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交大7成果通过国家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郑金武[1](2021)在《概念验证中心:填平基础研究与市场间的鸿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清华大学教师团队的"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电解水制氢技术产品样机"项目,在清华工研院概念验证中心帮助下完成了概念验证,正在进行SOEC电解水系统样机设计、计算与模拟。后续,清华工研院还将帮助其对接投资与市场等。近年来,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实施概念验证支持计划,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概念验证被认为是弥补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成果与市场化成果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是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有益尝试。
张子鸣[2](2021)在《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文中认为1949年至今,西安地区的建筑业平稳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现在的较为成熟的设计阶段,西安市落成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风格以及创作理念。通过对西安市70年以来的建筑作品统计分析,对西安市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各类别建筑作品:办公、居住、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医疗等建筑。根据建筑不同功能分类和设计单位研究、建筑作品区域等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计量史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建筑作品按每种类型进行年度变化、设计单位分布、建筑作品区域、获奖作品与未获奖作品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据统计从侧面映射出西安市建国以来建筑的发展动向。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在70年以来各个历史分期下,本文主要选取了建筑形态特征、构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采用了定量结合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近70年以来的各类建筑的形态特征有了一定的梳理,在构图理论方面主要运用定性并结合一些图示的分析方法,对各类建筑进行了梳理。最后,依据本文统计的数据,归纳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时段下的发展趋势,结合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梳理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个时段下的理论倾向,以此希望对未来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研究资料以及参考。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徐清月[4](2021)在《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作息时间颠倒,睡眠时间大大缩短,特别是饮食不规律,依靠外卖和方便食品过度,再加上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状况对居民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在光华博斯特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中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两大疾病,严重影响国民的健康寿命,近十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患病人数增加了接近一倍,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人患上肿瘤疾病,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患心脑血管相关疾病而离世。而本文所研究的核医学科主要开展上述疾病的相关检查、诊断及治疗项目,作为一门重要医技科室,起到辅助临床科室对相关疾病作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作用。核医学诊断具有灵敏度高、放射性药物种类繁多、特异性的优势特点。目前我国核医学科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有关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的规范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缺乏建设核医学科完整的理论指导,研究现代医院核医学科的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的迫切性。本论文属于《现代医院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建筑设计研究》总课题下的子课题,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不同病种,不同诊断模式、不同治疗方案,强调适应差异化医学需求的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已成为现代医院解决疾病疗愈环境的一种必要保障。本文也将从核医学科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建筑设计研究作为出发点,根据核医学科的特殊性进一步对核医学科进行详细的建筑设计研究。本论文第一章通过对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的背景研究、国内外资料查询及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列出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阐述核医学科相关概念、发展过程、主要设备、主要业务、检查流程、科室设置条件和设备配置条件,也为之后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对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进行调研,筛选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医院,选取单廊式、双廊式和多廊式各一家医院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分别从科室概况、功能分区、房间组成、流线分析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目前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中核医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第四章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及建筑设计理论知识解决上述问题,阐述核医学科的场地选址、规模要求、布局方式以及建筑空间设计的功能房间组成、流线设计、流线组织方式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建筑设计要点,总结出一套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专科专属医疗空间的设计方法和规律;第五章主要介绍了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特殊的的辐射防护、空调通风、排水和设备供配电等方面设计要点,以及这些特殊的其他专业设计对建筑空间的影像和要求。最后,得出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西安地区核医学科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当代新技术的发展,展望核医学科未来发展,为之后现代综合医学院的核医学科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和依据。
