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侧论文_王旭,陈凌,凌媛,高一帆,张建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藏高原东北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各向异性,函数,波速,生物量,海原。

青藏高原东北侧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陈凌,凌媛,高一帆,张建勇[1](2019)在《基于接收函数直达P波振幅研究地壳浅层S波速度结构新方法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函数直达P波振幅的频率依赖性特征研究地壳浅层S波速度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频近似假设下直达P波理论振幅公式,拟合单个台站不同频率下观测的直达P波振幅-射线参数分布,提取各个频率下的S波速度;通过近似的频率-深度转换,将不同频率观测的S波速度投射至地下不同深度处,得到单个台站S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相较于传统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模型,且其横向分辨率和垂向分辨率仅分别取决于台站间距和数据频率.将新方法应用于从青藏高原东北缘至四川盆地中部的一条近线性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的远震资料,提取了该地区地壳浅层S波速度结构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壳浅层波速结构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小尺度横向变化的关系.基于观测结果,对比分析了稳定克拉通与活动构造带沉积盆地特点差异、探讨了浅表地质与深部构造过程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于永波,王云鹏[2](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enman-Moenteith模型、作物系数法及大型蒸渗仪资料(2012—2013年)计算1973—2013年青藏高原东北缘8个气象站逐日、逐月、多年年平均潜在蒸散量及实际蒸散量,利用时间趋势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源区高原实际蒸散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surfer制图软件、Kriging插值对源区实际蒸散量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站在全球逐渐变暖背景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波动范围为9.94~21.93 mm/10年;逐月实际蒸散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近似正弦函数图像,其峰值出现在4—5月,低谷出现在10月,总体呈下降趋势;实际蒸散量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变化特征;多年实际蒸散量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部相对高,西北地区较低,并且由前者到后者依次减少的趋势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邵若潼,沈旭章,张元生[3](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径向和切向接收函数确定地壳各向异性的方法,处理了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横跨西秦岭北缘等断裂的24个密集宽频带流动台站远震资料,得到了研究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平均快波方向呈现NW-SE、NWW-SEE及NNW-SSE,平均分裂时间0.56s.甘东南中部及北部地区快波方向与GPS速度方向、前人利用XKS波分裂获取的快波方向及该地区断层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说明该地区壳幔运动可能是耦合的.同时研究区南部少数台站快波方向呈现NNW-SSE,与断裂方向及GPS速度方向有一定夹角,表明台站下方壳幔运动可能是解耦的.全区快波方向自北向南由近E-W逐渐转变为NW-SE,最后变为NNW-SSE.据此推测地壳在该区的变形挤压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趋势,这与该区块体挤压应力方向一致.(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呼楠,李永华,徐良鑫[4](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近震S波分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处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交汇处,该区域晚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地壳变形,至今仍处于活跃状态,发生了一系列大震,但关于强震发生的机理仍然存在争议。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的形变特征,被誉为是反映地球内部物质形变机制的化石。地震波是研究地球介质各向异性的重要手段。利用近震S波开展区(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刘飞,李有利,雷惊昊,胡秀,刘晴日[5](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永昌南山北麓洪积扇对气候变化与构造运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永昌南山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北麓受丰乐断裂控制。丰乐断裂是祁连山东北缘冲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晚第四纪活动地表行迹西起西大河东到西营河,2期普遍发育地貌面被错断并形成明显断层陡坎。用无人机对杜家团庄、周家庄、西营河河口3个地点进行航空测量,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各阶地和洪积扇的断层陡坎剖面,并对断层上下盘面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得到了不同位置的垂直断距。