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伴性赤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蚕,基因,蛋白,酪氨酸,蚁蚕,催青,固醇。
伴性赤蚁论文文献综述
贾晓虎,杨忠生,雷芳,李应菊,刘万巧[1](2017)在《利用伴性赤蚁基因sch创新育种素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研究证明丝茧育中雄蚕的经济价值远高于雌蚕,雄蚕与雌蚕相比,据统计专养雄蚕比雌雄蚕混养,产丝量可增加15%,提高经济效益10%左右~([2])。因此在蚕业生产上实现专养雄蚕是21世纪家蚕育种的主要方向之一。伴性赤蚁蚕温敏致死性的发现,为实现专养雄蚕的目标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方法将sch基因分别导入优良现行品种,以提高伴性赤蚁经济性状,获得新育种素材,为进一步培育伴性赤蚁雄蚕品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蚕业》期刊2017年01期)
刘春,周梦婷,张银霞,夏庆友[2](2014)在《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温敏致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性赤蚁(sch)突变纯合型具有巧克力色的体色,经典遗传学研究表明,该突变位点位于家蚕的性染色体Z上,与性别连锁,而且在胚胎发育后期具有温敏致死效应。这两个特征使其成为调控性别的重要靶标基因。本研究基于家蚕基因组信息和遗传连锁图谱,对该基因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经过SNP标记筛选和4501个回交个体的连锁分析,最后锁定了sch突变基因所在区域,最终确定了该突变为家蚕编码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调控区域突变。在sch突变及等位致死突变中,两个不同类型的转座子破坏该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导致Bm Th基因的表达量急剧减少。通过RNAi及添食TH抑制剂降低野生型BmTh基因的表达产物,获得类似sch突变表型个体;添食酪氨酸羟化酶下游产物dopa成功营救sch突变表型。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量减少是sch幼虫形成巧克力色表皮的直接原因。高温下sch蚁蚕体内的dopa含量明显比常温更少。因此提出了sch温敏致死机理假说:家蚕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启动子的缺失,在高温下,不能有效应答热激蛋白类调控因子对该基因的增量表达,表达比常温更少的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蛋白,产生更少的黑色素产物dopa,导致其孵化相关器官的黑化和硬化不够,最终因孵化不能而死亡。(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8-13)
周梦婷[3](2014)在《家蚕伴性赤蚁(sch)高温致死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伴性赤蚁(sex-linked chocolate, sch)是赤蚁突变品种之一,其性状表现为蚁蚕体色和头部呈现红棕色,而蜕皮后体色与正常无明显区别。该性状为单一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位于家蚕性染色z上的21.5座位;同时伴性赤蚁胚胎后期具有温敏致死性,因此,家蚕育种学家利用这两个特性将sch培育成了单养雄蚕的生产品种。单养雄蚕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蚕丝,生产高品质蚕丝制品。前期研究已经克隆了sch的体色突变基因BmTh,该基因与温敏致死的关系目前还不是很明确,因此,本研究对伴性赤蚁的温敏致死机理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并获得了相应的结果:1、家蚕伴性赤蚁胚胎期温敏致死性状调查本研究从Dz和sch胚胎发育第五天至第八天每天都进行不同温度(25℃、30℃和35℃)和不同时间(1h、3h、16h、24h、36h、50h)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蚕卵放入25℃中正常催青待孵化后统计孵化率。实验结果显示:对胚胎发育第五天的蚕卵进行高温处理,两个品种的孵化率与高温处理时间没有相关性;对胚胎发育第六天的蚕卵进行高温处理,当35℃处理36h之前,孵化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处理36h后sch孵化率开始呈现降低的趋势,处理50h后sch的孵化率有明显降低,降低至1.75%,而Dz在相同条件10处理其孵化率并没有明显变化,我们认为sch在胚胎发育六天后,进行高温(35℃)处理36h-50h这个时间段以内胚胎对温度的升高比较敏感。2、不同温度条件处理下家蚕伴性赤蚁突变BmTh基因表达量和多巴含量检测及BmTh酶抑制剂处理后表型观察本研究对不同温度条件处理的家蚕伴性赤蚁BmTh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胚胎发育至“C”型胚时,对sch和Dz胚胎在25℃常温和35℃高温条件下分别处理24h和48h。RT-PCR和荧光定量结果显示:Dz胚胎内的BmTh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sch胚胎中,高温处理24h,BmTh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明显增加,但是高温条件下处理48h后sch中BmTh的表达量却比常温下sch的表达量更低。另外,我们还对sch和Dz发育至点青期的蚕卵进行不同温度(25℃、30℃、35℃)处理16h,检测BmTh酶下游产物多巴的含量,发现两个品种中多巴的含量均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逐步降低,但是sch蚕卵在多个温度条件下,多巴含量总是低于Dz。