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沙漠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过程,植被,阿拉善,鄂尔多斯市,稳定性,生态系统。
沙漠化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哈斯尔[1](2019)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土壤固定碳氮效应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漠化是全球目前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之一,各地为阻止沙漠化展开了大量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工程,探究沙漠化逆转过程的效应与机制对于认识,实践和评价沙漠化地区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机碳氮作为土壤肥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指示沙漠化土地治理恢复的效应与机制。因此,在长期野外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沙漠化典型地区榆林红石峡治沙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恢复年限为20a、30a、51a的灌木和乔木固定沙地为研究对象,形成不同沙漠化逆转恢复阶段,经过室内土壤成分测定分析,研究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及其砂粒、粉粒、黏粒结合有机碳、全氮,轻重组碳氮,氧化活性有机碳,δ~(13)Cδ~(15)N丰度随固沙林恢复年限延长的演变特征、固持比例以及不同碳氮组分抗分解稳定性,揭示了研究区沙漠化逆转过程土壤固定碳氮效应与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到恢复51a时,灌木和乔木林地0~5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分别达到流沙地的10.7和11.3倍,总氮含量分别达到9.0和9.2倍。同时,不同恢复年限固沙灌木林0~5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是5~10cm和10~20cm土层的1.9~3.4倍,乔木林则是1.8~4.0倍;全氮含量在灌木林0~10cm土层达到10~20cm土层的2.2~4.7倍,乔木则为2.5~3.9倍。从不同大小土壤颗粒碳氮组分看,0~5cm土层51a灌木和51a乔木土壤砂粒碳、粉粒碳含量分别是黏粒碳的2.5和1.8、2.7和2.6倍,0~10cm土层51a灌木和51a乔木土壤砂粒氮、粉粒氮含量分别是黏粒氮的1.3和1.1、0.85和1.7倍。0~5cm土层灌木土壤砂粒碳、粉粒碳和黏粒碳密度增速分别为0.05、0.05和0.02Mg/hm~2·a,砂粒氮、粉粒氮及黏粒氮年增长速率在0~10cm的土层分别达到4.4mg/kg·a、4.0mg/kg·a和2.5mg/kg·a。按照轻重分组来看,51a灌木和51a乔木的轻组有机碳含量分别是重组的1.3和4.9倍;51a灌木和51a乔木的轻组氮含量分别是重组的0.5和1.6倍。按照活性有机碳与惰性有机碳分组来看,20a灌木和51a灌木的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是20a乔木和51a乔木的2.0和1.2倍。(2)到恢复51a时灌木0~20cm土层土壤各颗粒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为,粉粒碳42.6%>砂粒碳33.2%>黏粒碳24.2%;51a乔木0~20cm土层土壤各颗粒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为,粉粒碳36.0%≈砂粒碳36.0%>黏粒碳27.1%,可见土壤粉粒和砂粒贡献碳氮比例较大。51a灌木和51a乔木的轻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由半固定沙地的35.4%分别上升为57.4%和83.1%,51a灌木和51a乔木的轻组全氮占总氮比例由半固定沙地的6.6%分别上升为31.4%和61.3%。两种林地恢复过程土壤氧化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百分比均在20a达到峰值,20a灌木和20a乔木土壤氧化活性有机碳百分比由半固定沙地的17.4%分别上升至41.3%和27.2%。可见,活性碳和轻组碳氮组分比例逐渐升高,对固定碳氮也具有重要作用。(3)全土的δ~(13)C丰度与枯枝落叶层相近,且在沙漠化逆转过程各恢复年限林地无显着差异。恢复阶段来看,灌木林地各颗粒碳δ~(13)C丰度总是在流动沙地-20a灌木过程下降,20a-51a灌木过程上升;乔木林地则是持续上升。恢复过程各个阶段的粉粒氮与黏粒氮的δ~(15)N丰度始终与枯枝落叶层相近,砂粒氮与全土的δ~(15)N丰度在流动沙地-20a灌乔木阶段上升,20a灌乔木-51a灌乔木阶段下降。(4)不同年限灌木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关系为半固定沙地<51a灌木<30a灌木<20a灌木,乔木CO_2累积排放量为半固定沙地<51a乔木<20a乔木<30a乔木。培养60天后51a灌木和51a乔木轻组有机碳含量较培养前减少了58.6%和88.72%,重组有机碳含量较培养前仅减少了5.0%和3.0%;同时,轻组氮含量较培养前减少了60.8%和85.6%,重组氮含量较培养前减少了13.7%和2.9%。培养后的半固定沙地、51a灌木和51a乔木土壤轻组有机碳分解量占总有机碳分解量的比例为79.2%、91.6%和97.8%,培养后的半固定沙地、51a灌木和51a乔木土壤轻组氮分解量占总氮分解量的比例为3.2%、53.1%和98.7%。可见,固沙林恢复土壤轻组活性碳氮是土壤有机碳分解损失的主要碳氮库。综上分析,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带来显着的土壤固定碳氮效应,乔木固沙林的固碳氮效应比灌木更强。碳氮库主要以土壤组分中砂粒和粉粒结合的机制固存。轻组储存碳氮含量高,活性较强,稳定性弱,为土壤植被环境提供快速周转的碳氮;而重组稳定不易分解,对于碳氮稳定性及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周立华[2](2019)在《应注重生态政策对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土地沙漠化作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造成沙尘暴等沙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4-16)
阎欣,刘任涛,安慧[3](2018)在《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异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变异规律,分析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碳库指数变化,探讨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土壤碳库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呈线性下降。易氧化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均在荒漠草地达到最大值,在半固定沙地达到最小值。利用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利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均显着正相关,但溶解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略高于易氧化有机碳。通过比较活度敏感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敏感指数发现,荒漠草地逆向演替至固定沙地过程中,易氧化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溶解性有机碳。固定沙地演替至流动沙地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易氧化有机碳,表明易氧化有机碳能够较好地表征荒漠草地沙漠化前期土壤碳库变化,而荒漠草地沙漠化中期和后期利用溶解性有机碳表征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冯坤,颜长珍,谢家丽,钱大文[4](2018)在《1975—2015年鄂尔多斯市沙漠化的时空演变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市地处温带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区,是中国沙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土地沙漠化发展和逆转过程及影响因素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代表性。以7期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提取沙漠化土地类型及程度的时空格局信息,分析了该地区自1975年以来的土地沙漠化过程,并结合气象及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脆弱生态环境背景下,鄂尔多斯市土地沙漠化受人口数量增加、过垦及过牧等人为因素的严重影响。不同时段土地沙漠化发展的方向与驱动力都有所不同,1975—2000年是土地沙漠化的急剧发展期,驱动力以人为因素为主导,自然因素为基础;2000—2015年是土地沙漠化的逆转期,驱动力以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2期)
