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以往一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教学举措。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思维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
1发展学生个性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儿童展开合理想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便于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对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十分有益,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1.1营造氛围,发展个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既包括文史哲等各方面的知识,又及时对生活中的很多信息进行反馈,内容是不断更新变化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允许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质疑、问难,对学生的意见,正确的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对不够正确的,不要轻易否定,要呵护其敢于发表意见的精神,让学生从小养成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1.2注重差异,发展个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走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必然带有个性化倾向。因此,作为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统一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课文的主旨是说明不要听奉承话,否则会上当受骗,但有的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却对狐狸大加赞赏,认为狐狸爱动脑筋。不怕失败,直到成功为止。这的确是孩子们独特的感受,且有合理的因素,是正常的、健康的,我们就要珍视、呵护。
1.3在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学生特质的表现,社会越是进步越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但是学生的个性主要应该从语文的实践中培养并且发展起来。语文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丰富的,五光十色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学生的个性就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语文两个课堂活动之中,当然校园课堂的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但是课内的第一课堂也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通过第二课堂才能弥补。因此,第二课堂的语文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升。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台发因素。语文教学中的观察,一是观察人事景事;二是观察社会现象;三是观察图片照片。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梁任公先生教导他的学生时有一句名言:善观者观滴水可知大海,观一指可知全身,不以其己知蔽其所未知,却以其己知推及未知,是谓慧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等都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标,确立科学态度,要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和好奇心,还要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确定观察的顺序。与此同时还应具备教给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记录,如何分析整理材料。例如,有一本杂志上记载:一个四年级学生,在夏日的夜晚观察路灯帝的飞虫,发现白炽灯吸引昆虫,在日记中记下这一现象后,就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弄懂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懂得了人们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为农副业生产服务。
3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展思维科学发明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就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积极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第一,要让学生养成预习课文,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第二,老师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提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第三,课堂上或课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争辩,教师对不同的意见要推迟判断,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第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读活书,活读书,勇于向老师、课本、参考资料提出疑问,“吹毛求疵”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人际环境
创造性教学不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发展学生一般能力的突破口,而且更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修改作为教学取向之一,更好地使学生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并拥有协调的社会性和个性。创造性教学是真正完整的“人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流动着热烈的学习情、教学情的情感场。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的情感场中,教师带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带着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期望,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学而不厌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喜悦和满足,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记得在一次作文中,有一名学生这样写到:“老师,我非常佩服你,因为你在一个月当中竟一次也没笑过,这种功夫是怎么炼成的?”当时我很生气,深思一番才知,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从此,我总是面带微笑进课堂,对出色的、成功的孩子赋予他们赞赏的微笑,出错或失败的孩子从微笑中给予他们鼓励。不觉间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亲近快乐,和谐合作,师生共创”的人际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开发区风化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