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艺语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体,文艺,原则,句法,副词,语义,修辞。
文艺语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丽[1](2019)在《学术语体中的“似乎”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语料,对汉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的语气副词“似乎”进行句法、语义,尤其是语用、语篇功能的考察。首先,本文借助文艺语体中的“似乎”与学术语体中的作比较,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考察“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语义表现,着重分析学术语体中“似乎”的语义类型。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语料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结合前人对“似乎”的研究,归纳“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语义特征。其次,本文考察“似乎”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它和其他词或短语的共现连用情况,描写“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分布特征、组合特征与位序特征。根据考察,总结学术语体与文艺语体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归纳“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句法特征。最后,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借助与文艺语体的比较,着重描述学术语体中“似乎”对句类的选择特点,分析“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考察“似乎”在语篇中的功能。本文认为学术语体中的“似乎”有叁种语义类型和两种句法位置,这叁种语义表达不同的句法功能。学术语体中的“似乎”具有的语用功能是提示观点、限定指称、强化论点、表示委婉含蓄及严谨谦虚,“似乎”还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和人际互动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章蕾[2](2018)在《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文艺语体能力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高级阶段留学生作为考察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分析留学生习作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其文艺语体能力的现状。调查从文艺语体能力四个层面出发,分别包括文艺语体语境类型认知能力、文艺语体标记掌握能力、文艺语体理解与表达能力及跨体运用能力。调查结果如下:(1)高级阶段留学生文艺语体能力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2)文艺语体语境类型认知能力:问卷中留学生识选语境的水平较高,但是在习作中,仍然出现由于对文艺语体语境认知不足而造成口语化表达的语体偏误现象。(3)文艺语体标记掌握能力:留学生能够体会到文艺语体标记的表情功能,基本能够区分文艺语体标记。习作中,可以发现留学生具有使用文艺语体标记进行创作的能力。但主要问题表现在:文艺语体标记使用分布不均。留学生的文艺语体标记使用能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4)文艺语体理解及表达能力:文艺语体的理解能力远远高于表达能力。其次,大多数高级阶段留学生能够了解文艺语体中修辞、结构、韵律等特点。部分留学生能够主动运用修辞手法,巧用结构来增添文章的文艺语体色彩。(5)跨体运用能力:留学生跨体运用能力薄弱。转体表达时过度简化,部分原语体中语体标记未能及时转换且转体过程中易丢失原语料内容。跨体表达时易出现语体杂糅现象。本文根据留学生文艺语体能力现状考察影响其语体能力形成的因素,并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及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培养高级阶段留学生语体能力的相关建议,可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4)
方敏[3](2018)在《存现句在文艺语体中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90万字的语料为基础,对文艺语体中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中的存现句从数量及分布特点、动词小类以及表达功能叁个方面进行考察、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小说、散文和诗歌中存现句的一些差异,并对这些差异做了具体的说明和描述。在数量和分布上,小说、散文和诗歌中的存现句相差明显,小说中存现句的数量明显多于散文中的,散文中存现句的数量又远远多于诗歌中的。小说和散文中集中出现存现句的情况多一些,诗歌中出现的则比较少;在动词的使用上,小说和记叙散文中交代场景和人物描写的存在句中使用的动词种类更加丰富一些,抒情散文和诗歌中描写景物的存在句中使用的动词多于小说和记叙散文中的。由于隐现句的数量不是很多,所以在动词上的差异并不明显;在表达功能上,存现句多为描写句,但在具体的描述功能上,存在句的交代场景和刻画人物形象两个功能在小说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描写自然环境这一功能在散文和诗歌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而隐现句的功能体现在叁种文体中的差异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谭晓娅[4](2018)在《范围副词在文艺语体与科技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调查统计与语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语义、语法和语用叁个层面,描写了范围副词在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中的使用情况。