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居民参与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保公众,公众参与,单位制,影响机制
居民参与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肖哲,魏姝[1](2019)在《单位制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的环保公众参与行为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项全国性的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为样本,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中国特有的单位制度对城镇居民的环保公众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相比"非单位人","单位人"有更高的概率参加那些由国家和(工作)单位直接发起或动员的公众参与活动,但这些活动多体现为浅层次的公众参与。整体上看,单位人和非单位人在深层次环保公众参与积极性上没有显着差异。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单位制弱化了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对于深层次环保公众参与的促进作用。颇具意味的是,在"参加(工作)单位和政府组织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的群体中,非单位人比单位人更可能参加深层次的公众参与活动。未来政府部门应该注重增加非单位人的环保公众参与机会和渠道、为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充裕的发展空间。在推动环保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参与活动主办方既要考虑动员成本和"出勤率",又要从公众参与的效果,尤其是长期效果的角度对参与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茅声[2](2019)在《莆田市社区环境治理中居民参与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直受政府重视,但因其成因复杂多样,也加重了政府的管理压力。治理理论的兴起,居民民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使居民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主体之一。研究目的:分析当前莆田市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促进美好社区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治理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设计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问卷;采用描述性及相关性研究设计,应用横断面问卷调查、便利抽样方法,调查了福建莆田市居民177人;了解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情况、居民对目前社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认知及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莆田市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均值达3.33,居民在私人领域的环境治理参与程度高于公共领域。居民对莆田环境质量比较满意,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态度方面比较积极,且认为自己具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素质,此外,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意愿十分强烈,但是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方面存在时间不足、途径不畅、相关规定不清楚等问题。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莆田市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认知、主观规范及感知的行为控制对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有正向影响。其中环境质量感知影响最大,影响系数为0.284,而主观规范影响最小,影响系数为0.184。此外,研究发现莆田市居民在社区环境治理方面也遇到了较多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结论:莆田市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参与治理态度比较积极,但在公共领域内有所欠缺。根据当前莆田市居民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来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第叁,通过分享权利来保证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合法地位;第四,通过增加居民间的交流发挥群众带动力量;第五,通过拓宽参与途径、畅通信息渠道来增加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机会。(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周国红,扈云峰,虞舜杰[3](2019)在《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平台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上兴起的将闲置资源充分利用的一种商业运行模式。为了及时把握居民共享经济平台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对浙江省宁波市463份有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平台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上揭示了影响居民参与共享经济平台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努力期望对共享经济平台使用意愿起关键性作用,而使用意愿又直接决定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平台的使用行为。(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SSEMR 2019)》期刊2019-05-26)
余健[4](2019)在《基于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行为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广场文化向纵深发展,以广场舞作为代表体育锻炼形式出现,以群众参与度高为特色的健身形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广场舞以群众自发组织,地域和文化约束小,受众广泛而迅速发展,但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居民难以有效参与,部分广场舞爱好者存在越界行为等问题,侵扰其他居民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通过对城市广场文化下公共管理策略与居民参与行为进行调查,以数据为依托,对数据辨别分解,形成有针对性的政策。遵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既能够管控得当,又能够最大程度繁荣城市广场文化。本文以城市广场文化中的“广场舞”为例,对城市广场文化下的居民参与行为治理进行研究,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行为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居民参与广场文化行为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城市广场文化居民参与的理论基础,对城市广场文化、居民参与等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对公民参与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科学理论进行研究;第叁部分以南昌市区广场舞为例对城市广场文化活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对广场舞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对城市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行为现状和城市广场舞居民参与行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调查分析;第四部分为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行为治理对策,针对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的不良行为,从实行“定地点、定时间、定音量”叁定原则,规范管理广场舞参与行为,加强政府部门对居民参与行为的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对居民参与行为的管理,提高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能力,提高参与者综合素质与公民意识以及加强对广场舞居民参与行为的监督等提出治理对策,使城市广场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美丽的窗口。第五部分为结论,对全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朱丹红[5](2019)在《一部独具特色的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力作——评黄少华教授的《城市居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居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视野开阔,问题把握精准,学理阐释充分,理论逻辑清晰,方法运用得当,实证分析翔实,是一部特色显明、学术含量较高的论着,并且有着良好的阅读体验。(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袁玮蔓,郑国管,王小合,方文凤,许玮茜[6](2019)在《居民参与行为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信任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营销领域的顾客参与概念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分析不同参与情境下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信任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居民信任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自制的居民信任度量表,对杭州市701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参与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信任度的影响。结果自制信任度量表信效度较好,居民信任度得分为74.27±0.50,居民参与得分77.90±0.51。多因素分析显示,参与3维度人际互动(β=0.44,P<0.01)、信息收集(β=0.24,P<0.01)、责任行为(β=0.17,P<0.01)是居民信任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以加强居民和社区医生双方的人际互动、提升居民信息收集意识、履行责任行为为切入点,调动和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对提升居民信任度和推进社区首诊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学婷,张俊飚,何可,童庆蒙,刘勇[7](2019)在《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研究:基于心理感知和环境干预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村生活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合作化治理,引导农村居民选择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的有效手段。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心理感知与环境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感知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容忍程度越低、自身环保意识越强的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的可能性越大;(2)环境处罚制度对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有促进作用;(3)交互效应分析表明,环保政策宣传和环境处罚制度在农村居民自身环保意识对其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切实推动农村居民选择环保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而实现"农村美"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2期)
黄登斌,喻晓玲[8](2018)在《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南疆四地州属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非遗旅游扶贫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使贫困人口能够从非遗旅游开发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以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库木库萨尔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深入探析当地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与参与行为,并对当地居民致贫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5期)
