,1,3,5 g/L,进行室内土柱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壤土夹层对不同矿化度水分均有阻渗作用;各处理累积入渗量在湿润锋到达夹层界面前随时间呈非线性变化,通过夹层后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各处理稳渗率大小关系为V(3 g/L)>V(5 g/L)>V(1 g/L)+>V(0 g/L);矿化度为0~3 g/L时,累积入渗量、入渗后土壤含水率均随矿化度提高而增大;入渗结束后,各处理夹层界面上层土壤脱盐,夹层界面下层土壤积盐。(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9年05期)
赵建芳,汪丙国,廖嘉琦,潘惠[9](2019)在《基于野外Guelph入渗法与室内变水头达西法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土壤饱和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在江汉平原杨林尾-陆溪口地区分别采用Guelph入渗仪和改进的TST-55型土壤渗透仪开展了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uelph入渗法在粉砂质黏壤土中测得冲积物饱和渗透系数相对较大,数量级在10~(-2)~10~(-1)之间,最高达到7.50×10~(-1) m/d,最小为1.40×10~(-2) m/d;湖积物饱和渗透系数在1.86×10~(-3)~4.99×10~(-2) m/d之间;而残积物的为6.05×10~(-3) m/d,相对较小;同为粉砂壤土,相同水位埋深条件下甘蔗地和小麦地(同为耕地)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明显比林地的大,这与土壤翻耕及根系、虫孔发育等有关;在相同水位埋深条件下,粉砂壤土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普遍比粉砂质黏壤土的大,主要是因为粉砂质黏壤土比粉砂壤土的黏粒比重大、孔隙比相对较小的缘故。室内变水头达西法和Guelph入渗法测得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分别介于5.43×10~(-5)~2.10×10~(-3) m/d和1.57×10~(-3)~7.50×10~(-1) m/d之间。室内变水头达西法所测结果明显偏小,主要原因包括:①Guelph入渗法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时,土壤有效直径相对于室内变水头达西法使用的环刀直径要大得多;②室内变水头达西法所用土样为单一岩性,而Guelph入渗法为原位土层,常常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③Guelph入渗试验期间恰逢雨季,地下水位埋深小,当支持毛细水带接近地表时,Guelph入渗试验将受支持毛细水的影响,从而使Guelph入渗法所测得的结果产生误差。(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杰,曾铃,付宏渊,史振宁,张永杰[10](2019)在《土质边坡降雨入渗深度及饱和区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计算理论,建立一维、二维模型,对不同降雨强度、土质类型、表面吸力以及边坡坡度下的边坡降雨入渗深度和饱和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土质而言,初始表面吸力越小,降雨入渗深度越大,降雨入渗深度从大至小对应的土质依次为粉土、砂土和黏土;在降雨过程中,黏土在降雨入渗深度范围内均为饱和区域,而粉土则先在入渗深度范围内出现饱和区,随后饱和区域消散,砂土首先在降雨入渗范围内形成饱和区,随后饱和区下移形成悬挂式饱和区;边坡坡度越大,边坡底部的降雨入渗深度越大,粉土边坡受坡度影响更明显;在降雨作用下,当初始表面吸力为100 k Pa时,砂土边坡表面生成饱和区,随后饱和区扩大并下移;而当初始表面吸力为10 kPa时,降雨会导致粉土边坡地下水位上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入渗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黄土地区降雨入渗规律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对不积雨持续降雨入渗及其湿润锋移动规律研究较少。对此设计并制作了一套模拟不积雨降雨条件下黄土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装置系统,共模拟了3组非饱和重塑黄土表面不积雨降雨强度下的土柱垂直入渗试验,得到了3组不同干密度黄土垂直土柱试验各相应深度监测点土体体积含水率与降雨历时曲线,以及各试验组土柱渗流湿润锋和渗流稳定区到达不同深度的降雨时间。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假设,建立了黄土地区不积雨降雨垂直土柱湿润锋渗流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假设及模型的正确性,求出不积雨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土柱渗流湿润锋形状参数m接近于3,并进一步揭示了不积雨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湿润锋深度与渗流稳定区深度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入渗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张镇飞,倪万魁,王熙俊,苑康泽,潘登丽.压实黄土水分入渗规律及渗透性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2].杜玉鹏,田堪良,张爱军,张世参.黄土地区不积雨条件下降雨入渗及其湿润锋移动规律[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齐子萱,周金龙,季彦桢,孙英,王新中.基于长系列观测资料的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4].翟淑花,冒建,安立伟,高谦,熊春华.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体降雨入渗及衰减规律[J].人民长江.2019
[5].岳黎斌.降雨入渗下黄土地基渗流规律与湿陷特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武敏,冯绍元.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
[7].曹志鹏.河岸入渗带内萘和菲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仲轩野,朱成立,柳智鹏,王洁,谢修会.不同矿化度对层状土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J].节水灌溉.2019
[9].赵建芳,汪丙国,廖嘉琦,潘惠.基于野外Guelph入渗法与室内变水头达西法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变化规律[J].地质科技情报.2019
[10].刘杰,曾铃,付宏渊,史振宁,张永杰.土质边坡降雨入渗深度及饱和区变化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