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天津市300170)
摘要: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仍然存在问题,如观念落后,制度不完善,团队不稳定,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完善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一、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务人员的管理
事业是由人驱动的,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是决定管理效能水平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团队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学管理干部交替频繁。不稳定的干部队伍也在教学管理中做出“绩效工程”;人员的素质结构和水平没有注重教学管理的专业化,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搞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团队不统一,教学管理人员不了解学校的教学方针,无法回答教学管理中的问题。结果教学管理成了高校中大众的职业。这些因素是教学团队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发展,限制了教学的最大效益。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的差异,管理决策和指导受到影响,实现课程管理的目标受到了影响。
2.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
教师组织的设置应根据大学规模的特点来决定,大多数大学在建立和重组组织结构时没有充分考虑组织的整体有效性。泰勒科学管理哲学的第四点是指出合理的分工,明确的责任和工作范围是改善工作的有效途径,但科学的管理理念缺点反映在我们身上。在中国的大学里,教育行政组织建立了一个等级管理系统,如校长,中央管理办公室,大学行政办公室。学术事务办公室下面有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门组成所谓的“世界上最大的部门”,执行部门一般设立一个教学学院和两个学术人员。这个部门的明显特征一种教学组织是大中小。行政管理部门变得混乱,科学管理原则存在缺陷:分工越细-组织越多,人越多-工作越多-降低管理效率。
3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划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大多在教学管理中在目的,程序,责任,性质等方面存在困惑;教学政策不连续,教学改革频繁;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模糊;学生身份和学位管理,教学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实践管理,教材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六个方面都不系统和不规范,这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无规则。每个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都脱节,教学管理人员受到诱惑。这使得高校的教学管理职责错位,存在许多政治问题。教学管理缺少明确性、战略性、稳定性的科学规划。
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以变革教育思想、确立现代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为先导。第一,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管理中,鼓励他们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开创教学管理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坚持教学管理观念更新,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的深化。《纲要》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既有对我国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弘扬,也有对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的借鉴吸收,集中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
2.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以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科学等理论为依据,充分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第二,把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把严格规范的制度体系变成广大教师能够接受并自觉执行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制度文化。第三,立足本校实际,广泛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第四,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学习,使每位教职工熟悉并理解制度。第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做好制度执行情况及反馈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对于不足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正,使制度日趋完善。
3.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和实施者,是教学管理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教学管理团队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学院和大学必须遵循科学,标准和制度化的原则,范围从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教学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熟悉教学管理各环节及其联系,才能开展好各项工作。因此,高校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进行实用性专业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人才引进,优化队伍结构
高校应主动地改善教学管理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生活待遇,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等活动。奖励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团队,并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吸引更多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和管理素养的优秀人才加盟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互通有无、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充分融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
(3)完善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实行岗位责任制。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编制,明确责任,通过检查监督,约束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性。2)实行竞争机制。为教学管理人员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通过竞争体现优胜劣汰,促使教学管理人员树立自我提高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精神,努力提高管理能力。3)实行激励机制。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完善奖励制度,激发教学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科研能力不断优化。(2)健全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制定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积极制定并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及有关专业
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工作等方面的质量标准。2)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切实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及时了解教学状况,倾听师生意见,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应高度重视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充实专兼职教学督导队伍,加强培训学习环节,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要以教学督导为主体,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环节质量监测和教学信息反馈活动。4)实施教学检查制度。结合教学运行情况,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教学检查,采取学校检查和院系自查相结合、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学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5)实施学生信息员制度。高校应按专业和年级遴选一定比例的学生担任信息员,定期反馈有关学生学习、生活信息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的评价、意见或建议。6)建设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网上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有效解决信息渠道不畅、反馈调控滞后等常见问题,进一步提高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平祥.以创新精神推进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2]袁德宁.教学管理现代化与教育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3]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作者简介:张国静(1965年6月—),女,汉族,天津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