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楠属论文_陈昭,董必珍,关心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润楠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导管,木材,叶片,水分,条形码,供需,宜昌。

润楠属论文文献综述

陈昭,董必珍,关心怡[1](2019)在《润楠属7个种木质部导管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润楠属为樟科常绿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自然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生理生态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对润楠属7个种的木质部导管特征,包括导管密度(CD)、导管面积(CA)和导管壁加固系数(CWR)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其相互关系,为润楠属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润楠属的导管密度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导管面积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显着正相关;导管密度和导管面积不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黄承石,潘珈瑶,王东,谢芹,胡蝶[2](2019)在《5种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结构和滞尘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种润楠属植物(闽桂润楠(Machilus minkweiensis)、赛短花润楠(Machilus parabreviflora)、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和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叶片形态特征,测量其叶面积、重金属元素Pb、Cr、Fe、Cu、Cd含量,以及下表皮细胞的长度、宽度与气孔器的长度,综合评定及比较其滞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润楠属植物叶片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异,其叶脉结构各不相同。单位面积叶片上粉尘中重金属元素Pb、Cr、Fe、Cu、Cd总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赛短花润楠>小果润楠>刨花润楠>闽桂润楠>滇润楠。叶片下表皮细胞大小不一,闽桂润楠的最大,滇润楠的最小。刨花润楠气孔器长度最大,滇润楠的最小。(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陈昭,关心怡,曹坤芳[3](2018)在《润楠属植物叶片和枝条水力特征的协同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润楠属(Machilus) 7种植物成年个体为材料,对其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并对它们的叶片水分供需关系以及木质部纹孔特征和导水效率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润楠属7种植物相比原始被子植物具有更高的叶脉密度(VD),叶脉密度为9.8~14.1 mm/mm~2;气孔密度(SD)与叶脉密度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叶片水分供需存在协同关系;气孔密度与气孔大小(GLC)呈负相关;气孔越大的叶片其膨压丧失点(TLP)的绝对值越低。枝条边材比导率(Ks)较低,为0.13~1.87 kg·m~(-1)·s~(-1)·MPa~(-1),且种间差异较大。叶脉和气孔密度均与边材比导率呈正相关。边材比导率与纹孔膜面积、纹孔口面积以及纹孔口长短轴比例相关性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润楠属植物虽然叶脉密度较高,且木质部水分供应和叶片结构具有协同关系,但木质部解剖结构较为原始,导管多具梯形穿孔板,导水效率低,只能适应比较湿润的生境。(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乔梦吉,陈柏旭,符韵林[4](2018)在《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楠属和润楠属5种木材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楠属与润楠属的许多树种的木材都属于珍贵木材,这些木材的解剖构造特征非常相似,仅仅依据传统的识别方法难以将这些木材准确识别出来。通过采用分子生物学中的DNA条形码技术对5种来自于楠属和润楠属的木材进行分子鉴定,试图从分子水平识别5种木材。以楠属的闽楠(Phoebe bournei)、桢楠(Phoebe zhennan)、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润楠属的建润楠(Machilus oreophila)、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为研究对象,采用Qiagen试剂盒法提取木材总DNA,并分别对5个树种的ycf3、psb C-trn S、rpo C1和ITS这4段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的比对分析。测序分析所得5个树种的ycf3序列中,共有6个多态性位点,根据其差异可将桢楠、建润楠、刨花润楠从中区分出来,但是闽楠和紫楠之间不能区分。psb C-trn S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共有7个多态性位点,可以将紫楠、建润楠和刨花润楠区分出来,但其余两个树种难以区分。5个树种的ITS序列仅有1个多态性位点,可以对两个属间进行区分,不能进行种间的区分。5个树种的rpo C1序列完全一致,不能用于区分这几个树种。综合来看,将ycf3和psb C-trn S这两段DNA条形码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可以将5种木材在分子水平区分开来。从5个树种的ycf3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来看,几个树种基本可以正确聚类,作为区分几个树种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9期)

