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球形聚丙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聚丙烯,球形,丙烯,丁烯,合金,乳液。
球形聚丙烯论文文献综述
任合刚,王斯晗,杨国兴,王登飞,闫义彬[1](2018)在《球形MgCl_2载体型催化剂用于原位合成聚丙烯/聚丁烯-1合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生产的聚丁烯-1产品通常由TiCl_4/MgCl_2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而制得。然而,商品化的聚丁烯-1产品与聚丙烯、聚乙烯相比竞争力较小。这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聚丁烯-1可溶解于1-丁烯单体中,导致聚丁烯-1产品只能采用溶液聚合工艺生产,生产成本较高;二是聚丁烯-1是一种多晶态的聚合物,晶体型态有五种Ⅰ、Ⅱ、Ⅲ、Ⅰ’、Ⅱ’,其中晶型Ⅲ和Ⅰ’结构不稳定,当温度加热到接近熔融温度时晶型Ⅲ和Ⅰ’会转变成亚稳态的晶型Ⅱ,而晶型Ⅱ又会在室温下逐渐转变为稳定的晶型I,这就增加了生产具有稳定机械性能产品的复杂性。采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聚丁烯-1合金材料,考察了聚合时间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SEM、XRD等方法对产物的形态和物性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聚合物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与丁烯-1本体聚合相比,原位聚合可以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有效地降低了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当丙烯聚合40min时,催化活性最高,为11.7kg·(g-cat)~(-1),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5g·cm~(-3),产物的粒径约为500μm;而且原位聚合可有效地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Ⅱ向稳定的晶型I转变周期。(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11)
任合刚,李振友,闫义彬,王斯晗,崔晓鹏[2](2018)在《球形聚丙烯/聚丁烯-1合金粒子制备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原位聚合方法使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新型聚丁烯-1合金材料,通过DSC、SEM、XRD和~(13)C NMR等手段对产物的形态、物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丁烯-1加入量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丁烯-1本体聚合相比用原位聚合可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降低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催化活性最高为10.4 kg/g Cat,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4 g/cm~3,粒径约为500μm;同时,用原位聚合可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II向稳定的晶型I转变周期。聚丁烯-1釜内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随着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但是聚合物的密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张富明,黄舟泰,周鲁,倪博,刘敏明[3](2018)在《高活性球形BCND-Q型催化剂在环管聚丙烯工业装置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形BCND-Q型催化剂是以1,3-二醇酯为内给电子体的高活性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以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在环管聚丙烯工业装置上生产聚丙烯PPH-T03和PPH-F03G,并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及所制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CND-Q型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立构定向性易调的特点;用其制备的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且不含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8年04期)
吴浩[4](2018)在《用于CO_2吸附的聚丙烯酰胺多孔球形颗粒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电厂是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的主要排放源,为了实现CO2高效减排的目的,针对火电厂碳捕集技术,进一步研究开发出成本低廉、综合性能优异的低温CO2吸附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胺基与CO2分子之间的弱化学反应,胺基吸附剂具有好的吸附性能,同时还具备着低能耗再生的潜力。本文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油包水包油(O1/W/O2)多重乳液聚合的方法,采用形貌调控、结构优化、纳米增强、界面修饰等手段,合成了可用于流化床工艺的球形固体胺吸附剂。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复合乳化剂与高速剪切的协同作用对孔径结构与尺寸进行了调控,探索了规整球形多孔材料成型的条件。