黄登斌[9](2018)在《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遗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却又相对贫困的地区选择依靠发展非遗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当中贫困居民参与非遗旅游扶贫的效果究竟如何,可以从居民的感知、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中得到反馈。一些贫困地区在非遗旅游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过度追求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扶贫主体的利益,这显然不符合非遗旅游扶贫的根本目标。因此,在初期的非遗旅游扶贫实践当中,就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以及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梳理了与非遗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深度贫困区、非遗旅游扶贫效应感知、非遗旅游扶贫的参与行为进行概念界定,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入户访谈法以及实地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本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以及数据。对当前南疆深度贫困区库木库萨尔村的贫困以及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具体的介绍,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库木库萨尔村的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分别进行静态与动态的综合研究分析;以南疆深度贫困区库木库萨尔村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居民非遗旅游扶贫效应感知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了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这叁者之间关系的假设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对其参与态度以及参与行为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以及影响程度。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南疆深度贫困区的当地居民在非遗旅游扶贫的实践过程当中,当地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的正面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效应的感知均显着。第二,当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正面效应感知越显着,居民的参与态度就会表现的越积极,就会有更大可能的参与到当地的非遗旅游扶贫的实践当中;当地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的负面效应感知对参与态度的影响是微小的;但是却对居民的参与行为有显着的影响;居民越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其就会更加愿意参与到非遗旅游扶贫的实践过程当中。第叁,通过对比最终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发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正面效应感知对居民的参与行为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其参与态度对于参与行为影响程度次之,负面效应的感知对于参与行为影响程度是最小的。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当前的脱贫攻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8-06-01)
刘焕新[10](2018)在《济南城市居民智能居家养老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济南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125万,占济南市人口总数的20%,这意味着,每5个市民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老年人。根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5%。在如此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应对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民政局统计数据,全市有95%以上的老年人还是热衷于居家养老,加之,传统养老模式不断面临挑战,因此,探索新的养老模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智能居家养老是一种以社会化、信息化形式服务于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其自身特点使之更有利于缓解济南养老压力。由于智能居家养老在济南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对其进行研究能为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现有的关于智能居家养老的研究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系统设计、模式优势、支持体系以及服务内容等模式本身这一层面,而且角度相对宏观,没有具体到老年人群的角度。本文在实地调查、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济南城市居民智能居家养老参与行为的因素,从老年人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新型养老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研究首先在整理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居家养老、智能居家养老、参与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并说明了相关理论依据。然后阐述了智能居家养老在济南的总体发展现状以及居民的具体参与情况。紧接着,结合调查所得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济南城市居民智能居家养老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数据分析所得影响因素以及济南智能居家养老发展现状和居民参与状况,论文最后对于如何更好的提高济南城市居民参与积极性提出了对策建议。虽然目前该模式在管理运营、系统运作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参与度并未达到100%,同时,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性别、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照料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对智能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这五个因素对老人的参与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应该联合社会各参与主体,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健全社区组织与服务职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一系列措施来完善智能居家养老这一模式,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居民参与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直受政府重视,但因其成因复杂多样,也加重了政府的管理压力。治理理论的兴起,居民民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使居民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主体之一。研究目的:分析当前莆田市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促进美好社区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治理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设计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问卷;采用描述性及相关性研究设计,应用横断面问卷调查、便利抽样方法,调查了福建莆田市居民177人;了解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情况、居民对目前社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认知及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莆田市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均值达3.33,居民在私人领域的环境治理参与程度高于公共领域。居民对莆田环境质量比较满意,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态度方面比较积极,且认为自己具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素质,此外,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意愿十分强烈,但是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方面存在时间不足、途径不畅、相关规定不清楚等问题。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莆田市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认知、主观规范及感知的行为控制对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有正向影响。其中环境质量感知影响最大,影响系数为0.284,而主观规范影响最小,影响系数为0.184。此外,研究发现莆田市居民在社区环境治理方面也遇到了较多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结论:莆田市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参与治理态度比较积极,但在公共领域内有所欠缺。根据当前莆田市居民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来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第叁,通过分享权利来保证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合法地位;第四,通过增加居民间的交流发挥群众带动力量;第五,通过拓宽参与途径、畅通信息渠道来增加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机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民参与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肖哲,魏姝.单位制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的环保公众参与行为差异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茅声.莆田市社区环境治理中居民参与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3].周国红,扈云峰,虞舜杰.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平台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C].Proceedingsof2019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cialScience,EconomicsandManagementResearch(SSEMR2019).2019
[4].余健.基于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行为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9
[5].朱丹红.一部独具特色的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力作——评黄少华教授的《城市居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袁玮蔓,郑国管,王小合,方文凤,许玮茜.居民参与行为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信任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
[7].王学婷,张俊飚,何可,童庆蒙,刘勇.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研究:基于心理感知和环境干预的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8].黄登斌,喻晓玲.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9].黄登斌.居民对非遗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8
[10].刘焕新.济南城市居民智能居家养老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