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头论文-刘国政

泉州木偶头论文-刘国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泉州木偶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泉州木偶头雕刻,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泉州木偶头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政[1](2017)在《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泉州木偶戏是享誉国内外的木偶表演艺术的珍稀范本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见证,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重要象征。泉州木偶戏有提线木偶戏与布袋木偶戏两种演出形式,至迟从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历经千年而传承从未间断,并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独特的剧种音乐唱腔,形成了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和成熟完备的演出规制。2006年,福建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这两种木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木偶头雕刻,于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此外,包含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在内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于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泉州木偶头,是集雕刻与彩绘为一体的传统美术实践艺术形式,其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形象丰富,不仅具有表演木偶戏不可或缺的实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观赏性。木偶戏的戏剧载体和表演主体——泉州木偶头雕刻,经世代民众传承至今,所承载的人物性格特点、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意识,都奠定了它重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泉州木偶头雕刻是研究泉州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这两种传统戏剧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研究木偶头雕刻这一中国传统美术所独具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载体。本文以泉州木偶头雕刻为调研对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的指导下,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依据,利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其历史渊源、技艺特征、技艺发展、技艺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并在对调研情况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考辩反思了传承和保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究其原因,进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建设、传承方式、保护方式、创新举措以及后继人才培养等众多方面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本调研报告是对以泉州木偶头雕刻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相关保护实践的总结,同时对于探求解决其他相关中国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17-05-01)

张雅真[2](2016)在《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鉴赏》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的木偶艺术以形象生动、制作精美着称于世,而且线位布局合理,线规程序严谨,表演准确、细腻、传神、逼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表演大师摆弄掌中的木偶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情节变化。泉州有据可考最早的木偶头有两个流派:一派是清代涂门街的"周冕号",另一流派是"花园头"。清代(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6年05期)

黄国顺[3](2016)在《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木偶主要可分为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铁枝木偶,提线木偶旧时被称为悬丝傀儡或嘉礼,掌中木偶被称为扁担戏,因单手可独立表演而得名掌中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泉州木偶戏所使用的木偶头在雕刻工艺上甚有考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自成体系。然而在信息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木偶雕刻工艺并没有得到极大的传承与发展,为了将泉州木偶头雕刻这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就势必要在原有的雕刻程式上进行创新,本文试研讨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分析传统程式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传统木偶头雕刻程式的几点创新思路,希望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帮助泉州木偶戏进一步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6年04期)

樊山[4](2014)在《泉州木偶头粉彩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艺术悠久,宗教盛行,特别是多姿多彩的地方戏曲,极大地丰富了闽南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也催生了民间传统工艺的兴盛,并孕育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木偶头艺术,从而为我们研究木偶头的粉彩艺术提供了条件。本文拟从木偶头粉彩艺术的材质、形制、线条、造型、色彩等元素,结合唐宋以来泉州宗教文化的渊源以及江加走木偶头粉彩艺术的特色和民间审美倾向,通过对泉州木偶头典型粉彩脸谱图式的分析,探讨其组合原理与传承规律,研究其装饰特色、审美特征与形式的多样性,进而为泉州木偶头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09-20)

张雅真[5](2013)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泉州掌中木偶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在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尤为盛行。泉州的木偶艺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无怪乎民间说它"叁十六尊加礼,可当百万兵",文人学士也惊叹它的表现能力:"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历代木偶名家在这一艺苑之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栩栩如生的活剧来。同时泉州的木偶艺术又以形象生动、制作精美着称于世,而且线位布局合理,线规程序严谨,表演准确、细腻、传神、逼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中国木偶丰富的艺术传统,为木偶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3年09期)

黄清辉[6](2013)在《福建泉州木偶头的雕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创新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木偶文化在泉州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民间最流行的艺术品。该艺术品见证了泉州文化发展历程,至今流传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从其身上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3年08期)

林聪鹏[7](2013)在《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木偶头雕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千年而传统不改,呈现出"雍容华贵、神韵含蓄"的艺术格调,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木偶头所不及;它的造型之美为历代平民百姓、文人墨客所赞叹。及至近现代,以江加走为代表的泉州木偶雕刻家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本文来源于《福建艺术》期刊2013年01期)

黄颖红[8](2012)在《泉州木偶头雕刻漫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地处福建省的东南部,东南临海,与台湾相望,处于华夏版图的边缘地带。泉州长期以来远离中原汉文化圈中心地,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土着文化与主流文化在这里很好地交流融合。在中国现存属于文物级别的木偶头是难得一见(本文来源于《福建乡土》期刊2012年06期)

张雅真[9](2012)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泉州提线木偶头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唯一对台专题博物馆,是以反独促统为目标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研究闽台关系、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的重要学(本文来源于《收藏界》期刊2012年01期)

黄文中,陈晓萍[10](2007)在《雍容丰腴 形态万千——泉州木偶头造型风格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木偶艺术自唐从中原地区传入之后,就在泉州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并屡屡被历朝文人所传诵。栉风沐雨,历经千余年而传统不改的泉州木偶艺术,被国内外专家惊为"戏曲的活化石",也因此被列入"亚太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刻木为偶,以偶为戏",木偶戏本属戏曲,但木偶却属于造型艺术。在其他戏曲的演出中,造型艺术只是一个附属的因素,但在木偶戏中,造型艺术一跃而成为演出中的主导因素,演员的表演必须通过物质的外壳——木偶得以传达给观众。木偶头,从其本体来说,是雕塑的一种——圆雕,也是人像雕刻的一种——肖像雕刻。与浮雕、透雕不同的是,圆雕在形体中基本没有空洞,它追求作品的浑厚感、体积感和对空间的占有力。作为雕刻的泉州木偶头是立体的、浑厚的,是"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体现在具体的造型中,又是形态万千、浪漫夸张的。其独特的艺术格调,是全国其他地区的木偶造型所望尘莫及的。本文拟从雕刻的角度对泉州木偶头造型进行系统论述。(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07年09期)

泉州木偶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的木偶艺术以形象生动、制作精美着称于世,而且线位布局合理,线规程序严谨,表演准确、细腻、传神、逼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表演大师摆弄掌中的木偶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情节变化。泉州有据可考最早的木偶头有两个流派:一派是清代涂门街的"周冕号",另一流派是"花园头"。清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泉州木偶头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政.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2].张雅真.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鉴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

[3].黄国顺.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

[4].樊山.泉州木偶头粉彩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5].张雅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泉州掌中木偶头[J].东方收藏.2013

[6].黄清辉.福建泉州木偶头的雕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创新的探讨[J].美与时代(中).2013

[7].林聪鹏.泉州木偶头雕刻的程式与创新[J].福建艺术.2013

[8].黄颖红.泉州木偶头雕刻漫谈[J].福建乡土.2012

[9].张雅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泉州提线木偶头赏析[J].收藏界.2012

[10].黄文中,陈晓萍.雍容丰腴形态万千——泉州木偶头造型风格考述[J].美术.2007

标签:;  ;  ;  ;  

泉州木偶头论文-刘国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