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油对外贸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油,对外贸易,贸易,中国,对策,石油价格,需求。
石油对外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柏松[1](2018)在《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能源的贸易状况往往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国民经济的血脉"。现阶段,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分析石油的对外贸易状况。(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8年30期)
朱清波[2](2017)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价格波动的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两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对美国造成严重的冲击,致使美国经济严重缩水;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对美、英等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两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仅对单个国家造成影响,也会通过国家之间的联系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大趋势,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仍在持续发展。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交通通讯成本持续下降,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供应链中的商品生产更多体现为跨境分段式组装,这是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综上所述,在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每个国家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脚步在飞速发展,而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快速的工业化引致了石油进口需求的激增,同时石油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储备资源,在各个工业领域都是占据重要地位,支撑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所以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随着对石油需求的激增,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综合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而研究这种作用机理,也变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论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石油的属性、定价机制出发,探讨石油的价格形成过程,主要从资源稀缺性、垄断寡头定价、石油美元和政治几个角度来剖析。再以石油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梳理国际油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制,有两条思路:一是对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影响,工业品占据我国出口贸易主体,2015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 57.6%,而石油是化工产业的最上游的产品,国际油价的波动会间接影响出口贸易,与此同时石油是我国进口的主要物资,油价会直接影响进口贸易;二是油价波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幅度会不同于石油价格下跌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幅度。文章先采用一系列变量的统计检验来检查WTI国际油价与进、出口贸易叁者之间相互关系,并建立叁个变量之间的VAR方程,得出拟合结果,然后进行脉冲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同时建立WTI油价与我国进口贸易的TARCH模型,检验WTI油价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非对称性影响。通过实证结果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然后Granger检验结果可知,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VAR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出口贸易与滞后一、二期油价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滞后叁、四和五期的油价呈负相关关系。进口贸易与滞后一期的油价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滞后二、叁、四和五期呈现负相关系。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油价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影响程度很高,在10期以后分别达到最高水平,分别达到45%和10%。由EGARCH模型实证结果看,出口贸易对WTI油价冲击的调整存在非对称性问题。WTI的价格上涨出现时,出口贸易将受到0.09倍的冲击作用;WTI的价格下降出现时,出口贸易会受到0.71倍的冲击作用;进口贸易对WTI油价冲击的调整非对称性不明显。调整速度和作用效果差距不大。最后给出相关建议,建立完善的石油定价机制,完善石化产业链以缓解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建立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同时为应对国际油价的非对称性传导,要维护化工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畅通和传递。(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桂雪[3](2016)在《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工业的生命力所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石油作为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国作为快速发展中国家,石油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截至2015年12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跌至36美元/桶。油价的变化对于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影响各不相同,对于进口国而言,油价下跌将降低其进口成本,因而有助于国内消费和经济增长;油价下跌会使原油出口国的经济和收入面临风险。本文旨在研究我国石油贸易现状及影响中国石油贸易的因素,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写作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论并进行了评述;第叁章总结了全球石油贸易概况;第四章介绍了我国石油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供需状况、贸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石油贸易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同时分析了影响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其它因素;第六章在总结和概括全文的基础上,对今后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6-05-20)
陈骁麟[4](2016)在《石油对外贸易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石油这一有形贸易商品的状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因为石油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原料之一,为各国生产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96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每天7170万桶。根据欧佩克的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每天1亿桶,可以看出世界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非常大。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而其中石油的消费量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此前,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报告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亿,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至6.1亿,而中国国内可供量却只有1.8亿吨至2亿吨,缺口达2.5亿至4.3亿吨,而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以石油资源的进出口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现下世界石油市场的局势做一个分析。(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6年03期)