在杜家团庄洪积扇T1和东大河阶地T3砾石层顶部采集黄土样品,用光释光方法测得年龄分别为(19.30±2.45)ka和(27.40±2.47)ka,结合前人测年结果,认为永昌南山北麓普遍发育的两期地貌面年龄分别为19.3~16.3ka和29.9~27.4ka,两期地貌面均形成于气候由冷变暖的过渡阶段。利用地貌面陡坎的位错量和年代数据,得到晚更新世以来丰乐断裂在杜家团庄处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65~0.82mm/a,在周家庄处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60~0.76mm/a,在西营河河口处的垂直滑动速率为1.99~2.56mm/a。(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林莎,王莉,李远航,陈梦飞,贺康宁[6](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区典型立地人工林分土壤水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区典型立地人工林分的土壤水分特性及耗水特性,本研究以青海云杉林地和祁连圆柏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持水特性、土壤渗透特性、土壤水分动态和土壤耗水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土壤水吸力作用下,青海云杉林地的持水性比祁连圆柏好,荒草地的持水性比林地差。(2)青海云杉林地的土壤渗透性总体优于祁连圆柏,荒草地的土壤渗透性最差。相同坡向,上坡位的土壤渗透性小于下坡位。(3)青海云杉林地土壤水分条件总体优于祁连圆柏,而荒草地土壤水分条件优于林地;半阴坡林地土壤含水量随坡位由上至下逐渐升高。(4)生长季期间,青海云杉林地平均耗水量大于祁连圆柏,而荒草地耗水量远小于林地。综上,青海云杉林地的土壤水分特性整体优于祁连圆柏林地,且二者的土壤水分状况都比较好,并未出现土壤干层、土壤水分过度消耗等现象,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在研究区的配置是合理的,可以作为当地的水源涵养树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庞亚瑾,杨少华,李海兵,程惠红,石耀霖[7](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六盘山断裂带现今地壳应力环境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原-六盘山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型边界断裂带,是中国大陆典型的地震危险区。地壳构造加载特征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分析区域孕震环境,参考青藏高原东北缘GPS形变和岩石圈精细结构等资料,本文建立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周缘的叁维岩石圈分层模型,分析现今构造加载作用下区域地壳形变和应力演化特征。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处于以北东-南西向的水平挤压为主导和北西-南东向的水平引张的变形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流变性质影响上覆脆性地壳应力环境,中地壳较低粘滞系数对应的模型地壳应力计算值与研究区实际地壳应力场相近。海原断裂中-西段构造加载作用显着,具有相对较高的库仑应力积累和最大剪应力分布;而六盘山断裂周缘地壳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小于海原断裂带。构造应力积累的空间分布差异说明六盘山断裂具有较弱的构造孕震环境,而研究区走滑型断裂的孕震加载作用显着。尽管六盘山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但仍不能轻易忽视其长期存在的强震空区所暗示的发震潜力。(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凯明[8](2019)在《基于密集台阵的背景噪声聚束分析成像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被动源成像技术,其通过背景噪声的互相关提取台阵间传播的地震波来进行成像研究。与基于地震事件的层析成像相比,其依赖的背景噪声源广泛、持续的存在于地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噪声互相关可获取在任意两个台站间传播的地震波,其路径数目主要取决于台网密度,从而可大大提高了路径覆盖密度。同时,相比天然地震中的面波,噪声互相关中含有更短周期的面波信号,对地下介质具有更好的分辨。,该方法可以对地下介质结构,尤其是地壳尺度的精细结构,开展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研究。传统基于背景噪声的成像技术,通常只考虑面波的相位信息,在互相关运算获得台站间的互相关函数之后,其反演方法与基于地震事件的面波反演类似,即利用时频分析获取台站间的频散曲线,然后利用纯路径反演方法获得不同周期的二维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对于互相关函数幅度信息的利用,主要是将二维弹性情形下,互相关函数的频率域表示(空间相干)正比于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J_0(k_0 r)这一结论,通过引入指数衰减系数,直接推广到衰减介质情形,令衰减介质中背景噪声的空间相干函数类比于J_0(k_0 r)?e~(-?(?)r),以此来反演介质的衰减系数?,这种简单的推广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大范围密集台阵的布设,基于密集台阵背景噪声场的聚束分析为研究地下结构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作为一种台阵分析方法,聚束分析成像不需要纯路经反演,可以直接获取面波的二维相速度分布,更大限度地发挥密集台阵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了衰减介质中空间相干的理论表达式。由于时域中的互相关对应频率域中的相干,衰减介质中的空间相干表示,为利用背景噪声场的幅度信息反演介质的衰减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基于密集台阵的背景噪声连续记录,对移动的子台阵进行聚束分析提取面波频散和方位各向异性的成像方法,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并详细讨论了背景噪声源及台阵几何结构对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3)基于“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南北地震带北段(喜马拉雅二期)”的连续记录,将聚束分析成像方法用于获取青藏高原东北缘面波的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进而获得了该地区叁维S波速度结构,讨论了其构造含义。