文章根据范围副词的特点把范围副词分为总括性副词、统计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外加性副词四类,然后统计出在各类范围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语,分别是“都”和“全”、“共”和“一共”、“只”和“仅”、“又”和“还”,把它们作为各类范围副词的代表。首先,在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中,“都”的使用频率多于“全”的情况尤为明显,说明“都”的语体适应性远大于“全”的语体适应性,可以认为“都”比“全”的语体活跃度高。其次,双音节副词“一共”在文艺语体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在科技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是因为文艺语体的选词用句更讲求韵律美;而单音节副词“共”在科技语体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在文艺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是因为科技语体的语言要求具有概括力和抽象性,单音节词语更能体现科技语体的简约性。再次,“只”无论是在文艺语体中还是在科技语体中其使用频率都远远高于“仅”的使用频率,是因为“只”的活跃程度比“仅”要高,而且双音节副词“仅仅”占“仅”和“仅仅”二者共同出现的比重较大,挤压了“仅”的使用空间。最后,“又”无论是在文艺语体中还是在科技语体中,其使用频率都远远高于“还”的使用频率,是因为“又”的活跃程度比“还”要高。而“又”和“还”各自的语法功能与语用功能在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这两种语体中都基本相同,这是由它们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甘露[5](2017)在《文艺语体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属项目报告类。论文分为翻译报告和翻译习作两部分。习作部分的俄文文本是俄罗斯当代女作家奥丽加·波克罗夫斯卡娅的短篇小说《狗——马》,为笔者自选。项目报告以该小说的汉译为例,探讨文艺语体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项目报告由引言、正文叁章、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引言介绍了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文艺语体并说明其特点。第二章阐述文艺语体常用的语言手段并以短篇小说《狗——马》为例,分析其语言手段的运用和效果。第叁章从语言手段和翻译技巧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再现艺术语体的特点。参考文献中列出了本论文的理论和语料来源。论文附录一是小说《狗——马》的中文译文;附录二是小说《狗——马》的俄语原文。本文在研究中使用了总结归纳、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其撰写目的是为了分析文艺语体的特点,并总结出文艺语体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徐其超[6](2016)在《《格萨尔王传》对文艺语体的开拓创新——基于与荷马史诗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语体,作为语体的一个子系统,是历史形成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和《格萨尔王传》的语音、词语、句法修辞和修辞格,大量而反复使用的表达手段、表达方式均具有形象性、情义性和审美性,开拓创新地成就了完整、规范的文艺语体,在语用体式建构上率先提供了样本。(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6年10期)
马红梅[7](2016)在《文艺语体和文艺作品教学中的语体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作品不同,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展现艺术,更加希望通过文艺作品反映出社会现实,通过人物塑造等方式提升人们的精神水平。本文在分析文艺语体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文艺作品的角度分析语体训练。(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6年08期)
潘润华[8](2016)在《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的标题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就新闻语体还是文艺语体而言,标题在文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是文章的眼睛。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快餐式生活的加剧,标题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好的标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有效信息并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反之则是无论内容如何出色也会被读者无情地略过。所以本文从语体角度出发对新闻语体下的标题与文艺语体下的标题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能从浅显的语言表象中挖掘到深层次的标题拟定规律,以便指导写作者更因地制宜地进行标题拟定,阅读者更各得其所地进行标题选择。本文主要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有关新闻语体,文艺语体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整理出各个部分,比如新闻语体标题研究、文艺语体标题研究、口语化标题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角度和取得的收获,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根据两种语体各自的特点及其形成和分类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概述。语体的差异性是两种语体在语音、词汇、句法乃至修辞等方面产生差异的根源。第叁章对《羊城晚报》中花地版和娱乐版的标题进行系统性的数据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标题及文艺标题进行语音、词汇、语法层面的对比剖析。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是从两种语体标题的结构和修辞上进行分析和论述。