曹爱民[5](2021)在《某飞机排气筒激光焊接工艺装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密度、高比刚度和比强度,强抗腐蚀能力等是以TC4为代表的钛合金材料的典型特征,也正因如此,该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以及其它工业生产制造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钛合金激光焊接技术日趋成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相比于常规的焊接方法,钛合金激光焊接具有焊接速率快、成形质量好、焊缝强度高、焊后变形小等优势,特别适合于薄壁类零组件的焊接。在钛合金激光焊接的实际应用中,其焊接成形质量依赖于工装夹具提供精确定位支撑、对接精度调整和惰性气体保护氛围等。针对不同的产品工艺特征以及技术指标需要形成不同的工装技术方案和解决措施。因此,关于钛合金激光焊接夹具的设计研究是影响钛合金焊接成形质量的关键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飞机钛合金发动机排气筒蒙皮激光焊接夹具的研制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了自主设计研发的激光焊接夹具设计的技术关键和解决措施。分析总结了激光焊接夹具设计定位方案和夹紧结构设计的方案措施;分析了在封闭空间中焊接完成后焊后余高和焊后变形引起的工装装卸困难的难题,并通过工装结构设计优化制定了规避措施;分析了钛合金在高温下与空气中杂质气体反应引起的常见焊缝缺陷,并对这些缺陷在工装设计中采取了有效的气体保护措施和导热措施;本研究所设计的钛合金激光焊接夹具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总结出了钛合金激光焊接夹具设计技术的关键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设计合理的激光焊接夹具必不可少。本研究所设计的发动机排气筒激光焊接夹具能够满足型号研制生产需要。本文研究成果对薄壁类蒙皮零件激光焊接夹具设计具有借鉴参考价值,同时对提高激光焊接工艺装备研制水平具有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解成祥[6](2019)在《西安市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为了解西安市大气降尘污染状况,采集西安市不同功能分区各月份的大气降尘样品,共计1年(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对大气降尘通量及降尘中重金属与PAHs的污染水平、来源的时空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究,并分析与人类活动、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以期为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大气降尘中8种重金属(Co、Zn、Ni、Cr、Cu、Pb、As和Mn)和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其污染水平、组成特征、时空分布、来源、生态健康风险评价及与TOC、粒度等理化指标,以及大气污染常规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结果如下:(1)西安市大气降尘月通量范围约在0.29~2.42 g.d-1·m-2,平均值约为1.12 g.d-1·m2。由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通量估算出8种重金属和16种PAHs的沉降通量。大气降尘中重金属Co、Zn、Ni、Cr、Cu、Pb、As和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01、522.98、34.12、103.43、65.44、120.24、12.70 和 569.34 mg/kg,分别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2.5、7.5、1.2、1.7、3.1、5.6、1.1和1.02倍。各功能分区中,Cr含量在工业区最大,平均含量为144.06 mg/kg;Pb含量则在商业区最大,其平均含量约是背景值的7.2倍;Co含量居民区含量最大,平均含量为39.60 mg/kg;文教区的Mn、Zn、Ni和Cu含量及旅游区的Zn和Pb含量较大,其中文教区Mn平均含量为667.50 mg/kg,均高于其他功能区;As含量在居民区含量较低,均在12.00~17.00 mg/kg范围内。利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对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探究,发现郊区降尘Ni和Cr含量高于市区,Pb、Cu和Zn含量在中心市区相对较高,As和Mn含量在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各季节、月份变化中,8种重金属整体变化不大,未出现量级变化。(2)大气降尘中∑16PAHs含量范围为0.92~27.58 mg/kg,平均含量为8.60 mg/kg,最高含量位于工业区的灞桥热电厂,最低含量出现在旅游区的南湖。7种致癌芳烃∑7CPAHs的含量范围为0.25~11.30 mg/kg,平均含量占比为30.85%。各功能分区中,工业区∑16PAHs和∑7CPAH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13 mg/kg和8.35 mg/kg,均远高于其他功能区。各季节、月份变化中,整体变化波动不大。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郊区降尘中PAHs含量明显高于中心市区。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工业密集区,由东郊、西郊至中心市区,PAHs含量呈递减趋势。南部和北部相对PAHs污染较轻。各季节降尘中PAHs含量空间变异特征显示:东部工业区和中部PAHs含量变化不大且东部高中部低,西部工业区PAHs含量水平在夏季高,秋冬季较高,春季较低。(3)西安市降尘中重金属均不同程度受人为干扰影响,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显示:Co、Zn、Cr、Cu、Pb均存在污染,重金属Zn平均地累积指数最大,存在重度污染;Co和Cr存在轻度污染;Cu和Pb存在偏中程度污染。其中,工业区和旅游区的Zn存在重度污染,商业区和文教区的Zn和Pb存在重度污染,居民区的Zn、Co和Pb存在中度污染。各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在不同季节、月份也存在差异。污染负荷指数及时空变异特征显示: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均在1.2~2.7之间,表明西安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处于偏中度或中度程度,文教区负荷强度最大,冬春季月份污染负荷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尤其在南部变化明显。PAHs组分构成特征显示:西安市大气降尘中PAHs以低环(2~3环)和中环(4环)占比较高,以3环和4环PAHs占比较大,各功能区不同季节、月份占比存在差异。(4)重金属风险评价显示:重金属Zn和Pb可能存在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冬季文教区的重金属存在极高生态风险,应引起重视。健康暴露风险显示,各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较小或无风险。PAHs风险评价显示:大气降尘中PAHs存在中等或更高程度潜在生态风险,基于BaP的毒性当量(TEQBaP)浓度范围为0.07~4.01 mg/kg,平均含量为1.38 mg/kg。16种单体PAH均不同程度地超过ERM,2~3环PAHs和4~6环PAHs超过ERM的样品所占比例较大。