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诱注论文_李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诱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淮南子,战国策,春秋,吕氏,名物,韵母,思想。

高诱注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华[1](2019)在《《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淮南子》今存宋刊本,但惜其非善,高诱注更是脱讹满眼。《地形训》高诱注乃今存该篇唯一古注,明代学者刘绩依据《汉书·地理志》对该注多有补阙,清人庄逵吉、王念孙,今人刘文典、吴承仕、马宗霍、何宁、于大成、张双棣等学者勤力于此,多有创见,然仍有遗落之珠。《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是否有许慎注混淆和后人妄窜,自清代以来学界颇有争议。同出于高诱之手的《淮南子·地形训》注与《吕氏春秋·有始览》注存在诸多矛盾,注释重出于同卷、前后抵牾等低级错误表明,今本高诱注有后人妄窜的情况。作为汉代地理学成就的标志之一,高诱注存在明显的缺陷——因袭有余且考辨欠精,实地考察的缺失和经学思想的桎梏制约了他在地理学领域的造诣,远离文化中心和时局的混乱造成相关资料的匮乏,区划更新信息滞后等又为其增加了一点瑕疵。但作为《地形训》今存唯一古注,高诱注不仅有保存文献之功,更反映了汉代学者的地理认知,是研究汉代地理学的重要凭借。(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超[2](2017)在《高诱注中音注反映的汉末韵母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籍中的音注是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以高诱音注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韵母特点作一个全面梳理,以探求东汉末的一些语音面貌,考察其所反映的语音规律。高诱东汉人,所注释的古籍有《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战国策》已残。(本文来源于《历史语言学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王晓杰[3](2017)在《李善《文选注》引《战国策》及高诱注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善《文选注》引书浩繁,不仅涵盖经史子集四部,且其作注时所引之书,大部分在唐代之后已经亡佚,因此,李善《文选注》在汇总和保留了丰富的古书资料的同时,更具有文献整理、校勘和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本文所论李善《文选注》所引《战国策》,包括《战国策》、高诱《战国策注》和延笃的《战国策论》。本文对李善《文选注》引用这叁种文献的情况进行了辑录考校,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李善《文选注》引书的研究情况和《战国策》笺校注释及辑佚的研究情况,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的主体部分为第二、第叁和第四部分,主要内容为综合《文选》诸版本和姚本、鲍本《战国策》对李善《文选注》引《战国策》文进行详细对校,说明引文方式和文字异同,并结合诸家之说进行综合考证。其中第二部分为李善《文选注》引《战国策》考(上),对李善《文选注》引《周策》、《秦策》和《齐策》进行考校;第叁部分为李善《文选注》引《战国策》考(中),对李善《文选注》引《楚策》、《赵策》和《魏策》进行考校;第四部分为李善《文选注》引《战国策》考(下),对李善《文选注》引《韩策》、《燕策》、《宋卫中山策》、《战国策》佚文和高诱《战国策注》进行考校。通过辑录,统计出李善注引《战国策》187条(其中佚文6条),去重后为126则;引高诱《战国策注》25条(其中佚文7条),去重后为21则,总计212条,去重后为147则。结语部分对李善注引《战国策》文的引用频率、引用方式以及误引情况进行总结说明,并考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隋书·经籍志》分类标准和汪师韩的《注引群书目录》,可知李善《文选注》引杂史类文献共有15部。本文于篇末附录有叁个索引:一为李善《文选注》引延笃《战国策论》考;二为李善《文选注》所引《战国策》、高诱《战国策注》和延笃《战国策论》在不同版本《文选注》中的卷数页码索引:叁为李善《文选注》引其他十二部杂史类文献的辑录。(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庄素真[4](2017)在《许慎、高诱注所依据《淮南子》版本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今本《淮南子》乃许慎注本和高诱注本的混合本,通过文献所征引《淮南子》的相关条目与和今本进行比勘,知二家所据版本存在差异,其差异表现在用字、用词不同或者使用了不同的同音字,揭示其版本差异对还原《淮南子》的面貌以及对《淮南子》的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06期)

方梅青[5](2015)在《《战国策》高诱注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策》高诱注的注释方式、注释策略、注释内容、注释术语等多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历史与学术价值。当前所保存的《战国策》高注,无论是其内涵、词义还是校勘、思想等均有相对精准的解说,对《战国策》高诱注的价值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刘向本的《战国策》思想内容,而且有利于还原着作的原貌。(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19期)

