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四川成都61173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09月至2018年09月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初次进行产检的300例孕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孕妇采取采用常规孕产期宣传教育模式,观察组孕妇采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早期检测率和阳性孕妇用药率、阳性孕妇健康知识普及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早期检测率和阳性孕妇用药率分别为为95.3%和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和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健康知识合格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孕妇的检测率高,可提高阳性孕产妇的健康技能,孕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的感染率不断上升,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新生儿不断增加,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对孕产妇进行指导,提高母婴阻断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母婴垂直传播的认识,能够提供预防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上阻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的母婴垂直传播,降低婴幼儿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的几率,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活及健康水平[2]。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2017年09月至2018年09月,我们将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初次进行产检的300例孕产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们所在医院2017年09月至2018年09月产科门诊初次进行产检的300例孕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300例孕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孕妇150例,对照组孕妇150例。观察组150例产妇,年龄21~35(24.1±2.7)岁,孕周34~40(36.9±2.1)天。对照组150例孕妇,年龄20~35(24.5±2.3)岁,孕周32~40(35.7±2.4)天。观察组孕妇和对照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处理
对照组150例孕妇采取常规孕产期宣教,安排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护理干预与宣传教育。
1.2.2观察组处理
观察组150孕产妇采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健康教育小组,由产科门诊医师、护士及心理咨询师等构建健康教育服务小组,小组成员需要业务技能精湛、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同孕妇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集中培训的形式,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健康教育小组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
第二,疾病传染与预防的宣传教育。针对观察组孕妇,采取健康宣传手册、面对面宣教、PPT报告、微信软件等形式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的传染途径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宣讲,结合医院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通过母婴传播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第三,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疾病的检测与咨询。为观察组孕妇提供生产前检查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的检测与咨询服务,确定观察组孕妇感染情况。提供规范的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提供后续指导服务。
第四,为阳性孕妇及婴儿提供护理服务。对于阳性感染孕妇需进行母婴阻断措施,保证新生儿的安全性。健康教育小组需要与母婴阻断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行为指导、病情监测、安全助产服务、心理辅导等有效措施。对于感染患儿,健康教育小组进行指导跟踪,监测其成长发育、指导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感染症状及体征进行监测等。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检测率、健康知识合格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健康技知识评估采用采取自拟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满分为100分,85至100分为优秀,70至84分为良好,60至69分为合格,0至59分为不合格。健康知识合格率=(优秀+良好+及格)/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调查采取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调查问卷直接由患者评分,满分为100分,80至100分为非常满意,60至79分为满意,0至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术后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早期检测率的比较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早期检测率和阳性孕妇用药率比较结果可以知,观察组孕妇早期检测率和阳性孕妇用药率分别为95.3%和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和72.2%,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早期检测率和阳性孕妇用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和表2。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的对比n
3讨论
母婴垂直传播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感染的主要途径,进行母婴阻断是防止这些传染性疾病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措施。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母婴垂直传播的了解和认知,而且还可以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母婴垂直传播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最大可能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婴幼儿感染,提高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活及健康水平[3.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孕妇早期检测率和阳性孕妇用药率分别为95.3%和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和7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健康知识合格率以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分别为93.3%和9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综上所述,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小组模式,能够提高孕妇检测率、健康知识合格率和健康教育满意率。
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小组模式,孕妇的检测率高,可提高阳性孕妇的健康技能,孕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赟.抚州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现状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8):113-114,116.
[2]黄飞,谢海,黄嘉,等.防城港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感染及相关因素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2):73-76.
[3]李冬玲,沈小洁,叶惠香,等.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4):5-8.
[4]于梅.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7(2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