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突散囊菌发酵对2种新工艺茶叶成分及活性的影响

冠突散囊菌发酵对2种新工艺茶叶成分及活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8730和金花香橼是2种以冠突散囊菌为优势菌发酵的新工艺茶叶,其原料分别为黑毛茶和高火烘焙的乌龙茶。为考察冠突散囊菌发酵对2种茶叶成分和活性的影响,以8730和金花香橼的原料、过程样及成品为试验材料,测定茶多糖、还原糖、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类)、茶黄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样品的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及α-淀粉酶抑制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发酵进程的加深,茶多糖含量先下降,之后显著上升;咖啡碱、茶黄素、儿茶素类成分及总黄酮含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8730成品茶叶中的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含量略高于金花香橼成品,前者中的儿茶素(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CG)略低于后者,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两者差异不大(分别为3.23 mg/g和3.42 mg/g)。8730和金花香橼由原料制备成成品,抗氧化性无显著变化。在特定浓度范围内,金花香橼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能力均强于8730,与其高火烘焙工艺相关;反之,8730促进淀粉消化的作用更强。因此,以高火烘焙的乌龙茶为原料,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茶叶,与传统茯砖茶相比,由于减缓淀粉消化速率,可能有助于增强其代谢健康益处;同时由于酯型儿茶素显著下降,茶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降低,有助于提高饮茶者的耐受性。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取样
  •     1.3.2 还原糖的测定
  •     1.3.3 茶多糖的测定
  •     1.3.4 儿茶素类、咖啡碱、茶黄素的测定
  •     1.3.5 总黄酮的测定
  •     1.3.6抗氧化值(ORAC)的测定
  •     1.3.7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     1.3.8 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多糖、还原糖、咖啡碱含量分析
  •   2.2 儿茶素类、茶黄素含量分析
  •   2.3 总黄酮含量分析
  •   2.4 抗氧化能力分析
  •   2.5 8730、金花香橼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分析
  •   2.6 8730、金花香橼对α-淀粉酶抑制能力分析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侯粲,杜昱光,王曦,肖杰,范怡航,应剑,李颂,董志忠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金花香橼,物质基础,抗氧化,葡萄糖苷酶,淀粉酶

    来源: 食品科技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D171100008017002),中粮集团重大项目

    分类号: TS272.4

    DOI: 10.13684/j.cnki.spkj.2019.10.016

    页码: 90-9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3496K

    下载量: 140

    相关论文文献

    • [1].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分离与筛选[J]. 生物化工 2019(06)
    • [2].冠突散囊菌分生孢子产孢条件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3].冠突散囊菌产胞外黑色素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6)
    • [4].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J]. 食品科技 2020(10)
    • [5].冠突散囊菌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 2017(01)
    • [6].冠突散囊菌和茯砖茶的健康功效[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5)
    • [7].影响冠突散囊菌孢子产生的因素[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8].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的变化及差异性初报[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4)
    • [9].不同因素对冠突散囊菌色素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5(04)
    • [10].泾阳茯茶中冠突散囊菌的鉴定及降脂作用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23)
    • [11].泾阳茯茶生产环境中冠突散囊菌多样性检测[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1)
    • [12].冠突散囊菌在发酵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学 2018(22)
    • [13].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产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16(01)
    • [14].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09)
    • [15].冠突散囊菌研究进展[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6].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0(01)
    • [17].不同原料及生长因子对冠突散囊菌固体培养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18].冠突散囊菌医药价值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4)
    • [19].冠突散囊菌降低黑茶氟含量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10)
    • [20].氟对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和黑曲霉生长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0(03)
    • [21].冠突散囊菌与茶叶生物碱共培养液态发酵体系的构建及特性[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12)
    • [22].冠突散囊菌发酵黑毛茶提取液的研究[J]. 生物加工过程 2019(04)
    • [23].冠突散囊菌在发酵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1)
    • [24].一株冠突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液体发酵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18(09)
    • [25].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对白茶主要呈味物质的影响[J]. 菌物学报 2016(08)
    • [26].冠突散囊菌有性产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10)
    • [27].冠突散囊菌生长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 2013(04)
    • [28].冠突散囊菌的营养作用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 2012(12)
    • [29].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J]. 食品科学 2011(11)
    • [30].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J]. 茶叶科学 2010(01)

    标签:;  ;  ;  ;  ;  ;  

    冠突散囊菌发酵对2种新工艺茶叶成分及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