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系统仿真论文_赵钢明,张春蕾,张晨希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系统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合动力,突触,半导体,激光器,总成,建模,无源。

混合系统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赵钢明,张春蕾,张晨希[1](2019)在《基于RSOA再调制的RoF 与OFDM-PON混合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弥补传统无线网络在射频链路难以到达的地方信号接收困难的问题,采用了将光载无线通信(RoF)技术作为一种无线接入方式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源光网络(PON)有线接入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外调制法单边带(SSB)调制方式承载60 GHz毫米波结合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的有线与无线结合的双向传输系统,并完成了平台的搭建。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仿真软件Optisystem,对基于RSOA的双向有线及无线混合接入系统背靠背以及光纤传输20 km后的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发送信号采用正交振幅调制(QAM),4QAM和16QAM两种信号采用SSB调制方式承载毫米波经光纤传输20 km后,接收端系统星座图旋转度和发散度最小,系统性能最好,满足系统传输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光通信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董桥桥,黄瑞,陈芬放,郭子硕,凌珑[2](2019)在《基于AMEsim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多热源、多温区和变温度的特点,基于AMEsim平台对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在4个US06工况不同功率分配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发动机出口水温最高接近100℃,电机的出口水温最高不到50℃,均偏离了最佳工作温度,经分析,发现系统架构过于独立,水泵和风扇控制策略为ON/OFF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热管理系统架构进行了优化,增加了预热模块,并将水泵和风扇控制策略改为简单有效的PID控制,优化后发动机出口温度基本在85℃~95℃之间,电机出口温度基本在55℃~70℃之间,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热管理系统满足了动力部件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朱鹏威,张彤,刘波波,卢明,阳华萍[3](2019)在《基于AMEsim的某大功率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某大功率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系统中各主要控制阀体的仿真模型,并根据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建立某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模型。以3档降2档为例子,进行某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换挡过程系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为某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翟力学,储爱华,张彤[4](2018)在《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液冷系统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镍氢电池组温度过高会影响其充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冷型的平铺堆迭式的镍氢电池组散热系统。基于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池组的功率需求和电池生热理论,建立了镍氢电池组的叁维仿真模型,利用StarCCM+软件对电池组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并在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循环工况下对镍氢电池组进行了温度场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的温度值吻合良好,电芯热平衡时的最高温度43.35℃,最低温度40.49℃,温差3.14℃,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该散热系统能够较好的控制电池的温升,满足HEV用镍氢电池组的设计需求。(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18年04期)

彭霞,王直杰,韩芳[5](2018)在《基于虚拟突触-时钟事件混合驱动神经网络系统仿真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逼真地仿真大规模生物神经网络系统对于生物神经系统及类脑智能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生物神经网络仿真算法的两个重要问题(1)如何提出新的突触电流计算模型,有效降低突触电流计算的资源消耗(实际单个神经元突触数量可达10~4条[1],网络中突触的数量远大于神经元的数量,因此突触电流的计算主导了网络仿真计算的计算量);(2)如何有效增强生物神经网络海量状态之间的计算独立性,增强算法的并行性能。首先,深入分析了突触动力学特性,结合与突触前神经元状态相关的突触状态(如电导系数)的计算特点以及传统突触电流计算模式,提出虚拟突触的概念模型,实现突触电流计算分离机制,避免了传统时钟驱动算法[2]突触电流计算中与突触前神经元状态相关的突触状态变量(如电导系数)的重复计算,降低了网络中突触电流计算的资源消耗;接着,基于虚拟突触概念模型,利用生物神经网络放电特性和普遍现象,提出突触电流计算的共同衰减过程,在实际网络仿真过程中,设计事件驱动机制[3],通过神经元放电事件触发时钟驱动算法中突触电流计算的修正计算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虚拟突触-时钟事件混合驱动算法。通过对大规模生物神经网络进行串行和并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减少突触电流计算量,提高大规模生物神经网络并行仿真效率,具有应用范围广、并行性能好、仿真效率高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06)

