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746052)
摘要:“德”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话题。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所特有的思想性、语言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助力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课堂;渗透
1引言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形态相符的意识形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应从日常教学的细微处入手,将德育思想融入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从中受益,并形成正面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现状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不足。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已不再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逐渐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但许多教师却仍将教学局限在语文本身的知识层面上,未向小学生的其他思想方面拓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甚至有的教师会认为德育教育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这部分教师虽不排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却吝啬语文课堂时间,使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二,德育渗透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经常采用的手段有全班齐读、小组分段读、男女生赛读、学生个别读,一个学生读完另一个学生接着读,看似形式多样,学生都很认真地读,其实由于教师在阅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动地为读而读,基本没有用心、用情去读,有的学生甚至在读过之后都不知文章的大意是什么。这样的德育渗透不但浪费时间还没有什么效果,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小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完善,心智也不成熟,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识别生活环境中的有益因素与有害因素,让小学生懂得如何甄别人生道路上的诱惑与陷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心智发展,培养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必经之路。其次,语文学科教学的需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和文学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小学语文学科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通过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以此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的长足发展。最后,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这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自我约束的良好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4.1立足教材,提高道德认识
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内容,更要明白教材编排意图,挖掘德育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辨别是非。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了解戈壁以及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再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情境,和边疆工作人员以及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感悟建设者顽强不屈、不畏困难的精神;最后,在氛围积淀到一定程度时,围绕文章中心词“高大、几棵白杨树”,让学生领悟词语隐含的意蕴,真正感受祖国建设者勇于奉献的精神。以教材为基础,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边疆建设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科性质,把握教材大意,充分利用德育因素,给小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示,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情绪感受,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与道德认识。为了强化德育渗透,新世纪的教育人员不仅要抓住全面素质培养,更要主动站在德育教育上,掌握德育教育特征,通过语言文字打造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2学习名人事迹,感悟高尚情操
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很多作者或者是主人公,他们的人生阅历很不平凡,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其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教材。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例如,《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为了使老百姓免受鸦片的毒害,毅然禁烟,并销毁收缴的鸦片,他的爱国情操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又如,《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在治水时不仅坚持不懈,还善于转变思路,用疏通的方法解决了水患。另外,还有朱德、李白、李时珍、王二小等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都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资源,教师和学生要不断地搜集、整理这些材料,加以有效利用,这样会使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4.3巧妙创设德育情境,启迪学生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对事物的认知是相对直观的,教师可以采用具体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合理适当地运用故事情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让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有助于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通过巧妙地运用故事情境,能够让学生们觉得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更加充满积极性和专注力。例如,在教授《孔融让梨》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们去饰演不同的角色。当课文开始时,让每个小组都上台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朗读文章。通过自身的表演,学生们很快就融入到了文章的情境当中,对文章会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这篇课文本身就是关于德育的内容,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品质。
4.4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夯实学生的品德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是要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天地,通过广泛的实践性学习获得真实而深刻的语文知识。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教学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通过《詹天佑》、《怀念母亲》、《中华少年》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势必已经泛起了涟漪,此时如果教师再通过德育实践活动进行主题升华,则能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波涛汹涌。笔者在教学这一板块时,联合全年级的语文教研组设计了“祖国在我心”的德育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结合口语教学开展“歌颂祖国”的主题演讲活动,每个班级先进行海选,突围的学生参与全年级的决赛。学生通过诗歌朗诵等形式歌咏伟大的祖国,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结合写作训练进行“祖国在我心”的主题征文活动,评选出优胜个人与集体。最后,开展“我为祖国打CAll”的社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学生通过主题画展、宣传单、表演、上门宣传等方式,充当了社区小小爱国宣传员角色,在社区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内心充满了获得感,在活动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也得到了积极陶冶。
5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教育者可结合课程的思想政治思想,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感受,培养其道德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而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2]杨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学周刊,2017,28:55-56.
[3]张晓兰.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