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轧机试验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试验台,油膜,轴承,轧机,机架,液压,有限元。
轧机试验台论文文献综述
唐雪锋,王建梅,侯定邦[1](2019)在《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轴承参数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膜轴承作为关键基础旋转部件,在许多场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上试验轴承参数为例,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再根据遗传算法,研究分析了叁个单目标函数集成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获得了优化后的设计参数。通过MATLAB编程的油膜压力计算发现,优化后的参数在提高轴承承载能力方面明显较好于传统设计参数,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数据和增加轴承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立新[2](2014)在《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系统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膜轴承试验研究是完善油膜轴承润滑理论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重要手段。该研究以国家青年科学基金(51205269)、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项目(2012011018-2)以及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3-093)为依托,我校自行研制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弥补了我国模拟生产条件下高转速、重载荷工况下油膜轴承试验设备的空白。该试验台由机、电、液、气等子系统构成,各系统完善,稳定性强,为提高我国重型装备用油膜轴承的设计水平,起到了支撑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油膜轴承试验研究的要求,本文对油膜轴承试验台的控制系统与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对试验台机械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加工;开发了油膜参数测试系统,并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制定了油膜轴承测试方案,根据试验数据对油膜温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对油膜轴承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科学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优化试验台控制系统。对试验台进行了联锁自动控制,实现了载荷的闭环控制和入口油温的智能控制,优化了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并基于PLC对试验台进行了远程监控,提高了试验台的操作性能、控制精度。第二,设计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和加工了新轴承,在新试验轴承上布置了传感器测量油膜温度、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使油膜轴承在结构上具备油膜参数测量的条件。主轴转速是油膜轴承试验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计算和分析了试验台的负载特性,通过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机和联轴器,使试验台的机械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同时拓展了试验范围。第叁,开发了相对完善的油膜参数测试系统,可以对油膜参数进行动态监测和采集。第四,制定了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了油膜轴承的工作性能,计算了影响油膜参数因素的权重,并对试验台系统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对试验台系统进行优化后,其可操作性得到了增强,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试验领域得到了拓展,油膜参数测试系统工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对推进油膜轴承试验研究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耿延龙[3](2014)在《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膜轴承是一种采用润滑油作为摩擦介质的滑动轴承,广泛应用于线材的生产中。特别是线材生产的精轧机部分,可以承受高速、高载、易污染的苛刻工况。当前,国内科研部门或企业对于滑动轴承试验台的研究颇多,但针对滑动轴承所需的润滑介质的研究的试验台却少之又少。本文设计的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能模拟轧机精轧机部分的实际工况,能实现以油膜厚度、润滑油温升为评价指标的不同工况下的对比试验,实现对润滑油性能的分析和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含水条件下油膜轴承润滑油机理研究的解决方案,主要完成了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的整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与驱动系统设计、润滑系统设计、加载系统设计、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其中,机械与驱动系统采用电主轴作为驱动电机,提供6000r/min的额定转速,采用叁套整体式油膜轴承作为试验轴承和支持轴承;润滑系统采用两套独立的润滑系统,并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记录润滑油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温度来评价润滑油的温升性能;加载系统采用液压加载,实现径向150kN的加载力;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相关的数据采集卡及工控机等组成,并采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润滑油膜的厚度。(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3-01)
陈晓亮[4](2013)在《基于相似理论的轧机液压AGC缸模型试验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相似理论解释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相似现象的本质。我们可以以其为工具去探索实体与模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只有在满足实体与模拟设备之间的相似程度后,才能够将由模拟设备而得的相关参数推广到工程实践中。模型试验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相似理论。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判定实体与模型之间的相似是否满足要求。计算机的问世赋予了相似理论新的历史意义,使其成为了仿真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本课题以轧机液压AGC缸为线索,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叁部分:相似理论的推导与普及应用、液压站的设计理论及“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度分析。以ANSYS Fluent软件为平台,对“模型”与“原型”所形成的的速度场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在理论上验证了推论的正确性。本文对相似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对广义相似理论与面向流体的流体相似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完成了更为直观的“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参数换算关系表。设计人员只需要根据相关关系式就能以“原型”为蓝本完成试验用“模型”的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模型试验的设计与缩短了模型试验的进程。本文所研究的相似理论系统简单实用,缩短了模型设计的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对于现代相似理论的普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6-01)
马立新,王建梅,康建峰,黄讯杰[5](2012)在《轧机轴承试验台PLC与直流调速装置故障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大型轧机轴承综合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给出了PLC与直流调速装置的常见通信故障和解决方法、以及直流调速装置的参数设置和直流电动机实现正反转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2年11期)