对Dz.sch蚁蚕中多巴含量进行检测显示,Dz蚁蚕中多巴的含量比sch蚁蚕多巴的含量要高。Dz添食TH酶抑制剂(3-IT)使其活性受到抑制,添加抑制剂的Dz二龄起蚕头部和体色呈白色,半月纹颜色与正常相比呈浅棕色,添加抑制剂的实验组存活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抑制剂浓度越高和处理温度越高,存活率越低。3.Dz.sch胚胎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已经清楚sch胚胎高温致死的敏感时期,我们选择胚胎发育至“C”型胚后高温处理48h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洲序数据评估显示:测序的质量分布Q30值均高于82.3%;测的序列与基因组比对效率比较高,均在65%以上,其中uniquely mapped reads所占的比例均在97%以上;测序的cDNA分布均匀,测序饱和度也很好,多方面数据的评估均说明测序质量相当好,可用于后续转录组的分析,同时也暗示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对相同品种不同温度间比较和相同温度不同品种间比较的差异基因进行了GO分类和COG分类,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为后期深入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比较Dz和sch两个品种高温(Dz-35℃vs Dz-25℃和sch-35℃vs sch-25℃)处理后的差异基因,其中两个品种分别高温处理后共有的差异基因为318个,仅存在于Dz或sch品种的差异基因分别为224个和242个;与Dz品种相比,sch品种常温和高温处理后(sch-25℃vs Dz-25℃和sch-35℃vs Dz-35℃)的差异基因分析,共有的差异基因为274个,仅为常温或高温处理组的差异基因分别为313个和210个。比较两个品种高温处理后共有的318个差异基因和sch品种高温处理后的210个共有差异基因,两者共有的差异基因有24个,其中最多的一类是表皮蛋白基因(9个),有趣的是,BGIBMGA012595基因都下调表达,推测其可能与sch高温致死相关。4、转录组代谢通路分析根据果蝇黑色素代谢通路中关键基因序列,将家蚕中的同源基因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差异基因中比对。结果表明: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sch品种中BmTh.yellow-d、GTPCH表达量与DZ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BmTh和yellow-d都下调表达,GTPCH上调表达。同时,我们还发现:35℃高温处理时,几丁质分解途径中关键酶几J‘质表达量上调2.04倍,但是该酶的表达量很低,因此这样的上调表达对几丁质的分解途径没有大的影响。高温条件处理下,Dz品种共有74个表皮蛋白差异基因,其中12个基因上调表达,62个基因下调表达;sch品种共有65个表皮差异基因,其中上调表达16个,下调表达49个。在这些差异基因中,共有19个基因注释为幼虫表皮蛋白的基因,其中Dz和sch品种分别为8个(2个上调表达,6个下调表达)和11个(4个上调表达,7个下调表达)。表皮蛋白是昆虫表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几丁质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同时表皮蛋白侧链还与色素类物质发生交联反应。表皮蛋白能与黑色素结合,对外骨骼的硬化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温情况下幼虫表皮蛋白基因下调表达的数量较多,高温下当表皮蛋白供应不足时,很可能会影响表皮的加固,与色素的结合作用,从而影响sch外骨骼和蚁蚕口器的正常硬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4-10)
[4](2010)在《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定位 克隆研究成果在PNAS杂志发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7月6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团队与日本等合作完成的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成果在国际着名学术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家蚕(本文来源于《蚕学通讯》期刊2010年03期)
陈萍[5](2008)在《家蚕胚胎期伴性温敏性与伴性赤蚁sch基因及亲本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伴性赤蚁家蚕品种 XT 和将 XT 的 sch 基因导入家蚕品种夏芳获得的伴性赤蚁品种夏 sch 为父本,以常规黑蚁品种为母本,分析了家蚕胚胎期伴性温敏性与伴性赤蚁 sch 基因及亲本其他遗传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夏 sch 伴性赤蚁的温敏性不比 XT 伴性赤蚁的温敏性弱, 即伴性温敏性状随伴性赤蚁性状一起表现,认为伴性赤蚁 sch 基因不仅控制伴性赤蚁性状, 而且还有控制胚胎伴性温敏性状作用:除 sch 基因外,伴性赤蚁温敏性强弱还与父本、母本的其他遗传物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期刊2008-10-01)
陈萍[6](2007)在《家蚕胚胎期伴性温敏性与伴性赤蚁sch基因及亲本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伴性赤蚁家蚕品种XT和将XT的sch基因导入家蚕品种夏芳获得的伴性赤蚁品种夏sch为父本,以常规黑蚁品种为母本,分析了家蚕胚胎期伴性温敏性与伴性赤蚁sch基因及亲本其他遗传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夏sch伴性赤蚁的温敏性不比XT伴性赤蚁的温敏性弱,即伴性温敏性状随伴性赤蚁性状一起表现,认为伴性赤蚁sch基因不仅控制伴性赤蚁性状,而且还有控制胚胎伴性温敏性状作用;除sch基因外,伴性赤蚁温敏性强弱还与父本、母本的其他遗传物质有关。(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7年02期)
