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瘿组织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洋参,组织,人参,皂苷,受体,多糖,色谱。
冠瘿组织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武小林,黄肖生,刘志刚,刘晶晶[1](2011)在《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对红景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生物合成红景天苷,探索提高红景天苷含量的生物转化最佳条件,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为培养体系,生物转化底物酪醇;利用HPLC对转化产物红景天苷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量及其转化产物红景天苷的影响。结果在摇床培养中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基为"MS+蔗糖"中红景天苷转化率达到49.50%;"1/2MS+蔗糖"培养基的转化率为49.98%;"MS+蔗糖+0.5 mg.L-1VB6"培养基的转化率达55.54%;此外,还利用生物反应器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转化红景天苷进行了初步研究,转化率为33.42%。结论本实验通过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合成红景天苷的影响,提高了红景天苷的转化率,并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生物反应器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合成红景天苷的生产,从而为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陈敏青,于荣敏[2](2009)在《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多糖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及其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考察了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的培养条件(如培养基、接种量、培养基pH值和无机元素等)及其对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1)该转基因组织能够在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并累积多糖;(2)得到了MS固体培养条件下冠瘿组织生长和多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培养21 d时,多糖含量最高,培养24 d时,冠瘿组织达到最大的生物量;(3)培养基pH值为5.6时,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冠瘿组织生长量最高,多糖含量最高;(4)冠瘿组织接种量在4~7 g(新重每瓶)时,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较有利,但接种量对多糖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此培养方法能实现西洋参冠瘿组织多糖的高累积。(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9年09期)
于荣敏,金钱星,赵昱[3](2006)在《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及其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西洋参冠瘿组织固体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其悬浮培养条件及人参总皂苷含量,为利用西洋参冠瘿组织大规模生产药用成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考察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和人参总皂苷累积的影响,并检测悬浮培养液中碳源的消耗。结果:冠瘿组织在悬浮培养中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和总皂苷产量分别达到0.776 g DW/flask和19.4 mg/flask,是固体培养的2.11和1.64倍;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达到91.8%,远远高于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中的蔗糖利用率。结论: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既可大大提高生物工程产品的生物量,又能获得较高含量的人参总皂苷,可为大规模生产药用活性物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6年07期)
于荣敏,金钱星,孙辉,叶文才,赵昱[4](2005)在《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及其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分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生长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悬浮培养物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得到了培养物最大生物量收获时间[18.62gL(dryweight)]及其中最高人参皂苷累积时间(620.4mgLonthe27thday)。培养基中碳源、磷、氨基氮、硝基氮的利用率分别为91.8%,100%,81%和97%。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从培养物中分离得到了4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利用理化及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假人参皂苷F11(pseudoginsenosideF11,Ⅰ),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Rd,Ⅱ),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Rb1,Ⅲ)和人参皂苷Rb3(ginsenosideRb3,Ⅳ)。(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宋永波,徐珍霞,金钱星,于荣敏[5](2005)在《西洋参转基因冠瘿组织培养及人参总皂苷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纸层析电泳证实了根癌农杆菌C58对西洋参茎的转化成功,得到西洋参冠瘿组织。考察了冠瘿组织生长及皂苷合成的最佳培养基和收获期,以及光照、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氮源等因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5年03期)
金钱星[6](2004)在《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及其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 西洋参冠瘿组织的悬浮培养研究表明:该转基因组织能够在无激素的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并合成人参皂苷。探讨了悬浮培养中冠瘿组织生长和人参皂苷合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测定了培养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蔗糖、NH_4~+、NO_3~-以及磷元素)的消耗情况以及培养基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冠瘿组织的生长。组织生物量最高可达0.931g·DW/Flask,是初始生物量的6.0倍,生长速率分别是冠瘿组织固体培养和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125%和208%;人参皂苷的最高含量可达3.33%,与固体培养的含量(3.32%)相当;人参皂苷的最高产量为620.4mg/L,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产量(18.24mg/L)的34倍。蔗糖、NH_4~+-N、NO_3-N和磷元素的利用率分别为91.8%、81%、97%和100%,远远高于愈伤组织悬浮培养。 通过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冠瘿组织培养物的干品中分离得到8种人参皂苷,鉴定了其中的4种,分别为拟人参皂苷F_(1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b_3。(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4-06-01)
