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曹巍,彭杰[1](2022)在《最优投贷联动结构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科创企业在面临融资困境时,受企业特性与发展阶段所限,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动力不足。本文以我国科创企业融资的"投贷联动"模式为蓝本,分析银行"投贷联动"实践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最优投贷联动"结构,得出银行采用"投贷联动"模式扶持科创企业时应投入的资金总量、股权投资与贷款投放比例、实现的股权控制比例等,并以某科创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本文提出银行在实践中应注重整体统筹、加强投前调查获取数据、合理选择介入时机、增强风险容忍度、及时做好退出管理等建议。
吴寅博[2](2016)在《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安排,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扶贫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各项规则制度不够健全,存在一系列的隐患。村镇银行的创设为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强大续航能力,真正服务于广大贫困的农村地区,一定程度上刺激疲软的农村经济的发展。若使村镇银行健康稳定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制度的完善和配套设施的齐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准入制度的构建。因此,本文首先深入浅出的分析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运行背景,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其“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其次,横向与国外相关银行的制度进行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最后,针对我国村镇银行试点运营的情况,提出对完善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构想。从而进一步响应国家的宏观政策,使村镇银行成为“扶贫致富”、繁荣新农村建设的标兵。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村镇银行的基本理论背景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其设立环境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村镇银行的重要意义,进而阐释市场准入制度是其最重要的环节,并对其制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一方面,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得出需求和供给是制约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成本--效益”的共赢。另一方面,从经济法学分析不完全竞争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的重要性,从而站在经济法学的角度上分析其市场准入制度在运行中所面临的窘境。第三部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分析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注册资本金制度、主体资格制度、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业务准入制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其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隐患。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外相关银行的制度进行分析。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在国外的相关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分析美国社区银行、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经验。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借鉴和移植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第五部分是提出完善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构想。通过第三部分提出的主要问题,结合第四部分域外的前车之鉴。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独特国情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其主体资格制度、注册资本金制度、业务准入制度、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等方面更加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为村镇银行的高效、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张娟[3](2015)在《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制造企业国际化,服务企业开启了国际化之路,电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更是推动了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作为服务业跨国公司集聚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中服务的地位越来越高,并呈现“贸易—投资—服务网络”的特征,美国作为服务业跨国公司主要来源地,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较高的收益。中国加入WTO后,不仅成为全球服务业FDI重要目的地,而且正经历着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道路,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也面临着转型的要求,因此研究服务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对我国贸易发展战略和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等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进行了有关论述,但是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来解释研究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异质性特点,更使得探索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既有现实价值,更有理论意义。本文在现有文献研读和相关理论溯源中,提出了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理论分析框架和四个效应假说:即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贸易收益效应和贸易区位效应。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实证检验和案例剖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服务业跨国公司具有贸易规模效应。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活动分为FDI、非股权和独立企业间贸易,独立企业间贸易产生即扩大了贸易规模。从服务业FDI的不同模式来看,垂直型FDI具有贸易创造效用,而混合型FDI(以贸易平台型FDI为主)发挥中介作用,提高了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即使是市场导向型的水平型FDI也具有贸易规模提升的效应。服务业FDI先于贸易产生的特点更是使得其成为世界范围内贸易流量增加的驱动因素。非股权模式通过契约或者合约形式的贸易,提高了公司外贸易增长。本文利用美国和28个国家之间双边贸易额数据,使用引力模型验证了该结论,证明了引力模型中市场规模、距离、贸易规则等变量对双边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的解释。第二、服务业跨国公司具有贸易结构效应。一方面,服务业的异质性使得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活动具有异质性特点,贸易、金融、专业服务业等跨国公司较早开始国际化活动,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产生了较大的贸易规模,而信息服务业由于可分割等特点,国际化程度也较高,因此这些行业在服务贸易中占据较高的比重,产生了贸易结构效应。另一方面,较早开展国际化的服务业跨国公司,推动了行业开放,实现了对母国和东道国生产率溢出效应,推动行业贸易规模增长。本文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采用贸易、金融、专业服务、信息等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得出,生产率越高的行业,贸易规模越大,贸易结构效应越明显。第三、服务业跨国公司具有贸易收益效应。随着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作为全球生产和贸易活动中的重要中间投入要素,在全球价值链发挥着连接作用。服务业的特殊作用决定了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主导地位。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和国际生产方式,决定了参与国的贸易收益,美国作为服务业跨国公司的主要来源地,贸易服务增加值大幅提高。本文通过OECD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FDI对各国长期贸易服务增加值的积极作用,但是经验数据说明中国获得的贸易服务增加值有限,尤其是服务出口。第四、服务业跨国公司具有贸易区位效应。服务业跨国公司主要集聚在全球性的城市,而这些城市从国际贸易中心发展而来。国际贸易中心的区位特点,集聚了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集聚不仅为货物贸易提供服务,而且推动了相关服务的跨境交易,使得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从原来的货物贸易中心成为全球贸易的服务中心,直接体现为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增加值贡献和就业贡献度提高。本文用中国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结论,并从纽约、香港、新加坡等经验数据验证了以上观点。