终身癌症风险增量模型评价中,PAHs对儿童和成人存在人体可耐受致癌风险,无健康影响。(5)利用主成分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对西安市降尘中重金属和PAHs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主要来自交通活动源,燃煤等工业源以及自然来源。其中,交通活动源的贡献率最高,为48.18%,其次为工业源和自然源,贡献率分别为28.46%和23.36%,不同重金属的各来源贡献率也存在差异。西安市大气降尘中PAHs来源分析显示:主要来源为交通活动,其贡献率为39.7%,其次为化石燃料源、煤燃烧和低温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5.4%、19.4%和15.5%。各季节中,交通活动源贡献率均较高,冬春季节燃煤贡献率相对较高。(6)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PAHs的影响因素探究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AHs、重金属与其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重金属Cr与TOC、TC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Zn含量与磁化率(FD)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Cr、Cu、Pb和As均与沉降通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种PAHs单体与不同重金属、TOC、沉降通量、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SO2、NO2和CO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可能影响西安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PAHs的含量。
姜涛[7](2018)在《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环境适应性的可以应对城市雨洪灾害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基于雨洪管理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减轻城市雨洪、改善水环境、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营造视觉美感等多个目标。建设海绵高校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未来生态校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针对高校校园的雨洪管理问题,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探索在高校校园景观中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具体策略和途径。论文从梳理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开始,探索了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为我国海绵高校建设提供发展思路。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论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多所高校雨洪管理相关文件的内容,为我国高校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分析了雨洪管理措施的适宜性问题,并对具体的设计目标、策略和过程以及模型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雨洪管理措施实施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水系等)也进行了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对50所美国高校总体规划文件的分析表明,不同高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地位和内容有较大差异,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具体目标涉及对校园水系的修复、流域保护和可持续场地构建等方面,雨洪管理的内容则包括现状环境、具体策略和建议、项目建设和评价、合作与外联等。总结了规划文件编制具有基础资料丰富、弹性规划、规划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2)对24所美国高校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分析表明,其雨洪管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执行总结、现状分析、规划控制和建议、规划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每部分内容结合具体高校的情况而有所差异。我国的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编制应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在政策规范、设计导则、基础数据库构建、雨水模型评价与分析、可衡量的目标与评价、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成果等方面的有益成果,并积极与校园总体规划、景观规划进行衔接,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园雨洪管理规划模式与方法。(3)高校校园雨洪管理问题的存在成因比较复杂,地形地势、降雨量、管道尺寸大小、绿地情况等都可能会造成校园内涝问题的产生。因此,其解决策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等共同应对雨洪问题。(4)高校校园绿地雨洪管理应注重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组织、管理、制度等)的联合使用。同时,对校园绿地土壤、水系、管网等的调查和监测,对于绿地雨洪管理的决策起着基础支撑作用。(5)不同高校校园绿地应结合场地特点在校园尺度和场地尺度两个层面进行雨洪管理规划。校园尺度侧重于总体的雨洪管理策略和途径,场地尺度则侧重于具体最佳管理实践设施(BMP设施)的布局和整合。高校绿地在对校园地面雨水径流的量和质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融入艺术化雨水设计理论(ARD)提出的其他设计目标进行多目标设计。(6)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统计方法提取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的视觉感知要素,认为其视觉感知主要集中在色彩、植物搭配和组合、水体的形态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BMP设施而言,其具体的视觉感知要素也有差异。在高校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改造中应该结合具体的BMP设施特点,优先对显着影响师生视觉感知的景观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7)成都高校校园的海绵型绿地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成都多所高校的调研表明,相当一部分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存在不达标的情况,这也成为其利用绿地和水系进行雨水下渗和滞留的障碍。