严允,朱迎谷,罗凌波[6](2018)在《基于电-液混合控制波浪补偿装置的起吊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用于有缆水下机器人起吊系统的波浪补偿装置,其将传统的绞车转轴和绞盘固定连接的方式改成通过若干液压马达和电机将绞车转轴力矩传输到绞盘的方式,通过调节电机和液压马达输出力矩实现波浪补偿控制,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不增加甲板安装面积。通过合理建模假设和数学推导,建立了该起吊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够准确描述起吊系统在规则波浪情况下的运动过程,且对应的波浪补偿装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减弱作用在吊装线缆的张紧力变化的剧烈程度,从而削弱了波浪对水下机器人运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控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牛亚楠[7](2018)在《混合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芯片参数提取与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混沌激光在光纤通信、激光雷达和故障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有利于混沌激光的实际应用,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们开始致力于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目前已经制作出的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大部分是单片集成,减小了混沌激光产生装置的体积,保证了装置性能的稳定性。但是,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需要昂贵的制作仪器,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混沌激光器芯片的生长过程,造成单片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成本较高。基于此,需要提出一种低成本、性能稳定的新型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结构。本文提出一种短腔光反馈混合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结构,该新型集成结构制作简单且成本低,更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在制作前,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该结构的可行性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为了使模拟结果更准确,我们通过实验提取了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内部参数,并将其代入速率方程中用真实的内部参数模拟。通过研究系统的分叉图发现,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1的混沌路径为倍周期路径,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2的混沌路径与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1的路径不同,不经历二倍周期等其他高倍周期振荡过程。进一步,通过计算系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并从不同反馈腔长下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动力学特性图中,我们得到了两个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产生混沌的最优制作参数,为混合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1的混沌最优区间为反馈腔长等于4 mm,反馈强度(K_(ap))为0.12<K_(ap)<0.2;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2的混沌最优区间为反馈腔长等于5 mm,反馈强度为0.07<K_(ap)<0.12。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对于短腔机制,不同的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由于内部参数的不同,产生混沌激光的外部条件也完全不同。(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欧鹏飞,冯乾隆,张洋森[8](2018)在《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油经济性,达到提高行驶性能的目的,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逻辑门转矩分配的控制策略,分析了驱动转矩分配规则和制动转矩分配规则,设计了适用于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敖宇,杨健晟[9](2018)在《基于Simulink的混合通信系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混合通信系统研究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库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利用该模型对方波信号、正弦波信号、锯齿波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可知,通信信道的延迟作用,以及噪声信号的影响,会使通信信号产生延迟效果和一定程度的失真现象。(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8年07期)

林钒,张艳[10](2018)在《基于LabVIEW与Simulink混合编程的微电网监控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凭借各种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普及,整体系统也越来越庞大,安全问题及设备性能问题应运而生,因此有必要对微电网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文中用MATLAB/Simulink搭建微电网系统,包含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蓄电池等设计。利用LabVIEW界面开发的优势设计了微电网系统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源的监控、储能系统的监控及系统的综合监控,利用SIT工具包将LabVIEW与MATLAB/Simulink无缝连接。实际仿真表明监控系统具有时效性高、运行稳定等特点,同时说明了LabVIEW与Simulink协同仿真能更好地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混合系统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多热源、多温区和变温度的特点,基于AMEsim平台对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在4个US06工况不同功率分配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发动机出口水温最高接近100℃,电机的出口水温最高不到50℃,均偏离了最佳工作温度,经分析,发现系统架构过于独立,水泵和风扇控制策略为ON/OFF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热管理系统架构进行了优化,增加了预热模块,并将水泵和风扇控制策略改为简单有效的PID控制,优化后发动机出口温度基本在85℃~95℃之间,电机出口温度基本在55℃~70℃之间,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热管理系统满足了动力部件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系统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赵钢明,张春蕾,张晨希.基于RSOA再调制的RoF与OFDM-PON混合系统仿真[J].光通信研究.2019

[2].董桥桥,黄瑞,陈芬放,郭子硕,凌珑.基于AMEsim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仿真研究[J].现代机械.2019

[3].朱鹏威,张彤,刘波波,卢明,阳华萍.基于AMEsim的某大功率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仿真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9

[4].翟力学,储爱华,张彤.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液冷系统仿真与试验研究[J].电池工业.2018

[5].彭霞,王直杰,韩芳.基于虚拟突触-时钟事件混合驱动神经网络系统仿真算法研究[C].第四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严允,朱迎谷,罗凌波.基于电-液混合控制波浪补偿装置的起吊系统仿真研究[J].控制与信息技术.2018

[7].牛亚楠.混合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芯片参数提取与系统仿真[D].太原理工大学.2018

[8].欧鹏飞,冯乾隆,张洋森.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仿真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9].敖宇,杨健晟.基于Simulink的混合通信系统仿真分析[J].电子世界.2018

[10].林钒,张艳.基于LabVIEW与Simulink混合编程的微电网监控系统仿真[J].通信电源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再生制动与ABS动态协调控制策略下分...1.15 数控 X-Y-Z 平台力/位置控制系统结...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架构试验车辆的动力系统结构系统方案实际运行工况与目标工况对比

标签:;  ;  ;  ;  ;  ;  ;  

混合系统仿真论文_赵钢明,张春蕾,张晨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