于天娇[5](2015)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各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石油进口需求量已跃居全球首位。石油已成为最主要的能源物资以及政治战略资源,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领域,是支撑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核心能源支撑,同样也是我国进口的主要物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剖析国际油价波动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以及动态变化过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论文从石油的的属性及其定价机制出发,分析全球石油市场中油价的历史变化及现阶段波动,深入剖析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对油价的变化的作用机理;并分别基于石油净输出口与石油净进口国的角度来阐述油价波动上涨对二者的冲击,结合我国国情,从多个角度分析原油价格变化(主要研究油价上涨)对我国给外贸易带来的影响,以及油价冲击将对我国外贸结构、外贸行业发展方向以及石化产品相关行业的具体影响;文章采用一系列统计检验方法来描述Brent油价同进、出口贸易额叁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关系,并建立叁个序列之间的VAR方程,进行脉冲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国际油价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及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根据格兰杰检验结果可知,国际油价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油价的上涨给进口额带来的首先是叁个季度的正向冲击,随后才是长期的负向冲击,油价上涨给出口额带来的首先是四个季度的正向冲击,而后是长期的负向冲击,油价的冲击效应存在滞后且持续时间较长;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油价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波动的贡献度很高,最高水平分别达到46.01%和70.03%,可见油价对我国对外贸的发展及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文章的结论,石油企业要紧跟国际油价的变动趋势,提前做好预警工作,积极探寻解决油价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冲击的途径以及相关对策措施。目前,国内的文献少有对油价波动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更缺乏对二者关联的深入、具体的理论研究以及将这种动态的关联反映出来的模型,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理论研究中首次从生产者、消费者、美元汇率、能源需求等角度综合、全面的论述油价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同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根据油价波动对进出口贸易作用的滞后性,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脉冲响应图及方差分解表来反映油价冲击对进、出口贸易额的效应,定量反映油价冲击对进、出口贸易额变化的贡献度。(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龚敏[6](2012)在《我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血液”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已成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武器,同时也成为各国的“武器争夺”。2008年8月,俄罗斯军队侵入格鲁吉亚,占据南奥赛梯共和国和阿伯卡次共和国,和美国等国家争夺油气资源;2012年4月18日,南北苏丹宣战,爆发了争夺油田的战争,其中2011年南北苏丹66%的石油出口流向我国。就以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爆发的耗时7年5个月的伊拉克战争来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在其《格林斯潘回忆录》中写道:“我为说出那些众所周知的话会引起政治上的麻烦而感到悲哀: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动因是石油。”随着石油的政治化和金融化,石油已成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的保障。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石油消费量逐年上升,且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消耗增速加快,石油供需缺口不断加大。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石油消费量达4.29亿吨,石油供需缺口高达1.144亿吨。而随着开采量的增加,我国石油供应增速远小于石油消费增速,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2010年对外贸易依存度更是突破55%,达到58.7%,2011年更是达到59.8%,直逼60%。据国际能源机构、欧佩克和能源研究所分别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贸易依存度将分别为76%、52%和55%-56%。据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范英推测,202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贸易依存度将达65%-70%,2030年将达到70%-75%。而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国际油价波动上涨,我国主要石油供应地政治动荡,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长达6个月,伊朗石油禁运及南北苏丹战争等,对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提出了挑战,研究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策略对保障我国的石油对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石油对外贸易涉及到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在国际层面上,从石油分布、供需因素、国际油价形成机制和国际贸易四个方面分析了当今石油的现状,深层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的因素,利用BP石油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分析了国家石油贸易的格局并对未来版图的变动趋势作了预测。接着,在中国层面上,从石油资源现状、进出口和石油运输叁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石油贸易现状,并主要对进出口分布及原油、成品油贸易及贸易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世界层面和中国层面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我国当前石油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包括进口依存度、中日、中俄和中美国家之间的竞争因素、进口运输线路和通道等,提出了我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认为当前我国应该加大国内勘探力度、促进石油替代发展以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石油依赖;从进口来源、品种、方式及运输线路等方面提出多元化石油对外贸易体系;加强与中东、日本等国家的国际间合作;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策略和石油金融体系化策略及控制人口增长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在秉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能在以下方面有一些创新:1、目前在针对性的策略上对控制人口增长方面研究的人并不多,本文通过对人口增长数据和人口单位石油消耗数据分析,得出控制人口增长是减少石油需求的一个可控途径。2、利用要素禀赋理论和最新的数据,对石油贸易主要留出方和流入方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国家层面上的数据统计分析。3、通过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石油贸易现状。(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2-11-01)
吴新民[7](2010)在《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我国石油资源状况和贸易现状入手,从石油贸易的结构、贸易方式、石油进口来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数据的比较分析,剖析了我国石油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石油贸易对外依赖程度高、石油进口来源及贸易方单一、运输方式及线路单一、石油贸易存在石油溢价等等。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包括降低石油贸易对外依赖度、发展多元化海外石油供应体系、运输方式线路多元化、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在内的发展策略。(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0年10期)
张娟[8](2010)在《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资源被誉为整个社会的“经济血液”,是一国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资源全球化活动的深入,世界各个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对石油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在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的同时,石油消费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进口数量,还是从消费规模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石油供给能力有限,而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弥补这个供需缺口,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来满足,石油对外贸易已经进入到依赖“大量进口”的阶段。新时期下,面临激烈的石油争夺,稳定石油供给,满足国内石油需求,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发展石油贸易,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争得主动地位,维护石油贸易利益,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运用大量数据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对外石油贸易。首先从中国石油资源的供需状况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资源的储量以及生产消费的现状从而大致得出了中国石油资源供需平衡的情况,进而分析出了中国石油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状况,其中包含石油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中国石油进出口数量、进出口方向、贸易结构变化、运输方式及路线等几个方面。然后本文又分析了影响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重点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国际政治地缘政治、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汇率变化和石油定价权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前面几章的研究基础上思考了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策,如完善政策、建立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加大对外投资、节约能源以及提高石油的有效利用率等等,希望对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制定发展规划、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0-05-01)