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对51处高校校园绿地的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不同功能区和类型绿地其具体的土壤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种类型的绿地其具体指标也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促进各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和促进雨水下渗,其应该结合各绿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如对于土壤压实度过高和含水量过低的绿地,应该进行松土和灌溉;对于土壤有机质和营养成分过低的或板结的绿地,则应该及时施肥,或者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对于土壤pH不符合植被生长情况的,则应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来改善土壤pH。对34处高校校园景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有16处水体为劣Ⅴ类,占到调研水体的47.06%,这些水体类型涉及水池、河道、景观湖等。而造成这些景观水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是BOD、COD、TN和NH3-N等的超标,同时劣Ⅴ类水体其浊度和色度也往往难以满足标准,对其视觉美感造成一定的影响。(8)以成都代表性高校为例,展示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的方法,并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验证了方案在降雨径流量的削减和径流水质净化方面的效果。同时还尝试构建了成都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为成都其他高校绿地的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王晓珍[8](2017)在《化学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出发,以化学板块为案例,研究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在西交大苏州附中的实施情况,并对开发实施过程行分析,研究其对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践法等多种形式,收集全方位的数据和材料,笔者从一个观察者和实践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比较各种形式下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不同,调查教师和学生对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直接感受,总结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在中学阶段实施的经验,展望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可知,化学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运用多方优势,学校所处的纳米科技区域、现有的专家团队、学生科学素养较高、教师参与热情高等优势,顺利开发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并让学生、教师、学校都从中获得成长。笔者参与的化学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中注意将纳米科技与学生现有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之间有机融合,互相促进。通过本文可知,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知识水平出发;帮助教师发展专业素养;整合多方有效资源。当然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目前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培养纳米科技专业人才;解决与高中生繁重的学业负担间的矛盾;完善评价方法等。
费武斌[9](2017)在《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LG大学在教职工住房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问题,如:房源缺口较大、教职工住房条件亟待改善、房源外租现象普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各方矛盾日益加剧。同时,随着LG大学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以及科研人才的广泛吸纳,教职工队伍不断扩充,这对原本就非常紧张的教职工住房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G大学教职工的住房保障问题,是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学校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是LG大学需要着重考虑和改进的方向。论文对高校单位社区管理相关理论和现代化的住房管理经验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LG大学目前教职工住房管理中所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及原因,为此利用先进的高校住房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对其进行改进,逐一解决学校教职工住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第一,单位住房管理权责不清,LG大学负责住房管理的房管科职责重复、工作效率低,学校需要重新规划房管科职能结构;第二,教职工住房分配制度不平衡,在住房分配时会引致矛盾,学校需要重新设计住房分配积分;第三,住房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学校需要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住房管理中,提升住房管理效率;第四,教职工住房供不应求,房源呈现紧张化态势,学校需要进一步的扩展房源筹集渠道来缓解这一问题;第五,教职工周转房效用难发挥,学校需要健全周转房管理制度,来实现周转房的真正效用;第六,家属住宅外租现象普遍,为遏制这一现象,学校必须完善住房退出机制。在对LG大学目前教职工住房管理中所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方向不动摇、深化以人为本的住房管理理念、深化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高度信息化建设实施保障、改善引进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环境、加快教职工过渡周转房流转、国家住房导向政策的合理利用、开通特殊群体用房需求的解决通道、完善校内住宅流转办法等。
王佳瑞[10](2016)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文中提出产学研合作作为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建立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体制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的作用也应由决策和控制向组织、协调和监督方向转变。苏州工业园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由于各自的需求和目的不同,在产学研合作中也往往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园区政府基于现状采取了一系列的探索行为,但是,产学研合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中介机构混乱、产学研信息平台建设落后以及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比国内外国家和地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管理经验,本文认为园区政府今后在产学研合作中应重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中介机构的建设,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和信息平台,促进和建立专家委员会等协会,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保障、组织协调作用。
