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瓣膜,心脏,手术,冠状动脉,置换术,旁路,肿瘤。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菲,牛文月,王成洲[1](2019)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最为常见,但是如果在进行冠状动脉移植的同时在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危险系数是很大的,而且需要对冠状动脉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期进行特殊的护理,本文写出了对冠状动脉移植同期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陈凌,孙杰,陈昊,刘凤林,秦净[2](2019)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接受普通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加以评价。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162例(164例次)接受普通外科手术(不含血管外科和肝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等临床数据,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确定与主要出血事件和非出血性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 162例(164例次)手术中,12例(7.3%)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出血事件,27例(16.5%)术后发生非出血性并发症。7例(4.3%)病人围手术期发生Ⅲ级并发症,1例(0.6%)病人死亡(V级)。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着增高(25.0%vs.4.9%,P=0.007),非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vs. 16.7%,P=1.000)。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比值比(OR)=6.455,95%置信区间(CI)1.672~24.472,P=0.008]、手术时间≥60 min(OR=14.989,95%CI 1.683-2015.140,P=0.009),以及主动脉瓣膜置换(OR=3.408,95%CI 1.001-12.191,P=0.050)。术后发生非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是胃肠道手术(OR=4.323,95%CI 1.740-11.629,P=0.002)和房颤(OR=2.717,95%CI 1.053-7.022,P=0.037)。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可以安全的接受普通外科择期手术,而且,只要进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栓治疗管理,急诊手术的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同样安全可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闫振,刘筠,叶尔买克·唐沙哈尔,隋丰光,张为民[3](2019)在《研究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二尖瓣狭窄合并冠心病应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二尖瓣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指征将其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ICU监护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狭窄合并冠心病应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80期)
邢娟[4](2019)在《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纳入接受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一组则接受整体护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需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术治疗中落实整体护理可以显着减少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适宜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尹美香[5](2019)在《心理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选取5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各26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分析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将焦虑、抑郁情绪予以消除。(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1期)
邹天意,邓露[6](2019)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熟悉手术方案,充分的做好术前准备,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9年04期)
朱玉[7](2019)在《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行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接受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手术的5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ICU监护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接受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蔡俊[8](2019)在《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极及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VD)伴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RHVD伴房颤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n=60,接受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与对照组(n=60,接受单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融时间为(20.63±8.54)min短于对照组的(28.65±8.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且研究组为(478.40±58.50)m,长于对照组的(425.32±50.6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为21.67%,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为8.33%,研究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VD伴房颤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理想,优于单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可缩短消融时间,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涂彩琼[9](2019)在《凝血筛选试验联合Hb、PLT常规检测评估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根据凝血筛选试验联合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常规检测评估给予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按照抽签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出血情况给予输血治疗,观察组根据凝血筛选试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及Hb、PLT评估结果给予输血治疗。比较两组关胸期间、术后24h累计出血量、不同时相成分用血情况及输血后、术后24h凝血功能指标、Hb、PL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胸期间、术后24h累计出血量及出血总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红细胞用量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输血后、术后24h APTT、PT、TT、FIB、Hb、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根据凝血筛选试验联合Hb、PLT常规检测评估结果给予输血治疗,可有效纠正凝血功能,避免滥用血现象,有助于降低输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9年13期)
自嵋华[10](2019)在《人文关怀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将其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效果及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0%优于对照组60%,且观察组不满意度为10%低于对照组不满意度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十分显着,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程度评价较高,减少了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3期)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加以评价。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162例(164例次)接受普通外科手术(不含血管外科和肝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等临床数据,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确定与主要出血事件和非出血性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 162例(164例次)手术中,12例(7.3%)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出血事件,27例(16.5%)术后发生非出血性并发症。7例(4.3%)病人围手术期发生Ⅲ级并发症,1例(0.6%)病人死亡(V级)。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着增高(25.0%vs.4.9%,P=0.007),非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vs. 16.7%,P=1.000)。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比值比(OR)=6.455,95%置信区间(CI)1.672~24.472,P=0.008]、手术时间≥60 min(OR=14.989,95%CI 1.683-2015.140,P=0.009),以及主动脉瓣膜置换(OR=3.408,95%CI 1.001-12.191,P=0.050)。术后发生非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是胃肠道手术(OR=4.323,95%CI 1.740-11.629,P=0.002)和房颤(OR=2.717,95%CI 1.053-7.022,P=0.037)。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可以安全的接受普通外科择期手术,而且,只要进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栓治疗管理,急诊手术的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同样安全可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菲,牛文月,王成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2].陈凌,孙杰,陈昊,刘凤林,秦净.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接受普通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3].闫振,刘筠,叶尔买克·唐沙哈尔,隋丰光,张为民.研究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邢娟.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5].尹美香.心理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邹天意,邓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天津护理.2019
[7].朱玉.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8].蔡俊.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9
[9].涂彩琼.凝血筛选试验联合Hb、PLT常规检测评估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
[10].自嵋华.人文关怀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评价[J].人人健康.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