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认识如下:(1)基于平面波迭加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互相关定义及坐标选择下,衰减介质中空间相干的理论表达式。研究表明,在此模型下,空间相干的表达形式依赖于坐标原点的选择,因而随源的分布的变化而变化,对不同的归一化因子,表达式也不尽相同。利用指数衰减与贝塞尔函数相乘的形式,拟合背景噪声的观测数据得到的衰减比实际值偏小。在衰减介质中,空间相干受源的方位平均的影响,简单使用指数衰减的形式进行拟合,可能无法提取可靠的衰减系数。(2)提出了一种利用密集台阵记录和背景噪声聚束分析直接获取台阵下方二维面波相速度分布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将密集台阵划分为若干个子台阵,将每一个子台阵的背景噪声聚束输出进行方位平均,将聚束能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速度作为该子台阵下方的方位平均速度,通过移动子台阵,获得整个台阵下方的二维面波相速度分布图。通过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的数据,对该方法的分辨率及可靠性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当子台阵的台站数目大于10时,在周期7s~35s范围内可以获得可靠的频散曲线。考虑速度结构横向分辨率及频散测量精确度之间的权衡,选择以2o×2o大小的网格进行子台阵划分,相邻网格存在0.5~o的重迭,成像结果较为稳定。与传统成像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纯路径的反演,可直接获取台阵下方的二维速度分布,避免了频散曲线的挑选。与程函方法相比,由于对方位进行了平均,该方法受背景噪声源和台阵几何结构的影响较小。(3)定量研究了噪声源和台阵几何结构对聚束分析提取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种校正方法。由于某个方位的台站对只能对该方位的噪声源进行采样,因此应用聚束分析的台阵方法提取面波方位各向异性时,噪声源的影响和台阵几何结构的影响是一致的。基于平面波模型,我们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二者影响的一致性,定量研究了非规则台阵几何结构和非均匀噪声源对面波各向异性测量的影响。针对“喜马拉雅二期”项目的台阵,检测了台阵聚束分析重建面波速度结构的分辨能力,并给出了台阵几何结构影响的量化指标。对于几何形状不规则的台阵,引入的“虚假”各向异性强度可达4.5%。我们提出了一种校正方法,从面波各向异性的测量结果中减去“虚假”的各向异性,消除台阵与噪声源的影响。(4)基于“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南北地震带北段”的610个地震台站记录的噪声数据,利用聚束分析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7s-35s范围内的基阶Rayleigh面波相速度分布,并反演获得了台阵下方的叁维S波速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的速度结构存在显着的横向不均匀性,浅层的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和地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下地壳的速度结构更多的反映莫霍面的起伏;青藏高原东北缘在海拔以下15~35k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两个明显的中地壳低速层,分别位于松潘甘孜块体和西北祁连造山带;松潘甘孜块体的中地壳低速层向北跨越了东昆仑断裂,可能与中地壳部分熔融相关;相比于松潘甘孜块体的低速层,西北祁连造山带下方的中地壳低速层特征并不显着,存在部分熔融的可能性很低,低速层可能源于含水流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史克旭[9](2019)在《利用虚拟地震测深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约50 Ma以来,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持续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使之成为全球最高、最大和最年轻的高原。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还对高原周边的构造格局和气候环境等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阿拉善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原向大陆内部东北方向生长的最前缘。青藏高原的边界地带代表了青藏高原最新的变形和加厚的过程,因而是了解青藏高原向外扩张、地壳变形增厚过程的关键区域。目前深地震测深和接收函数研究都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要厚,但对地壳增厚前缘的位置以及增厚机制的认识仍存诸多争议。比如,不同的接收函数研究获得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增厚的前缘位置形态还存有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对该区地壳结构进行约束。虚拟地震测深方法(VDSS方法)是约束地壳厚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于2013年至2016年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宽频带密集流动台阵资料,采用虚拟地震测深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厚度的分布,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VDSS方法所构建的虚拟地震剖面上SsPmp震相能量较强,在垂向与径向分量上均可连续追踪到。其次,与径向分量剖面相比,垂向分量剖面上SsPmp震相更容易识别。此外,同一条剖面,不同分量的波形模拟所得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2)、整个研究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其中,祁连和西秦岭地块内地壳厚度均存在明显的东西向变化,以103°E为界,东部地区地壳厚度为45~50 km,而西部地区地壳已明显增厚,达~55 km以上。这与前人接收函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增厚主要发生在祁连和西秦岭地块的西部地区。