二、西交大7成果通过国家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交大7成果通过国家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概念验证中心:填平基础研究与市场间的鸿沟(论文提纲范文)
帮助研究人员迈出转化“最初一步” |
打造“一站式”概念验证服务体系 |
完善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支持体系 |
(2)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西安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建筑作品与理论转译方法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计量史学研究现状 |
1.2.4 计量史学方法下建筑学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当代西安建筑发展概况 |
2.1 历史分期划分依据 |
2.1.1 1949-1952年 |
2.1.2 1953-1957年 |
2.1.3 1958-1964年 |
2.1.4 1965-1976年 |
2.1.5 1977-1989年 |
2.1.6 1990-2000年 |
2.1.7 2000年至今 |
2.2 西安当代建筑发展概述 |
2.2.1 新中国成立后 |
2.2.2 改革开放后 |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 |
2.3 西安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
2.3.1 建筑风貌控制 |
2.3.2 汉唐风貌区 |
2.3.3 明清风貌区 |
2.3.4 风貌协调区 |
2.3.5 现代建筑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作品的数据统计分析 |
3.1 资料收集流程 |
3.1.1 建筑作品定义 |
3.1.2 地方志与城建档案 |
3.1.3 确定建筑设计机构 |
3.1.4 建筑作品收集 |
3.2 建筑理论研究范围 |
3.3 建筑作品分类 |
3.4 建筑作品统计分析 |
3.4.1 建筑作品类型统计 |
3.4.2 创作团队量化分析 |
3.4.3 建筑作品地理分布 |
3.4.4 建筑作品数量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建筑作品的理论特征分析 |
4.1 研究框架的确定 |
4.2 建筑形态特征 |
4.2.1 居住类建筑 |
4.2.2 酒店、金融与商业类建筑 |
4.2.3 文化类建筑 |
4.2.4 办公类建筑 |
4.2.5 医疗类建筑 |
4.2.6 教育类建筑 |
4.3 建筑构图特征 |
4.3.1 1949-1952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2 1953-1957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3 1958-1964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4 1965-1989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5 1990-200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6 2001-201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7 2011年—至今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特征总结 |
5.1.1 数据特征总结 |
5.1.2 理论特征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一)图录 |
(二)表录 |
附录2 |
致谢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4)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
1.1.2 医学影像的发展 |
1.1.3 核医学科简介 |
1.1.4 所属研究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医学科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核医学科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核医学科概述 |
2.1 影像核医学 |
2.1.1 核医学 |
2.1.2 影像核医学的概述 |
2.2 核医学科 |
2.2.1 核医学科的主要设备 |
2.2.2 核医学科的主要业务 |
2.2.3 核医学科检查相关流程简介 |
2.3 核医学科设置条件和设备配置条件 |
2.3.1 医疗机构设置条件 |
2.3.2 核医学科设备配置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地区核医学科案例调研 |
3.1 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及核医学科调研现状 |
3.1.1 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现状 |
3.1.2 核医学科现状 |
3.1.3 调研案例分析选取 |
3.2 西安长安医院 |
3.2.1 概况 |
3.2.2 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3.2.3 流线分析 |
3.2.4 人性化设计 |
3.2.5 总结 |
3.3 西安高新医院 |
3.3.1 概况 |
3.3.2 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3.3.3 流线分析 |
3.3.4 人性化设计 |
3.3.5 总结 |
3.4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
3.4.1 概况 |
3.4.2 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3.4.3 流线分析 |
3.4.4 人性化设计 |
3.4.5 总结 |
3.5 调研分析总结 |
3.5.1 改扩建核医学科 |
3.5.2 新建核医学科 |
3.6 本章小结 |
4 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
4.1 核医学科的场所选址 |
4.1.1 场所要求 |
4.1.2 与其他科室关系 |
4.2 核医学科的布局方式 |
4.2.1 分散式 |
4.2.2 集中式 |
4.2.3 独立式 |
4.2.4 附属式 |
4.2.5 地上式 |
4.2.6 地下式 |
4.3 核医学科的规模要求 |
4.4 核医学科的主要功能房间组成 |
4.4.1 SPECT-CT机房 |
4.4.2 PET-CT机房 |
4.4.3 PET-MRI机房 |
4.4.4 回旋加速器核药物制备区 |
4.4.5 核素病房 |
4.4.6 其他功能房间 |
4.5 核医学科的流线组织 |
4.5.1 流线设计 |
4.5.2 常见空间组合方式 |
4.6 核医学科的人性化设计 |
4.6.1 功能空间人性化设计 |
4.6.2 无障碍人性化设计 |
4.6.3 病房人性化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核医学科相关专业设计研究 |
5.1 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设计 |
5.1.1 辐射防护材料的选择 |
5.1.2 常用防护器材 |
5.1.3 辐射防护施工工艺 |
5.2 核医学科的空调通风设计 |
5.2.1 空调系统设计 |
5.2.2 通风系统设计 |
5.2.3 控制系统设计 |
5.3 核医学科的排水设计 |
5.3.1 排水设计 |
5.3.2 衰变池设计 |
5.4 核医学科的电气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研究成果 |
6.1.2 西安地区核医学科发展趋势 |
6.1.3 西安地区核医学科优化策略 |
6.2 展望 |
6.2.1 AI技术对未来医学影像的影响 |
6.2.2 5G时代对未来医学影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核医学科设备配置条件 |