杨金宏,孔卫青,卓兵,龚竞,朱勇[7](2007)在《家蚕伴性赤蚁基因(sch)连锁的RAPD标记及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伴性赤蚁基因(sch)温敏性的发现为雄蚕品种选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获得sch基因的DNA序列,采用RAPD技术,对sch的近等位基因系进行随机扩增,得到一条能稳定扩增、与sch基因连锁的特异片段,并对该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是家蚕固醇载体蛋白-x(sterol carrier protein x,SCPx)基因的一部分,根据测序结果命名为OPD02-759。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sch蚕SCPx基因的酮酯酰CoA硫解酶结构域(3-ketoacyl-CoA thiolase)的完整序列。序列长1107 bp,编码369 aa,分子量为39.3 kD,与正常家蚕该结构域有15个核苷酸的差异,翻译后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且其中2个发生在保守区域,此突变正好是RAPD扩增时出现特异带的随机引物结合位点。(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7年01期)
卢忠燕,侯勇,赵萍,林英,夏庆友[8](2005)在《家蚕伴性赤蚁sch胚胎期致死特异蛋白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家蚕生态致死突变伴性赤蚁sch和正常黑蚁夏芳在常温常湿、高温干燥催青条件下的蚕卵差异表达蛋白质,发现高温敏感伴性致死赤蚁的蚕卵在高温催青处理后,一个分子量50kD左右的蛋白点P34与正常相比有明显差异,高温干燥处理后该蛋白点浓度较弱,表达量较低;对照黑蚁夏芳的P34蛋白没有明显差异。对P34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并测定了其肽质量指纹图谱,通过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P34蛋白是一种新的蛋白质。(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5年01期)
卓兵[9](2004)在《家蚕伴性赤蚁基因(sch)的RAPD标记及其标记片段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蚕业生产上,由于雄蚕体质强健,虫蛹生命力强,茧层率高,茧丝长,解舒率高,雄蚕出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而且雄茧品质好,净度优,纤度细,雄茧缫丝等级高,雄茧单缫比雌雄茧混缫提高两个等级,达5A水平,且节约用桑15%左右,实现单养雄蚕是提高蚕茧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雄蚕品种的选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蚕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了sch蚕温敏性与sch在分子水平上的确切关系,还未找到决定sch蚕温敏性的相关基因和蛋白。sch蚕的温敏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其机理亟待阐明;温敏性状与伴性赤蚁基因(sch)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限制了其在研究及生产中的利用。从分子水平寻找与sch蚕高温致死性有关的基因和蛋白是阐明其分子机理的关键。 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RAPD标记作为依赖PCR反应的分子标记中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快捷地从未知基因组中获得有关基因的信息。因此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中,可以通过近等位基因系利用以RAPD为核心的核酸扫描技术跟踪目的基因—sch基因。 本研究采用RAPD-PCR技术,利用sch基因及其近等位基因系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扩增,通过对比,找到了一条能稳定重复的、跟sch基因连锁的特异片段OPD_(02)。为了进一步获取该序列的信息,对该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以及分析比对。结果表明: 1.这段序列是编码SCP-x的一段DNA序列,并根据测序结果命名为OPD_(02)—759bp。同时,发现该序列只是编码蛋白SCP-x的scp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即编码酮酯酰CoA硫解酶(3-ketoacyl-CoA thiolase)的DNA序列得后半部份。 2.设计特异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通过测序、拼接,获得了sch蚕编码酮酯酰CoA硫解酶的完整DNA序列。总共得到的编码区序列为1107bp,翻译后得到的蛋白质为369a.a,分子量为39.3kD。 3.对sch蚕酮酯酰CoA硫解酶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以及氨基酸分析。