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银精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矿,金银,金矿,集合体,难处,矿物,误差。
金银精矿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南,胡杨甲,吴桂叶,赵志强,贺政[1](2019)在《氯化挥发法从含有价金属硫铁矿精矿中回收金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硫铁矿精矿进行有价金属回收的实验室小型试验及扩大连续试验。在氧化焙烧—润磨造球—氯化挥发的原则流程下,确定了实验室最佳试验条件:氧化脱硫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1.0h、无水氯化钙添加比例7.0%、焙砂再磨细度-0.038mm占70%、氯化焙烧温度1 100℃、焙烧时间1.0h,在该条件下,氧化焙砂的砷脱除率为82.39%,硫脱除率为99.99%,金、银、铜的挥发率分别为96.37%、85.97%和70.61%,球团中铁的品位为61.03%。连续扩大试验结果表明,物料中金、银、铜的挥发率分别达到96.72%、90.91%和52.48%。(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12期)
杨应宝,陈雯,胡一平,杨庆飞,陈全坤[2](2019)在《低粗杂铜精矿底吹熔炼工艺金银回收率提高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易门铜业公司富氧底吹熔炼工序金银回收率低的问题,通过调整熔炼渣型,采用SiO_2-FeO-CaO叁元渣系,稳定炉温在1 180~1 200℃和合理利用冶炼中间产物,使熔炼工序金、银的回收率分别从96.99%、97.03%提高到98.25%、98.20%。(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9年05期)
蔡创开,郭金溢,熊明,苏秀珠[3](2019)在《某高砷高铜金精矿综合回收金银铜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高砷高铜金精矿含砷高达9.42%,采用加压氧化—氰化工艺处理,铜、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6%~97%、99%、78%,加压氧化过程80%以上的砷固化在氧化渣中。同时开展了铜萃取、萃余液处理、毒性浸出等工艺单元试验,打通整体流程。毒性浸出试验表明,氰化渣、中和渣毒性浸出液中的重金属、砷浓度达标。采用加压氧化工艺处理高砷高铜金精矿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04期)
王瑞祥,袁远亮,陈芳会,杨裕东,曾斌[4](2019)在《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研究及金银物相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酸浸分铜工序铜浸出率,以及后续氰化过程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363K、浸出时间3h、硫酸浓度1.0mol/L、搅拌转速300r/min、液固比4∶1的较优条件下,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3.21%、83.25%、95.57%。硅酸盐包裹是造成银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添加剂直接焙烧,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占渣含银总量的60.30%;在焙烧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可以有效降低硅酸盐对银的包裹,有效提高银的浸出率,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仅占渣含银总量的27.56%。(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02期)
王成行,邱显扬,胡真,宋宝旭[5](2018)在《复杂含金银磁精矿酸性还原预处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金矿矿石磁选所得磁精矿中金、银、铜等矿物工艺特性,进行了酸性还原预处理试验,考察了还原剂、硫酸用量等工艺参数对铜、锰浸出的影响,分析了金、银浸出率与锰浸出率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银与锰矿物关系密切,锰矿物包裹银是导致银直接氰化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常温常压酸性溶液中,铁粉是较好的还原剂;银浸出率与锰浸出率呈正相关,锰浸出率为56. 86%时,银浸出率可达86. 02%,且酸性还原预处理对金浸出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8年10期)
徐志峰,梁凯,李棉,李啊林,程璃璃[6](2018)在《福建某金精矿焙砂浸出金、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某金精矿焙砂主要组成矿物为赤铁矿与石英,金、银含量分别为31.27 g/t、824 g/t。采用自主合成的嗜金1号药剂从稀硫酸脱铜后的该金精矿焙砂中提取金、银。结果表明,在嗜金1号用量为5 g/L、pH为11、液固比为5 mL/g、浸出温度为25℃、浸出时间为24 h时,金与银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2.76%、85.02%。比以氰化钠为浸出剂时,金浸出率提高了3.73个百分点。嗜金1号的浸金效果较优,且嗜金1号较氰化钠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因此,嗜金1号可以用于含金焙砂的金浸出工艺。(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10期)
施玉娟[7](2018)在《关于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金银含量误差的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火试金法在测定铜精矿中金银含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测定的误差较大,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关于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金银含量的误差进行分析,希望对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尹常文,庄世明[8](2018)在《某含金银硫精矿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云南某低品位含金银硫精矿硫含量高,直接氰化浸出金、银回收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精矿经过焙烧脱硫后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得到大幅提高,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 h,石灰调p H值至11,搅拌速度1 380 r/min,磨矿细度-0.043 mm占92.48%,氰化钠用量3 kg/t,矿浆液固比3∶1,浸出时间36 h的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1.41%,银浸出率46.77%,较直接氰化浸出分别提高42.22百分点和26.77百分点。(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8年05期)
杨玮,王刚,曹欢,张凯[9](2017)在《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黄金冶炼厂采用焙烧—酸浸—氰化浸出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针对金、银浸出率偏低的情况,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酸浸酸度、酸浸时间和矿物粒度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1 h,酸浸酸度为25 g/L,酸浸时间为1 h,-0.074 mm含量占90%的条件下,进行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7.13%和67.56%,分别提高了6.87%和14.80%,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指标。(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王景凤[10](2017)在《火试金重量法测定金精矿中金、银含量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进后的分析方法将金精矿样品于600℃下进行恒温焙烧,减少了国标方法中还原力实验和二次试金部分所引起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将焙烧后的金精矿样品按照配料单:碳酸钠40g,二氧化硅15g,硼砂15g,氧化铅100g,可溶性淀粉5.5g,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金精矿中金量10~100g/t;银量100~5 000g/t的测定。(本文来源于《有色矿冶》期刊2017年01期)
金银精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易门铜业公司富氧底吹熔炼工序金银回收率低的问题,通过调整熔炼渣型,采用SiO_2-FeO-CaO叁元渣系,稳定炉温在1 180~1 200℃和合理利用冶炼中间产物,使熔炼工序金、银的回收率分别从96.99%、97.03%提高到98.25%、98.2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银精矿论文参考文献
[1].刘慧南,胡杨甲,吴桂叶,赵志强,贺政.氯化挥发法从含有价金属硫铁矿精矿中回收金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2].杨应宝,陈雯,胡一平,杨庆飞,陈全坤.低粗杂铜精矿底吹熔炼工艺金银回收率提高措施[J].矿冶.2019
[3].蔡创开,郭金溢,熊明,苏秀珠.某高砷高铜金精矿综合回收金银铜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4].王瑞祥,袁远亮,陈芳会,杨裕东,曾斌.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研究及金银物相演变规律[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5].王成行,邱显扬,胡真,宋宝旭.复杂含金银磁精矿酸性还原预处理试验研究[J].黄金.2018
[6].徐志峰,梁凯,李棉,李啊林,程璃璃.福建某金精矿焙砂浸出金、银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8
[7].施玉娟.关于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金银含量误差的来源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
[8].尹常文,庄世明.某含金银硫精矿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J].黄金.2018
[9].杨玮,王刚,曹欢,张凯.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J].黄金科学技术.2017
[10].王景凤.火试金重量法测定金精矿中金、银含量方法的改进[J].有色矿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