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生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共生细菌,稻飞虱,生殖力,白背飞虱,褐飞虱,昆虫体,微生物学,营养物质,生物素,植物汁液
共生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张晴丹[1](2019)在《共生细菌提高稻飞虱生殖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11月25日,微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The ISME Journal在线发表南京农业大学最新研究成果。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分子生态与进化实验室教授洪晓月课题组揭示了共生细菌Wolbachia与稻飞虱互利共生的进化机制,为研究昆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提供了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03)
[2](2019)在《刘树生教授团队发现共生细菌调控昆虫生殖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性之一,昆虫进化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有些昆虫的生殖受到体内共生细菌的调控。常见的共生菌如Wolbachia、Cardinium等能够调控许多昆虫的生殖,目前已知共生菌调控的生殖方式有以下4种:诱导孤雌生殖,胞质不相容,雌性化和杀雄作用。烟粉虱是一类小型昆虫,包含一些重要的入侵种,是全球农业生产的重大有害生物。烟粉虱体内有多种共生菌,通常共存于昆虫特化的细胞——含菌细胞内,通过雌虫卵巢完整无误地传给下一代,确保代代相传,其中原生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 aleyrodidarum能供给必需氨基酸来保证昆虫的正常生长与发育。(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亚茹,潘晓,于清男,张春华,葛滢[3](2019)在《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亚砷酸盐(As(Ⅲ))富集和形态转化的影响,从C. salina培养液中分离培养出一株共生细菌,并采用抗生素处理C. salina获得无菌藻,设置0,75,150,300,750μg/L As(Ⅲ)溶液处理带菌和无菌的C. salina,7d后测定C. salina对As(Ⅲ)的吸收、吸附和富集量,以及培养液和藻细胞内As的形态,计算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氧化率和去除率;使用不同浓度的As(Ⅲ)处理共生细菌7d,并以300μg/L的As(Ⅲ)处理共生细菌不同时间,计算两种情况下共生细菌对培养液中As(Ⅲ)的氧化率和去除率.结果表明:C.salina的共生细菌为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WB-1);与无菌C.salina相比,带菌C.salina生长更快、对As(Ⅲ)的耐性更强.带菌C.salina对As(Ⅲ)的富集量为103.10~448.12mg/kg、氧化率为78.93%~96.88%、去除率为18.92%~55.21%,显着高于无菌C. salina的富集量(11.68~91.39mg/kg)、氧化率(14.46%~26.39%)和去除率(12.82%~29.15%),也高于A. tumefaciens WB-1对As(Ⅲ)的氧化率(4.51%~30.61%)和去除率(1.86%~16.19%).此外,带菌C. salina胞内还检测到少量的As(Ⅲ)和甲基砷,而在无菌C. salina胞内没有甲基砷存在.共生细菌促进了盐生小球藻对As(Ⅲ)的富集和形态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刘泽,孙翔,刘晓玲,贾碧丝,刘小勇[4](2019)在《真菌内共生细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真菌内共生细菌在1970年被首次发现以来,各个时期的学者都采用当时流行的研究方法关注宿主真菌及其内共生细菌之间的关联现象。近年来科技手段日益多样,对二者相互作用的探索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现象和原理被揭示。本文在真菌内共生细菌的研究方法、定殖位置、形态、分类、宿主类群、共生关联的建立、生物学功能、宿主治愈、分离和重新植入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望,以期为真菌内共生细菌的广泛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焕南,杨华,顾英琳,闫茂才,徐宗玲[5](2019)在《牡蛎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日照海域野生牡蛎共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对牡蛎共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改良Ellman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共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从日照海域野生牡蛎中共分离得到62株共生细菌,其中,4株属于孤菌属,6株属于芽孢杆菌属,4株为鲁杰式菌属,3株为黄杆菌属,3株为交替单胞菌属,1株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属,其余均为交替假单胞菌属。共生细菌中对AChE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有13株,尤其是菌株HYML-1-11和HYML-1-62,抑制AChE的IC_(50)值分别为5.01和4.53μg·mL~(-1);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有22株,其中HYML-1-6、HYML-1-11、HYML-1-18、HYML-1-24、HYML-1-39、HYML-1-47和HYML-1-62号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5μg·mL~(-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40%以上.