结果是与正常家蚕编码酮酯酰CoA硫解酶的DHA序列有15个核苷酸的差异,翻译后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通过与正常家蚕以及其他几个物种的比对分析发现,该差异其中有两个氨基酸突变发生在酮酯酰CoA硫解酶的结构保守区域,并且此突变正好是RAPD扩增时出现特异带的随机引物结合位点,最后对其可能功能进行了探讨。.击农选大争峨去李位掩文 4.根据家蚕数据库中的Bm叹”7278及肠园团21222进行拼接,得到完整的编码家蚕固醉载体蛋白一(steml‘山云er protein一,SCp.x)的cDNA序列,共计16 llbP。翻译后比较结果表明:家蚕固醉载体蛋白一长536‘a,分子量为57.,弘。,等电点PI为6.617,PH7.0时带电量为一1 .82,比脊椎动物(547几a,sgkD)少fl个氨基酸,比果蝇(544 a.a)少8个氨基酸.比较还发现固醉载体蛋白一的N端具有酮酷欲CoA硫解酶活性,C端具有固醉载体蛋白2即SCP.2的功能结构域。 一5.利用D入Astar软件包的决叻hgn将家蚕SCP-x氮墓酸与这些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并进行聚类分析和构建分子进化树,分析结果符合传统形态分类。(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李金玉,林健荣,廖富苹[10](2003)在《高温干燥对诱导伴性赤蚁蚕表达差异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温敏性的伴性赤蚁蚕(Bombysmori)S伴为材料,用高温干燥(30℃、RH60%)与常温常湿(25℃、RH80%)的条件对蚕卵进行催青处理,测定了胚胎各发育阶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均发现催青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催青后期急剧下降,且在后期高温干燥区低于常温常湿区。另外,通过对这两个处理区的蚕卵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筛选,寻找到孵化后期(胚胎发育到第8天时)的胚胎有明显差异蛋白带,并对这两条差异蛋白带进行扫描分析,发现一些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对这两个处理区较大差异蛋白区带进行分离提纯,经氨基酸组分测定表明,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相同,而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氨基酸总含量常温常湿区低于高温干燥区。(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伴性赤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性赤蚁(sch)突变纯合型具有巧克力色的体色,经典遗传学研究表明,该突变位点位于家蚕的性染色体Z上,与性别连锁,而且在胚胎发育后期具有温敏致死效应。这两个特征使其成为调控性别的重要靶标基因。本研究基于家蚕基因组信息和遗传连锁图谱,对该基因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经过SNP标记筛选和4501个回交个体的连锁分析,最后锁定了sch突变基因所在区域,最终确定了该突变为家蚕编码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调控区域突变。在sch突变及等位致死突变中,两个不同类型的转座子破坏该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导致Bm Th基因的表达量急剧减少。通过RNAi及添食TH抑制剂降低野生型BmTh基因的表达产物,获得类似sch突变表型个体;添食酪氨酸羟化酶下游产物dopa成功营救sch突变表型。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量减少是sch幼虫形成巧克力色表皮的直接原因。高温下sch蚁蚕体内的dopa含量明显比常温更少。因此提出了sch温敏致死机理假说:家蚕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启动子的缺失,在高温下,不能有效应答热激蛋白类调控因子对该基因的增量表达,表达比常温更少的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蛋白,产生更少的黑色素产物dopa,导致其孵化相关器官的黑化和硬化不够,最终因孵化不能而死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伴性赤蚁论文参考文献
[1].贾晓虎,杨忠生,雷芳,李应菊,刘万巧.利用伴性赤蚁基因sch创新育种素材[J].四川蚕业.2017
[2].刘春,周梦婷,张银霞,夏庆友.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温敏致死研究[C].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3].周梦婷.家蚕伴性赤蚁(sch)高温致死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成果在PNAS杂志发表[J].蚕学通讯.2010
[5].陈萍.家蚕胚胎期伴性温敏性与伴性赤蚁sch基因及亲本的关系研究[C].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2008
[6].陈萍.家蚕胚胎期伴性温敏性与伴性赤蚁sch基因及亲本的关系研究[J].蚕业科学.2007
[7].杨金宏,孔卫青,卓兵,龚竞,朱勇.家蚕伴性赤蚁基因(sch)连锁的RAPD标记及相关分析[J].蚕业科学.2007
[8].卢忠燕,侯勇,赵萍,林英,夏庆友.家蚕伴性赤蚁sch胚胎期致死特异蛋白差异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5
[9].卓兵.家蚕伴性赤蚁基因(sch)的RAPD标记及其标记片段序列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
[10].李金玉,林健荣,廖富苹.高温干燥对诱导伴性赤蚁蚕表达差异蛋白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