本文分为7章,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言,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根据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第2章梳理跨国公司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际贸易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第3章对服务业跨国公司阶段特征、国际化动机、经营特征和区位分布特征和制造业跨国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第4章和第5章分别对第2章提出的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贸易收益效应和贸易区位效应进行了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证明假设的合理性。第6章以中国为视角,用经验数据对服务业跨国公司东道国贸易效应进行分析。第7章提出总结,提出我国发展服务业跨国公司、提高贸易收益和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转型方向的政策建议。相对于现有的文献:本文尝试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第一、创新性地提出了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范畴,包括国际化的服务企业,从制造业和采矿业跨国公司分离的跨国服务机构和基于互联网发展的跨国公司。第二、创新性地提出了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的研究范畴,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以及服务贸易内部行业贸易。第三、创新性地提出了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效应界定:对现有理论贸易效应归纳,提出贸易规模效应;提出贸易结构效应包括总的贸易结构和行业结构;提出贸易收益效应,即为全球价值链下贸易服务增加值收益;提出贸易区位效应,即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从货物贸易中心成为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表现为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增加值提高。
张鑫[4](2012)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文中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居于重要地位,其使于2003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截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与香港两地成功上市,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己全部完成股改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前后的绩效及公司治理为研究重点,通过选取相关财务指标构建国有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等方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后的绩效及效率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产权理论、银行效率理论及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立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及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与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进行跟踪研究,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经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绩效提升策略,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谭兴民[5](2012)在《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银行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改革将对未来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国际金融业处于剧烈的动荡与分化之中,各国金融机构都在进行重组融合,国际金融竞争出现了新的格局。国内外的这些因素都对中国金融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后,国内外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这场竞争,实质上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而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就是现代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因此,治理结构的优化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司,既有一般公司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在当前对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外学术界更为关注的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而对商业银行治理的论述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在对银行公司治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充分考虑银行业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组包括单方程和联立方程在内的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较大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控制能力以及较高的股权集中度阻碍了银行绩效的提高,而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实际控制人性质是银行绩效的促进剂。此外,研究还发现,董事会规模对绩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以及银行两职分离情况对绩效有促进作用。中国上市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银行绩效。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量方法从上市银行治理指标、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对上市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有效完善中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上市银行绩效的改善说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技术,基本达到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最初目的。本文通过收集我国上市的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他已上市银行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银行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一般公司治理的研究结论不适用于银行业。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较小,仅发现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以及分散的股权结构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没有发现董事会、债权人以及经理人激励合约等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的强烈竞争对公司治理控制机制形成约束之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中国上市银行,产品市场的强烈竞争会进一步降低内部控制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本文还采用了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分析了董事会独立性与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独立性对银行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银行绩效的提升除了改善治理结构、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等外,增加网点数量,扩大市场份额也有重要作用。最后,论文提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罗岚[6](2011)在《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进入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银行业在全球跨国活动和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据份额的快速增长,金融服务市场已变得越来越趋向全球化。在当今全球银行业结构发生战略调整之际,中国商业银行也纷纷顺应形势,将“国际化经营”作为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战略目标。2007年以来,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加剧了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使得中国商业银行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加快自身跨国经营的步伐,提高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从而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实力。由此可见,目前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问题显得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进入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密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实践,既分析了其跨国经营特有的驱动因素,又指出了当前以及今后中国商业银行应该选择何种市场进入模式、何种组织形式来具体实施跨国经营。本文的研究注重从理论到实践,从整体到个体的逻辑思维方式,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企业的行业特质,决定了其在进行跨国经营决策时特有的影响因素,也使其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不能和制造业公司一样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是倾向于直接选择具有高控制度的进入模式,即新建和跨国并购。