附录二 核医学科空间调研表及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图表目录 |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某飞机排气筒激光焊接工艺装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产品工艺特征及焊接技术方案 |
2.1 焊接工艺特征分析 |
2.1.1 结构特征分析 |
2.1.2 材料特征分析 |
2.1.3 成型特征分析 |
2.2 焊接工艺技术方案对比 |
2.2.1 内筒蒙皮焊接工艺方案 |
2.2.2 外筒蒙皮焊接工艺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气筒组件激光焊接工装设计 |
3.1 引言 |
3.2 焊接工装总体技术要求及方案 |
3.2.1 焊接设备及参数 |
3.2.2 工装设计技术要求 |
3.2.3 工装总体技术方案 |
3.3 工装定位方案设计 |
3.3.1 工装定位原理分析 |
3.3.2 工装定位装置设计 |
3.4 工装夹紧方案设计 |
3.4.1 工装约束原理分析 |
3.4.2 工装夹紧装置设计 |
3.5 工装气体保护装置设计 |
3.5.1 激光焊接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
3.5.2 激光焊接气体保护装置设计 |
3.6 工装悬臂梁的刚强度有限元计算及校核 |
3.6.1 悬臂梁刚强度的有限元仿真计算 |
3.6.2 计算结果分析和校核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焊接工装的应用验证 |
4.1 引言 |
4.2 工装在内外筒蒙皮激光焊接中的应用介绍 |
4.2.1 工装在内筒蒙皮激光焊接中的应用 |
4.2.2 工装在外筒蒙皮激光焊接中的应用 |
4.3 产品的验收 |
4.3.1 外观检查验收 |
4.3.2 几何尺寸计量 |
4.3.3 X光检测 |
4.4 工装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西安市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降尘概述 |
1.1.1 大气降尘概念及概况 |
1.1.2 大气降尘的环境意义 |
1.2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简介 |
1.2.1 重金属污染主要特征 |
1.2.2 重金属主要来源 |
1.2.3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1.2.4 重金属危害 |
1.3 大气降尘中多环芳烃简介 |
1.3.1 多环芳烃性质及危害 |
1.3.2 多环芳烃来源 |
1.3.3 多环芳烃迁移转化 |
1.3.4 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与降解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城市大气降尘研究现状 |
1.4.2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研究现状 |
1.4.3 大气降尘中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
1.4.4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PAHs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
1.5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及文化 |
2.3 研究区环境状况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预处理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样品测定与分析方法 |
3.3.1 大气降尘通量与粒度的测定 |
3.3.2 大气降尘的磁化率和TOC/TC测定 |
3.3.3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PAHs的测定 |
3.4 质量控制与保证 |
3.4.1 重金属质量控制 |
3.4.2 多环芳烃质量控制 |
3.5 评价与分析方法 |
3.5.1 重金属评价方法 |
3.5.2 PAHs评价方法 |
3.5.3 来源分析方法 |
第4章 大气降尘的理化性质 |
4.1 大气降尘磁化率 |
4.2 大气降尘粒度 |
4.3 大气降尘TOC与TC |
4.4 大气降尘通量 |
4.5 小结 |
第5章 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
5.1 重金属含量及时空变化 |
5.1.1 重金属的含量 |
5.1.2 重金属时空变化 |
5.2 重金属污染评价 |
5.2.1 地累积指数评价 |
5.2.2 污染负荷指数评价 |
5.3 重金属风险评价 |
5.3.1 生态风险评价 |
5.3.2 健康风险评价 |
5.4 重金属来源诊断 |
5.4.1 相关性分析 |
5.4.2 主成分分析 |
5.4.3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大气降尘PAHs污染特征及评价 |
6.1 PAHs含量及时空变化 |
6.1.1 PAHs含量水平 |
6.1.2 PAHs空间分布及变化 |
6.2 PAHs构成特征 |
6.3 PAHs风险评价 |
6.3.1 生态风险 |
6.3.2 健康风险 |
6.4 PAHs来源诊断 |
6.4.1 主成分分析法 |
6.4.2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 |
6.5 PAHs影响因素探究 |
6.5.1 PAHs与重金属及理化指标的关系 |
6.5.2 PAHs与大气污染分析指标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7)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雨洪灾害的严峻性 |
1.1.2 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 |
1.1.3 灰色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
1.1.4 新时期海绵校园建设的契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概况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雨洪管理 |
1.4.2 高校绿地景观 |
1.4.3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 |
1.4.4 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措施 |
1.4.5 BMP设施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合 |
1.5.2 案例分析 |
1.5.3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
1.5.4 交叉学科研究 |
1.6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历史探索与当代实践 |
2.1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
2.1.1 雨洪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
2.1.2 雨洪管理的法规和制度 |
2.1.3 雨洪管理的技术体系 |
2.1.4 雨洪管理的具体应用 |
2.2 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
2.2.1 防洪与排水 |
2.2.2 雨水收集利用 |
2.3 国外高校雨洪管理的当代实践 |
2.3.1 对高校快速发展建设的反思 |
2.3.2 高校已建排水系统的不足 |
2.3.3 国外高校建设与现代雨洪管理的发展 |
2.3.4 美国典型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相关文件介绍与分析 |
2.4 我国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参照 |
2.4.1 基于美国雨洪管理进程的分析 |
2.4.2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分析—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例 |