具有较低表面能、较高粘度、与乳液液滴相似密度的第叁相(O2)有利于W/O1浓乳液液滴形成单分散的球形乳液滴;快速的聚合速度、适宜的聚合温度能够使单分散的液滴稳定快速聚合成球;调节乳液粘度,在保证孔结构及孔径分布和高球形度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分散相的体积分数,是制备高效率的球形固体胺吸附材料的关键因素。(2)通过沉淀聚合法形成O1/W/O2多重乳液体系,合成了纳米增强的球形聚合物颗粒。考察了纳米粒子对基体材料的增强作用,添加1.5wt.%nano-Ti02后其破碎强度为33.43 N,提升了 56%。PEI(Ms=1800)负载量为60wt%的球型聚合物颗粒的CO2吸附性能良好。在纯CO2和110℃条件下,吸附量达到3.74 mmol/g,对模拟烟气(N2:CO2=9:1),吸附达到90%CO2吸附量的时间为10min,在纯CO2环境中解吸时达到解吸平衡的时间为12 min,经过50次的循环后CO2吸附容量从3.69降低至3.41 mmol/g,下降了 7.59%。(3)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大大缩短了吸附剂的制备周期,同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获得了粒径更小的球形聚合物颗粒,粒径集中分布在0.4-0.9mm。进一步对其CO2综合吸附性能进行验证,负载60wt.%PEI(Ms=1800)后,其在110℃下达到最高吸附量为3.37mmol/g,模拟烟气条件下达到90%吸附量,和纯CO2吹扫达到解析平衡的时间分别是9 min与10 min,50次吸/脱附循环后吸附量下降了 8.43%。(4)对比了叁种工业级PEI作为胺剂的影响,并对以PEI(MS=2000,T.P.)为胺剂制成的样品AM-PEI2000,分别进行了热稳定、化学稳定、机械稳定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在140 ℃脱附温度下没有明显的质量减少,吸附解吸后未见副反应发生,在冷态25℃与热态130 ℃下产品的磨损率分别为 Ie= 0.21 wt.%/h,Ih=0.33 wt.%/h。(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1)
任合刚,荣丽丽,王登飞,王斯晗,高宇新[5](2017)在《Z-N催化剂用于原位合成球形聚1-丁烯/聚丙烯合金》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1-丁烯(PB)/聚丙烯(PP)合金,考察了聚合时间对聚合物形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对合金的形态和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1-丁烯本体聚合相比,原位聚合可改善PB的形态,有效地降低PB粒子间的粘连,使PB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丙烯聚合时间为40 min时,催化剂活性最高,达11.7 kg/g,PB/PP合金粉料的堆密度为0.44 g/cm3;原位聚合可有效地缩短PB由不稳定晶型Ⅱ向稳定晶型Ⅰ转变的周期。(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7年05期)
赵瑾,夏先知,刘月祥[6](2017)在《聚丙烯球形HA-R催化剂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丙烯球形HA-R催化剂进行了丙烯本体聚合,考核了HA-R催化剂的聚合活性、立构定向性和氢调敏感性,并与商业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A-R催化剂具有超高的聚合活性,约为现有商业化催化剂的3.4倍。外给电子体的加入会降低HA-R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随加氢量的增大,聚合活性增大。HA-R催化剂具有高的立构定向性和氢调敏感性,制备的聚丙烯在具有高MFR的同时还具有高的等规指数,其产品有望在流动性、刚性和耐冲击性能之间达到很好的平衡。生产相同熔体流动指数的聚丙烯时,采用HA-R催化剂得到的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4期)
张天一,夏先知,刘月祥[7](2017)在《预接触温度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donor)作为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进行了预接触温度液相本体聚合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预接触温度升高,DQC球形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得到聚合物的等规指数升高,熔融指数下降,得到的聚合物细粉含量增加。GPC测试结果表明,预接触温度升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降低。DSC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和结晶焓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合物的结晶度提高。~(13)C NMR测试结果表明,预接触温度升高,得到的聚合物全同立构叁单元组mm序列结构和五单元组mmmm序列结构含量均增加。(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天一,夏先知,刘月祥[8](2016)在《预接触时间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donor)、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和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4种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进行了预接触时间液相本体聚合研究。采用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分子序列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与助催化剂叁乙基铝和外给电子体的预接触时间,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得到聚合物的等规指数升高,熔体流动指数下降,细粉含量增加。表征结果显示,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的预接触时间,得到的聚合物的Mn和Mw均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结晶温度、结晶焓等热性能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合物的全同立构叁单元组mm和五单元组mmmm均增加,说明预接触时间延长可提高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6年12期)
