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生态系统论文_黎攀群,陈关聚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技术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系统,高技术产业,高技术,模型,企业,效率,机制。

高技术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黎攀群,陈关聚[1](2018)在《创新主体关系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主体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结关系会对核心主体的创新效率产生何种影响,选取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为例,分析并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模型,选取全国18个省份2009—2015年数据为样本,应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其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全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均不高,约为0. 468. 2009—2016年期间创新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省域间存在不均衡特征。创新生态系统中各创新主体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联结关系会对创新效率均产生负向作用:企业与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结关系对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核心企业外的其他主体的参与也会抑制创新效率; R&D经费投入对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人员投入则无明显作用。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有显着促进作用,市场结构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分析发现:企业与各创新主体的联结关系不友好;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目标不一致;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内资源分配不均衡;政府在其投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对企业创新资源使用情况监督不到位。(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2018年06期)

吴士健,张翼彤,周忠宝[2](2018)在《创新生态系统视阈下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测度与耦合协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阈,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两个子系统,在充分考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年~2016年间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及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和子系统创新效率均较高,且转化应用效率略高于技术研发效率,但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企业传统发展格局面临重整,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后发效应渐显,中部凹陷问题依然严重;一些资源大省、传统产业强省发展不足,而部分西部省区开始崛起。耦合协调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同,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协调度较高,四川、湖北等地基本协调,内蒙古、青海等则存在系统失调问题。我国创新系统失衡问题将长期存在,但预计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等地将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苏屹,刘敏[3](2018)在《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由自组织机制、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共同组成,这些机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整体功能效应。结合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位居前列的城市,科研基础雄厚,科研成果产出值增长速度较快,具较强的可持续发展优势;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能面临瓶颈。为了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观念,鼓励自主创新,保证资源供给,推进系统产业结构升级及完善配套政策等。(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何向武,周文泳[4](2018)在《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分类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确判别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Lotka-Volterr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7-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生产经营水平、研发创新活动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协同关系两方面,给出了中国大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估结果和优化对策。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总体态势较好,不同类型省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活动效率,并促进研发创新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发展,是相对落后省市改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为我国不同类别省市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提供了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雷雨嫣,陈关聚,刘启雷[5](2018)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的核心,本文在技术创新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动力要素因果关系,应用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模型评价高科技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结果。通过高技术产业行业和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评测,以及信息熵模型对技术创新生态因子权重分析,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空间。(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张贵,程林林,郎玮[6](2018)在《基于突变算法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石",其健康状态不容忽视。基于生态视角,从生存和发展两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加入时间序列,纵向比较近些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实证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从提高科技创新与产出能力、加大技术获取与改造投入、构建开放式的良好创新环境叁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张贵,李佳钰,郭婷婷[7](2017)在《创新生态系统、高技术产业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基于我国叁大区域行业数据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技术产业是京津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经济"基石",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必然选择。基于此,以京津冀为例,与长叁角、珠叁角的高技术行业进行深度数据比较分析,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力、资源占有程度、生态位适宜度和提升空间进行测算,旨在揭示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差距与成因。研究表明: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较长叁角和珠叁角存在一定差距,归因于发展层次落差、产业结构型错位、地方保护严密和市场缺乏活力。最后,以催生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和挖掘新引擎为路径,提出培育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郭婷婷[8](2016)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引领我国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然而,我国高技术产业仍然存在发展基础薄弱、企业主体只注重自身技术创新的提高而使自己孤立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为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挑战,高技术产业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构建一个能支持持续创新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循环。本论文首先从不同角度对创新生态系统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概念进行综述,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其次,分别对硅谷、以色列以及新竹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生态系统是高技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系统形成、运行、演化的过程中推动产业组织变革。在高技术产业组织构成方面,循环的要素流动体系、闭合式创新模式、平台化的组织架构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主体联系。在高技术产业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对比分析传统发展机制与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机制的差异,通过合作机制、风险管控机制等降低产业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在高技术产业动态演化方面,经历了聚集、聚合、聚变的发展过程,并在聚变阶段实现转型升级。再次,在前文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京津冀、长叁角、珠叁角叁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主体竞争力以及创新环境适宜度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叁大区域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把握产业发展规律以准确判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为实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最后,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体系、高技术产业运行的支撑体系、高技术产业演化的引导体系叁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11-01)

刘骏[9](2016)在《高技术企业成长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应用企业生态学理论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催化机制和竞合机制四方面深入探讨高技术企业成长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通过向全国262家高技术企业发放问卷采集统计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6年08期)

王道平,韦小彦,张志东[10](2013)在《基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产业化过程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不确定性、灵活性和不可逆性是影响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根据实物期权方法原理,构建了技术标准价值评估模型。利用中国移动2009-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TD-SCDMA技术标准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克服了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降低了价值评估中不确定性的影响,量化了技术标准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为技术标准开发商制定标准许可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标准成功设定与扩散,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高技术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阈,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两个子系统,在充分考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年~2016年间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及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和子系统创新效率均较高,且转化应用效率略高于技术研发效率,但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企业传统发展格局面临重整,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后发效应渐显,中部凹陷问题依然严重;一些资源大省、传统产业强省发展不足,而部分西部省区开始崛起。耦合协调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同,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协调度较高,四川、湖北等地基本协调,内蒙古、青海等则存在系统失调问题。我国创新系统失衡问题将长期存在,但预计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等地将有明显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技术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黎攀群,陈关聚.创新主体关系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视角[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

[2].吴士健,张翼彤,周忠宝.创新生态系统视阈下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测度与耦合协调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

[3].苏屹,刘敏.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评价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8

[4].何向武,周文泳.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分类评价[J].科学学研究.2018

[5].雷雨嫣,陈关聚,刘启雷.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及演化[J].系统工程.2018

[6].张贵,程林林,郎玮.基于突变算法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

[7].张贵,李佳钰,郭婷婷.创新生态系统、高技术产业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基于我国叁大区域行业数据的比较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郭婷婷.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9].刘骏.高技术企业成长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6

[10].王道平,韦小彦,张志东.基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价值评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

论文知识图

一3一3高技术企业的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模...中关村产业分布高技能产业生态系统定义域D下的相轨线i(s)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要文件目录2001年...

标签:;  ;  ;  ;  ;  ;  ;  

高技术生态系统论文_黎攀群,陈关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