陈昭[5](2018)在《润楠属枝条和叶片的水力特征及协同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Nees)为常绿的基部被子植物,有较高的经济利用和生态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测定润楠属的7种乔木树种的水力学参数,分析叶片水分供需以及木质解剖结构和导水效率之间的相关性,阐述其生理生态适应性并为其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叶片水力特征方面,与相关学者对早期原始的被子植物研究结果相比,润楠属叶脉密度值较高,7种润楠叶片的叶脉密度在9.8~14.1 mm/mm2之间;叶片的气孔密度与叶脉密度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证明了润楠属气孔和叶脉具有协同关系;气孔密度与气孔大小呈负相关,气孔越大的叶片膨压丧失点越高,表明其耐失水能力较弱。(2)在枝条水力特征方面,导管密度越高的种,其导管壁加固程度越高,导管横截面积也越小;与较进化的被子植物相比,润楠枝条边材比导率较低,在0.13~1.87kg·m--·s-1·MPa-1之间,种间差异大。润楠属的木质部导水率和纹孔膜面积、纹孔口面积、纹孔口长短轴比例这叁个特征无显着的相关性。(3)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与边材比导率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植物叶片与枝条水分关系的协调。导管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叶片的抗旱性具有协同关系,导管壁加固程度以及导管密度均与叶片的膨压丧失点具有显着的相关,表明润楠属导管结构强度越大,叶片的保水能力也越好。本研究说明,润楠属植物进化出较高的叶脉密度,木质部水分供应和叶片具有协同关系。但总体上润楠的木质部导管的解剖结构还比较原始,对水分传输阻力大,与其在潮湿荫蔽的环境起源相符合。(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建,薛洪富,赵振军,向云,徐思远[6](2018)在《12种润楠属植物叶柄解剖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2种润楠属植物叶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叶柄中部的横切面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润楠属植物中部叶柄的横切面形状可分为Ω形和马蹄形2种,上部叶柄形状可分为内凹和外凸2种,叶柄表皮细胞有长方形和近圆2种,维管束长宽比、叶柄长宽比以及下表皮到维管束相对距离比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均可作为12种润楠属植物鉴定的辅助依据,且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区域在润楠属植物分类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袁婵璐[7](2017)在《CaCl_2对叁种润楠属树种幼苗抗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多年生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黄枝润楠(Machilus versicolora)和粉叶润楠(Machilus glaucifolia)为材料,采用室内控温系统模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不同浓度CaCl_2处理对低温胁迫下3种润楠幼苗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叶绿素以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究CaCl_2对3种润楠幼苗抗寒性的调节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研究结果发现,叁种润楠属植物叶绿素各参数(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在低温胁迫后经CaCl_2处理后不同,推测可能由物种的特异性所决定。宜昌润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5℃和5℃条件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总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CaCl_2浓度为5mmol/l时叶绿素总量最高(p>0.05)。在0℃条件下,各处理组中叶绿素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叶绿素a/b值在-5℃时,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粉叶润楠叶绿素总量在5℃条件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CaCl_2浓度为5mmol/l时叶绿素含量最高(p<0.05)。在0℃条件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5mmol/l CaCl_2处理后总量最高(p<0.05)。经5mmol/l和15mmo/l CaCl_2处理后的粉叶润楠叶绿素a/b整体变化平稳,可见此种处理下粉叶润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低温的敏感程度区别不大。黄枝润楠总含量在5℃条件下,各处理组中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在0℃条件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总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CaCl_2浓度为5mmol/l时含量最高(p<0.05)。在-5℃条件下,仅在CaCl_2浓度为5mmol/l时叶绿素总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5℃和5℃条件下,叶绿素a/b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含量变化趋势类似。在0℃条件下,叶绿素a/b呈上升趋势。2.3种润楠属植物在不同浓度CaCl_2的处理下MDA含量不同。在5℃条件下,宜昌润楠和粉叶润楠中MDA含量变化情况类似,MDA含量随CaCl_2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在0℃条件下,3种不同浓度CaCl_2处理后,相比粉叶润楠而言,宜昌润楠和黄枝润楠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在-5℃条件下,3种润楠属植物均在喷施5mmol/l CaCl_2后叶片中MDA含量下降。结果表明,3种润楠属在低温胁迫下喷施CaCl_2后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表明与种属的特异性和CaCl_2的浓度有关。3.低温胁迫条件下,在5℃条件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宜昌润楠的SOD活性逐渐降低,而粉叶润楠和黄枝润楠的SOD活性显示上调。在0℃时,3种润楠属植物中SOD活性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而表现上升趋势,而在-5℃条件下,3种润楠属植物在CaCl_2浓度为15mmol/l时活性最高。同样地,在5℃条件下,经CaCl_2处理后的3种润楠属植物幼苗POD活性增加。在0℃条件下,经15mmol/l CaCl_2处理后的粉叶润楠和宜昌润楠,以及25mmol/l CaCl_2处理后的黄枝润楠的POD活性最低。在-5℃条件下,宜昌润楠POD呈增长趋势,而黄枝润楠和粉叶润楠呈相反趋势。暗示低温胁迫时,通过喷施CaCl_2能提高3种润楠属植物中SOD和POD的活性,有助于清除低温胁迫产生的不利损伤,如降低MDA的积累,进而能使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4.在0℃处理下,喷施5mmol/lCaCl_2后,宜昌润楠中可溶性糖含量略高于其对照组,而其他各组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5℃处理下,宜昌润楠中可溶性糖含量随CaCl_2浓度增加而上升,经15mmol/l CaCl_2处理后含量最高(p<0.05)。而在-5℃处理下,5和15mmol/l CaCl_2处理后的黄枝润楠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黄枝润楠在-5℃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对照组含量(p<0.05)。5℃时,粉叶润楠在喷施5和15mmol/l CaCl_2后,黄枝润楠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大于其对照组(p<0.05)。0℃条件下,随CaCl_2处理浓度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在-5℃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对照组含量。在-5℃和0℃时,仅浓度为25mmol/l CaCl_2处理后,宜昌润楠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其对照组(p<0.05)。在-5℃条件下,经25mmol/l CaCl_2处理后,黄枝润楠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对照组。可能暗示低温胁迫下通过诱导抗寒基因表达进而蛋白的上升。5.在0℃条件下,喷施浓度CaCl_2对润楠属植物幼苗ABA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叁种润楠属植物ABA含量均下降。在-5℃条件下,喷施CaCl_2增加黄枝润楠ABA含量,对粉叶润楠影响较小,而降低宜昌润楠ABA含量,作用效果依次为宜昌润楠>黄枝润楠>粉叶润楠。表明CaCl_2对植物的抗寒性具有种属特异性和对低温胁迫的响应能力不同。在5℃条件下,经不同浓度CaCl_2处理后的3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的GA3含量均高于其对照组。在0℃条件下,喷施CaCl_2显着性降低宜昌润楠中GA3含量,而粉叶润楠和黄枝润楠GA3含量均高于其对照组。在-5℃条件下,经CaCl_2处理后宜昌润楠、粉叶润楠和黄枝润楠的GA3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宜昌润楠GA3含量逐渐下降,粉叶润楠没有显着差异,黄枝润楠GA3逐渐上升。叁种润楠属植物中IAA的变化趋势与GA3类似,低温胁迫后,其植株中激素迅速协同作用,进而抵御低温胁迫对植株的破坏,表明各种激素间具有同一、协调、拮抗等特性,他们之间的平衡效果起着抗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7-04-01)

