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融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肾癌,肿瘤,细胞,病理,靶向,幽门。
基因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鲁邱阳,李荷,李志平[1](2019)在《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作为一种罕见肿瘤,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但由于形态学的重迭,免疫组织化学的诊断不足,在成人中的比例可能被低估,临床上也极易误诊。其特异性Alpha-TFEB融合基因导致了细胞核内TFEB的表达上调,最近研究发现这种表达上调也可以通过染色体扩增的方式实现,且TFEB扩增性肾细胞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组织学表现和侵袭行为的肾癌亚型。本文拟对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朱艳平,何勇,刘佳,邢瑞林,常乐凯[2](2019)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与幽门螺杆菌铁蛋白基因融合PCR扩增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活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蛋白的重组蛋白,本试验对IBDV VP2蛋白基因与能进行自我组装的幽门螺杆菌(Hp)铁蛋白基因进行融合PCR扩增,获得其融合基因。根据成熟VP2蛋白基因cDNA序列和Hp铁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应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融合基因片段VP2-Fe。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克隆质粒,然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ZaC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阳性表达质粒。结果显示,通过两轮PCR扩增出长度为1 824 bp的融合基因VP2-Fe,亚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融合基因无任何碱基的突变,筛选的阳性质粒命名为pMD-VP2-Fe。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大小为1 824 bp,亚克隆至pPICZaC,PCR和双酶切鉴定出现预期大小的片段,将获得的阳性表达质粒命名为pPICZaC-VP2-Fe。本研究为后期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其融合重组蛋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张京刚,邢伟,陈杰[3](2019)在《28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照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病理证实的Xp11.2/TFE3 RCC的CT征象,其中2例行CT平扫,2例行CTU,10例行CTA,14例行CT叁期增强。男13例,女1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4岁。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假包膜,密度,内部特征,增强,侵犯或转移等。结果右肾10例,左肾18例,2例位于髓质,1例累及髓质、肾盂,其余均累及皮髓质,长径1.7~11.5cm,平均长径6.1cm。类圆形24例,不规则形4例,有假包膜17例,3例呈等密度,2例呈低密度,23例呈高密度,多数肿瘤见囊变(17例),出血(18例),钙化(9例),增强后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21例,乳头状结节样强化15例,实性片状强化9例,分隔样强化2例。肾门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7例,远处转移4例。结论 Xp11.2/TFE3 RCC通常肿瘤较大,平扫为高密度,密度不均匀,出血、囊变、钙化多见,常出现假包膜,增强后呈轻度强化、乳头状强化,Xp11.2/TFE3 RCC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陈伟,史玉振,王亚婷,周海飞,柏根基[4](2019)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SCT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Xp11. 2易位性肾癌MSCT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Xp11. 2易位性肾癌,回顾性分析其大小、形态、好发部位、强化方式等CT特点及病理表现。结果 6例肿瘤局限于肾髓质,4例位于皮质,平扫4例呈稍低密度,5例为稍高密度,1例为等密度; 4例瘤内可见点状钙化,1例瘤内有坏死囊变,1例瘤内伴有出血。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均呈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TFE3均呈强阳性。结论 Xp11. 2易位性肾癌MSCT表现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其CT表现,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Dickson,B,C,Childs,T,J,Colgan,T,J,赵芳,魏建国[5](2019)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一种以复发性NCOA2/3基因融合为特征的独特肿瘤实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是一类组织学发生尚不清楚、恶性潜能未定的罕见肿瘤,其形态学类似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免疫表型,分子致病机制尚不清楚。UTROSCT与其他具有性索-间质分化的子宫肿瘤相比,两者缺乏类似的改变。本文通过RNA测序鉴定1例具有(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旭婷,任基伟,靳宏星,王艳艳[6](2019)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CT及MRI特点并与15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CT强化特点对照分析。结果病灶最大径线6.54cm(5.03~10.9cm),10例出血,8例钙化(点状、结节状、4例蛋壳样特征性钙化),8例伴肾周侵犯,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伴腹水,平扫时12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Xp11.2易位肾癌皮质期CT值明显低于肾透明细胞癌,但Xp11.2易位肾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各期CT值未见显着差异。3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T_1WI呈等高信号,T_2WI呈等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及MR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定量测定CT值,结合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伴出血、钙化、多发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可有助于术前对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作出诊断。(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晓敏,付刚,任力[7](2019)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及基因融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基因荧光原位杂交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9~37岁。主要症状是血尿、腰痛及腹部包块。B超及PET-CT均提示肾实质占位,其中2例肿瘤发生转移。肿瘤最大径3~8 cm;切面实性、灰黄色,似有包膜。镜下见特征性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结构,不同比例的腺泡状及巢状排列,有大量肿瘤细胞胞质透明至嗜酸性,染色质呈囊泡状,核仁易见,多数可见砂砾体。