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雅俗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雅俗,雅乐,刘姥姥,古典舞,红楼梦,北朝,诗学。
雅俗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赵欣雨[1](2019)在《蒲松龄、吴敬梓关于科举雅俗观的差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均不同程度地对科举进行批判,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关于科举的雅俗观。蒲松龄批判的主要为考官、考场等制度漏洞,认为科举尚"良药可医";而吴敬梓则更为彻底地看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作出"无药可救"之判断。根据人物对功名富贵的态度以及其言行,可对人物进行雅俗定性,进而可对科举制度作出雅俗判断,即雅制有俗人与雅人避俗制的差别。(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7期)
巴图苏龙尕[2](2019)在《形式主义视野下的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雅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式主义坚持文艺自主性,以作品为核心,注重作品的形式,强调审美价值,从形式主义的视野可知嵇康对雅乐俗乐主张关注作品本体研究,嵇康认为音乐没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内容,嵇康批判性地看待雅乐俗乐,追求音乐的主体性研究,本文从雅乐观,俗乐观,雅俗之和,对嵇康的观点进行整理,进一步阐述了嵇康从音乐本体研究雅乐俗乐,强调音乐主体性。(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1期)
陆路[3](2018)在《北朝五言诗雅俗观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本土文人五言诗的雅俗观既有对汉魏西晋五言诗传统的继承,也受到南朝新变文体观的影响。经过南北文人的创作实践,五言古诗和其后出现的五言新体诗的表现能力不断扩大,格调亦大幅提升,使五言成为文人诗的主要样式之一。五古和五言新体的雅俗之别也进一步模糊,二者的不同更主要是表现在风格上。(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祝慧如[4](2018)在《试论雅俗兼容的刘姥姥形象——兼谈曹雪芹《红楼梦》的雅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红楼梦》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小说雅俗兼容的艺术特点。本文一方面从攀亲戚动机、举止言行、迷信思想等方面考察刘姥姥"俗"的人物特点;另一方面由精神本质、立身准则等探讨其"雅"的人物形象特质。刘姥姥人物塑造考索《红楼梦》作者的创作意图,重新审视其"雅俗"观念的小说表达。(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18期)
徐礼节[5](2017)在《论高密诗派领袖李怀民诗学的雅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怀民是清代高密诗派的领袖。他秉承"崇雅黜俗""化俗为雅"的传统,针对现实认识与创作误区,在扬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强调明辨雅俗的重要性,并对何为"俗"、如何"化俗为雅"等进行深入阐述,从而丰富了传统诗学雅俗观的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清代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2017年04期)
周娆[6](2017)在《在文化与艺术之间——王充的雅俗观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先秦至魏晋的雅俗观念衍变过程中,王充的雅俗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上承春秋战国开始的以人格修养为准绳的文化雅俗观,下启东汉末期至魏晋兴起的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东汉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所造就了王充雅俗观的转折性:从文学观念看,汉代在通行"大文学观"的同时"杂文学观"开始萌芽;从审美趣味看,汉代在"士大夫趣味"占主流的同时萌生"文人趣味";从创作主体看,东汉时期人们才开始有"作者意识"。(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陈忠[7](2016)在《收藏内外的雅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意间步入小城的画廊,说是画廊,更多的是艺术品的仿制品。正观赏着,进店来一中年男子,问老板还有没有四尺左右的横幅梅花图?老板摇摇头,说最近没有进梅花图,不怎么好卖。那客户自然紧跟着询问缘由。老板道,梅花梅花,没钱可花,倒霉花!客户听后和我同时愕然。这真是低俗职至极的解释。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怎么能够自己的俗,去左右别人的雅,以自己生意观影响别人的收藏志趣。我收藏着一幅梅花,喜上眉梢的那种寓意,两只(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10期)
陈捷[8](2016)在《孙颖汉唐古典舞创作雅俗观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与"俗"是中国传统乐舞类属和审美内涵的评断标准之一。孙颖先生的汉唐古典舞作品致力于塑造"典型的传统审美形象",从形制到内涵诸多层面力争"接近"传统乐舞的"历史面目"。因此,他的创作包含着中国传统雅、俗之分的文化品评。本文从孙颖先生创作的雅俗观入手,探讨其作品"俗"与"雅"的审美取向。一方面,他以传统宫廷俗乐舞历史形态为主要的创作指向,将民间俗乐舞的语言形式引入古典舞创作,参照民间俗乐舞的生命活力,赋予其古典舞勃勃生机,创作具有崇"俗"的特点;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具有典雅的语言形式,有直抒胸臆的文人情怀,以乐施教的社会价值,创作具有尚"雅"的风范。孙颖先生的作品在崇俗尚雅中,实现了雅俗融通与雅俗共赏。(本文来源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王磊[9](2016)在《宋代文学的雅俗观——以宋诗“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俗观以雅、俗对立为中心,并在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雅俗互动的整体趋势。宋代作为中古至近代的转折点,其雅俗观也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新变。本文以宋诗为例,分析宋人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审美意蕴上的雅俗观,以期探究"雅不离俗"的整体趋势。(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6年08期)
王磊[10](2016)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雅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俗观是文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探究一个时代文学生态的重要角度。本文尝试通过雅俗观这一视角,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从文学文本的形式、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当时的雅俗观,以期探究其不同于传统雅俗观念的"雅丽"新变和"雅俗异势"的总体趋势。雅俗观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人格等领域进行价值评价的重要标准,始终活跃在文学评价的舞台上。雅俗观由周到汉的确立,是在政治王权不断加强、传统儒学道德不断巩固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6年14期)
雅俗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形式主义坚持文艺自主性,以作品为核心,注重作品的形式,强调审美价值,从形式主义的视野可知嵇康对雅乐俗乐主张关注作品本体研究,嵇康认为音乐没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内容,嵇康批判性地看待雅乐俗乐,追求音乐的主体性研究,本文从雅乐观,俗乐观,雅俗之和,对嵇康的观点进行整理,进一步阐述了嵇康从音乐本体研究雅乐俗乐,强调音乐主体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雅俗观论文参考文献
[1].赵欣雨.蒲松龄、吴敬梓关于科举雅俗观的差异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9
[2].巴图苏龙尕.形式主义视野下的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雅俗观[J].北方音乐.2019
[3].陆路.北朝五言诗雅俗观的变迁[J].学术研究.2018
[4].祝慧如.试论雅俗兼容的刘姥姥形象——兼谈曹雪芹《红楼梦》的雅俗观[J].汉字文化.2018
[5].徐礼节.论高密诗派领袖李怀民诗学的雅俗观[J].中国韵文学刊.2017
[6].周娆.在文化与艺术之间——王充的雅俗观浅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7].陈忠.收藏内外的雅俗观[J].艺术品鉴.2016
[8].陈捷.孙颖汉唐古典舞创作雅俗观之我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
[9].王磊.宋代文学的雅俗观——以宋诗“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为例[J].参花(下).2016
[10].王磊.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雅俗观[J].牡丹.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