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本老乞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本老乞大》,“了”,动态助词,语气词
原本老乞大论文文献综述
陆艳阳[1](2018)在《《原本老乞大》中的“了”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本老乞大》一书成书于元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反映了元代北方方言口语的实际情况,是当时高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在《原本老乞大》中"了"字的出现频率十分高,主要分为句中的"了"字和句尾的"了"字两种情况。书中"了"字的用法十分丰富,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现代汉语中"了"字的用法在书中已经基本具备,只是在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可,邢永革[2](2018)在《从《原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看朝鲜时代的汉语教学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时代的汉语教育比较兴盛。《原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作为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包含教育、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其中所反映的教育内容涉及学习动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及学生情况等多个方面。研究这些内容,对于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6期)
王治理,周丹[3](2016)在《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视角下的《原本老乞大》》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本老乞大》是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末年和李朝时期,为供朝鲜人学习汉语而以当时北京官话为标准音编写的汉语会话教材,对早期域外汉语教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从教材评估的角度对其成功之处予以现代分析,有助于把其符合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性的东西在当代发扬光大,借鉴到现代对外汉语教材编写领域,突破现有教材编写的框架,寻求教材编写的创新。本文将从语言、词汇、语法、编排体例、教学与文化五个方面对《老乞大》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6年06期)
何茂活[4](2016)在《《原本老乞大》索引指误》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本老乞大》是在《原刊老乞大研究》一书的基础上修订再版的,其中索引部分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字形讹误、音注讹误、词语切分失误及其他编校疏漏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编撰者对一些词语中存在的通假字、异体字、讹混字及多音多义字等缺乏必要的辨别和区分,二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归纳的基础上,未能进行细致的人工核校。建议今后再版时予以修订,检索方法改用笔画法,而不用音序法。(本文来源于《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佳赫[5](2016)在《《原本老乞大》人称代词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本老乞大》是元明时期一套教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教材,讲述了高丽人前往大都经商的所见所闻,所涉及的内容包括饮食,服饰,医疗,旅行,商贸等。本文通过穷尽式调查,对《原本老乞大》中第一、第二、第叁人称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语义特点及语法功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一、第一人称代词《原本老乞大》中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俺""俺每""咱""咱每"和"我"。(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6期)
任莉[6](2016)在《《原本老乞大》口语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乞大》是元代朝鲜人学习汉语最重要的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对外汉语教科书之一,该教材以元代的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口语化特点突出,又用当时规范的汉语写成,因此极具代表性,反映了元代北方汉语口语的真实面貌,为了解元代的口语、研究汉语的演变、词汇的发展和探索元代典型文化风俗提供了蓝本,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老乞大》经过了多次修改、翻译和重刊,出现多个版本,其中《原本老乞大》是今天见到的《老乞大》系列最早的一个本子,其口语化特征明显,口语词类型丰富多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珍贵的语料价值。本文以《原本老乞大》的口语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两种研究方法,从口语词的角度将《原本老乞大》分为四章,分别为日常生活类口语词、称谓类口语词、其它口语词和口语词中的外来词,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例释借以探索当时的社会用词特点和规律,力求展示《原本老乞大》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面貌,并从中窥探元代汉语的词汇特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5-27)
