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欢(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379-01
【摘要】目的探讨为期8周的行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按街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接受一般性行为指导,实验组另外接受为期8周的行为干预,在干预的第4周和第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理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实验组干预第8周后生理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接受行为干预的患者依从性良好,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显著。
【关键词】高血压行为疗法生活质量
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者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1]。目前,我国高血压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又有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潜在杀手[2]。因此,增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3]。本研究对48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市万秀区大东上、下路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48例,男24例,女24例,平均年龄(67.3±11.4)岁,均为小学及以上文化。
1.2方法按大东上、下路分为对照和实验组。
1.2.1干预方法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行为指导,但实验组另外进行为期8周的行为干预:首先由主管医生上门对所管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评估,然后给予授课,内容有: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方式、科学用药、血压的监控、并发症的预防等,并发放行为干预的指导手册,对照组未进行为期8周的行为干预。
1.2.2评价方法在未干预前和干预的第4周和第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生活质量评定表。并对其生理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
1.2.3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采用SPSS11.5。
2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时和8周时生活质量的比较(x-±s)
3讨论
行为干预是指通过一系列行为技术使患者遵从饮食和运动的建议教育,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症状的目的。本研究表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强行为干预,只有加强行为干预,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及其危害性,方可在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方式以及科学用药方面进行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并发症发生最有效的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最有效的途径是在人群中实施行为干预,使其掌握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2]谌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6,(8):35.
[3]盖淑香,时淑娟,马玉娜.高血压患者自我教育对生活方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3):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