焦冬梅[6](2015)在《试析高诱注《吕氏春秋》言内语境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语境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的语境分析,到动态的语境观察,一直到现在的认知语境的构建。关于语境的分类,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言外语境。语境的功能,主要有制约、解释、协调、过滤、生成、转化等功能。本文参照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高诱注《吕氏春秋》言内语境的具体情况,总结概括出高诱注《吕氏春秋》言内语境的功能有发明新义、确定词义以及阐明句义和段落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高淑芳[7](2014)在《《战国策》高诱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策》一书是战国时代的一部史料汇编,主要记载了列国的历史事实和故事传说,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值得探研。综观《战国策》的研究史,虽非兴旺,却也不绝如缕,尤其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从文献研究、文学成就研究、思想价值研究和影响研究诸多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据粗略统计,此阶段论文不下两百篇,专着亦有几十种。尽管前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学术思想的制约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有关《战国策》的研究依然存在很大空间,譬如对其注文的研究。东汉高诱是目前所知为《战国策》作注的第一人,从此掀起了后人研读的热潮,可惜高注如今已是残垣断壁之貌。清代以来,研究高诱《淮南子注》与《吕氏春秋注》的学者络绎不绝,他们在校理高注文献、考证高注得失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对于高诱《战国策注》的研究,则显得力度不够,目前没有专门性的论着问世。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对高诱《战国策注》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述了《战国策》的概况和高诱《战国策注》的演变。另外,说明《战国策》高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通过高诱自己所作的两篇序文——《淮南鸿烈解序》和《吕氏春秋序》,以窥其生平经历。抓住汉代学者传经注重师法这一特点,以明高诱的学术渊源。第叁部分,从训诂学、考据学的角度出发,以仅存的十卷高注为主,从训诂内容、训诂术语和训诂方法叁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体现高诱严谨认真、追求实证的治学风范。第四部分,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并结合高诱的另外两部注书——《淮南子注》和《吕氏春秋注》,分析《战国策》高注的思想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注具有强烈的宗经崇儒意识。作为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经学家,高诱有意把大量富有儒家色彩的思想言论植入《战国策》的注解中,而且他疏解字词文意多以儒家经传为准的,用以维护和尊崇儒学,由此表现出强烈的宗经崇儒意识。二是高诱的道家观念。汉魏之际,重视和研读道家典籍,汲取其精髓入援经学。高诱在注释中有时会穿插他对道家思想的概括,有时会反复提及道家所崇尚的主张,由此可窥高诱的道家观念。第五部分,通过分析高注对后世注本的影响,来体现高诱《战国策注》之于高诱、之于整个《战国策》注解系统以及之于文献学、训诂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当然,笔者也会客观地看待高注确实存在的一些瑕疵,及其思想中某些不能与时俱进的思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5-01)

杨效明[8](2014)在《《吕氏春秋》高诱注名物训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名物研究是中国傅统训诂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雨汉时期是我国名物学的奠基时期,其名物训释成就主要体现在专着及各家注疏系统中。但由于傅统训诂重经的影音,子书系统中的名物训释研究未引起足够重视。高诱作为束汉的训诂大家,其训释成就如齐思和先生所说“其学术,当在静叔重、趟邠卿之间”,本文以高诱《吕氏春秋注》涉及的五百一十六条名物训释为研究封象,探究高诱名物训释成就。本文利用运用名物训诂理论,封高注名物的训释方法、命名理据和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名物训释特点。运用语羲埸理论来探究高注名物语羲埸观,并封高注名物造行捂羲埸上的分颊,徒而体现那个峙代的名物语义埸。最后总结高注名物训释价值和不足。论文主要分焉以下六部分:绪输部分主要是介绍《吕氏春秋》和高诱,《吕氏春秋》高诱注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选题缘由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高注名物训释方法。首先是分析高注名物义训方式,主要从上位祠释下位词、描写释羲、羲界释羲、一物分训等五个角度展开论述,其次,研究高诱训释名物峙声训术语的使用及其作用。第二章研究高注名物的名实关系。首先是封高注名物的命名理据进行总结,共九种理据。其次是研究高注名物具名,徙方言和古今语的使用角度来造行具体分析。第叁章主要研究高注名物语羲埸观。探究高注《吕氏春秋》中名物在当时的语羲系统,按语羲埸分为分颊羲埸、关保羲埸、雨极羲埸和同羲羲埸。第四章总结高注名物训释的价值和不足。高注名物训释的价值,首先是拓展了名物训释的角度,将名物训释扩展至子害系统,同峙在训释方法中大量使用阴阳五行思想进行训释,富有时代特色。其次是高注名物训释辞书学价值。最后总结高氏名物训释的不足。结语部分封全文造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价值及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吴欣[9](2012)在《《吕氏春秋》高诱注声训体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吕氏春秋》高诱注声训体例的研究,明确高诱注《吕氏春秋》音注体例的多样性、精确性;有助于古汉语同源词研究及上古声韵部构拟。(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2年09期)