(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曾凌达[6](2019)在《橘二叉蚜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橘二叉蚜Aphis aurantii(Hemiptera:Aphididae)是一种亚热带农林害虫,取食范围广泛,能够危害柚子、柑橘、山茶等多类经济作物,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有研究通过COI、gnd基因建树发现福州地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橘二叉蚜基本聚为一枝,但是榕属橘二叉蚜样本却单独聚在另一枝上并且根据遗传距离表明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因此为了探究不同寄主植物上橘二叉蚜体内共生细菌多样性,了解共生细菌对橘二叉蚜寄主植物利用可能造成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揭示共生细菌对寄主植物利用,明晰共生细菌、寄主以及寄主植物叁者之间协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橘二叉蚜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利用高通量技术调查了福州地区取食10科不同植物上的橘二叉蚜体内共生细菌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榕属橘二叉蚜体内相关细菌的16S rRNA全长,重构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阐述细菌的进化格局。此外,通过荧光原位杂交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榕属橘二叉蚜体内相关细菌进行定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提取不同寄主植物上橘二叉蚜基因组DNA并对细菌16S V3-V4区域进行高通量检测,发现橘二叉蚜体内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科水平上所有橘二叉蚜样本主要以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为主,但是在金缕梅科植物样本中立克次氏体科Rickettsiaceae、桑科植物样本体内Orbaceae科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在属水平上,除了茜草科样本中次级共生菌Serratia相对丰度高于体内初级共生菌Buchnera,其余寄主植物上橘二叉蚜体内仍然是以Buchnera为主要的优势细菌。其次,山茶科次级优势菌为Serratia,桑科榕属植物上次级优势菌是一类特异细菌,被注释为‘Gilliamella’。此外,金缕梅科植物上的两号橘二叉蚜体内细菌组成、丰度差异大。根据OTU所建的NJ树发现,榕属橘二叉蚜体内‘Gilliamella’并没有和蜜蜂体内的Gilliamella聚在一个分枝上。通过分子克隆获得了榕属橘二叉蚜体内‘Gilliamella’细菌的16S rRNA全长,并与Orbaceae科细菌计算了序列之间的同源性、遗传距离而后分析了相关细菌系统发育关系,发现榕属特异细菌与蜜蜂肠道细菌Gilliamella序列之间同源性(92.80~94.70%)、遗传距离(0.053~0.075)差异较大且建树发现榕属橘二叉蚜‘Gilliamella’与蜜蜂肠道细菌Gilliamella没有聚在一起,而是单独聚为一枝。因而,榕属橘二叉蚜‘Gilliamella’应为一类隶属于Orbaceae科的新属细菌并提出暂定名‘Candidatus Zhangtaonella aphidicola’。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透射电镜对‘Ca.Zhangtaonella aphidicola’进行的定位,表明此类细菌在蚜虫体内分布与之前共生细菌并不相同,主要分布在橘二叉蚜肠道上皮细胞中。综上所述,本文调查了福州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橘二叉蚜体内共生细菌的多样性,证明了芸香科、山茶科以及桑科等不同寄主植物上橘二叉蚜细菌组成存在差异。此外,即便是取食同一类寄主植物的橘二叉蚜,其体内细菌丰度也存在差异。在桑科榕属橘二叉蚜样本体内发现了一类特异细菌,通过对榕属植物上橘二叉蚜体内特异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此类细菌应该是隶属于Orbaceae科的新属细菌并给出了暂定名‘Ca.Zhangtaonella aphidicola’。在对‘Ca.Zhangtaonella aphidicola’进行定位时发现此类细菌分布在橘二叉蚜肠道上皮细胞中。这些证据暗示着‘Ca.Zhangtaonella aphidicola’对橘二叉蚜克服榕树汁液、取食榕树可能存在重要影响,该细菌可能也是导致榕属橘二叉蚜分化的原因。除此之外,‘Ca.Zhangtaonella aphidicola’可能也正在经历着从自由生活的细菌向胞内共生转变的阶段。(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杜娇[7](2019)在《白蚁和共生细菌由来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的异源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天然的木质纤维素材料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纤维素在木质纤维素中为最简单的成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包裹在纤维素的外面,形成了一种天然屏障,这层天然屏障在保护植物的同时,使得人工进行生物降解转化的效率很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自然界中存在一些降解木质纤维素材料的生物系统,白蚁也为一种,白蚁和共生细菌由来木质纤维素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和良好的耐碱性。本文以白蚁和共生细菌为对象,探究了几种木质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同时对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厌氧菌Dysgonomonas macrotermitis开展了相关研究,该属为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肠道第二优势菌群,具有纤维素活性,为了得到酶学性质较好的木质纤维素酶,进而加快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M barneyi后肠D.macrotermiD.木聚糖酶的异源表达。通过基因组测序、blast比对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到5个木聚糖酶基因,并在E.coli JM109中克隆表达,发现只有DysxynB(orf-00078)和DysxynE(orf-03642)具有木聚糖酶活,蛋白分子量为40kDa和33kDa,分别属于GH10、GH11家族。通过酶学活性分析,酶比活分别为:259.5 U/mg和151.2 U/mg,最适温度和pH均为45℃和7.0,有较强的耐碱性,在pH5.0-9.0环境下处理仍能保持50%以上的酶活。通过TLC分析,发现DysxynB和DysxynE均不具有β-木糖苷酶的活性。M barneyi后肠D.macrotermitis β-1,4-内切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通过基因组测序、blast 比对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到6个β-1,4-内切葡聚糖酶。