陈柏旭[8](2016)在《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楠属与润楠属木材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楠属与润楠属内的木材解剖构造特征非常相似,且两属间部分树种的木材解剖构造特征也很相似,通过传统的木材解剖,依据木材构造特征难以将两个属的木材准确识别出来,本文采用新方法,通过DNA条形码技术识别楠属与润楠属的木材。以楠属中的闽楠、桢楠、紫楠和润楠属中的建润楠、刨花润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5种木材的宏观、微观构造特征,同时采用 DNeasy(?)Plant Mini Kit、CTAB-NuClean PlantGen DNA Kit 和SDS-CTAB-NuClean PlantGen DNA Kit分别对该5个树种的新鲜叶片、新鲜木材和经过不同温度干燥处理过的木材进行DNA提取,再通过PCR分别扩增出 matK、trnL-trnF、trnL-intro、ycf3、psbC-trnS、ITS、rpoB、rpoC1等8条DNA条形码序列。研究结果如下:(1)该5种木材均属于散孔材,单管孔及2~4个径列复管孔,导管分子单穿孔及少数复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主要为环管状及环管束状,具分隔木纤维,木射线非迭生,射线组织异形Ⅱ及Ⅲ型,油细胞或黏液细胞丰富。楠属的3种木材和润楠属的2种木材构造特征较相似。(2)采用DNeasy(?)Plant Mini Kit提取叶片和新鲜木材的DNA总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8.69ng/μL、19.29ng/μL,从叶片中提取到DNA的量较高;采用 DNeasy(?)Plant Mini Kit、CTAB-NuClean PlantGen DNA Kit 和SDS-CTAB-NuClean PlantGen DNA Kit这叁种方法提取新鲜木材的DNA浓度总平均值分别为 19.29ng/μL、39.79ng/μL、40.95ng/μL,DNeasy(?)Plant Mini Kit提取的DNA浓度最低,另外两种方法提取的DNA浓度比较接近,浓度大约是DNeasy(?)Plant Mini Kit提取的两倍。叁种方法提取的DNA均可满足后续PCR扩增的要求。(3)采用30℃、70℃、103℃这叁个不同温度对5种木材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越高,从木材中提取到DNA浓度越低,木材DNA降解程度越高。采用 DNeasy(?)Plant Mini Kit、CTAB-NuClean PlantGen DNA Kit 和SDS-CTAB-NuClean PlantGen DNA Kit这叁种方法分别提取经不同温度干燥处理的木材DNA,其质量和数量均可以满足PCR扩增的要求。(4)通过分析8个DNA条形码的测序结果,发现trnL-trnF、ITS、rpoB这3个条形码能将楠属和润楠属区分开;条形码matK和trnL-intro可将建润楠和刨花润楠进行区分鉴定;条形码ycf3可将桢楠、建润楠、刨花润楠进行区分鉴定;条形码psbC-trnS可将紫楠单独鉴别出来;条形码rpoC1在几种楠木之间无碱基差异。结合ycf3、psbC-trnS这2个DNA条形码,即可将闽楠、桢楠、紫楠、建润楠、刨花润楠逐一鉴别出来。本研究通过DNA条形码技术成功将闽楠、桢楠、紫楠、建润楠、刨花润楠的木材准确的区分,找出了能区分该5种木材的DNA条形码,为楠属与润楠属木材准确识别提供科学、准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12-01)