本文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作为解释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因的理论框架,对影响其跨国经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国际化经验、中国对东道国(地区)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以及东道国(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收入水平和银行业监管环境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产生显着影响,并由此得出“追随客户”、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多元化经营以及分散金融风险是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主要动因。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尚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通过新建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如何正确选择其海外机构的组织形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作为跨国银行海外机构最主要的海外分行和子银行形式,由于两者在设立成本、业务范围和监管责任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而决定了两者不同的适用范围。本文运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和东道国的相关数据,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组织形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海外分行形式比较适合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初级阶段的需要,但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银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各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子行化”趋势,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主要形式必然会由分行向子银行转变。从全球跨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新建是跨国银行早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上个世纪80年代后,面对不断加速的金融全球化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银行掀起了一次次跨国并购的浪潮。跨国并购避免了以新建模式进入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为银行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有效途径,成为现代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指出,随着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市场进入模式应该从以新建为主逐步向新建和跨国并购并举转变。本文运用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并购规模、并购方式、区域跨度等方面将汇丰集团和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案例做了对比研究,并从中获得了诸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的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给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有实力的商业银行应认真学习和借鉴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有利条件,通过有效的并购及其整合,加速推进其国际化的进程。银行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所制定的战略和行为特征各不相同。由于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故本文认为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总结前文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应在稳定中求增长,选择温和型国际化路径,通过有效的跨国并购,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而对于国际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应在国内银行业市场稳扎稳打,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不断做大做强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模式向海外拓展。
杨麒[7](2010)在《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的格局,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然而,仅靠对外贸易已难以使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有较大提高,国际贸易顺差、逆差也无法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仅靠引进外资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也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从全球范围内考虑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开拓和利用市场,才能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即只有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才能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其竞争力,使其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因此,除国际贸易外,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发达国家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其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改善目前处境的重要措施。就中国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质量不断完善,综合国力也不断提高,但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国内需求不足以及结构失衡等问题。此外,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成熟技术传统产业的主要基地,形成了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而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借助于国际市场加以实现;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和趋势下,研究中国跨国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不仅能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地位,而且还有利于缓解我国国内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对外商品出口、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对我国跨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及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第1章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鉴于此,本文将从理论、实践和政策等多方面对我国非金融跨国公司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伴随着世界经济转向稳定发展,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迅速扩张,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迫切需要对跨国经营实践的理论指导。不少经济学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新的国际经济行为主体——跨国公司的研究上来,并且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形成了许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于是,本文在第2章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发展的角度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是沿着两条路线逐渐演进的:第一,以国家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以完全竞争为重要假设,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规律及对东道国和母国的影响;第二,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中心,以不完全竞争为重要假设,研究跨国公司如何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从研究的对象来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这类研究反映的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和经营的基本规律;其二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这类理论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出现,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而专门针对我国自身实际状况和对外投资发展状况提出的理论更是少之又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跨国直接投资活动,跨国经营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了新的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及企业本身经营素质等问题,致使“走出去”的市场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因此,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现阶段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是研究我国非金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模式选择的必要前提,这也是本文第3章和第4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而言,在第3章,本文根据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由小到大,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划分了四个阶段:在探索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下进行的,投资额极为有限,且投资主体主要是大型的贸易和综合性集团,投资业务也以贸易活动为主;在起步阶段,我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领域开始多元化,由原来的外贸专业公司和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向多行业的生产企业和集团企业转变,同时海外投资的地域逐步扩大、行业也逐步延伸;而在1992-1998年期间,鉴于某些海外投资企业出现效益低下、持续亏损以及无序发展的现象,国家对跨国投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出现了趋缓的势头,从而进入了相对稳步的发展阶段;而从1999年至今,伴随着中央政府最终提出和确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我国最新的Panel