2.4.3 社会技术理论下我国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发展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雨洪管理与高校校园绿地的关系 |
3.1 高校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常用措施及其应用方法 |
3.1.1 高校常见的雨洪管理措施及其应用分析 |
3.1.2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的应用方法 |
3.2 高校校园景观要素与水文过程 |
3.3 结合雨洪管理规范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要求分析 |
3.3.1 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分析 |
3.3.2 地方层面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流程 |
4.1 明确设计目标和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现状分析 |
4.2.1 气象水文分析 |
4.2.2 场地条件分析 |
4.3 方案阶段 |
4.3.1 雨洪管理措施设计与布局 |
4.3.2 雨洪管理措施与校园绿地系统要素的整合 |
4.3.3 雨洪管理技术设施规模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RD理论下高校校园绿地的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
5.1 ARD理论概述 |
5.1.1 理论背景 |
5.1.2 主要内容 |
5.2 美学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5.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
5.4 其他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1 教育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2 娱乐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3 安全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4.4 公共关系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现状及评价研究 |
6.1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现状调查 |
6.1.1 调研方法和内容 |
6.1.2 样点选择 |
6.1.3 校园雨洪管理设施现状 |
6.2 高校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质量调查分析 |
6.2.1 土壤质量调查 |
6.2.2 水系质量调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实践研究 |
7.1 现状分析 |
7.1.1 区域现状分析 |
7.1.2 场地现状分析 |
7.2 校园绿地雨洪管理方案设计 |
7.2.1 总体规划方案 |
7.2.2 局部设计方案 |
7.3 方案评估 |
7.3.1 SWMM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7.3.2 结果与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附件 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成都地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美国50所大学总体规划文件统计表 |
附录2 美国24所大学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统计表 |
附录3 高校校园BMP设施景观美景度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校绿地雨水利用景观视觉评价要素SD法评价体系表 |
附录5 高校土壤调查样点图 |
附录6 高校景观水体调查样点图 |
作者简介 |
(8)化学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0.1 选题的缘起 |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1 纳米科技 |
1.1.2 校本课程 |
1.2 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沿革 |
1.2.2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1.2.3 西交大苏州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情况 |
1.3 纳米科技及教育的发展 |
1.3.1 纳米科技的发展 |
1.3.2 西交大苏州附中纳米科技教育现状 |
第二章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
2.1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
2.1.1 人本主义 |
2.1.2 建构主义 |
2.2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价值分析 |
第三章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3.1 学校文化分析 |
3.2 资源条件分析 |
3.2.1 区位资源 |
3.2.2 专家资源 |
3.2.3 人力条件 |
3.2.4 硬件保障 |
3.3 高中生对纳米科技的需求分析 |
第四章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 |
4.1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目标 |
4.2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内容 |
4.2.1 纳米科普入门 |
4.2.2 纳米与高中学科渗透 |
4.2.3 纳米科技前沿知识 |
4.3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
4.3.1 以长扬长,实现学生的成功突破 |
4.3.2 致力于营造“求真”的校园文化 |
4.3.3 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和激发潜能 |
4.3.4 建立完整课程系统,优化形式 |
4.3.5 优化教师管理,促进教师成功转型 |
4.4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评价 |
4.4.1 课程评价功能 |
4.4.2 课程评价内容 |
第五章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实施 |
5.1 实践的实施过程 |
5.2 实践的案例分析 |
5.2.1 高一纳米选修课 |
5.2.2 高二理科班纳米技术课 |
5.2.3 融创科技节 |
5.3 纳米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反馈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6.1 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
6.1.1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
6.1.2 教师个人素养得到提高 |
6.1.3 融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
6.2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1 学生对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兴趣被压制 |
6.2.2 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
6.2.3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
6.3 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
6.3.1 培养学校纳米科技人才 |