任合刚,高魏,高宇新,宋磊,徐用军[9](2015)在《稀释剂对聚丙烯球形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异构脱蜡基础油与进口白油对氯化镁载体型高效球形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并用蒸馏法、密度计法和黏度指数计算法等分析了两种油的组成和基本物性,同时利用SEM和GPC表征了催化剂和聚合物。结果表明,与进口白油相比,异构脱蜡基础油的基本组成与进口白油接近;采用异构脱蜡基础油配制催化剂在技术路线上可行,经济上优于进口白油;异构脱蜡基础油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丙烯的堆积密度、熔体流动速率和等规指数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5年11期)
李常庆[10](2015)在《聚丙烯球形催化剂母液冷冻处理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球形催化剂系列产品是第四代Ziegler-Natta球形聚丙烯催化剂,目前广泛应用于国内进口的Spheripol(环管)聚丙烯工艺以及中石化聚丙烯环管工艺装置,是目前国内销量最大聚烯烃催化剂品种之一。在球形催化剂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其主要原料之一四氯化钛易与空气和水反应身产生具有腐蚀性的盐酸气体,对环境构成一定危害。该物料传统的回收方式为高温蒸馏技术,该技术易造成釜底浓缩液焦化结垢,回收率低,同时塔釜液水解产生酸渣的处理难度大,处理量高,处理费用也日益提升。因此,改进四氯化钛回收方式,提高其回收率,是该催化剂生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工作从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四氯化钛消耗环节——母液蒸馏工序入手,通过调研分析和组织系列的小试、中试试验工作,对操作参数和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优选。最终确定了母液降温、析出固体物洗涤干燥、冷却液再进一步精馏回收四氯化钛的全新母液处理工艺路线,并在装置上进行扩能和应用。母液冷却除杂工艺的有效实施,避免了原先高温蒸馏技术造成的釜底浓缩液焦化结垢风险,延长了设备使用周期,提高了装置运行时间。装置对该技术工业化应用后,四氯化钛吨产品单耗显着下降。同时在优选条件下产生的冷冻析出物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不必进行水解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大幅减少了因水解产生的企业废酸环保治理成本,产生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05-28)
球形聚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原位聚合方法使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新型聚丁烯-1合金材料,通过DSC、SEM、XRD和~(13)C NMR等手段对产物的形态、物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丁烯-1加入量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丁烯-1本体聚合相比用原位聚合可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降低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催化活性最高为10.4 kg/g Cat,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4 g/cm~3,粒径约为500μm;同时,用原位聚合可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II向稳定的晶型I转变周期。聚丁烯-1釜内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随着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但是聚合物的密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球形聚丙烯论文参考文献
[1].任合刚,王斯晗,杨国兴,王登飞,闫义彬.球形MgCl_2载体型催化剂用于原位合成聚丙烯/聚丁烯-1合金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8
[2].任合刚,李振友,闫义彬,王斯晗,崔晓鹏.球形聚丙烯/聚丁烯-1合金粒子制备和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8
[3].张富明,黄舟泰,周鲁,倪博,刘敏明.高活性球形BCND-Q型催化剂在环管聚丙烯工业装置的应用[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8
[4].吴浩.用于CO_2吸附的聚丙烯酰胺多孔球形颗粒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5].任合刚,荣丽丽,王登飞,王斯晗,高宇新.Z-N催化剂用于原位合成球形聚1-丁烯/聚丙烯合金[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7
[6].赵瑾,夏先知,刘月祥.聚丙烯球形HA-R催化剂的性能[J].石油化工.2017
[7].张天一,夏先知,刘月祥.预接触温度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7
[8].张天一,夏先知,刘月祥.预接触时间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2016
[9].任合刚,高魏,高宇新,宋磊,徐用军.稀释剂对聚丙烯球形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工业催化.2015
[10].李常庆.聚丙烯球形催化剂母液冷冻处理中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