Data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技术发展水平、净出口、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和贷款利率等,而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积累与技术发展水平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对外投资特征显示:在总体上,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范围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在境内投资主体上,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国有企业的依赖逐渐减小;在区位选择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全球6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在行业结构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己涉及到了18类行业领域。从我国对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特点来看,应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活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投资区域相对集中和产业结构层次化较低的问题和缺陷以及政策、制度和跨国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等阻碍我国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本文在第4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跨国公司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政府对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指导性措施不足、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政策性障碍和多头审批管理、企业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获得、事后监管薄弱以及对外投资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制度性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发展;在微观方面,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活动的资金短缺、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匮乏、市场信息不完全以及国际经验欠缺等也均掣肘中国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跨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所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本文于第5章从成长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股权模式四个方面系统而详尽地研究了我国跨国公司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模式的选择。在成长模式的选择上,针对先具备某种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应当根据企业特点,判断自身属于何种优势类型(技术主导型、规模经济/低成本型、范围经济/综合集团型),然后再利用该优势开展跨国经营;针对期望通过跨国经营获取某种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也应判断自身的优势类型(技术资源型、销售资源型、原料资源型),逐渐成长为跨国公司。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企业应充分考虑部门或行业因素、自身因素(资产、技术、专利、管理等方面)以及制度因素以确定自己的经营模式,从分析结果来看,综合商社的经营模式是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模式的大势所趋。在管理模式选择上,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集权化将成为我国跨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必然趋势;在风险管理模式上,我国跨国公司应当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同时兼顾风险管理初级形式(以寻求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为导向)、中级形式(以寻求资本密集、规模扩张为导向)和高级形式(以知识型投资为核心)三种形式的风险管理模式,并积极推动跨国公司风险管理模式向以知识型投资为核心的高级管理形式过渡。在股权模式选择上,对跨国公司而言,独资进入与合资进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它们都是跨国公司在其整体战略指导下,结合自身资源状况以及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而做出的决策结果,因而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多重因素约束下的一个综合结果。在第6章,本文给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直接投资战略模式选择相关配套软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及建议。本文认为,首先,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并通过完善对跨国企业间接的宏观管理、在职能和政策上突出激励与扶持、制定完善的跨国经营法规体系以及加大对跨国经营的服务和支持力度等方面予以实现;其次,我国政府应加快对外经济领域内的法律建设,包括民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商法、经济法、外商投资法、对外贸易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第三,我国跨国公司应大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三个渠道来培育我国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应加大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管理能力,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各级风险管理人员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风险承受水平和企业的风险管理综合能力等因素,为企业投资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最后,我国跨国公司应完善跨国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制度,重点包括建立合理的治理机制、构建多维的立体信息网络、创建适应国际化战略的企业文化、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选择合理的经营定位以及选择合适的跨国经营方式等方面。
梁婷[8](2008)在《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股权结构被视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效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鉴于银行业在一国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其经营绩效关系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研究其股权结构的合理性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意义深远的课题。本文从研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入手,结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比较分析了中外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特征,找出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优化股权性质来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优化股权集中度来完善公司治理外部机制,以求打造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本文主要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来论述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股权构成(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为解释变量,并使用公司总资产代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业绩负相关;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正相关。由于样本数量较少等原因,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未通过显着性水平检验,但仍能从回归系数中得出一些趋势:法人股比例对银行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流通股比例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上市商业银行有效的股权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各国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背景构建相适应的股权结构。我们应结合中国银行业独特的股权结构特征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来逐步优化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进而提高我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刘振峰[9](2007)在《日本经济复苏的动力:银行业改革与邮政改革》文中指出日本经济稳定复苏的动力来自于五年来坚定不移的结构改革。目前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改革已经完成,继续进行邮政改革以建立小“政府”的政府结构改革则可以为复苏进一步增强动力。改革的精心设计、严格的决策程序以及帮助市场形成一个正确预期对于改革是极其关键的,也为我国提供了积极的经验借鉴。