本文选定了《羊城晚报》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共365份报纸的娱乐版和花地版的标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这两类语体中标题在词汇、语法和修辞格上的差异,辨析出两种语体的突出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进行定时定量考察,在论述中拟运用对比、描写、分析、归纳、统计等方法。运用量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鲜活的报纸标题语言语法现象进行考察研究。此外,在《羊城晚报》的不同板块的前提下,对娱乐新闻与文艺副刊两种不同语体的标题进行描写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法特点进行对比,并对考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示差性分析,从差异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姚文彪[9](2015)在《文艺语体和传媒语体视角下的舛互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舛互句具有明显的强调功能。文章从文艺语体和传媒语体全新视角来考察舛互句,文艺语体中运用舛互修辞格应主要遵循语境原则,新闻语体和广告语体中应主要遵循对象原则,网络语体中则应主要遵循自我原则:所有原则以适应题旨情境为总原则。(本文来源于《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马生梅[10](2015)在《俄汉翻译技巧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作为语体交际,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过程,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按照所译体裁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其中文学翻译向来是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翻译文学作品突出的要求,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再现原作的内容并保持其艺术形式的感染力,读译文能同读原作得到同样的启发和感受。”1本文以文艺语体翻译技巧为突破口,通过对自传《革命者回忆录》进行俄译汉的实践翻译,在这过程中探讨翻译难题及其解决方案,在实例分析中通过翻译技巧解决问题,为文学作品的俄译汉提供有价值的结论。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简单介绍不同民族语言的特点及差异,以及俄译汉常用的翻译技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俄汉翻译的定义与原则。第叁部分综合上一部分阐述的基本原理,对《革命者回忆录》中的翻译难点进行译例分析,并归纳总结翻译技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第四部分为结束语,概述了掌握文学翻译技巧的重要性,以及翻译《革命者回忆录》的心得。最后一部分为参考文献和附录部分(其中包括自传《革命者回忆录》原文和翻译实践部分)(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5-17)
文艺语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高级阶段留学生作为考察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分析留学生习作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其文艺语体能力的现状。调查从文艺语体能力四个层面出发,分别包括文艺语体语境类型认知能力、文艺语体标记掌握能力、文艺语体理解与表达能力及跨体运用能力。调查结果如下:(1)高级阶段留学生文艺语体能力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2)文艺语体语境类型认知能力:问卷中留学生识选语境的水平较高,但是在习作中,仍然出现由于对文艺语体语境认知不足而造成口语化表达的语体偏误现象。(3)文艺语体标记掌握能力:留学生能够体会到文艺语体标记的表情功能,基本能够区分文艺语体标记。习作中,可以发现留学生具有使用文艺语体标记进行创作的能力。但主要问题表现在:文艺语体标记使用分布不均。留学生的文艺语体标记使用能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4)文艺语体理解及表达能力:文艺语体的理解能力远远高于表达能力。其次,大多数高级阶段留学生能够了解文艺语体中修辞、结构、韵律等特点。部分留学生能够主动运用修辞手法,巧用结构来增添文章的文艺语体色彩。(5)跨体运用能力:留学生跨体运用能力薄弱。转体表达时过度简化,部分原语体中语体标记未能及时转换且转体过程中易丢失原语料内容。跨体表达时易出现语体杂糅现象。本文根据留学生文艺语体能力现状考察影响其语体能力形成的因素,并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及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培养高级阶段留学生语体能力的相关建议,可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艺语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丽.学术语体中的“似乎”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章蕾.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文艺语体能力考察[D].暨南大学.2018
[3].方敏.存现句在文艺语体中的差异[D].南京师范大学.2018
[4].谭晓娅.范围副词在文艺语体与科技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8
[5].甘露.文艺语体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6].徐其超.《格萨尔王传》对文艺语体的开拓创新——基于与荷马史诗的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
[7].马红梅.文艺语体和文艺作品教学中的语体训练[J].文学教育(下).2016
[8].潘润华.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的标题对比研究[D].云南大学.2016
[9].姚文彪.文艺语体和传媒语体视角下的舛互句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
[10].马生梅.俄汉翻译技巧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