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泡桐丛枝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泡桐,原体,白花,蛋白质,抗病性,发病率,激素。
泡桐丛枝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守林[1](2019)在《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泡桐丛枝病,又名扫帚病、笼病、疯病,在河南各地桐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该病不易根除,没有特效的药剂防治,只有在综合防治的条件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1危害症状泡桐丛枝病对泡桐危害很大,无论苗圃地生长的泡桐苗,还是新造林的幼树,甚至多年生的大泡桐树,均可感染发病。泡桐苗和幼泡桐树发病后,表现为萌发丛生病枝,枝条细弱,叶片小且发黄。大树感染丛枝病,位置不固定。(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崔晓琦,范大整,陈元兵,朱洪,马世友[2](2019)在《泡桐丛枝病发病的地理变异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了3种泡桐在不同纬度上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以及郑州市内及周边11年以下树龄泡桐的感病规律。结果表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状况明显与纬度高低相关,在24°N~28°N和38°N~40°N丛枝病发病较轻;白花泡桐、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对丛枝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毛泡桐具有较高的抗病性;泡桐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与树龄呈正相关,树龄越大发病率和感病指数越高;幼年树因发病级别不同死亡率也不同,发病程度越重死亡率越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9年04期)
李文杨,李永生,曹亚兵,王哲,闫丽君[3](2019)在《泡桐丛枝病相关lncRNAs的表达和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探讨其调控模式,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TM2000对泡桐的健康苗、丛枝病苗和利福平处理的丛枝病苗进行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的3 237个候选lncRNAs,其中PT/PTI、PT/PTIL-100和PTI/PTIL-100中差异表达并且相同的lncRNAs有147个,靶基因富集于40个GO和119条代谢通路。通过比较分析,发现72个lncRNAs可能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其靶基因主要参与的KEGG代谢途径有磷脂酶D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ABC转运、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玉米素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预测lncRNAs(TCONS_00009507、TCONS_00019521、TCONS_00012917、TCONS_00030963和TCONS_0002705)调控靶基因参与泡桐丛枝植原体与泡桐互作和影响细胞周期改变泡桐形态建成,为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雯宇,翟晓巧[4](2019)在《白花泡桐和毛泡桐丛枝病发生与蛋白质表达谱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泡桐丛枝病发生与蛋白质变化的关系,以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健康、患丛枝病组培幼苗以及经15mg·L~(-1)和75mg·L~(-1)硫酸二甲酯(DMS)处理的患病组培幼苗为材料,采用iTRAQ技术研究这2个品种、8种材料的蛋白质表达谱变化。结果表明,12种蛋白质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其主要定位于叶绿体(7个,58.33%)和线粒体(3个,25%),功能与光合作用、蛋白质翻译、抗逆性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部分蛋白质的基因在mRNA的表达水平与iTRAQ测试的蛋白质翻译水平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魏振,王娟,童琳琳,赵振利[5](2018)在《基于iTRAQ量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泡桐丛枝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泡桐丛枝病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情况,以白花泡桐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iTRAQ技术对白花泡桐健康苗、患丛枝病苗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有1 788个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873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上升,915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下降。GO功能分析发现,差异蛋白质主要分为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本体共49个功能组,功能主要集中在刺激响应、催化活性和生物学调控等方面。COG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翻译、转录、复制、重组和修复以及次生代谢物合成运输等生命活动。以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途径可将蛋白质定位到122个代谢途径分支,涉及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病原互作等。(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胡慧,蔡战伟[6](2018)在《浅谈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的症状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泡桐本身的习性以及特点提出了几点较为合理的从治病防治措施,希望对预防泡桐从治病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8年18期)
赵振利,童琳琳,邓敏捷,董焱鹏,范国强[7](2018)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鉴定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以毛泡桐健康苗、患丛枝病苗、20 mg/L或60 mg/L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的丛枝病苗为实验材料,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检测毛泡桐幼苗4个样品的蛋白质表达变化,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到的1 622个蛋白质中,共得到35个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这35个差异表达蛋白中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质膜ATP酶和光合系统Ⅱ 10 kDa多肽等蛋白质表达差异显着,且主要参与了光合生物碳固定、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郑彩霞,朱少军[8](2018)在《泡桐丛枝病危害及防治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重要病害,在枝、干、花、根均可表现出病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曹亚兵,翟晓巧,邓敏捷,赵振利,范国强[9](2017)在《泡桐丛枝病发生与代谢组变化的关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泡桐健康苗和丛枝病苗进行代谢组分析,探讨代谢物变化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非靶标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长度为1.5 cm的健康和植原体感染的毛泡桐组培苗顶芽进行代谢组分析,将上机检测得到的质谱数据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最终差异的荷质比,并将其比对到KEGG代谢物数据库中,通过分析找到植原体感染的毛泡桐组培苗与健康组培苗之间代谢物含量和种类的差异。【结果】毛泡桐病苗和健康苗中有1 612种代谢物发生变化。与健康苗相比,在病苗中有765种代谢物含量下降,847种代谢物含量增多。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这些代谢物中有460种代谢物参与111个代谢途径,其中变化显着的3个代谢途径为"异喹啉生物碱合成"、"双萜类生物合成"和"黄酮生物合成"。另外,病苗中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代谢物也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在植原体感染的毛泡桐病苗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赤霉素、二氢玉米素核苷、花葵素、黄芩素和花青色素等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这些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丛枝病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通过比较健康苗和病苗中代谢物含量和种类的变化,找出可能与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代谢物及其相应的代谢通路,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泡桐和其他植物丛枝病发生分子机制,并为泡桐丛枝病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曹亚兵,翟晓巧,介大委,范国强[10](2016)在《周年温度变化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泡桐丛枝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调查了3种泡桐在不同纬度上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以及郑州市内及周边11年以下树龄泡桐的感病规律。结果表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状况明显与纬度高低相关,在24°N~28°N和38°N~40°N丛枝病发病较轻;白花泡桐、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对丛枝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毛泡桐具有较高的抗病性;泡桐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与树龄呈正相关,树龄越大发病率和感病指数越高;幼年树因发病级别不同死亡率也不同,发病程度越重死亡率越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明显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泡桐丛枝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守林.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9
[2].崔晓琦,范大整,陈元兵,朱洪,马世友.泡桐丛枝病发病的地理变异规律[J].植物检疫.2019
[3].李文杨,李永生,曹亚兵,王哲,闫丽君.泡桐丛枝病相关lncRNAs的表达和调控[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4].张雯宇,翟晓巧.白花泡桐和毛泡桐丛枝病发生与蛋白质表达谱变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5].魏振,王娟,童琳琳,赵振利.基于iTRAQ量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泡桐丛枝病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
[6].胡慧,蔡战伟.浅谈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J].花卉.2018
[7].赵振利,童琳琳,邓敏捷,董焱鹏,范国强.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8].郑彩霞,朱少军.泡桐丛枝病危害及防治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8
[9].曹亚兵,翟晓巧,邓敏捷,赵振利,范国强.泡桐丛枝病发生与代谢组变化的关系(英文)[J].林业科学.2017
[10].曹亚兵,翟晓巧,介大委,范国强.周年温度变化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