占硕[10](2007)在《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制权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战略引资所引发的“国有银行贱卖论”和“金融安全威胁论”等等争议,本文试图采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来客观地看待国有银行战略引资的内在机理,深入分析其对国有银行股权结构、治理效率、控制权收益与控制权配置等等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论证了国有银行为避免国有股“一股独大”而通过战略引资建立起来的股权分散模式是不稳定的。当国有银行控制权私有收益大到足以弥补控股风险以及股权交易成本时,战略引资所带来的股权分散模式必然走向另一种股权集中模式,而伴随这一过程的就是国有银行治理效率的损失以及控制权的转移。面对战略引资后国有银行控制权可能发生转移的风险,本文进一步思考了另一个问题,即战略引资后国有银行保持多大的国有股比例才是恰当的。这一恰当的国有股比例应该,一方面能够维持国家对国有银行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发挥战略引资、股权分散对国有银行治理绩效的促进作用。于是,本文具体分析了战略引资后国有银行中国有股份与外资股份两类股份目标函数上的差异,认为国有股份仍需要承担沉重的社会性负担,并以利润上交的方式得到体现,而外资股份却只有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由此,本文模拟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古诺竞争均衡模型,并在考虑社会性负担的基础上,求出了国有股份恰当比率的区间值。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也是本文的两大主要创新,而作为这两个问题的延续,本文主要从控制权的优化配置以及控制权的激励约束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国有银行控制权的维护问题,并借鉴了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实行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一些做法,形成了我国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控制权维护的具体政策建议。
二、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最优投贷联动结构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1. 投贷联动的定义及其各种模式 |
2. 投贷联动对企业的作用 |
3.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策略 |
二、理论基础 |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二)权衡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分析 |
(一)科创企业的定义 |
(二)科创企业的融资现状 |
(三)科创企业的融资特征 |
1. 创业期 |
2. 成长期 |
3. 成熟期 |
4. 衰退期 |
四、银行投贷联动支持科创企业情况 |
(一)投贷联动业务主要模式 |
1. 银行与VC/PE合作模式 |
2. 股权直投模式 |
3. 投资子公司模式 |
(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现状 |
(三)投贷联动业务发展不足原因分析 |
五、最优投贷联动结构的理论设计 |
(一)问题描述 |
(二)基本假设 |
(三)指标说明 |
(四)理论推导 |
1. 无融资背景下的科创企业收益 |
2. 引入银行贷款和股权投资情况下的银行与科创企业收益 |
3. 风险约束下的银行收益最大化 |
(五)结果分析 |
1. 对企业股权的投资比例问题 |
2. 银行投资和贷款的比例问题 |
六、案例分析 |
(一)科创企业案例情况简介 |
(二)运算过程与结果 |
七、研究小结与建议 |
(一)上下联动,统筹安排资金与核算收益 |
(二)加强对企业的投前调查 |
(三)合理选择介入时机 |
(四)增强风险容忍度 |
(五)做好股权退出 |
(2)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一、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践意义 |
(一)村镇银行的运行环境 |
1.村镇银行的概念及性质 |
2.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
3.农村金融体系概述 |
4.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简述 |
(二)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
(三)建立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及价值 |
二、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
1.村镇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
2.成本与效益的分析 |
(二)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法理论基础分析 |
1.不完全竞争理论 |
2.政府失灵理论 |
三、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主体资格准入制度 |
1.主发起人制度的分析 |
2.股权设置结构的问题分析 |
(二)注册资本金制度 |
1.注册资本的限额分析 |
2.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注册资本金制度 |
(三)业务准入制度 |
1.业务对象的范围不够明确 |
2.异地存贷业务的限制 |
3.对自身特色业务缺少话语权 |
(四)从业人员准入制度 |
1.高管的选用资格规定过于笼统 |
2.对高管的任职资格要求太过僵硬 |
3.一般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规定的缺失 |
四、国外相关制度的概况与借鉴 |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概况与借鉴 |
1.美国社区银行的简介 |
2.美国社区银行的独特之处 |
(二)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与借鉴 |
1.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简介 |
2.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独特之处 |
(三)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
1.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概况 |
2.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独特之处 |
五、完善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议 |
(一)主体资格准入制度完善 |
1.股权设置结构的分析 |
2.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分析 |
3. 我国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建议 |
(二)注册资本准入制度的完善 |
1.注册资本制度的功能分析 |
2.影响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设置的因素 |
3.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的设置分析 |
(三)业务准入制度的完善 |
1.明确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 |
2.关于异地存贷款规定的分析 |
3.实行利率市场化 |
4.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 |
(四)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的完善 |
1.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资格分析 |
2.一般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内涵和范畴 |
二、服务贸易分类标准和统计方法 |
三、全球价值链和贸易收益衡量方法 |
四、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和外延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跨国公司相关研究 |
二、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
三、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 |
四、国际贸易中心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二、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内部化理论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
一、古典-新古典-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
二、新贸易理论 |
三、新新贸易理论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 |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治理理论 |
二、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效应 |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心理论 |
一、经济地理学理论 |
二、全球城市理论 |
第五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 |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 |
第三章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
第一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 |
一、初始阶段 |
二、起步阶段 |
三、兴起阶段 |
第二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动机 |
一、寻求资源 |
二、寻求市场 |
三、寻求效率 |
四、寻求战略资产 |
第三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
一、经营方式 |
二、组织形式 |
三、经营程度 |