于荣敏,宋永波,张辉,叶文才,张荫麟[7](2003)在《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及其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_1的产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接种量、pH值、肌醇浓度等对冠瘿组织生长及其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用HPLC检测了冠瘿组织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 的含量。高压纸层析电泳证实 ,根癌农杆菌Ti质粒上的T DNA片段已整合进入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中。在考察的 6种培养基中 ,White培养基最适合人参皂苷Rg1 的累积(0 0 95 % ) ,MS培养基最适合人参皂苷Re的累积 (0 194 %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 36d、32d时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 累积含量最高 (分别为 0 14 7%和 0 0 6 1% ) ;接种量为 4g、2g (FW flask) ,有利于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的累积 ;培养基pH 5 8时人参皂苷Re含量最高 (0 184 % ) ,培养基pH 5 6时人参皂苷Rg1 累积量最高 (0 0 5 4 % ) ;肌醇浓度为 0 0 5g L时 ,能促进人参皂苷Re合成 (0 182 % ) ,浓度为 0 30g L时 ,有利于人参皂苷Rg1 累积 (0 0 5 5 % )。(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于荣敏,宋永波,李铣,张荫麟[8](2002)在《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对其人参皂苷Rb_1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不同理化因子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ginsenosides)Rb1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了Rb1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考察的6种培养基中,White培养基最适合人参皂苷Rb1累积(0.755%);培养25d时Rb1累积含量最高(0.732%);接种量为6g FW/flask最有利于Rb1合成(0.618%);培养基pH值在5.6时Rb1累积量最高(0.692%);肌醇的浓度为0.05g/L时,能明显促进Rb1附合成(1.881%)。(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02年04期)
宋永波[9](2002)在《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及其活性成分产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西洋参冠瘿组织固体培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人参皂苷的产生进行了研究。 纸电泳证实西洋参冠瘿组织整合了根癌农杆菌C58菌株中的T-DNA片段;筛选出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生长稳定且快速的冠瘿组织;确立了冠瘿组织生长及总皂苷合成的最佳培养基;探讨了冠瘿组织生长和皂苷合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确定了最佳接种期和收获期;考察了光照、接种量、pH、氮源、碳源、肌醇以及微量元素等理化因子对冠瘿组织生长和皂苷累积的影响;TLC层析实验证实西洋参冠瘿组织中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利用比色法和HPLC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总皂苷和人参皂苷Rb_1、Rg_1和Re的含量,结果表明:总皂苷、人参皂苷Rb_1、Rg_1和Re含量分别为3.32%、1.881%、0.021%和0.194%,是原植物茎的1.52、1.48、0.21和1.94倍,总皂苷、人参皂苷Rb_1、Re含量是愈伤组织的1.28、3.76和0.33倍。(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2-06-01)
雷和田[10](2002)在《Ⅰ. VEGF受体KDR、FLT-1结合小肽对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 Ⅱ. 栝楼冠瘿组织、毛状根的培养及天花粉蛋白的产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血管形成是直径超过0.5-1mm实体瘤生长和转移所必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个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分裂原和新生血管形成因子,它结合酪氨酸激酶受体KDR/FLK1和FLT-1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筛选封闭VEGF与其受体KDR/FLT-1相互作用的小肽可以通过阻断新生血管形成而抑制实体瘤生长和转移。 既往以具有生物学活性的VEGF可溶性受体FLT-1、KDR为靶分子,通过生物淘筛(Bio-panning)从噬菌体展示12肽库中筛选获得了一个能与KDR结合的阳性克隆K237和两个能与FLT-1结合的阳性克隆F56、F90。本实验根据小肽K237、F56、F90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了相应的核苷酸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原核表达载体pQE42中,在大肠杆菌M15中稳定表达二氢叶酸还原酶融合蛋白DHFR-K237/F56/F90;经变性、复性同步纯化后得到纯度达90%的可溶性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显示,DHFR-F56/F90能与可溶性受体FLT-1结合、DHFR-K237能与可溶性受体KDR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实验表明,DHFR-F56/F90/K237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合。竞争抑制实验显示,DHFR-F56和合成小肽F56能竞争抑制VEGF结合FLT-1,DHFR-K237和合成小肽K237能竞争抑制VEGF结合KDR;~3HTdR掺入实验表明DHFR-K237和合成小肽K237能显着抑制由VEGF刺激而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鸡胚尿囊膜血管增生抑制实验表明,DHFR-F56/K237及合成小肽F56、K237能显着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BALB/c裸鼠成瘤实验显示小肽融合蛋白DHFR-F56与DHFR-K237能显着抑制荷瘤裸鼠中肿瘤的生长和促进肿瘤组织坏死,且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提示DHFR-F56能定位于肿瘤部位与人胃癌MGC803细胞结合。SCID小鼠成瘤实验显示合成小肽F56、K237能显着抑制荷瘤裸鼠中肿瘤(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2-01-01)
冠瘿组织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及其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考察了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的培养条件(如培养基、接种量、培养基pH值和无机元素等)及其对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1)该转基因组织能够在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并累积多糖;(2)得到了MS固体培养条件下冠瘿组织生长和多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培养21 d时,多糖含量最高,培养24 d时,冠瘿组织达到最大的生物量;(3)培养基pH值为5.6时,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冠瘿组织生长量最高,多糖含量最高;(4)冠瘿组织接种量在4~7 g(新重每瓶)时,对西洋参冠瘿组织生长较有利,但接种量对多糖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此培养方法能实现西洋参冠瘿组织多糖的高累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瘿组织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丽,武小林,黄肖生,刘志刚,刘晶晶.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对红景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1
[2].陈敏青,于荣敏.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多糖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9
[3].于荣敏,金钱星,赵昱.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及其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J].中药材.2006
[4].于荣敏,金钱星,孙辉,叶文才,赵昱.西洋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及其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分离(英文)[J].生物工程学报.2005
[5].宋永波,徐珍霞,金钱星,于荣敏.西洋参转基因冠瘿组织培养及人参总皂苷含量[J].中药材.2005
[6].金钱星.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
[7].于荣敏,宋永波,张辉,叶文才,张荫麟.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及其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_1的产生[J].生物工程学报.2003
[8].于荣敏,宋永波,李铣,张荫麟.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对其人参皂苷Rb_1含量的影响[J].药物生物技术.2002
[9].宋永波.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及其活性成分产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
[10].雷和田.Ⅰ.VEGF受体KDR、FLT-1结合小肽对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Ⅱ.栝楼冠瘿组织、毛状根的培养及天花粉蛋白的产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