曹敬婷,朱师丹,文印,曹坤芳[9](2016)在《润楠属广布种和狭域种幼苗生理生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润楠属植物属于基部被子植物类群,大部分物种局限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森林的潮湿生境,但也有些物种分布范围较广。本研究以润楠属11个物种的幼苗为材料,测定了一系列植物叶片水力学性状和解剖结构,包括:比叶重、叶片密度、气孔密度、叶脉密度、膨压丧失点水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等。结果表明:与其它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被子植物相比,润楠属植物的叶脉密度较低,推测叶脉密度受强烈的进化限制;该属植物叶脉密度与气孔密度、栅栏和海绵组织的比值呈显着的正相关,表明该属植物能够维持叶片水平的水分供需平衡;广布种比狭域种具有更低的叶片膨压丧失点和更高的叶片密度,耐旱能力更强,但是比叶重差异不显着;叶片的膨压丧失点与物种的最大树高呈反比,即更高的物种叶片耐失水能力更强,说明植物叶片耐旱性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叶片水力学性状可以较好地用于解释润楠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曹敬婷[10](2016)在《润楠属植物的水力结构和生理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部被子植物(basal angiosperms)包括ANITA类群、木兰类植物以及金粟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系统树中最原始的类群。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已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具体种属间的生理生态特点及外界的环境怎样与这些特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基部被子植物早期的分化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利用同属植物来对比研究植物的功能性状的适应性,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同属植物很好的避免了在非环境压力选择下而引起的不同亲缘关系植物本身的遗传上的差异。本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收集的植物,选取基部被子植物樟科的润楠属9种植物,以及鳄梨和普文楠两种植物作为对比,从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木质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生态功能方面入手,探讨了植物木质部的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的相关性,植物叶片的形态特点与木质部结构的联系性,以及不同分布范围种之间的叶片形态结构的差异性。本研究的发现如下:1)9种润楠属植物的叶比导率(K1)与边材导水率(Ks)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润楠属植物这种低的导水率与其木质部导管结构的原始性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与前人的研究认为基部被子植物早期生活在湿润、阴暗的环境是由于木质部结构原始性导致的相一致的。2)从植物木质部的导管的输水有效性来看,植物的木质部导管密度(VD)和导管直径(Vd)都与比叶导水率(Ki)没有相关性,导管直径与边材导水率(Ks)没有相关性,而导管密度与导管的最大导水率呈正相关。从输水安全性方面来看,导管壁加固系数(CWR)与最大导管长度有正相关性,最大导管长度与导管直径呈显着的反相关性,但是,反映导管枝条抗栓塞化能力的CWR与导水率相关的性状几乎没有相关性。因此,润楠属植物间似乎不存在导水效率和安全性之间的权衡。3)栅栏组织与胡伯尔值和气孔密度呈显着负相关性。气孔大小与叶片厚度和海绵组织呈正相关性,说明润楠属植物叶片在水分供应和叶片蒸腾存在一致性。气孔密度和叶脉密度相关性不显着,润楠属植物的气孔数量多,而叶脉密度低,水分供应不足,这也正好与其生活在水分充足、阴暗的生境是一致的。4)润楠属植物分部范围广的种和分布范围狭窄范围的种,在叶片膨压丧失点的大小、导管壁的加固系数和导管的大小方面都与狭域分布种有很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6-01)