第四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区位分布特征 |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区位分布总体特征 |
二、服务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总部区位分布 |
三、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亚洲城市关注度越来越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规模效应 |
一、服务业FDI的贸易规模效应 |
二、非股权模式的贸易规模效应 |
三、全球服务贸易的规模特征 |
第二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结构效应 |
一、服务业异质性和贸易结构 |
二、服务业FDI行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
三、全球贸易的结构特征 |
第三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收益效应 |
一、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连接作用 |
二、全球价值链治理和增加值贸易方式的形成 |
三、增加值贸易和贸易收益效应 |
第四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区位效应 |
一、国际贸易中心和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跨国公司集聚 |
二、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跨境流动 |
三、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功能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贸易规模效应的实证检验 |
一、经验分析回顾 |
二、服务业FDI和出.规模效应的实证和结果 |
三、服务业跨国公司贸易规模效应的实证和结果 |
第二节 贸易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一、理论模型 |
二、经验分析回顾 |
三、实证分析和回归结果 |
第三节 贸易收益效应的实证检验 |
一、经验分析回顾 |
二、实证分析和回归结果 |
第四节 贸易区位效应的实证检验 |
一、理论模型 |
二、经验分析回顾 |
三、实证分析和回归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中国的贸易效应 |
第一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二、服务业FDI趋势及特征 |
三、服务业跨国公司行业和区位分布及特征 |
第二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 |
一、贸易规模效应 |
二、贸易结构效应 |
三、贸易收益效应 |
四、贸易区位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的领域 |
二、完善FATS统计制度 |
三、完善服务贸易便利化制度 |
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转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可能实现的创新 |
1.5 存在的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6.1 国有商业银行 |
1.6.2 产权与金融产权 |
第2章 产权改革相关理论综述 |
2.1 西方产权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理论 |
2.1.3 产权制度的变迁理论 |
2.1.4 西方产权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2 两权分离理论 |
2.2.1 贝利等人的两权分离理论 |
2.2.2 两权分离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3 代理理论 |
2.3.1 代理成本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代理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5 银行效率理论 |
2.5.2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2.5.3 银行效率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 |
2.6 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 |
2.6.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
2.6.2 SCP分析范式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制度演进及评析 |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一元银行体系(1949—1978年) |
3.1.2 专业化银行的设立(1979—1993年) |
3.1.3 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1994—2002年) |
3.1.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转变(2003年至今) |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演进的评析 |
3.2.1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评价 |
3.2.2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评析 |
第4章 国外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经验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4.1.1 美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4.1.2 日本商业银行制度演进分析 |
4.1.3 德国商业银行制变迁分析 |
4.2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1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第5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分析 |
5.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及选择 |
5.1.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 |
5.1.2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
5.2.1 财务评价指标解释 |
5.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析 |
5.3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
5.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模型与样本的选取 |
5.3.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第6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和经营绩效分析 |
6.1 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股权结构——基于股权性质与股权流通性的分析 |
6.1.2 董事会治理——基于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的分析 |
6.1.3 激励机制——基于股权激励的分析 |
6.2 公司治理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样本的选取 |
6.2.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2.3 回归结果与评述 |
第7章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产权解释与路径 |
7.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存在问题的梳理 |
7.1.1 公司治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
7.1.2 经营层面存在的问题 |
7.1.3 政府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
7.2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公司治理,提升银行绩效 |
7.2.2 改善经营方式,提升银行绩效 |
7.2.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银行绩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2 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2.1 公司治理相关概念 |
2.2 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2.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2 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2.2.3 银行公司治理原则与标准 |
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
2.3.1 股权结构 |
2.3.2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
2.3.3 信息披露机制 |
2.3.4 董事会独立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 |
3.1 英美治理模式 |
3.2 德日治理模式 |
3.3 东南亚治理模式 |
3.4 转型经济治理模式 |
3.5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演进及现状分析 |
4.1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 |
4.2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4.2.1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
4.2.2 中国商业银行董事会现状分析 |
4.2.3 中国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现状分析 |
4.2.4 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上市引入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设计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
8.1 引言 |
8.2 研究设计 |
8.3 实证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 |
9.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进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 |
1.2.2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