阎欣[5](2018)在《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特征及其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夏中北部荒漠草原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区过渡带,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开荒垦殖、超载过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退化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96%以上,沙漠化严重。沙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结构组成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规律对于探讨沙化草地恢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宁夏中北部盐池县不同沙漠化阶段的草地土壤(荒漠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养分、土壤结构组成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探讨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以期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分形维数(D)影响显着,D值为1.69~2.62。随着沙漠化程度加剧,0~30cm 土层D值呈减小趋势。荒漠草原D值最大,粘粒和粉粒体积百分含量最高,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最低;流动沙地D值最小,粘粒和粉粒体积百分含量最小,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最高。D与<50μm和>50μm粒径的土壤颗粒存在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50μm粒径是决定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关系的临界粒径。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加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固定沙地至半固定沙地是荒漠草原沙漠化的质变过程,其中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骤减,极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和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骤增。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显着相关,固定沙地与半固定沙地分形维数的临界值为2.58,因此分形维数2.58可作为荒漠草原沙漠化的退化指标。(2)荒漠草原发生逆向演替后,土壤细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在0~30cm 土层表现为固定沙地>荒漠草原>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粗颗粒有机碳含量在0~30cm 土层表现为荒漠草原>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固定沙地,粗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表现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荒漠草原>固定沙地;轻组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逐渐减小。随着草地沙漠化程度的增强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表明草地沙漠化降低土壤质量。荒漠草原退化至流动沙地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转化为保护性有机碳的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3)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加剧,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在0~30cm 土层表现为下降趋势,荒漠草原和固定沙地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表现为荒漠草原>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荒漠草原>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荒漠草原和固定沙地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表现为荒漠草原>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荒漠草原和流动沙地显着高于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4)荒漠草原、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0~30cm 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固定沙地分别减少了 30.3%、27.3%和32.1%,固定沙地微生物量碳含量显着高于荒漠草原、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微生物量碳分配比例表现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荒漠草原。在21天培养时间内,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可矿化碳累积量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荒漠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荒漠草原土壤可矿化碳累积量均显着高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加剧,土壤可矿化碳分配比例呈上升趋势。(5)计算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敏感指数发现,易氧化有机碳对荒漠草原沙漠化响应敏感。因此,利用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结果表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加剧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表明草地沙漠化降低土壤质量,同时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加剧土壤恢复和更新能力减弱。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和土壤有机碳相关性分析发现,除粗颗粒有机碳外,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均对土壤有机碳具有正效应。进一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和土壤有机碳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物理和化学组分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由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结构组成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可知,土壤活性有机碳物理组分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为0.76,间接影响为0.05,总影响为0.84。(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8-03-01)
万炜,颜长珍,肖生春,谢家丽,钱大文[6](2018)在《1975—2015年阿拉善高原沙漠化过程、格局与驱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遥感(RS)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手段得到阿拉善高原197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共7期的沙漠化成因类型及沙漠化程度数据。在此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阿拉善高原近40年来沙漠化成因类型及沙漠化程度的面积和分布变化;再通过沙漠化指数(ADI)定量分析出阿拉善高原沙漠化程度整体上以2000年为界,呈现先恶化后逆转的趋势;通过重心迁移模型揭示了阿拉善高原不同沙漠化类型的空间变化规律;通过空间迭合分析发现了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动态变化的热点分布区域;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定量甄别阿拉善高原沙漠化的自然及人为驱动力因素,发现近40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人为因素(人口压力、畜牧垦殖、植树造林、工矿开发等)是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动态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气候变化(降水量、气温、最大风速)则是该区域沙漠化动态变化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1期)
