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然,生态,自然观,马克思,徐霞客,本体论,人本主义。
自然人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建云[1](2018)在《马克思“身内自然人化”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意识之外的自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身外的自然,二是自身的自然即身内自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明确划分。通过直接占有的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是"自身的自然"的重要内容。身内自然人化,即人作为主体将自身的目的、愿望、理性、智慧、意志等对象化在客体即身内自然之中,在通过劳动、实践创造的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超越身内自然的个体性、原始物欲性和直接功利性,使其获得文化性,使人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人。身内自然人化对促进人的全面性的实现具有根本意义,也是当今时代人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困境的根本路径。(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8年09期)
王椰林[2](2017)在《自然人化的新维度 《徐霞客游记》蕴含的生命美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放足山水、寄情林泉者数不胜数,而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主客体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往往不同,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似徐霞客这般以畅游名山大川、考察地理民情为终身事业者,实为罕见。可以说,徐霞客的"游"具有了明显区别于传统文人之"游"的独特审美品格,蕴含了值得我们品味、借鉴和研究的生命美学观。一、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命追求在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自然作为审美对象,人对(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7年09期)
许笑傲,李宇佳[3](2017)在《道法自然——浅谈内在自然人化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对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类舞蹈作品的编创工作大都是由舞蹈编导完成,而舞蹈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类其美学价值不言而喻。一部好的、有灵魂的舞蹈作品即可以说是编导对现实事物的深刻理解,更深层面说则是马克思内在自然人化美学这一指导思想通过编导这一媒介的具现化。对于舞蹈编舞实践中常存在着舞蹈作品生硬、缺乏自然灵性、舞蹈编导常存在编创瓶颈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哲学中"马克思内在自然人化美学思想"与东方哲学思想中的"道法自然"观念,以道家思想中提倡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为基础。得出了舞蹈作品创作中"形"与"意"两点要素相互产生的制约和促进作用,终使舞蹈作品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07期)
龚丽娟[4](2017)在《“自然人化”的超循环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人化"作为早期实践美学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美学领域的理论具体化,也是自然向人生成理论的重要确证。"自然人化"规定了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也即经由人的实践活动,从自然的感性形式中探索理性规律及功利性价值。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实践行为中,生发出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规律,从而达到真与美的价值统合。学科范畴的发展形态及内涵演变,带有历史辩证性。当代美学的理论形态,经历了与社会时代发展高度契合的数度转换。从实践美学到生命美学、生态美学,美学的学科本体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为人类的生命存在,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自然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相应地经历了从实践化的对象性存在,到生命化的感性载体,再到系统性的整生结构。自然人化作为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所包含的自由理想形态也随之动态发展,自由内涵从个体生命的自由解放、类存在的自由实践,到内外身心的自由自在、宇宙与人的自由相合,再到生态个体的自由生长、生态系统的自由整生。可见其范畴内涵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变化。在世界整生的生态大道规约下,自然人化最终与人的自然化对生者耦合,实现人与自然的整生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聂鑫琳[5](2017)在《李泽厚自然人化论的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而人类的精神却越来越匮乏、空虚、单调。如何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充实、丰富、细致和复杂,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李泽厚自然人化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指导人摆脱机器的奴役,从工具理性的极端控制中脱身而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建云[6](2017)在《审美与身内自然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审美在调节整理身内自然性、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审美能缓和、疏导人的原始情欲,使人成为情感主体;审美欣赏能超越现实生活的界限,引人进入理想的、无限丰富的世界;审美活动是主体参与的再创造活动,因而人在审美中实现了主体自觉。审美既升华了人的身内自然的物欲性、个体性,又消解了单纯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人的压抑,实现了感性与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动物性与文化性等的和谐统一,使人获得真正的完整而全面的自由。(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建云[7](2015)在《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本质观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狭义的文化本质论并没有超出广义文化本质论的规定,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狭义文化本质观对广义文化本质观的质疑和否定,与当前"文化即人化"、"自然人化"思想研究的不足内在相联,与对人本身的自然(即身内自然)思想研究不足内在相联。身内自然除包括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等外,还必然包括通过"直接占有"满足需要的手段和方式。身内自然人化即是通过劳动创造的方式满足自然欲求的过程和结果,也是社会制度完善、道德规范教化的过程和结果,还是精神世界超越、艺术审美陶冶的过程和结果,是叁个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深入研究自然人化,有利于人们具体理解文化的内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15年06期)
