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上辊轴和下辊轴,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上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分切刀组,分切刀组包括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所述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均包括套装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刀座,刀座上连接有分切刀,所述第一分切刀组的分切刀与第二分切刀组的分切刀相向设置,并且分切刀的刀口朝向一致。该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能分切更小规格的纸板,无需再通过额外设备进行小规格纸板的分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包括上辊轴(1)和下辊轴(2),所述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分切刀组(3),分切刀组(3)包括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所述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均包括套装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的刀座(311),刀座(311)上连接有分切刀(3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切刀组(31)的分切刀(312)与第二分切刀组(32)的分切刀(312)相向设置,并且分切刀(312)的刀口朝向一致。
设计方案
1.一种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包括上辊轴(1)和下辊轴(2),所述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分切刀组(3),分切刀组(3)包括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所述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均包括套装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的刀座(311),刀座(311)上连接有分切刀(3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切刀组(31)的分切刀(312)与第二分切刀组(32)的分切刀(312)相向设置,并且分切刀(312)的刀口朝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311)由套装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的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相对接而构成,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均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15),所述紧固件通过连接两个第一螺纹孔(315)将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相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的第一螺纹孔(315)其中一个为沉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刀(312)由固定在第一刀座(313)上的第一分切刀(317)以及固定在第二刀座(314)上的第二分切刀(318)相对接而构成,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均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切刀(317)、第二分切刀(318)、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均形成有第二螺纹孔(316),所述紧固件通过连接两个第二螺纹孔(316)分别将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固定在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上的第二螺纹孔(316)为沉头孔。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内六角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的两个对接面之间具有间隙(3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19)的大小为0.1-1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
背景技术
分切机主要用于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纸板分切机则是主要用于将未成形并且宽幅的纸板切割成窄幅并且规格不一的小块纸板。
现有纸板分切机中用于切料的机构主要由上辊轴、下辊轴和分切刀构成,分切刀是通过刀座安装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一般情况下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分切刀的朝向以及刀座的朝向是呈一致的,由于上述原因,两把分切刀之间能够调整的最小分切距离会受制于刀座的厚度,如图1中所示,即使在辊轴上将两把分切刀靠的再近,两把分切刀的刀口之间仍然会多出一个刀座的距离,而刀座在一般情况下厚度为3-7公分,因此对于宽度更小的纸板,现有的切料机构无法满足一次成型的目的,需要额外再通过另外的设备才能得到宽度更小的纸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得到宽度更小纸板的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包括上辊轴和下辊轴,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上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分切刀组,分切刀组包括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所述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均包括套装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刀座,刀座上连接有分切刀,所述第一分切刀组的分切刀与第二分切刀组的分切刀相向设置,并且分切刀的刀口朝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由套装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相对接而构成,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均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紧固件通过连接两个第一螺纹孔将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的第一螺纹孔其中一个为沉头孔。
进一步的,所述分切刀由固定在第一刀座上的第一分切刀以及固定在第二刀座上的第二分切刀相对接而构成,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均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切刀、第二分切刀、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均形成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紧固件通过连接两个第二螺纹孔分别将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固定在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上的第二螺纹孔为沉头孔。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内六角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的两个对接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的大小为0.1-1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在该切料机构中,第二分切刀组是反向设置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分切刀组上的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组上的分切刀是面对面设置的,两把分切刀之间就不会被刀座相隔开,能够进一步缩小最小的分切距离,按照正常情况,分切刀的厚度为1cm,因此该切料机构能够成形的纸板最小宽度为1cm左右,而按照原先的分切刀设置排列的话,能够成形的纸板最小宽度大概为4cm-8cm左右,实际由刀座的厚度决定,因此在能满足成形较小宽度纸板的情况下,就无需其他设备对宽幅的纸板进行二次加工得到幅面更小的纸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纸板分切机切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料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1-上辊轴,2-下辊轴,3-分切刀组,31-第一分切刀组,311-刀座,312-分切刀,313-第一刀座,314-第二刀座,315-第一螺纹孔,316-第二螺纹孔,317-第一分切刀,318-第二分切刀,319-间隙,32-第二分切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现有纸板分切机的切料机构中,位于上辊轴中的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的刀座和分切刀朝向都是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即使将两个刀座靠的很近,但是两把分切刀之间仍然会具有一个刀座的距离,因此该切料机构能成形的纸板其最小宽度会受制于刀座的厚度影响,并且在实际需求中,最小规格的纸板往往需要另外一台能够满足分切小规格纸板的设备完成。
如图2和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设置了至少一组以上的分切刀组3,分切刀组3包括了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第一分切刀组31上的分切刀312和第二分切刀组32上的分切刀312是面对面设置的。因此这样设置方式的分切刀312其能够分切的最小规格为两把分切刀312刀口之间的距离,即一把分切刀312的厚度,在实际设备中,一把分切刀312的厚度为1cm,因此其可以满足的最小分切距离就可以为1cm,无需再添加设备分切小规格的纸板,需要指出的即使第一分切刀组31上和第二分切刀组32上的分切刀312面对面设置,但是它们的刀口朝向仍然是一致的。
如图4所示,在原有的切料机构中,刀座311是套装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上2的,这样一来当需要分切较小规格的纸板时,就需要将分切刀312进行面对面的设置,在原先的切料机构中,套装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的刀座311显然无法实现上述要求,如果想要替换就要将位于一侧的刀座311都从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取下之后,再进行调整,操作显得十分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该技术方案中,刀座311由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相对接而成,并由紧固件连接,因此当想对其中一个分切刀组3进行更改替换成分切刀312面对面的结构时,仅需通过拆卸紧固件,并调整刀座311和分切刀312的朝向,再通过紧固件将两个刀座311进行对接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具体的,在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均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15,紧固件通过连接两个第一螺纹孔315将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进行对接并固定在上辊轴1和下辊轴2上。并且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315为沉头孔。
如图5所示,分切刀312也由固定在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的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相对接而成,并且在第一刀座313、第二刀座314、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上均形成有第二螺纹孔316,其中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上的第二螺纹孔316为沉头孔,其也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分别固定在第一刀座313和第二刀座314上。
具体的,紧固件为内六角螺栓,在说明书附图中并未画出紧固件,但由于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故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相对接的面之间存在间隙319,其距离大概在0.1-1mm之间,由于分切刀312是由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对接而成,并非一整体,在装配之后难免出现偏差,会导致两个对接的刀口之间存在梯度差,梯度差会导致分切刀312在分切纸板时出现咬合的情形,导致纸板的分切质量变差,因此在第一分切刀317和第二分切刀318的对接面之间设有间隙,可以减小两个刀口之间的梯度差,避免咬合的情形发生。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135.7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93861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26D1/25
专利分类号:B26D1/25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温州市本色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温州市本色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状元街道横街西路33号
发明人:石建荣
第一发明人:石建荣
当前权利人:温州市本色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