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包括固定座、供料盘、焊丝校直机构、焊丝驱动机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供料盘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焊丝校直机构和焊丝驱动机构安装于固定座内部,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安装于固定座的出料端,所述下电极位于上电极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焊丝驱动机构带动,拉动供料盘上的焊丝,焊丝逐步向前移动,通过焊丝校直机构为焊丝导向,避免焊丝移动过程出现偏离的情况,实现全自动送丝。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供料盘、焊丝校直机构、焊丝驱动机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供料盘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焊丝校直机构和焊丝驱动机构安装于固定座内部,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安装于固定座的出料端,所述下电极位于上电极的正下方。
设计方案
1.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供料盘、焊丝校直机构、焊丝驱动机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供料盘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焊丝校直机构和焊丝驱动机构安装于固定座内部,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安装于固定座的出料端,所述下电极位于上电极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带动轮一、带动轮二,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旋转轴连接带动轮一和带动轮二,所述带动轮一和带动轮二上套设传送皮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与焊丝校直机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正下方均设置挤压轮,所述挤压轮安装在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轮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固定在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校直机构包括若干上下交替设置的校直轮,所述所有的校直轮呈上下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校直轮可旋转安装在固定座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立板,所述立板上安装两个接触设置的导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进料端安装焊丝导向板,该焊丝导向板内设置通孔,用于焊丝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出料端安装送丝板,所述送丝板上开设凹槽,用于焊丝穿过,该槽口的出口正对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的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连接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伺服电机和报警器,用于检测送丝准确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送丝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焊接装置一般能实现自动焊接工序,但是,送丝工序很多需要人工辅助,存在人员安全问题,而且送丝精度较差,还有一部分通过气缸制动送丝,可以实现自动送丝,但是送丝频率低,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装置送丝过程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包括固定座、供料盘、焊丝校直机构、焊丝驱动机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供料盘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焊丝校直机构和焊丝驱动机构安装于固定座内部,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安装于固定座的出料端,所述下电极位于上电极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焊丝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带动轮一、带动轮二,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旋转轴连接带动轮一和带动轮二,所述带动轮一和带动轮二上套设传送皮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与焊丝校直机构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正下方均设置挤压轮,所述挤压轮安装在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轮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固定在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焊丝校直机构包括若干上下交替设置的校直轮,所述所有的校直轮呈上下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校直轮可旋转安装在固定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安装立板,所述立板上安装两个接触设置的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进料端安装焊丝导向板,该焊丝导向板内设置通孔,用于焊丝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出料端安装送丝板,所述送丝板上开设凹槽,用于焊丝穿过,该槽口的出口正对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轮连接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伺服电机和报警器,用于检测送丝准确度。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焊丝驱动机构带动,拉动供料盘上的焊丝,焊丝逐步向前移动,通过焊丝校直机构为焊丝导向,避免焊丝移动过程出现偏离的情况,实现全自动送丝;
支架上安装两个接触设置的导向轮,固定座的进料端安装焊丝导向板,固定座的出料端安装送丝板,进一步为焊丝的进料和出料导向,提高焊丝移动精度;
从动轮连接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伺服电机和报警器,编码器检测对比从动轮的转速与伺服电机的转速,二者不一致时,送丝异常,启动报警器报警,实时检测送丝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C-C方向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座,2-供料盘,3-焊丝校直机构,31-校直轮,4-焊丝驱动机构,41-伺服电机,42-主动轮,43-从动轮,44-带动轮一,45-带动轮二,46-传送皮带,47-挤压轮,5-上电极,6-下电极,7-焊丝,8-编码器,9-弹簧,10-支架,11-立板,12-导向轮,13-焊丝导向板,14-送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部件自动穿丝机构,包括固定座1、供料盘2、焊丝校直机构3、焊丝驱动机构4、上电极5和下电极6,所述供料盘2通过支架10固定在固定座1上,所述焊丝校直机构3和焊丝驱动机构4安装于固定座1内部,所述上电极5和下电极6安装于固定座1的出料端,所述下电极6位于上电极5的正下方。该实施例中,焊丝7缠绕在供料盘2上,焊丝驱动机构4驱动焊丝7向前移动,焊丝校直机构3为焊丝7的移动导向,最后焊丝7穿至上电极5和下电极6之间完成焊接。
具体的,所述焊丝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主动轮42、从动轮43、带动轮一、带动轮二,所述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42,所述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分别通过旋转轴连接带动轮一44和带动轮二45,所述带动轮一44和带动轮二45上套设传送皮带46,所述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与焊丝校直机构3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正下方均设置挤压轮47,所述挤压轮47安装在固定座1上。具体的,所述焊丝校直机构3包括若干上下交替设置的校直轮31,所述所有的校直轮31呈上下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校直轮31可旋转安装在固定座1内。
该自动穿丝机构的工作原理为:伺服电机41驱动主动轮42转动,主动轮42通过旋转轴带动带动轮一44转动,带动轮一44通过传送皮带46带动带动轮二45转动,带动轮二45通过其旋转轴带动从动轮43转动,其中,主动轮42与带动轮一44、从动轮43与带动轮二45之间的旋转轴均可旋转支撑固定在固定座1内部,主动轮42转动后,焊丝在主动轮42和其下方的挤压轮47的挤压带动下向前移动,所述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与焊丝校直机构3处于同一平面,焊丝7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经过焊丝校直机构3的上下两排校直轮31导向,最后经过从动轮43和其下方的挤压轮47的带动下继续向前移动至上电极5和下电极6之间完成焊接,所述从动轮43连接编码器8,所述编码器8连接伺服电机41和报警器,编码器8检测对比从动轮43的转速与伺服电机41的转速,二者不一致时,送丝异常,启动报警器报警,实时检测送丝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挤压轮47连接弹簧9,所述弹簧9底部固定在固定座1上,挤压轮47通过弹簧9产生对焊丝的弹性挤压,避免对焊丝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支架10上安装立板11,所述立板11上安装两个接触设置的导向轮12,对焊丝7在进料前进行前期导向,所述固定座1的进料端安装焊丝导向板13,该焊丝导向板13内设置通孔,用于焊丝穿过,对焊丝进行进料导向,所述固定座1的出料端安装送丝板14,所述送丝板14上开设凹槽,用于焊丝穿过,该槽口的出口正对上电极5和下电极6之间的空隙,送丝板14对焊丝进行出料导向,多重导向组件提高焊丝移动的准确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焊丝驱动机构带动,拉动供料盘上的焊丝,焊丝逐步向前移动,通过焊丝校直机构为焊丝导向,避免焊丝移动过程出现偏离的情况,实现全自动送丝;
支架上安装两个接触设置的导向轮,固定座的进料端安装焊丝导向板,固定座的出料端安装送丝板,进一步为焊丝的进料和出料导向,提高焊丝移动精度;
从动轮连接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伺服电机和报警器,编码器检测对比从动轮的转速与伺服电机的转速,二者不一致时,送丝异常,启动报警器报警,实时检测送丝准确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269.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64543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23K 9/133
专利分类号:B23K9/133
范畴分类:25E;
申请人:无锡先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先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梅村金城东路504号
发明人:李泽亚;汤翔宇;王雅东
第一发明人:李泽亚
当前权利人:无锡先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伺服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