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杰山东省即墨市大信镇司家疃小学266229
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写字能力得到提高后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后在当前的写字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师忽视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识字与写字分离,难以提高学生的写字有效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写字教学,抓住重点,不断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性
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写字练习,规范学生写字,提高学生写字的正确度、美观度。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写字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写字教学提起重视,要将写字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待,将其视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基本功功底来进行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自身出发感染学生。众所周知,小学老师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作用。例如,只有在教师示范规范书写的时候,学生才会得到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将讲解与示范做到完美结合,让学生边学、边模仿。而且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书写,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率行为。
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写字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影响,好奇、好动、注意力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感受,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入生动活泼的元素,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点燃他们的写字热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得写字更加枯燥,我在教学中常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而且还喜欢自己讲,教师要利用故事的生动去引导他们观察字形,掌握知识,引发他们对写字这个环节的情感,如“莲蓬”一词,很多同学容易写成“半包围结构”,如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
师:同学们,别看这对带着草帽的“小兄弟”长相很一般,他们却调皮得很,总是遮遮掩掩不让我们发现他们的真面目。那我们开动脑筋想一个高招,让他们清清楚楚印在我们脑海中。
生:老师,我见过莲蓬,它上大下小,形状像个小碗。那就表示草字头在上面,要把下面的“连逢”遮住。
生:莲花开了,花瓣很大,花托很小,所以草字头应写大些,把下面的“连”字遮住;“莲蓬”的“蓬”字跟“帐篷”的“篷”字是类似的结构,也要把上面写大些,长一些,不然“逢”就要淋雨了。……
学生再写,竟无一人写错。
将笔画的造型等转变成儿歌,也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例如,“横”像“一”,“竖”像“筷”,“点”像“蝌蚪”,“撇”像“扫把”,“捺”像剑。这样的儿歌内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很简单地就让学生记住了笔画的基本形状。又如,在学习“四点底”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写四点、大小方向各不同。写在底部宽而扁,牢牢托住真不错。”通过儿歌的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乏味了,从而提升了其写字兴趣,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坚持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过程是一个手脑结合的运动,学生在动手写字的过程中会不断刺激大脑的各个神经系统,利于大、小脑的协调发展。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写字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自然的执笔方式,这样才能灵活自如地用笔进行书写。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爱动,没有自己的写字方法,注意力也容易受到影响,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要加强训练,做好指导,鼓励他们坚持这些好习惯。
课堂上,要重视写字教学,给学生时间写字,对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要及时纠正;可以把写字姿势要领编成口诀,如“头正、身直、臂开、脚平”,让学生记诵在心,时时提醒自己;还要让学生在其他学科或考卷上写字时保持卷面干净、行文整齐,让学生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活化写字思维
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首先应把字写正确,其次还要写清楚。这就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细心地观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并由眼观转为心记。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汉字的结构、笔画顺序都需要仔细地去观察。笔者认为学生在观察字体的时候要重视细微与形象,从这两面着手激发学生对字体观察的求知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心应手”让我们知道,只有真正懂得,才会用得灵活自如。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写字训练,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写字教学观念,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采用学生习惯的教学形式,如编儿歌、讲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努力提高学生的写字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薛晓琴提高小学写字课教学质量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1,(24)。
[2]赵兰英小学生写字教学点滴[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