王娅,周立华,魏轩[7](2018)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沙漠化逆转过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沙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沙漠化逆转作为其反向转化过程,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即沙漠化逆转趋势减弱或反向发展的倾向。社会-生态系统理念是当今世界生态系统分析的新思路,从该视角界定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概念,选取Driving-Pressure-Status-Impact-Response(DPSIR)分析框架,以农牧交错带典型沙漠化逆转区宁夏盐池县为案例,针对沙漠化逆转的因果联系和过程特点,构建一套涵盖气候湿润指数、生态治理指数、沙地所占比例在内的4层、5要素、41指标的评价体系,进而探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项要素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及其脆弱性定量化计算方法,以期科学评估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为该类型区沙漠化问题的进一步治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8](201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和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退化及其稳定性变化机制,为沙漠化修复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应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对研究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结构和功能特征中,植被盖度、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地上生物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营养特征中,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全氮含量在沙漠化进程中逐渐降低,C/N不断升高;且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特征发生突变,是沙漠化逆转的关键阶段。对植被稳定性定量测度结果认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稳定性指数不断降低,稳定性等级非沙漠化阶段和潜在沙漠化阶段为稳定和基本稳定,轻度沙漠化阶段开始均处在不稳定状态。[结论]沙漠化过程伴随着植被的退化和植被稳定性程度的降低,维持土壤—植被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植被恢复的关键,也是沙漠化治理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7年05期)
阎欣,安慧[9](2017)在《宁夏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粒径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宁夏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性状、土壤粒径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沙漠化对土壤分形维数(D)影响显着,D值为1.69~2.62.除在10~20 cm土层出现较小波动外,随着沙漠化程度加剧,0~30 cm土层D值整体呈减小趋势.在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荒漠草地D值最大,黏粒和粉粒体积百分含量最高,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最低;流动沙地D值最小,黏粒和粉粒体积百分含量最小,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最高.D与<50μm和>50μm粒径的土壤颗粒存在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50μm粒径是决定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关系的临界粒径.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加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容重逐渐升高,固定沙地至半固定沙地是荒漠草原沙漠化的质变过程,其中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骤减,极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和土壤容重骤增.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显着相关,固定沙地与半固定沙地分形维数的临界值为2.58,因此分形维数2.58可作为荒漠草原沙漠化的退化指标.(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王娅,周立华[10](2018)在《宁夏盐池县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漠化逆转过程脆弱性是指沙漠化逆转现象对社会-生态系统内外各种扰动的敏感性及因缺乏应对不利扰动的能力而使逆转趋势减弱或反向发展的倾向和可能性。从社会-生态系统角度综合分析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及其关键要素的贡献,对于系统治理和综合调控沙漠化问题、保障沙漠化逆转可持续具有重大意义。以典型沙漠化逆转区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DPSIR框架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并通过拟合曲线辨识关键因素的贡献。结果表明:(1)2003—2005年盐池县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缓慢上升,2006年脆弱性指数快速上升并于2007年达到最大值0.733,2008—2011年逐年下降至0.442,2012—2014年小幅度先升后降。(2)社会因素尤其是人类活动是盐池县沙漠化逆转过程脆弱性形成的重要贡献因素,其中人口城镇化、生态治理指数、机电井眼数、当年造林面积、师生比及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逆转过程脆弱性的贡献较大,拟合曲线R~2均大于0.5。(3)人口城镇化、生态治理指数、当年造林面积、单位GDP用水量是减缓逆转过程脆弱性的显着因素,而非农生计人口比重提高会加剧脆弱性。(4)随县域经济发展、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机电井眼数的增加盐池县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先升后降,而随师生比、单位国土面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脆弱性则先降后升。(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1期)
沙漠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土地沙漠化作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造成沙尘暴等沙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漠化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哈斯尔.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土壤固定碳氮效应与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周立华.应注重生态政策对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影响[N].中国科学报.2019
[3].阎欣,刘任涛,安慧.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异的表征[J].草业学报.2018
[4].冯坤,颜长珍,谢家丽,钱大文.1975—2015年鄂尔多斯市沙漠化的时空演变过程[J].中国沙漠.2018
[5].阎欣.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特征及其稳定性[D].宁夏大学.2018
[6].万炜,颜长珍,肖生春,谢家丽,钱大文.1975—2015年阿拉善高原沙漠化过程、格局与驱动机制[J].中国沙漠.2018
[7].王娅,周立华,魏轩.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沙漠化逆转过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2018
[8].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和稳定性[J].水土保持通报.2017
[9].阎欣,安慧.宁夏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粒径分形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7
[10].王娅,周立华.宁夏盐池县沙漠化逆转过程的脆弱性诊断[J].中国沙漠.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