杜耀瑛,王国昌[9](2009)在《我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特别是原油进口在我国外贸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国的工业乃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石油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且中国现在的石油对外贸易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全面制定缓解供需矛盾、进口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提高中油集团竞争力等措施,积极开展国际石油合作、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本文来源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夏苗[10](2008)在《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2003年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7年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的同时,中国的石油消费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进口数量,还是从消费规模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各阶段的进程,和近些年来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特点: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分析、中国石油对外贸易方式分析,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及其出口去向分析,运输方式及运输渠道风险。从而大致得出了中国石油贸易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出了中国石油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过高、我国石油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油价上涨威胁我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安全、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单一风险、运输方式及运输渠道风险等。然后本文又分析了影响中国石油对外贸易趋势的主要因素,重点对中国石油的供需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协整计量分析方法,通过模型结构分析,得出影响石油需求量波动的长期均衡控制因素(第二产业生产值),并对中国未来石油的需求进行了预测,还对中国石油的供给进行了预测,同时还分析了影响中国石油对外贸易趋势的其他因素,包括美国与中国的石油竞争,通过这些内容的系统化的分析,得出中国石油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问题的根源。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因此,论文就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针对得出的石油贸易缺口和其他主要问题,全面提出了缓解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威胁的战略性措施,如建立中国石油储备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能源以及提高石油的有效利用率等,希望对中国石油对外贸易今后的发展有一定启发,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08-10-01)
石油对外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油价格波动的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两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对美国造成严重的冲击,致使美国经济严重缩水;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对美、英等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两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仅对单个国家造成影响,也会通过国家之间的联系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大趋势,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仍在持续发展。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交通通讯成本持续下降,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供应链中的商品生产更多体现为跨境分段式组装,这是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综上所述,在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每个国家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脚步在飞速发展,而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快速的工业化引致了石油进口需求的激增,同时石油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储备资源,在各个工业领域都是占据重要地位,支撑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所以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随着对石油需求的激增,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综合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而研究这种作用机理,也变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论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石油的属性、定价机制出发,探讨石油的价格形成过程,主要从资源稀缺性、垄断寡头定价、石油美元和政治几个角度来剖析。再以石油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梳理国际油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制,有两条思路:一是对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影响,工业品占据我国出口贸易主体,2015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 57.6%,而石油是化工产业的最上游的产品,国际油价的波动会间接影响出口贸易,与此同时石油是我国进口的主要物资,油价会直接影响进口贸易;二是油价波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幅度会不同于石油价格下跌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幅度。文章先采用一系列变量的统计检验来检查WTI国际油价与进、出口贸易叁者之间相互关系,并建立叁个变量之间的VAR方程,得出拟合结果,然后进行脉冲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同时建立WTI油价与我国进口贸易的TARCH模型,检验WTI油价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非对称性影响。通过实证结果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然后Granger检验结果可知,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VAR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出口贸易与滞后一、二期油价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滞后叁、四和五期的油价呈负相关关系。进口贸易与滞后一期的油价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滞后二、叁、四和五期呈现负相关系。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油价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影响程度很高,在10期以后分别达到最高水平,分别达到45%和10%。由EGARCH模型实证结果看,出口贸易对WTI油价冲击的调整存在非对称性问题。WTI的价格上涨出现时,出口贸易将受到0.09倍的冲击作用;WTI的价格下降出现时,出口贸易会受到0.71倍的冲击作用;进口贸易对WTI油价冲击的调整非对称性不明显。调整速度和作用效果差距不大。最后给出相关建议,建立完善的石油定价机制,完善石化产业链以缓解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建立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同时为应对国际油价的非对称性传导,要维护化工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畅通和传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油对外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1].柏松.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8
[2].朱清波.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桂雪.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4].陈骁麟.石油对外贸易现状[J].赤子(上中旬).2016
[5].于天娇.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6].龚敏.我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7].吴新民.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策略[J].理论月刊.2010
[8].张娟.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9].杜耀瑛,王国昌.我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0].夏苗.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