5例肿瘤TFE3、PAX8和CD10均(+),存在异常TFE3分离信号。2例术后无复发转移,1例失访,2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好发于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生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且术后容易复发。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许春伟,王文娴,宋勇[8](2019)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FGFR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factor receptor,FGFR)是一类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transmembran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其家族包括4个FGFR受体亚型(FGFR1、FGFR2、FGFR3和FGFR4),多达18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配体。4个FGFR受体亚型在成人体内起着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平衡、内分泌、血管生成、伤口愈合等~([1-2])。FGFR基因融合可使激酶区活化从而诱导多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3-4])。而靶向FGFR(本文来源于《循证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罗详冲,刘晶晶,李高峰[9](2019)在《拉罗替尼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癌症患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又称LOXO-101、ARRY-470和VITRAKVI~?)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高选择性、广谱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TRK)抑制剂,用于儿童和成人患者携带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受体(neurotroph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NTRK)基因融合的治疗。基于拉罗替尼在多种含有NTRK基因融合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2018年11月27日该药全球首次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无已知耐药突变的、广泛转移或局部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和经治疗后疾病进展或无替代治疗方案的NTRK基因融合的儿童和成人实体瘤患者。本文就拉罗替尼研究背景、结构及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处理、耐药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陈随,陈子健,李建瑞,王守巨,卢光明[10](2019)在《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XPll.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ll.2/TFE肾癌)作为独立的肾癌亚型,此亚型比较罕见。文中分析XPll.2/TFE肾癌的CT表现特征,为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09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30例XPll.2/TFE肾癌患者的CT图像,观察分析肿瘤的部位、密度、边缘、强化及转移等特点,并与肾透明细胞癌CT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XPll.2/TFE肾癌与肾皮质、肾髓质之间各期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XPll.2/TFE肾癌患者相比于ccRCC患者,发病年龄较轻[(36.4±17.7)岁vs(53.0±8.6)岁],且女性多见(70%vs 50%);肿瘤CT平扫多呈稍高密度影,CT值显着增高[(45.2±8.9)HU vs(34.1±4.4)HU],钙化出现率较高(46.7%vs 10.0%),增强扫描多呈现渐进性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ll.2/TFE肾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基因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高活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蛋白的重组蛋白,本试验对IBDV VP2蛋白基因与能进行自我组装的幽门螺杆菌(Hp)铁蛋白基因进行融合PCR扩增,获得其融合基因。根据成熟VP2蛋白基因cDNA序列和Hp铁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应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融合基因片段VP2-Fe。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克隆质粒,然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ZaC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阳性表达质粒。结果显示,通过两轮PCR扩增出长度为1 824 bp的融合基因VP2-Fe,亚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融合基因无任何碱基的突变,筛选的阳性质粒命名为pMD-VP2-Fe。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大小为1 824 bp,亚克隆至pPICZaC,PCR和双酶切鉴定出现预期大小的片段,将获得的阳性表达质粒命名为pPICZaC-VP2-Fe。本研究为后期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其融合重组蛋白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1].鲁邱阳,李荷,李志平.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9
[2].朱艳平,何勇,刘佳,邢瑞林,常乐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与幽门螺杆菌铁蛋白基因融合PCR扩增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畜牧兽医.2019
[3].张京刚,邢伟,陈杰.28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4].陈伟,史玉振,王亚婷,周海飞,柏根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SCT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5].Dickson,B,C,Childs,T,J,Colgan,T,J,赵芳,魏建国.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一种以复发性NCOA2/3基因融合为特征的独特肿瘤实体[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6].张旭婷,任基伟,靳宏星,王艳艳.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7].王晓敏,付刚,任力.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及基因融合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8].许春伟,王文娴,宋勇.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FGFR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J].循证医学.2019
[9].罗详冲,刘晶晶,李高峰.拉罗替尼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癌症患者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9
[10].陈随,陈子健,李建瑞,王守巨,卢光明.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