并在E.coll JM109中克隆表达,只有DysengE(orf-01678)具有EG酶活,其分子量为20 kDa,属于GH5家族。通过酶学活性分析,该EG酶的酶比活为0.58 U/mg,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8.0,耐碱性强,在pH4.5-9.0之间仍能保持90%以上的活力。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白蚁肠道共生菌来源的GH5家族EG酶。同时,本文采用多质粒(pETDuet-1和pRSFDuet-1)策略,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白蚁及其肠道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漆酶和木聚糖酶共4种木质纤维素酶,经过SDS-PAGE分析得到与理论值一致的蛋白条带,且均具有酶活性。以磷酸处理的微晶纤维素(PASC)为底物,测定了共表达酶粗酶液与单独表达酶混合液的协同作用因子,从还原糖的产量上经计算共表达的粗酶液比单独表达酶的混合液对PASC的降解协同作用提高44%;以滤纸和磷酸处理的玉米芯为底物,测定降解协同作用,分别提高34%和20%。结果表明,共表达酶的降解效率要高于混合的单组分酶液降解效率的总和。M Barneyi后肠类芽孢杆菌来源的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木聚糖酶有较广的工业应用范围,酵母细胞有较强的分泌能力和后加工能力,分泌表达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使用pPICZα-A质粒对木聚糖酶Xy1Mb1,进行了分泌表达。在GS115中表达的XylMb1,其蛋白分子量的大小比理论值(20kDa)偏大,为35kDa。总之,本文克隆表达了D.macrotermitis来源的木聚糖酶和EG酶,对其酶学性质分析研究;同时对白蚁和共生菌来源的木质纤维素酶进行了共表达,并测定了其对一些天然底物的降解协同作用。同时为了加快木质纤维素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实现了木聚糖酶Xy1Mb1的分泌表达。(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30)
骆雯雯,梁甲元,余克服,邓传奇,葛瑞琪[8](2019)在《涠洲岛两种石珊瑚在高温胁迫下共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珊瑚中的块状珊瑚与枝状珊瑚对全球气候变暖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不同,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北部湾涠洲岛的一种属于块状珊瑚的海孔角蜂巢珊瑚(Favites halicora)和一种属于枝状珊瑚的浪花鹿角珊瑚(Acropora cytherea)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高温胁迫下(26~34℃) 2种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共生细菌多样性具有差异性,A.cytherea共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温度上升变化显着,Shannon指数由2.20变为4.05,而F.halicora变化幅度较小,在2.69~3.19波动;主导细菌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F.halicora占主导地位的共生细菌为Proteobacteria (29%~73%)、Cyanobacteria (7%~63%)和Bacteroidetes(3%~13%),而A. cytherea为Proteobacteria (49%~90%)、Cyanobacteria (1%~16%)、Bacteroidetes (3%~16%)、Firmicutes (1%~6%)和一个未分类的细菌门unclassified_k_norank(0.6%~21.0%);升温胁迫时,主导细菌的丰度变化存在差别,Bacteroidetes在F.halicora中显着降低,而在A.cytherea中显着升高,unclassified_k_norank在A.cytherea中也显着升高;随着温度升高,2种珊瑚共生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珊瑚中出现潜在致病菌Vibrio的温度不同,F.halicora在34℃胁迫时出现,A.cytherea在30℃和34℃胁迫时均出现。根据上述结果推测,珊瑚共生细菌的差异性可能是导致块状珊瑚比枝状珊瑚更耐受高温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胡天保[9](2019)在《蛞蝓体内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的增加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清洁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发展已变得非常关键和紧迫。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其利用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对各种底物进行代谢,微生物作为催化剂促进MFC底物的降解发电。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中,MFC的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既能处理污染废物,又能生产电能,其过程实现了可持续循环,因此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在研究和开发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上所述,MFC的性能和特性应与所用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并且通常主要取决于微生物的生物电化学活性。因此,对具有良好生物电催化活性的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共生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是探索高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良好研究方向。自然界中大量多样的微生物种群为本研究提供了便利和丰富的微生物来源。特别是动物体内微生物种群丰富多样,一些动物的特殊生理习性甚至与微生物在其体内共生的特殊生理过程有关。因此存在分类产电细菌的潜力。本研究的重点是寻找良好的细菌,寻找MFC生物催化剂。原菌群样品是由一只鼻涕虫(重庆市北北区西南大学崇德湖捕获)经无菌处理后获得,记录为KY-2细菌菌群。对特异性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在MFC中进行了电催化实验。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研究通过选择以小型动物体内共生菌群为来源,经过筛选,从蛞蝓体内筛选出了相对于其他样品具有更高产电活性的细菌菌群,命名为KY-2混菌。