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玲[1](2021)在《医护一体化人工肝小组在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1月—2017年4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肝病中心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25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17年5月—2018年9月,针对此类对象组建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接收患者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改进策略,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支持小组可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家属住院满意度。
焦思,王萌,孙彦奇[2](2021)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通过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使用近况进行综述,包括单一治疗模式、多种治疗模式的联合应用、护士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枸橼酸抗凝的使用对肝衰竭的影响。通过综述,总结出最佳的医治方案,解除困惑,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王刚[3](2019)在《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改变新鲜冰冻血浆的补充时机和补充途径,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的影响,为改良血浆置换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2.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的安全性,为肝衰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34例,采用便利抽样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16例给予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共进行55例次治疗,对照组患者18例给予传统血浆置换治疗,共进行57例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短期(3个月)生存率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改良血浆置换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实验组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结果比较进行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后,实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氨(Blood Ammonia,NH3)均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umin,ALB)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但对ALB水平无影响。2.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氨(NH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血浆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上升、血氨(NH3)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血浆置换治疗相比,在相同血浆置换量的情况下,改良血浆置换可以提高对ALT、AST、TBiL的清除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PTA,但对ALB和NH3水平无明显影响。3.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后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血浆置换治疗前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能会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短期(3个月)生存率,尤其是针对MELD评分为中低分的患者。4.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置换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血浆置换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结论1.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及凝血功能。2.在相同血浆置换量的情况下,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以增加对肝衰竭患者的血浆清除量,提高治疗效果。3.改良血浆置换治疗可能会提高MELD评分为中低分的肝衰竭患者的短期(3个月)生存率。4.改良血浆置换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张友琼,袁雪梅[4](2018)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人护理中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人护理中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对其肝功能生化指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并接受常规干预的重症肝炎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并接受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的重症肝炎病人4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49d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9d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血清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病人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肝功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赵晓玲,丁霞芬,刁玲玲,高晓露[5](2017)在《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研究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防范措施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科进行人工肝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12月患者设为对照组,此阶段为常规护理,对其中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并进行总结分析,并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设为研究组,使用防范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患者给予防范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宋甜爽,陈珍,李自琼,周永碧,黄文祥[6](2017)在《医护一体化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简称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肝衰竭采用人工肝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实施12个月(2015年2月2016年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降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袁琛[7](2015)在《人工肝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施以一般药物治疗和护理内容,试验组则给予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重型肝炎患者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重型肝炎患者干预后临床治疗和护理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90.74%vs.72.22%,χ2=6.1364,P=0.0132),而住院时间则显着低于对照组(t=7.9463,P=0.000)。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施以人工肝治疗及护理服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病程缩短,生存质量提高,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巴桑玉珍[8](2015)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对重型肝炎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病例施以预见性并发症专项防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型肝炎病例13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施以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于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之上加用预见性并发症专项防治护理,比较两组人工肝治疗病例干预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人工肝治疗病例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其对护理配合质量的满意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病例施以预见性并发症专项防治护理,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出现可能性,提高其对人工肝治疗护理配合满意率,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刘烨[9](2015)在《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初步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初步模型,能够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入访谈法并结合对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开放式问卷形成初始条目,编制第一轮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专家咨询表。选取相关领域18名专家,采用Delphi法对备选的条目池进行2轮的专家咨询,形成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条目并计算各条目的权重。运用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及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进行检验。结果:1.初步构建了涵盖人工肝常识、治疗前相关健康知识、治疗中相关健康知识、治疗后置管期间相关健康知识4大维度共42项健康教育条目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模型。2.德尔菲专家咨询可靠性分析: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有很高的积极性;专家组个人权威系数在0.85-1之间,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值为0.93,结果表明专家组具有较好的权威性;专家咨询协调系数接近为0.198-0310,经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组对指标权重赋值意见的一致性协调集中。结论: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的方法是恰当和科学的。包含4个维度、42项条目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宣教内容条目是科学、可靠、完整的,可在临床上运用,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郭文娟[10](2015)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戊型肝炎的舒适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戊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重症戊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TBIL、ALT、AST、CHE、PTA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注意神志、精神、饮食及生命体征,并从患者的焦虑、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情况加以评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TBIL、ALT、AST、CHE、PTA分别为(306.48±138.03)μmol/L、(272.98±138.64)、(199.38±135.69)、(3 980.15±389.28)U/L、(46.98±14.86)%,观察组分别为(246.97±114.56)μmol/L、(179.36±146.45)、(108.75±134.56)、(4 212.45±392.65)U/L、(57.42±16.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4、2.936、3.000、2.657、2.943,均P<0.05)。对照组焦虑发生率、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7.50%、55.00%、77.50%,观察组分别为42.50%、90.00%、9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12.29、7.31,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戊型肝炎顺利实施、促进肝功能转化、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在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戊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医护一体化人工肝小组在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3.2 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护理有利于降低住院天数 |
4结论 |
(3)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伦理原则 |
6 质量控制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 实验组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比较 |
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比较 |
4 实验组与对照患者 MELD 评分的比较 |
5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
讨论 |
1 实验组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比较 |
2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与凝血指标的比较 |
3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置换治疗后MELD评分的比较 |
4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致谢 |
(4)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人护理中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干预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焦虑和抑郁状况 |
2.2 肝功能生化指标 |
2.3 治疗依从性 (见表3) |
3 讨论 |
(5)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
1.2.2 防范措施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人工肝支持患者的并发症、不良事件比较 (表1) |
2.2 两组各60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
3 讨论 |
(6)医护一体化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2 患者满意度 |
2.3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7)人工肝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 试验方法 |
1.2.1治疗方法 |
1.2.2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 |
1.2.3围术期全程持续护理 |
1.3 评价指标 |
1.3.1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
1.3.2生存质量的评价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临床治疗和护理总有效率 |
2.2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 |
3 讨论 |
(8)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试验组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相关定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理论基础 |
1.4 人工肝支持治疗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况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步骤 |
2.4 研究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研究过程 |
3.1 文献研究 |
3.2 深入访谈法的过程和结果 |
3.3 对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进行关于人工肝治疗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开放式问卷 |
3.4 初步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基础框架 |
3.5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研究过程和结果 |
第四章 结果 |
4.1 专家咨询可靠性分析 |
4.2 利用咨询结果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 |
第五章 讨论 |
5.1 人工肝支持治疗健康教育内容条目构建方法评价 |
5.2 构建人工肝治疗健康宣教条目的结果分析 |
5.3 人工肝支持治疗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应用前景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戊型肝炎的舒适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术前舒适护理 |
1.2.2 术中舒适护理 |
1.2.3 术后舒适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
2.2 两组焦虑、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
3 讨论 |
四、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医护一体化人工肝小组在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J]. 朱晓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5)
- [2]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J]. 焦思,王萌,孙彦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3)
- [3]改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D]. 王刚. 青岛大学, 2019(03)
- [4]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人护理中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的效果观察[J]. 张友琼,袁雪梅. 护理研究, 2018(23)
- [5]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 赵晓玲,丁霞芬,刁玲玲,高晓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14)
- [6]医护一体化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宋甜爽,陈珍,李自琼,周永碧,黄文祥. 西部医学, 2017(01)
- [7]人工肝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J]. 袁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5(04)
- [8]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 巴桑玉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9)
- [9]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条目的初步构建[D]. 刘烨. 浙江大学, 2015(03)
- [1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戊型肝炎的舒适护理[J]. 郭文娟. 社区医学杂志,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