李龙[8](2015)在《李泽厚自然人化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泽厚的哲学体系具有甫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体现着将屮国儒学传统勾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合的…种努力,而且其关于主体性的理论探索很有时代价值。而这两方面都和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论”息息相关,具体来说,自然人化论是李泽厚融合中国儒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纽带;李泽厚的主体性以白然人化论为理论根基,在主体性实践哲学中他也把“天人合一”作为自己哲学理论的归宿。同时,自然人化论本身又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理论。因而,本文以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说为研究对象。以此为研宄对象的目的在于,第一、李泽厚对这一重要概念更多的是简洁而零散的论述,而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集屮而细致的说明。本文将结合其哲学体系,系统说明其源流、特征、作用。第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考察自然人化论所具有的新价值。第叁、主体性的提出是哲学思维的新成果,以主体性的视角来阐释李泽厚的以自然人化论为基础的主体性的新发挥。李泽厚自然人化说源自马克思,在内涵的进一步发展方面,受到了儒家传统、康德与海德格尔的影响;在李泽厚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诸多本体,如工具本体、心理本体、度本体、情本体等等,对于这些本体的理解是需要以其“历史本体”来理解的,但更进一步来说,和自然人化更为密切。在思维方式上.李泽厚“自然人化”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以其特有的方式连接外在自然和人的内在心理,建立出具有新的内涵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我们知道,黑格尔以后,西方哲学出现了终结形而上学的现象,海德格尔也提出“哲学终结”,是否形而上学己穷途末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形而上学该当如何?哲学应有所为,李泽厚以自然人化说为理论根基提供了一种新的广阔视野,其重要意义是在“解构”与“虚无”的潮流中体现着建构的努力。(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5-03-01)
董宏[9](2013)在《精神劳动与物质生产·物我同一与自然人化——关于蔡仪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评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否是唯心主义着作,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能否成立的问题。经典作家对《手稿》发表前后的文本及《手稿》本身都没有太大疑义。蔡仪把《手稿》中的"劳动"概念等同于黑格尔式的"精神劳动",把《手稿》中的"人的本质"等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而把《手稿》断定为唯心主义着作缺乏理论依据。蔡仪对"自然的人化"的质疑是其割裂生产劳动、意识活动、五官感觉后,不理解历史发展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3年01期)
于丛丛,孙彦泉[10](2011)在《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论及对当代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论揭示了人的本质,展示了人所特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动作用,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过分地改造自然,引起了大自然的报复,生态危机由此产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生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和完善了生态自然观。通过对马克思自然人化论的浅要分析来一步步地推出其对当代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1年05期)
自然人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放足山水、寄情林泉者数不胜数,而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主客体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往往不同,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似徐霞客这般以畅游名山大川、考察地理民情为终身事业者,实为罕见。可以说,徐霞客的"游"具有了明显区别于传统文人之"游"的独特审美品格,蕴含了值得我们品味、借鉴和研究的生命美学观。一、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命追求在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自然作为审美对象,人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人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云.马克思“身内自然人化”思想研究[J].兰州学刊.2018
[2].王椰林.自然人化的新维度《徐霞客游记》蕴含的生命美学观[J].中华建设.2017
[3].许笑傲,李宇佳.道法自然——浅谈内在自然人化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对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J].中国文艺家.2017
[4].龚丽娟.“自然人化”的超循环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5].聂鑫琳.李泽厚自然人化论的当代价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6].张建云.审美与身内自然人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张建云.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本质观及其当代意义[J].学术论坛.2015
[8].李龙.李泽厚自然人化说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9].董宏.精神劳动与物质生产·物我同一与自然人化——关于蔡仪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评的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
[10].于丛丛,孙彦泉.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论及对当代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