周丹[7](2014)在《《原本老乞大》对当下汉语教材编纂的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时代(1392-1910)的汉语教科书有《老乞大》、《朴通事谚解》、《巡世评话》、《学清》等。《原本老乞大》是一本约从朝鲜世宗朝到李朝成宗时期流传于朝鲜半岛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这近百年的时间内,它对早期域外汉语教学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教材。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内容及意义,以及《原本老乞大》研究综述。如今对它的研究多集中于元清时期语言的本体特征方面,或者研究它作为口语和商业教材的特征,还有通过《原本老乞大》研究朝鲜地区的民俗文化等,真正从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角度对它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希望可以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角度发掘其意义。本文第二部分是从教材以及教材编写的角度研究分析《原本老乞大》。阐述教材编写的四项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概括出《原本老乞大》的发展历史,对之进行具体文本分析,阐述《原本老乞大》是怎样体现出的教材编写四项基本原则的。本文的第叁部分是从教材评估的角度分析《原本老乞大》。从语言、词汇、语法、编排体例、传统美德教学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估。总结归纳出它的编纂价值。本文的第四部分从语言、历史、法律、商业等新的视角来分析《原本老乞大》的价值。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价值。本文的第五部分是总结建议。通过前面的研究分析,一共总结提出了六条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一是把握宏观目标;二是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提升编者的专业水平;叁是要遵循教材编写的四项基本原则;四是内容选取要有特色、编写体例要恰当;五是要富含跨文化交际意识;六是要注意后期反馈。(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6-30)
何茂活[8](2014)在《《原本老乞大》同源词例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老乞大》一书大约编成于元代,其中部分语词及书写形式与现代有别。现从词源学角度对该书中"根"、"繁"、"卓"、"火"、"羖?"等词或语素进行疏证。(本文来源于《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易舜[9](2014)在《《原本老乞大》所见元代高丽商人使用纸币的情况——兼论解读《老乞大谚解》的一种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原本老乞大》所见,元代高丽商人前来汉地经商所获利润丰厚,在使用纸币时,高丽商人无法辨别纸币真伪,对纸币品质要求严格。为维护自身利益,高丽商人愿意接受品质优良的料钞与上等择钞,拒绝接受烂钞与昏钞。择钞的收受与否是当时市场交易双方谈判的重点之一。解读《老乞大谚解》,或可从元至明初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曹瑞炯[10](2014)在《《原本老乞大》语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本老乞大》亦称古本或旧本《老乞大》,是传世《老乞大》最早的一个版本。《老乞大》作为历代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权威会话教科书,使用时间长、流传范围广,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一直具有着独特而重大的地位。而《原本老乞大》因为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汉语原貌,引起了学界重视,也成为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参照吴福祥(1996、1997、2003)的研究框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原本老乞大》(以下简称《原老》)的语法面貌进行详细描写和分析,力求完整、全面地展示《原老》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高育花(2007)对《元刊全相平话五种语法研究》(以下简称《平话》)的研究成果,将《原老》的语法特点与之对比,以期发现《原老》所代表的元代北方汉语与《平话》所代表的元代南方汉语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本文的初步结论是:《原老》的语法系统各个层面总体上而言,与《平话》乃至现代汉语都大同小异,可以说是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框架。但是,《原老》作为北方汉语和对外汉语教材的特性,决定了它又在指代词、数量词、介词、助词和一些句式上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接触痕迹。与以往以及同时期的口语文献相比,《原本老乞大》中存在着五种特殊语言现象:(1)OV语序(如“有”字句);(2)否定判断句的语序(“主语+宾语+不是”);(3)后置词(方位短语作状语);(4)“V1着V2”句式;(5)句尾语气词“有”的使用。本文认为《原老》这五种特殊语言现象是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产生这种演变的动因是汉语和蒙古语、朝鲜语等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接触,其中和蒙古语接触的影响是主要的。演变的机制可分为两种:1. OV语序、否定判断句(“主语+宾语+不是”)属于“语序重组”;2后置词、“V1着V2”句式、句尾语气词“有”属于“构式复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14-05-01)
原本老乞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朝鲜时代的汉语教育比较兴盛。《原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作为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包含教育、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其中所反映的教育内容涉及学习动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及学生情况等多个方面。研究这些内容,对于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借鉴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本老乞大论文参考文献
[1].陆艳阳.《原本老乞大》中的“了”字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2].李可,邢永革.从《原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看朝鲜时代的汉语教学情况[J].文学教育(上).2018
[3].王治理,周丹.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视角下的《原本老乞大》[J].海外华文教育.2016
[4].何茂活.《原本老乞大》索引指误[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
[5].王佳赫.《原本老乞大》人称代词简述[J].唐山文学.2016
[6].任莉.《原本老乞大》口语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7].周丹.《原本老乞大》对当下汉语教材编纂的借鉴[D].厦门大学.2014
[8].何茂活.《原本老乞大》同源词例解[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
[9].易舜.《原本老乞大》所见元代高丽商人使用纸币的情况——兼论解读《老乞大谚解》的一种方式[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
[10].曹瑞炯.《原本老乞大》语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