1.2.3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海外机构组织形式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研究方法 |
1.3.2 实证研究方法 |
1.3.3 案例比较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主要理论回顾 |
2.1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产业组织理论 |
2.1.3 内部化理论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市场进入模式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折衷理论 |
2.2.3 国际化投资阶段理论 |
2.2.4 组织能力理论 |
2.3 银行并购理论 |
2.3.1 企业并购理论对银行并购的解释 |
2.3.2 金融理论对银行并购的解释 |
2.3.3 银行并购动因理论 |
3.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 |
3.1 全球跨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1 全球跨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 |
3.1.2 全球跨国银行业超级并购实现其规模扩张 |
3.1.3 跨国银行运用信息技术向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 |
3.1.4 跨国银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
3.1.5 跨国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强 |
3.2 基于折衷理论的跨国经营动因研究假设 |
3.2.1 所有权优势研究假设 |
3.2.2 内部化优势研究假设 |
3.2.3 区位优势研究假设 |
3.3 实证分析 |
3.3.1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背景数据 |
3.3.2 计量模型和变量的选取 |
3.3.3 回归结果分析 |
3.4 研究结论和启示 |
4. 银行服务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概述 |
4.1 市场进入模式的分类和内在特性 |
4.1.1 市场进入模式的分类 |
4.1.2 市场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 |
4.2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一般影响因素 |
4.2.1 国家因素 |
4.2.2 市场因素 |
4.2.3 企业因素 |
4.3 银行业的行业特质对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
4.4 商业银行新建投资与跨国并购的比较 |
4.4.1 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定义与分类 |
4.4.2 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的主要区别 |
4.4.3 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 |
5. 新建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组织形式的选择 |
5.1 新建海外分行和子银行的比较 |
5.1.1 经济责任和风险的差异 |
5.1.2 设立成本和业务范围的差异 |
5.1.3 监管责任的差异 |
5.2 海外机构组织形式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5.2.1 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5.2.2 东道国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5.2.3 理论模型 |
5.3 实证分析 |
5.3.1 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因素模型及结果分析 |
5.3.2 东道国影响因素模型及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 并购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
6.1 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以汇丰银行为例 |
6.1.1 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史及发展 |
6.1.2 汇丰银行的跨国并购之路 |
6.1.3 汇丰银行跨国并购案例的启示 |
6.2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 |
6.2.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银行业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6.2.2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有利条件 |
6.2.3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挑战 |
6.3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路径选择 |
6.3.1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 |
6.3.2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
6.3.3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 |
6.3.4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策略与方法 |
7. 总结和展望 |
7.1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7.1.1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成果 |
7.1.2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
7.2 展望未来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之路 |
7.2.1 大型商业银行应在稳定中求增长,选择温和型国际化路径 |
7.2.2 中小型商业银行应不断做大做强,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 |
2.1 传统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1.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2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3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2.4 技术累积——技术改变演进理论 |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1979—1985年) |
3.1.2 起步阶段(1986—1991年) |
3.1.3 稳步发展阶段(1992—1998年) |
3.1.4 迅猛发展阶段(1999—至今)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2.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型的构建 |
3.2.2 模型变量的定义和数据的选取 |
3.2.3 模型的回归分析与研究结果 |
3.3 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 |
3.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特征 |
3.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主体特征 |
3.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 |
3.3.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特征 |
4.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障碍分析 |
4.1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宏观障碍分析 |
4.1.1 政策性障碍 |
4.1.2 体制性障碍 |
4.2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微观障碍分析 |
4.2.1 企业跨国经营的资金障碍 |
4.2.2 企业跨国经营的核心技术障碍 |
4.2.3 企业跨国经营的企业制度障碍 |
4.2.4 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障碍 |
4.2.5 企业跨国经营的市场信息障碍 |
4.2.6 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经验障碍 |
4.2.7 企业跨国经营的产权激励障碍 |
5.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模式选择 |
5.1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战略的成长模式选择 |
5.1.1 跨国化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
5.1.2 跨国公司成长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
5.1.3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战略的成长模式 |
5.2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经营模式选择 |
5.2.1 国外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经营模式的比较 |
5.2.2 中国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选择 |
5.3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管理模式选择 |
5.3.1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
5.3.2 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 |
5.4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股权模式选择 |
5.4.1 不同股权进入模式的比较分析框架 |
5.4.2 合资模式分析 |
5.4.3 独资模式分析 |
5.4.4 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的股权模式选择 |
6. 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跨国投资战略模式相关配套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继续加大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
6.1.1 对企业跨国经营中政府作用的现状分析 |
6.1.2 实现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
6.2 加快对外经济领域内的法律建设 |
6.2.1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法建设 |