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学证据,我们推测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增厚方式以均匀缩短增厚为主。与祁连造山带相邻的阿拉善块体南缘地壳也明显加厚,接近~55 km,而阿拉善块体内部地壳厚度约为45~50 km,暗示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张的前缘越过祁连山北缘断裂,进入阿拉善块体南缘。(3)、与其他研究区相比,鄂尔多斯块体地壳相对要薄。但整体而言,鄂尔多斯块体地壳呈现南北薄(~45 km)、中央厚(~50 km)的形态特征。此外,在六盘山断裂带台站下方观测到复杂的SsPmp震相,推测为双Moho界面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徐文兵,赵敏,瓦勒塔,施颖,胡廷花[10](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3种灌木数量性状、龄级结构及自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灌丛优势种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高山柳(Salix cupularis)和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为对象,通过对其数量性状(株高、冠幅直径、分枝数、单株重、个体分枝重)与年龄结构及自疏特征分析,构建3种灌木株丛生物量估测模型,明确其年龄结构模式,确定3种灌木分枝数和分枝重之间是否存在自疏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种群数量性状对其地上部分单株重影响为金露梅>高山柳>头花杜鹃;2)冠幅直径可作为3种灌木单株重估测模型适宜指标,基于冠幅直径(CD,cm)构建的灌木单株重(PW, kg)估测模型PW_(金露梅)=–0.310+0.014CD,PW_(高山柳)=–1.688+0.033CD和PW_(头花杜鹃)=–0.203+0.013CD;3)头花杜鹃和高山柳属于增长型种群,具一定稳定性,金露梅属于稳定型种群;4)头花杜鹃株丛分枝数和分枝重之间存在明显自疏特征。研究认为,3种灌木的数量性状、年龄结构和自疏特征存在分异特征,是其对高寒生境的长期适应性结果。(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青藏高原东北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Penman-Moenteith模型、作物系数法及大型蒸渗仪资料(2012—2013年)计算1973—2013年青藏高原东北缘8个气象站逐日、逐月、多年年平均潜在蒸散量及实际蒸散量,利用时间趋势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源区高原实际蒸散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surfer制图软件、Kriging插值对源区实际蒸散量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站在全球逐渐变暖背景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波动范围为9.94~21.93 mm/10年;逐月实际蒸散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近似正弦函数图像,其峰值出现在4—5月,低谷出现在10月,总体呈下降趋势;实际蒸散量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变化特征;多年实际蒸散量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部相对高,西北地区较低,并且由前者到后者依次减少的趋势分布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藏高原东北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旭,陈凌,凌媛,高一帆,张建勇.基于接收函数直达P波振幅研究地壳浅层S波速度结构新方法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2].于永波,王云鹏.青藏高原东北缘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J].农业灾害研究.2019

[3].邵若潼,沈旭章,张元生.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9

[4].呼楠,李永华,徐良鑫.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近震S波分裂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5].刘飞,李有利,雷惊昊,胡秀,刘晴日.青藏高原东北缘永昌南山北麓洪积扇对气候变化与构造运动的响应[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6].林莎,王莉,李远航,陈梦飞,贺康宁.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区典型立地人工林分土壤水分特性研究[J].生态学报.2019

[7].庞亚瑾,杨少华,李海兵,程惠红,石耀霖.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六盘山断裂带现今地壳应力环境的数值分析[J].岩石学报.2019

[8].王凯明.基于密集台阵的背景噪声聚束分析成像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9].史克旭.利用虚拟地震测深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厚度[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10].徐文兵,赵敏,瓦勒塔,施颖,胡廷花.青藏高原东北缘3种灌木数量性状、龄级结构及自疏特征[J].草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青藏高原东北侧汛期降水Morl...青藏高原东北侧地质构造与重力点...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冰雹大小的...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a)与关键...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冰雹最大雹...青藏高原东北侧区夏季多(a)、少(...

标签:;  ;  ;  ;  ;  ;  ;  

青藏高原东北侧论文_王旭,陈凌,凌媛,高一帆,张建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