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底论文-李元齐,焦听雷,罗金辉,王文广,罗明勇

混凝土基底论文-李元齐,焦听雷,罗金辉,王文广,罗明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基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大宽高比,基底反力分布模式,室外试验

混凝土基底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齐,焦听雷,罗金辉,王文广,罗明勇[1](2018)在《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室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9—2014)要求基础宽高比不超过2.5且偏心距不超过1/6基础宽度,对宽高比大于2.5的混凝土独立基础基底反力分布模式并未给出相关规定。首先,对9个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进行室外试验;其次,对不同宽高比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基底反力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宽高比、偏心率、土体类型对基底反力分布的影响;最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此类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给出了基底反力取值建议。结果表明: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在轴压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分布模式总体为中间大、边缘小;在大偏压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基底边缘附近。试验成果可为宽高比大于2.5的混凝土扩展基础弯矩计算提供实际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5期)

焦听雷[2](2018)在《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试验,总结了大宽高比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基底反力分布模式。指出大宽高比基础在轴压荷载下,基底反力分布模式为中心大、边缘小,在大偏压荷载下,基底反力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基底边缘附近,较软地基土上的基础,基底反力趋向于中心大、边缘小,并分析了出现此类分布模式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大宽高比混凝土基础设计时反力取值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肖猛,张正勇,焦听雷,秦小亮,罗金辉[3](2017)在《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应用背景,系统回顾和分析了针对基底反力分布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影响参数及其变化范围、以及国内外相关规范对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的考虑方法。最后,结合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的承载特点,给出了其基底反力分布规律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S2期)

米晓晨,万瑞,米向东,张保卫,李晓冬[4](2017)在《中交汇通横琴广场超高层建筑箱基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交汇通横琴广场工程主塔楼箱形基础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综合浇捣技术进行施工,依据现场技术条件、施工条件、平面布置情况,利用溜槽的"快"、地泵的"广"、汽车泵的"活"有机结合,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顺利地完成了主塔楼箱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未发现异常裂缝,积累了相关技术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7年08期)

王志伟,赵有明,张千里,马伟斌,马超锋[5](2017)在《高速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损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力学原理与能量耗散原理,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拉—压—拉—压"反复受力特点,定义双标量损伤变量,引入硬化函数,建立混凝土受拉、受压条件下基于修正弹塑性亥姆霍兹自由能的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在有效应力空间,根据塑性力学正交法则推导损伤变量的演化法则;在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求解的基础上,建立"弹性预测—塑性修正—损伤修正"数值分析算法,并进行程序二次开发,实现对随机损伤本构模型的求解。通过与混凝土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随机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该模型既可在均值意义上反映混凝土受拉、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也可以在概率意义上模拟其离散范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混凝土受力行为的非线性与随机性;可用于计算分析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演化规律及损伤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刘宁,彭立敏,施成华[6](2016)在《基底刚度影响仰拱混凝土疲劳损伤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铁路隧道基底刚度对仰拱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影响,研制了一种可变换基底刚度并模拟仰拱力学环境的加载装置,结合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仰拱混凝土疲劳损伤的试验研究,揭示了静动载耦合作用下隧道仰拱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机理,构建了引入抗力系数的仰拱混凝土疲劳损伤计算模型,阐明了基底刚度对仰拱混凝土动态应变特征及疲劳损伤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隧道基底刚度对仰拱混凝土疲劳损伤和累积应变增长影响显着;随着基底刚度的降低,混凝土动应变及损伤值快速增长并发生疲劳破坏;混凝土损伤演化曲线与动应变曲线相似,均具有明显的叁阶段变化特征;基于疲劳损伤拟合公式和抗力系数表达式,量化了基底刚度对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影响程度;均布弹簧基底有利于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提高,其疲劳寿命约为叁点弯折条件下混凝土疲劳寿命的10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12期)

程建平[7](2015)在《既有重载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厚度对隧底结构受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地质雷达对一既有重载隧道基底混凝土厚度进行了探测,测试断面基底混凝土厚度小于设计值。利用ANSYS建立荷载—结构平面动力分析模型,依据现场取样试验结果并结合实车动态试验结果,分析了30 t轴重重载列车通过时隧道基底混凝土厚度对基底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底混凝土安全系数从规范中的3.0降至2.0,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考虑到隧道结构尺寸要求,示范段内的隧道基底混凝土厚度Ⅴ级围岩区应不小于0.5 m,Ⅳ级围岩区应不小于0.4 m。因此,对于隧底出现的混凝土厚度不足情况,应酌情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保证列车安全运营。(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5年07期)

熊立红,陈军法,王涛,杨光[8](2014)在《钢管混凝土柱基底隔震系统拟静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隔震技术作为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一种途径,已经得到工程界的普遍认可。钢管混凝土柱基底隔震系统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通过对4组钢管混凝土柱隔震系统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隔震系统在不同竖向压力作用下的恢复力特性,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柱基底隔震系统抗震剪切承载力主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直径和竖向荷载相关。提出钢管混凝土柱隔震系统抗震剪切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为钢管混凝土柱隔震系统的抗震分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余景良,杨冬[9](2014)在《某工程地下室高厚筏基底板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广州地区某大型筏基施工实例分析,探讨地下室高厚筏基底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施工技术难点,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并提出底板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结果表明,通过选取低水化热材料、合理控制温度应力、采取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措施可有效避免施工冷缝,确保地下室复杂环境下高厚筏基底板具有良好的抗渗抗裂及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13期)

孙余好,郭志柳[10](2013)在《泵房筏基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裂缝在实际建构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其中水泵房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裂缝尤为突出,不仅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而且修复费用也相当惊人.海南昌江核电厂淡水取水泵房工程在泵房筏基底板混凝土施工中,分别在前期准备、工艺流程、浇筑顺序和蓄水养护等环节采取措施严加控制,预防了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对同类工程施工中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裂缝措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混凝土基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室内试验,总结了大宽高比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基底反力分布模式。指出大宽高比基础在轴压荷载下,基底反力分布模式为中心大、边缘小,在大偏压荷载下,基底反力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基底边缘附近,较软地基土上的基础,基底反力趋向于中心大、边缘小,并分析了出现此类分布模式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大宽高比混凝土基础设计时反力取值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基底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元齐,焦听雷,罗金辉,王文广,罗明勇.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室外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8

[2].焦听雷.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8

[3].肖猛,张正勇,焦听雷,秦小亮,罗金辉.大宽高比混凝土独立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J].建筑结构.2017

[4].米晓晨,万瑞,米向东,张保卫,李晓冬.中交汇通横琴广场超高层建筑箱基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J].中国港湾建设.2017

[5].王志伟,赵有明,张千里,马伟斌,马超锋.高速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损伤模型[J].中国铁道科学.2017

[6].刘宁,彭立敏,施成华.基底刚度影响仰拱混凝土疲劳损伤的试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程建平.既有重载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厚度对隧底结构受力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5

[8].熊立红,陈军法,王涛,杨光.钢管混凝土柱基底隔震系统拟静力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

[9].余景良,杨冬.某工程地下室高厚筏基底板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10].孙余好,郭志柳.泵房筏基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初探[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

标签:;  ;  ;  ;  

混凝土基底论文-李元齐,焦听雷,罗金辉,王文广,罗明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