6.2.2 关于商法典建设 |
6.2.3 关于经济法建设 |
6.2.4 关于外商投资法建设 |
6.2.5 关于对外贸易法建设 |
6.2.6 关于劳动、社会保障法建设 |
6.2.7 关于经济法律体系以外的法律建设 |
6.3 实施对外投资重点行业的重点突破 |
6.3.1 加大对能源、资源行业对外投资的支持 |
6.3.2 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类企业对外投资企业的支持 |
6.4 大力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6.4.1 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
6.4.2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
6.4.3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
6.5 加大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管理 |
6.5.1 企业投资风险的预防——投资风险预警 |
6.5.2 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
6.6 完善我国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管理制度 |
6.6.1 创新管理,建立合理的治理机制 |
6.6.2 构建多维的立体信息网络 |
6.6.3 创建适应国际化战略的企业文化 |
6.6.4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选择合理的经营定位 |
6.6.5 选择合适的跨国经营方式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 |
二、内部人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一、股权属性及流通性与经营绩效 |
二、内部人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 |
三、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 |
第三章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股权结构的内涵 |
第二节 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
第四章 国内外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外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模式 |
一、美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模式 |
二、日本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模式 |
第二节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现状 |
一、我国上市银行股权性质现状 |
二、我国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现状 |
第三节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问题 |
一、法人股东治理效果不理想 |
二、股权流动性差 |
三、内部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
第五章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二节 变量的定义及行为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回归分析 |
三、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上市银行股权主体构成 |
一、降低国有股比例 |
二、普及内部人持股计划 |
第二节 优化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 |
一、提高股票流通性 |
二、积极发展资本市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制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篇章结构安排 |
二、主要创新、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战略引资与金胜安全 |
第一节 存在的合理性、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一、国有银行存在的合理性 |
二、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
三、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与战略引资 |
一、产权改革是股份制改造的重要环节 |
二、战略引资是产权改革的有效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引资与“贱卖论”、“威胁论” |
一、股价偏低与“贱卖”的疑问 |
二、“贱卖”说法的片面性 |
三、外资竞争的稳定效应 |
四、金融安全受“威胁”的可能性 |
五、战略投资者的审慎选择 |
六、战略引资、外资路径依赖与国有银行控制权的转移 |
第三章 控制权、控制权的配置与控制权的收益 |
第一节 控制权的内涵与外延 |
一、控制权的理论来源 |
二、控制权概念的细分 |
三、控制权概念的相关阐释 |
第二节 控制权的配置 |
一、控制权配置的原则方法 |
二、控制权配置方法的优劣次序 |
三、股权关系下,控制权配置的实质在于对核心控制权的争夺 |
第三节 控制权的收益问题 |
一、控制权收益 |
二、控制权公共收益 |
三、控制权私有收益 |
四、控制权公共收益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 |
第四章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
第一节 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 |
一、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二、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
三、国有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改革 |
第二节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一、银行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 |
二、股权结构对治理绩效的作用 |
三、治理绩效对股权结构的反作用 |
四、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的两个方向 |
五、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的“有关”、“无关”论 |
六、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相关性争论的实质 |
第三节 银行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
一、控制权私有收益、控制性股东与股权结构 |
二、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股权结构的选择 |
三、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股权融资需求的满足 |
第五章 控制权私有收益、效率损失与国有银行控制权转移 |
第一节 银行控制权的分配与获取 |
一、银行控制权的分配 |
二、银行控制权的获取 |
第二节 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控制权转移的模型分析 |
一、模型的基本介绍 |
二、严格限定条件下的简单模型 |
三、逐步放宽假定条件的一般模型 |
第三节 国有银行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现实存在 |
一、控制权私有收益和工资性收益 |
二、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分类与具体构成 |
三、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估算及其实证研究 |
四、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获取途径 |
第六章 社会性负担、战略引资与国有银行适度控股比例 |
第一节 国有银行适度控股比例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战略引资后国有银行适度控股比例的模型分析 |
一、模型的基本设定 |
二、模型的函数关系 |
三、模型的推导过程 |
第三节 社会性负担与国有银行适度控股比例的三个立论 |
第七章 优化配置、激励约束与国有银行控制权的维护 |
第一节 控制权的优化配置 |
一、控制权市场中的争夺 |
二、控制权分配的优化 |
第二节 控制权的激励约束 |
一、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激励 |
二、管理层收益目标函数的选择 |
三、制度法律环境的建设 |
四、监管机制的作用 |
第三节 国有银行控制权的维护暨发展中国家经验的借鉴 |
一、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战略 |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对外开放下的国有银行产权改革 |
三、发展中国家经验的启示与国有银行控制权的维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日本银行业股权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最优投贷联动结构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研究[J]. 曹巍,彭杰. 金融经济, 2022(02)
- [2]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D]. 吴寅博. 河南大学, 2016(03)
- [3]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研究[D]. 张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1)
- [4]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D]. 张鑫. 吉林大学, 2012(09)
- [5]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D]. 谭兴民. 重庆大学, 2012(02)
- [6]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进入模式研究[D]. 罗岚. 武汉大学, 2011(07)
- [7]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模式研究[D]. 杨麒.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8]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比较研究[D]. 梁婷. 武汉大学, 2008(11)
- [9]日本经济复苏的动力:银行业改革与邮政改革[J]. 刘振峰.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 [10]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制权研究[D]. 占硕. 厦门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