武玉香[10](2012)在《高诱注训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诱,东汉时期训诂大家,生卒年不详,史书有关的记载很少。高诱师从东汉大儒卢植,秉承先师遗训,注书颇丰。所着《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不传;《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解相杂;《吕氏春秋注》今存,《战国策注》、《淮南子注》和《吕氏春秋注》是高诱着名的“叁书注”。高诱注书音义并重,兼采众说,旁征博引,为后世训诂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以现存的《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中的高诱注为语料,在综合运用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训诂理论的基础上,对高诱注的训诂情况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对两汉的训诂情况、高诱的生平以及注疏情况进行梳理;对高诱注进行注音分析、因声求义分析、词汇分析、语法分析、修辞分析;对高诱的训诂成就进行总体评价和论述。本文采取的论证方法以举例论证为主。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简述了高诱的生平、师承、注书等情况,然后说明了高诱注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高诱注训诂分析,这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共分为五节,从五个方面对其训诂内容进行系统的描写和研究,探索高诱训诂的体例和方法。第一节介绍了高诱注释中注音方面的内容、特点;第二节因声求义分析,从破通假方面分析了高诱注因声求义的内容,然后总结了高诱注因声求义的主要方法,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进行说明。第叁节从词义解释、双音词、同义连用、口语词和方言词等方面对高诱注词汇内容进行研究。第四节对高诱在注释中的虚词、意动用法以及语法结构做了分析。虽然高氏对语法的说明还不完整、不成系统,但是这些零散的语法分析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气,因此具有研究价值。第五节修辞分析。说明修辞手段也是训诂中常见的一个内容,高诱在注释中对比喻、借代、避复等修辞手法做了明确的表示,尤其是对比喻义的阐释上,不但用“喻”字作提示,指出修辞手法,还对比喻义进行具体解释,说明比喻背后的深层意义。高诱在指出避复这一语法现象时广泛涉及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词汇。第叁章高诱注的不足,此部分对高诱注在音韵、句读、语法上存在的一些错例进行探讨。第四章结语,总结归纳了高诱在训诂术语规范化、训诂方法多样、训诂内容丰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总之,高诱注是汉代传注训诂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人希望通过对高诱注的研究,能为中国的训诂学史乃至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6)

高诱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籍中的音注是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以高诱音注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韵母特点作一个全面梳理,以探求东汉末的一些语音面貌,考察其所反映的语音规律。高诱东汉人,所注释的古籍有《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战国策》已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诱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华.《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考论[J].中国地方志.2019

[2].李超.高诱注中音注反映的汉末韵母特点[J].历史语言学研究.2017

[3].王晓杰.李善《文选注》引《战国策》及高诱注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庄素真.许慎、高诱注所依据《淮南子》版本比较[J].长江丛刊.2017

[5].方梅青.《战国策》高诱注的价值研究[J].芒种.2015

[6].焦冬梅.试析高诱注《吕氏春秋》言内语境的功能[J].大连大学学报.2015

[7].高淑芳.《战国策》高诱注研究[D].扬州大学.2014

[8].杨效明.《吕氏春秋》高诱注名物训释研究[D].扬州大学.2014

[9].吴欣.《吕氏春秋》高诱注声训体例研究[J].现代交际.2012

[10].武玉香.高诱注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梅花喜神谱》“老菊披霜”青女,传...广东的历史演进与古民俗文化遗存-透雕龙凤...广东的历史演进与古民俗文化遗存-青山岗葵...广东的历史演进与古民俗文化遗存-广州巨鹅...陵寝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图二 中国陵寝制度...《胎产书》考释-月建方位示意图

标签:;  ;  ;  ;  ;  ;  ;  

高诱注论文_李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