该菌群在产电过程中能够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上大量富集细菌生物膜。且阳极生物膜的SEM图细菌的形态和KY-2细菌在LB固体培养皿生长的单菌落的形态都可以看出该菌群中包括多种细菌,但是只要一种形态的细菌出镜率最高。而经过对KY-2的原始菌群样品、MFC双室全池放电后的阳极液样品,MFC双室全池放电后长有生物膜的碳布阳极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学上的分析,证实了上述出镜率最高的细菌为Bacillis菌属的细菌。并且通过对该菌在叁个样品的宏基因组学上得出的细菌丰度(占总细菌数量的比例)结果的分析,最终认定了该Bacillis菌属的细菌在KY-2的产电过程占据主导地位。(2)通过针对性地分离上述出镜率最高的细菌,记为KY-2-22。通过对其16SrDNA细菌鉴定技术和其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证明了KY-2-22菌株为Bacillis菌属,并且它在系统发育树上与MH061189.1 Proteobacteria bacterium strain B154菌株最为接近。此外,通过对比KY-2-22菌株和KY-2菌群的产电能力和电化学行为,发现而二者的趋势具备高度的一致性,且KY-2-22的单菌的表现相对KY-2菌群的表现要更好。而经过对KY-2-22单独的电化学表征分析,推断其产电过程所表现出的电化学行为为表面控制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KY-2-22菌株在MFC中的阳极能够富集产生大量的生物膜,同样也能够在液体培养后,以菌液静置于室温>6h的条件下,在气液界面形成一层白色的生物膜。KY-2-22的这种生物膜在成型后,可以直接被用来进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装配。其产电能力基本与KY-2-22的常规MFC相当,并且其电化学行为分析同样的表现为表面控制的过程。——从而,更加证实了KY-2-22菌株能够在产电时进行表面控制的电化学过程,也更突显处理KY-2-22作为新发现的产电菌株的特殊性。而KY-2-22菌株在气液界面形成的生物膜的电化学活性和产电活性都要优于细菌希瓦氏CN32菌株放电后的阳极生物膜,从而证明了KY-2-22特别产生的这种气液界面生物膜具有优异的性能。以至于,证明了本研究的分离筛选出的KY-2-22是一株新的特殊产电细菌,该菌能够进行表面控制电化学行为实现产电,同时还能够在菌液静置室温的条件下大量生成优异性能的产电生物膜。本文最后简要地总结了这一结论,并展望了从动物身上分离出的细菌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张爱梅,韩雪英,王嘉,孔维宝,牛世全[10](2019)在《马衔山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甘肃省兰州市马衔山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oes)根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纯培养方法,分析中国沙棘根瘤内定殖的内共生细菌的组成、相对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研究结果的差异。在不同的微生物分类单元,高通量测序检测到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24门50纲90目167科215属;而纯培养方法仅检测到3门5纲7目8科8属。进一步分析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主要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现高通量测序与纯培养方法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在科和属的分类单元上差异尤其显着。两种方法都表明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高通量测序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的群落组成,而纯培养方法仅能够分离到部分可培养的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在很大程度上极可能低估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并高估其丰度。(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共生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性之一,昆虫进化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有些昆虫的生殖受到体内共生细菌的调控。常见的共生菌如Wolbachia、Cardinium等能够调控许多昆虫的生殖,目前已知共生菌调控的生殖方式有以下4种:诱导孤雌生殖,胞质不相容,雌性化和杀雄作用。烟粉虱是一类小型昆虫,包含一些重要的入侵种,是全球农业生产的重大有害生物。烟粉虱体内有多种共生菌,通常共存于昆虫特化的细胞——含菌细胞内,通过雌虫卵巢完整无误地传给下一代,确保代代相传,其中原生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 aleyrodidarum能供给必需氨基酸来保证昆虫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生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晴丹.共生细菌提高稻飞虱生殖力[N].中国科学报.2019
[2]..刘树生教授团队发现共生细菌调控昆虫生殖新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3].王亚茹,潘晓,于清男,张春华,葛滢.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代谢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9
[4].刘泽,孙翔,刘晓玲,贾碧丝,刘小勇.真菌内共生细菌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19
[5].王焕南,杨华,顾英琳,闫茂才,徐宗玲.牡蛎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曾凌达.橘二叉蚜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7].杜娇.白蚁和共生细菌由来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的异源表达[D].山东大学.2019
[8].骆雯雯,梁甲元,余克服,邓传奇,葛瑞琪.涠洲岛两种石珊瑚在高温胁迫下共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J].广西科学.2019
[9].胡天保.蛞蝓体内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10].张爱梅,韩雪英,王嘉,孔维宝,牛世全.马衔山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