6.3.2 制定专家服务基地管理办法 |
6.3.3 开发更为有效、有用、有趣的校本课程 |
6.3.4 完善课程评价系统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9)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高校住房相关概念综述 |
2.1.1 单位社区 |
2.1.2 高校单位社区与高校住房 |
2.1.3 高校单位社区特点与高校住房发展目标 |
2.2 高校住房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平分配理论 |
2.2.2 社会分层理论 |
2.2.3 住房过滤理论 |
2.3 高校教职工住房管理基本制度 |
2.3.1 高校教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 |
2.3.2 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借鉴 |
3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LG大学概况 |
3.2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现状分析 |
3.3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单位住房管理权责不清 |
3.3.2 教职工住房分配制度的不平衡 |
3.3.3 住房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
3.3.4 教职工住房供需紧张 |
3.3.5 教职工周转房效用难发挥 |
3.3.6 教职工住房外租现象普遍 |
3.4 小结 |
4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
4.1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思路 |
4.2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
4.2.1 住房管理职能转变 |
4.2.2 住房分配制度平衡设计 |
4.2.3 住房管理信息化建设 |
4.2.4 扩展房源筹集渠道 |
4.2.5 健全周转房管理制度 |
4.2.6 住房退出机制的完善 |
4.3 小结 |
5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思想转变上保障 |
5.1.1 坚持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方向不动摇 |
5.1.2 深化以人为本的住房管理理念 |
5.1.3 深化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 |
5.2 资源最优化上保障 |
5.2.1 高度信息化建设实施保障 |
5.2.2 改善引进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环境 |
5.2.3 加快教职工过渡周转房流转 |
5.3 创新机制上保障 |
5.3.1 国家住房导向政策的合理利用 |
5.3.2 开通特殊群体用房需求的解决通道 |
5.3.3 完善校内住宅流转办法 |
6 结论 |
6.1 主要观点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10)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一、概念及理论支持 |
(一)产学研合作 |
(二)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三)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角色-职能-工具”的框架 |
二、苏州工业园区产学研发展情况和政府作用 |
(一)苏州工业园区产学研背景概述 |
(二)苏州工业园区产学研各主体合作利益分析 |
(三)苏州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的定位及作用 |
(四)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探索” |
三、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
(一)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二)未充分启动科技中介,尤其是民营科技中介机构 |
(三)科技平台资源库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产学研对接活动数量多,但多流于形式 |
四、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
(一)企业科技活动信息挖掘难度大,信用数据部门联动机制有待建立 |
(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完善,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 |
(三) 科技成果、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共享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政府职能过强 |
五、国内外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情况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
(二)以台湾工研院为例的台湾地方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
(三)以中关村为例的北京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
(四)国内外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六、优化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对策思考 |
(一)整合区域产学研仪器和成果资源,加强合作信息平台建设 |
(二)完善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建设,鼓励民营科技中介的发展 |
(三)规范政府服务职能 |
(四)将产学研合作等科技活动信息纳入信用体系建设 |
(五)设立行业专家委员会,建立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交大7成果通过国家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概念验证中心:填平基础研究与市场间的鸿沟[J]. 郑金武.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12)
- [2]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D]. 张子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建筑设计研究[D]. 徐清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某飞机排气筒激光焊接工艺装备的研究[D]. 曹爱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西安市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与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评价[D]. 解成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D]. 姜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8]化学纳米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 王晓珍. 苏州大学, 2017(05)
- [9]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及对策研究[D]. 费武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10]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D]. 王佳瑞. 苏州大学, 2016(06)
标签:当代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