润楠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5种润楠属植物(闽桂润楠(Machilus minkweiensis)、赛短花润楠(Machilus parabreviflora)、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和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叶片形态特征,测量其叶面积、重金属元素Pb、Cr、Fe、Cu、Cd含量,以及下表皮细胞的长度、宽度与气孔器的长度,综合评定及比较其滞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润楠属植物叶片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异,其叶脉结构各不相同。单位面积叶片上粉尘中重金属元素Pb、Cr、Fe、Cu、Cd总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赛短花润楠>小果润楠>刨花润楠>闽桂润楠>滇润楠。叶片下表皮细胞大小不一,闽桂润楠的最大,滇润楠的最小。刨花润楠气孔器长度最大,滇润楠的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润楠属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昭,董必珍,关心怡.润楠属7个种木质部导管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2019

[2].黄承石,潘珈瑶,王东,谢芹,胡蝶.5种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结构和滞尘能力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昭,关心怡,曹坤芳.润楠属植物叶片和枝条水力特征的协同关系[J].植物科学学报.2018

[4].乔梦吉,陈柏旭,符韵林.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楠属和润楠属5种木材的识别[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5].陈昭.润楠属枝条和叶片的水力特征及协同关系[D].广西大学.2018

[6].张建,薛洪富,赵振军,向云,徐思远.12种润楠属植物叶柄解剖学特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7].袁婵璐.CaCl_2对叁种润楠属树种幼苗抗寒性研究[D].长江大学.2017

[8].陈柏旭.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楠属与润楠属木材识别研究[D].广西大学.2016

[9].曹敬婷,朱师丹,文印,曹坤芳.润楠属广布种和狭域种幼苗生理生态特征[J].植物科学学报.2016

[10].曹敬婷.润楠属植物的水力结构和生理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润楠属属下系统(李树刚, 1982)浙江润楠属的特征相关系数聚类...润楠属在中国的分布图浙江润楠属数量分析聚类图润楠属在世界的分布图浙江润楠属植物基因组DNA检测注...

标签:;  ;  ;  ;  ;  ;  ;  

润楠属论文_陈昭,董必珍,关心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