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电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碳纤维,特性,损失率,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机理。
导电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峰,陶羽杭,黄鑫,马预立[1](2019)在《纤维增强导电混凝土导电及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纤维掺入导电混凝土,导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都得到了提升。导电混凝土的电阻率降低了,并且纤维的弹性模量大、比重小、抗拉性强等特性提高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以及力学特性。为了探究纤维对导电混凝土导电及力学特性的影响,对国内外有关纤维增强导电混凝土导电及力学特性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发现纤维对导电混凝土的导电以及力学特性总体呈现增强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苏建材》期刊2019年04期)
葛宇川,刘数华[2](2019)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导电混凝土的由来、分类;描述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机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特性,包括:拌合物工作性、导电特性、力学特性、电热效应、压敏性、温敏性、耐久性和微观特性,其中详细讨论了导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微观结构特征印证了导电特性和力学特性;最后,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并给出了几种促进措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春晖[3](2019)在《导电混凝土及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电阻大,是一种不良导体。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导电材料改变其导电性能,可制成导电混凝土。导电混凝土具有各种奇异的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本文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性能,旨在促进导电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池春,张阳[4](2019)在《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融循环破坏是影响导电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在复杂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导电混凝土不可避免得进行若干次冻融循环破坏,因此导电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机理,提出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冻融损伤假说冻融循环破坏假说。(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杨敏润[5](2019)在《导电混凝土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导电混凝土做了大概的介绍,对其发展前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地阐述。据了解,功能性材料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也朝这一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14期)
季雨航,晏凤元,姜志炜,李麟杰,牛龙龙[6](2019)在《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力学及导电性能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在多种领域中都应用广泛,随着受众对其性能需求的多样化,便出现了特种混凝土。文章主要综述并分析了特种混凝土中一些常用的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力学及导电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建材》期刊2019年02期)
张智雅,姜志炜,李麟杰,晏凤元,张业茂[7](2019)在《浅谈导电混凝土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导电混凝土电阻率低、电热转化效率高且有一定抗压强特性,这使得目前导电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主要介绍导电混凝土的种类、性能及其在建筑地面采暖、路面除冰融雪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建材发展导向》期刊2019年08期)
叶嘉诚,刘宇彬,齐曾清,徐志强,冯新军[8](2019)在《叁相导电混凝土拌和工艺及配合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碳纤维、石墨和钢纤维为导电相材料制备接地特性良好的叁相导电混凝土,对其拌和工艺、配合比及接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叁相导电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碳纤维掺量0.4%、石墨掺量2%、钢纤维掺量0.8%,按此配比制备的叁相导电混凝土28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6.1、36.5 MPa,电阻率为1.97Ω·m,符合接地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要求。电阻率在-10~60℃范围内的变化幅度为0.56Ω·m,随环境湿度变化电阻率的变化幅度为0.28Ω·m,具有优良的电阻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胡天文,张佩浩,黄贵涛,王加宝[9](2019)在《机场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场除冰雪问题,对60cm×30cm×30cm的厚尺寸导电混凝土试样施加电压进行导电升温测定其12个位置的温度,得到其加压过程中温度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升高,且底部温度在长时间加压过程中持续升温,表面温度逐渐趋于稳定。并对未设置隔热层尺寸为1.3m×1.3m×0.3m的导电混凝土双层板分别施加60、80、100、120、160V的电压,得到温度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逐渐降低;且在前期,上层导电混凝土层升温速率较下层素混凝土层升温较快,在后期,上层较下层升温速率慢并逐渐平缓。尺寸为1.3m×1.3m×0.3m板在导电过程中电阻随升温时间而减小,但变化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饶瑞,张阳,王海红,刘春晖[10](2018)在《冻融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达到5.1%,相对动弹性模量为58.1%;导电混凝土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2.1%,平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88.0%;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39.9%,导电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23.6%,即导电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的能力优于素混凝土,并且,可根据相应的拟合曲线预测导电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8年12期)
导电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述了导电混凝土的由来、分类;描述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机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特性,包括:拌合物工作性、导电特性、力学特性、电热效应、压敏性、温敏性、耐久性和微观特性,其中详细讨论了导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微观结构特征印证了导电特性和力学特性;最后,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并给出了几种促进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电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峰,陶羽杭,黄鑫,马预立.纤维增强导电混凝土导电及力学特性研究[J].江苏建材.2019
[2].葛宇川,刘数华.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特性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
[3].刘春晖.导电混凝土及其特性[J].江西建材.2019
[4].池春,张阳.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J].江西建材.2019
[5].杨敏润.导电混凝土现状研究[J].居舍.2019
[6].季雨航,晏凤元,姜志炜,李麟杰,牛龙龙.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力学及导电性能研究综述[J].江苏建材.2019
[7].张智雅,姜志炜,李麟杰,晏凤元,张业茂.浅谈导电混凝土的应用价值[J].建材发展导向.2019
[8].叶嘉诚,刘宇彬,齐曾清,徐志强,冯新军.叁相导电混凝土拌和工艺及配合比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9].胡天文,张佩浩,黄贵涛,王加宝.机场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19
[10].饶瑞,张阳,王海红,刘春晖.冻融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