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渤海海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渤海,海冰,海洋,国家海洋局,灾害,辽东湾,海洋工程。
渤海海冰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王进,马宇腾,李帅[1](2019)在《2009—2010年渤海海冰对M_2分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值模拟研究了2009—2010年渤海海冰对M2分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冰拖曳力系数设置为0.007 5时,渤海湾、辽东湾和莱州湾湾顶M2分潮的振幅较无冰时仅减少了1 cm左右。将海冰的拖曳力系数从0.005增加到0.01时,M2分潮的振幅减少了2 cm,而迟角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10-11)
刘成,车达升,李晓东[2](2019)在《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冰是中国黄渤海冬季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为进一步认识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和日变化机理,提高海冰短期预报水平,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MASIE海冰范围产品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了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日海冰面积与海洋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集中在辽东湾和朝鲜湾,海冰覆盖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3个阶段,其中生成阶段明显长于融化阶段。39°N以北黄渤海日均海表温度(SST)、海面2 m气温(T_(2m))、海面2 m气温<-2℃积温(T_c)和海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P<0.01)、-0.52(P<0.01)和-0.50(P<0.01)。因此,39°N以北黄渤海海气界面的热力环境是影响黄渤海海冰面积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在2018年黄渤海海冰生成发展阶段,海冰面积共出现两次异常减少,这两次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主要是由海区前一日升温和偏南风造成的。(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成,曹祥村,尹朝晖,耿殿鹏[3](2019)在《2007-2018年黄渤海海冰气候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海冰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格点数据和黄渤海近岸13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研究了2007-2018年黄渤海海冰范围的变化特征,探讨了近12年黄渤海海冰范围对近岸陆地气温、大气环流和局地天气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黄渤海海冰范围年际振荡明显,近12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同期黄渤海近岸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是一年中海冰范围最大的时期。(2)海冰范围偏大与偏小年份东亚地区500 hPa大气环流形势呈现出近乎相反的分布。(3)东亚阻塞形势的建立是黄渤海海冰范围爆发性增大的一个前兆信号,它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造成黄渤海海冰范围爆发性增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许宁,袁帅,闫启仑[4](2019)在《渤海海冰及其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冰是渤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区域现象。通常年份冰期可跨4个月,覆盖渤海40%的海域面积。海冰对海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典型生态环境和海上突发事故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是渤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任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渤海海冰的生成条件和时空分布分析,论述渤海海冰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海洋生物和海上突发事件的可能影响途径与程度;最后提出要从冰情、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生物等几个方面加强冰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7期)
张永伟[5](2018)在《浅谈渤海海冰对海洋平台的危害及控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区域储存有丰富油气资源,每年冬季出现的海冰已经对油气平台的正常生产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冰对海洋平台的影响是多种破坏力的综合作用,主要包括浮动冰的撞击力、整块冰的挤压力、海冰与导管架的摩擦力,以及产生的共激振动等,为降低海冰带来的破坏性,建议加大对抗冰结构物研发力度,提高导管架设计载荷,并逐步建立完善海冰检测及应急机制。(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庞海洋[6](2018)在《近50年来渤海海冰时空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精确的提取海冰信息,得到海冰覆盖的时空分布数据,是海冰及生态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遥感卫星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归一化差值雪指数(NDSI)主要是根据积雪与其它地物光谱特征差异(在波长0.53~0.59μm处高反射率,在1.57~1.65μm处强吸收),通过和差比混合运算,突出遥感影像上积雪信息,提高雪的提取精度。海冰光谱反射特性与积雪相似,特别是在蓝紫光、蓝光波段高于绿光波长处的反射率,本文以Landsat系列卫星OLI影像为数据源,引入蓝光和蓝紫光通道,提出了ENDSI模型,用于海冰信息的提取。海冰是渤海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也是潜在的淡水资源,研究海冰的发展规律、致灾区域及影响因子对海冰灾害的预防、预报有重要意义。以渤海为研究区,提出曾结冰区域的概念,利用时间序列、迭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73年以来渤海海冰发展趋势,空间分布规律及海水深度对海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曾结冰区域面积与单冰日面积相比,更有效的反应年内海冰冰情,对气温更加敏感,可以作为衡量海冰年际变化的依据;(2)1973年以来,渤海海冰没有减弱趋势,最小曾结冰面积保持不变,最大曾结冰面积成增大趋势,2000年以后海冰年际变化加剧冰情加重;(3)辽东湾1/2左右海域年结冰概率在70%以上,是渤海主要的结冰海域,渤海湾和莱州湾常结冰区域,主要集中在偏东南一侧海水深度小于6 m的较小海域,年结冰概率在60%-80%之间;(4)海水深度是影响渤海海冰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辽东湾海冰发展的4个阶段海水深度产生不同作用,致使海冰空间变化的谷线与等深线谷线趋于一致,又略有差异。对1980-2016年间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海冰冰情分级,发现渤海内部冰情等级存在区域差异和年际差异,结冰面积辽东湾最大,冰情等级以莱州湾最为严重,相比于2000年以前,2000年以后冰情等级明显加重,绘制了不同冰情等级下海冰影响范围图,为海冰预防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海水深度与海冰的关系,发现海水深度影响海冰结冰难易程度及发展速度,利用水深与负积温二元线性拟合,可以提高负积温单一因素下对海冰离岸距离的拟合优度,为预测海冰发展奠定基础。