薛涛[6](2011)在《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参数监控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膜轴承多用于冶金机械、矿山机械、建筑机械等低速度、大载荷、多冲击、工作环境差及安全程度高的重型机械上。油膜轴承运行情况的监测可以对设备的安全进行预测,避免发生重大事故。并且油膜轴承的运行监测数据可以作为研究轴承损伤的重要依据,可以为油膜轴承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提供实际依据。本校综合利用现代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测试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可以实现不同工况下油膜轴承运行参数的测量。本文是在该实验台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油膜轴承运行参数的测试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对原有的控制程序进行了优化。根据油膜轴承的运行要求实现润滑站,液压站与主电机间的联锁自动控制,防止误操作使轴承损伤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实现两个主要参数“轴的转速”及“轴承的载荷”的PID闭环控制,使控制更精确更好的模拟实际工况。其次叙述了油膜温度、压力、厚度的测量方案。该系统装有25个热电偶和12个压力传感器可以测得油膜温度和压力的分布情况;装有3个位移传感器可以得到油膜的分布情况、最小油膜厚度及其方位角。在该系统通过西门子直流调速装置实现直流电机无极调速,以设定轧辊不同转速;通过比例放大器控制电磁溢流阀的开口度,继而控制输出流量实现加载压力的控制。所以该实验台可以测得不同工况下油膜温度、压力、厚度。该系统以WINCC为软件平台编写监控和数据采集软件,可对润滑站、直流电机和液压站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和远程操作,对油膜温度、压力、厚度等实验数据进行归档以历史趋势和表格的形式直观动态的显示,并实现实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1-07-01)
张跃军[7](2008)在《轧机试验台机架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ANSYS软件的基础上,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前提,以提高机架的强度和刚度、减小机架纵向变形为目的,对轧机试验台机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经实践证明,优化模型完全符合实际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08年08期)
卜匀,王晓东,靳同红[8](2007)在《轧机AGC油缸试验台加载机架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解析法和有限单元法对AGC油缸试验台加载机架进行了分析计算。在分析计算过程中,取对称加载机架的一半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载荷的施加、约束的处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7年12期)
王晓东[9](2007)在《轧机AGC油缸试验台加载机架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加载机架工作特点和机架强度分析计算的结果,提出了改造设计方案;运用优化设计方法对改造设计进行了优化;并用解析法和有限单元法对改造设计的机架进行了验证分析.发现优化后机架的性能优于原机架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南方金属》期刊2007年04期)
陈阳[10](2007)在《基于嵌入式控制器的轧机试验台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工程学科,为工业企业的成功应用带来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为远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嵌入式系统的灵活性、特定性、广泛性为我们开发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提供了新的方向。本论文以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设备研究所轧机试验台为研究对象,利用C++Builder开发平台成功开发了一套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的轧机试验台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软件系统。主要内容为:1)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的远程监测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出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和SOAP模型的系统应用体系结构;2)针对基于C/S模式的系统在升级、维护方面不便的缺点,提出了建立基于B/S模式的远程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将系统的维护、升级工作全部放在服务器进行,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实现真正的“瘦”客户端;3)采用了ActiveX技术,将信号处理函数全部放入OCX控件中。OCX控件从服务器下载到本机运行,充分利用了本机PC的性能,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4)系统提供了网络安全中应用最广泛的口令系统和防火墙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通过试运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良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对于今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可推广应用于工业现场。(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07-04-25)
轧机试验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膜轴承试验研究是完善油膜轴承润滑理论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重要手段。该研究以国家青年科学基金(51205269)、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项目(2012011018-2)以及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3-093)为依托,我校自行研制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弥补了我国模拟生产条件下高转速、重载荷工况下油膜轴承试验设备的空白。该试验台由机、电、液、气等子系统构成,各系统完善,稳定性强,为提高我国重型装备用油膜轴承的设计水平,起到了支撑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油膜轴承试验研究的要求,本文对油膜轴承试验台的控制系统与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对试验台机械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加工;开发了油膜参数测试系统,并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制定了油膜轴承测试方案,根据试验数据对油膜温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对油膜轴承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科学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优化试验台控制系统。对试验台进行了联锁自动控制,实现了载荷的闭环控制和入口油温的智能控制,优化了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并基于PLC对试验台进行了远程监控,提高了试验台的操作性能、控制精度。第二,设计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和加工了新轴承,在新试验轴承上布置了传感器测量油膜温度、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使油膜轴承在结构上具备油膜参数测量的条件。主轴转速是油膜轴承试验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计算和分析了试验台的负载特性,通过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机和联轴器,使试验台的机械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同时拓展了试验范围。第叁,开发了相对完善的油膜参数测试系统,可以对油膜参数进行动态监测和采集。第四,制定了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了油膜轴承的工作性能,计算了影响油膜参数因素的权重,并对试验台系统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对试验台系统进行优化后,其可操作性得到了增强,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试验领域得到了拓展,油膜参数测试系统工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对推进油膜轴承试验研究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轧机试验台论文参考文献
[1].唐雪锋,王建梅,侯定邦.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轴承参数优化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9
[2].马立新.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系统性能优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
[3].耿延龙.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陈晓亮.基于相似理论的轧机液压AGC缸模型试验台设计[D].东北大学.2013
[5].马立新,王建梅,康建峰,黄讯杰.轧机轴承试验台PLC与直流调速装置故障处理[J].轴承.2012
[6].薛涛.轧机油膜轴承试验台参数监控系统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
[7].张跃军.轧机试验台机架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8
[8].卜匀,王晓东,靳同红.轧机AGC油缸试验台加载机架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
[9].王晓东.轧机AGC油缸试验台加载机架结构优化设计[J].南方金属.2007
[10].陈阳.基于嵌入式控制器的轧机试验台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D].武汉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