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鹏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西周初级中学710400
摘要:减负增效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主战场。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却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畏难、厌学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探讨如何走出困境,唤来文言文教学的春天。
关键词:减负增效文言文教学困境出路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这么长时间,常听学生说这句话“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比重。但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态度令人堪忧。在教师们努力向45分钟要质量的同时,文言文教学却陷入了令人堪忧的困境。
老师们在新授课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文言字词句的知识,而且有部分课文要背诵。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两三天要背一篇古文,怎能不怕?加上文言文知识点很零碎,加上学生的基础差,老师不得已把课文肢解成了一个个知识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课堂上学生拼命地记笔记,大家关注的是能否把句子按要求翻译通顺,是否接近标准答案,是否能得高分,至于古文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暂时无人顾及。于是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而它的代价是沉重的——学生在麻木地听讲训练中日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兴趣。
面对减负增效,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问题重重,教师教学重心的偏移,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学生对文言文畏难甚至厌学,从而使文言文教学顾此失彼、举步维艰。敢问路在何方?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其出路:
一、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的预习包括学生的诵读、感知、研讨。在上这节课前让学生先读熟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了概括了解,再结合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让学生做到整体感知,最后对文章中的疑难互相研讨,这样再到课堂中,学生就对文章知识轻松掌握了。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文言文学习效率低、成绩差,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家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授之以鱼”仅得一餐之用,而“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文言文的一些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进行分类积累,让学生掌握了一些规律和技巧,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若”的几个意思,经过总结有三个意思“如果、像、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见到这个字,就会根据句意来判断它的正确用法,慢慢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得心应手,自然也就会产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是语文教师熟练运用的手段。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热情,可尝试从不同课型角度,来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避免审美疲劳。如《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以人物的对话为主,学生结合注释可以理解其意思,在学习时,我先让学生分组翻译,然后上台用白话文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对于较简单的文章,可采用自学式,让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疑难找出来,共同探究。例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相对于别的文章比较简单,在预习充足的情况下,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提出疑难,共同解决。其中有小组提出后,在我还未解答的情况下,已经有别的小组的同学解决。课堂上学生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有的文章可挖掘的内容很多,可以用多媒体来上,使课堂容量更大。
四、注重课内外文言文的整合
教科书的体系不是固定的、封闭的,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教材内外的文言文组合的方式可以按作者进行,可以按体裁进行,可以按题材进行,可以按综合学习方式进行,也可以按人文主题学习需要进行。找到课外同类的文章让学生欣赏,这样不但增加了课堂容量,也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更多的兴趣。
我们知道,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因此重视每一篇课文,整合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学习能力,并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走入“文心”,和作者同命运共呼吸,真正体悟到文言课文之美,从而乐学、会学。久而久之,学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就能恰当引用、巧妙化用,不断提高自己语言的美感。文言文教学就从了无生趣的冬天走进了明媚的春天,那么,减负增效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参考文献
[1]周士魁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J].语文学习,1988,12。
[2]黄厚江文言文该怎样教[J].语文学习,2006,5。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版社,2005。
[4]沈国英敢问路在何方——减负增效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