辽东湾是渤海海冰灾害最严重的区域,精确预报海冰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对降低海冰灾害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辽东湾为研究区,以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为数据源,根据2010/2011年度到2014/2015年度辽东湾海冰5年结冰信息得出该海域结冰概率,建立营口气象站积温与结冰概率的关系模型,对辽东湾2015/2016年度海冰初冰期至盛冰期的发展及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报,结果表明:利用结冰概率与营口积温相关关系可以实现对辽东湾海冰的动态预测,利用混淆矩阵对海冰提取结果检验,总体精度在90%以上,为渤海及其它地区局部条件下海冰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焦慧[7](2018)在《基于Landsat-8数据和MODIS数据的渤海海冰信息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每年冬季该地区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海冰灾害。截至目前,海冰灾害已经造成该地区石油平台多次倒塌,船舶受损和航运受阻,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1])。本文基于2016年的Landsat-8辽东湾数据和MODIS渤海数据进行海冰范围的提取,并计算海冰的面积、密集度等信息,然后建立MODIS数据海冰的短波宽带反射率和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出海冰的厚度,从而对海冰实现分类。(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8年05期)
许宁,刘雪琴,袁帅,张大勇,王延林[8](2018)在《基于突发海洋生态灾害防范的海洋工程海冰灾害风险监测——以渤海石油平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突发海洋生态灾害防范的需求,文章以渤海石油平台为例,研究海洋工程海冰灾害风险监测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表明,围绕风险监测的目标和内容确定系统构架,渤海石油平台海冰灾害风险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结构运行状态监测和海冰环境要素监测2个子系统,可综合结构振动监测和冰情监测直接判别和动态监控风险等级。(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刘潇然[9](2018)在《千里驰骋 测海观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随着冷空气不断侵入,渤黄海沿岸海冰增势迅猛。自1月26日起,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连续4次发布海冰蓝色预警。冰情最严重的辽东湾浮冰范围最大扩至74海里,可见海冰面积达17088平方公里,已接近黄色预警线。在此期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国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8-02-07)
房河宇,杨春忠,马慧敏,徐晓甫,刘长根[10](2018)在《波浪与渤海近岸海冰流固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波浪作用下,近岸海冰断裂发生时的极限波高和波长可以为大尺度海冰模型中的参数化提供依据。利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渤海冬季近岸海冰、波浪的相关参数,模拟了波浪与小尺度近岸固定海冰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出了波浪作用下海冰的最大主应力、最大主应变和自由端位移峰值随入射波浪要素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结合渤海海冰的强度,分析了海冰由于波浪作用而发生断裂的极限波高及极限波长。结果表明:海冰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最大主应变的最大值和自由端位移峰值的绝对值随波高、波长的增加而增大。辽东湾某典型海域,当水深为5m,海冰长为2m,冰厚为0.3m以及入射波周期为3s时,海冰发生断裂的极限波高为0.63m;入射波高0.6m时,海冰断裂极限波长为15.35m。(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1期)
渤海海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冰是中国黄渤海冬季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为进一步认识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和日变化机理,提高海冰短期预报水平,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MASIE海冰范围产品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了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日海冰面积与海洋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集中在辽东湾和朝鲜湾,海冰覆盖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3个阶段,其中生成阶段明显长于融化阶段。39°N以北黄渤海日均海表温度(SST)、海面2 m气温(T_(2m))、海面2 m气温<-2℃积温(T_c)和海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P<0.01)、-0.52(P<0.01)和-0.50(P<0.01)。因此,39°N以北黄渤海海气界面的热力环境是影响黄渤海海冰面积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在2018年黄渤海海冰生成发展阶段,海冰面积共出现两次异常减少,这两次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主要是由海区前一日升温和偏南风造成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渤海海冰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王进,马宇腾,李帅.2009—2010年渤海海冰对M_2分潮的影响[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9
[2].刘成,车达升,李晓东.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资源科学.2019
[3].刘成,曹祥村,尹朝晖,耿殿鹏.2007-2018年黄渤海海冰气候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海洋通报.2019
[4].许宁,袁帅,闫启仑.渤海海冰及其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保护.2019
[5].张永伟.浅谈渤海海冰对海洋平台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18
[6].庞海洋.近50年来渤海海冰时空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D].鲁东大学.2018
[7].焦慧.基于Landsat-8数据和MODIS数据的渤海海冰信息提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
[8].许宁,刘雪琴,袁帅,张大勇,王延林.基于突发海洋生态灾害防范的海洋工程海冰灾害风险监测——以渤海石油平台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
[9].刘潇然.千里驰骋测海观冰[N].中国海洋报.2018
[10].房河宇,杨春忠,马慧敏,徐晓甫,刘长根.波浪与渤海近岸海冰流固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J].海洋科学进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