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闻类杂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闻,杂志,类杂志,新华通讯社,媒介,新闻周刊,新民。
新闻类杂志论文文献综述
洪小博[1](2018)在《新闻类文摘杂志主题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摘类期刊从萌芽到繁荣又逐步步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产生了包括《读者》、《人民文摘》、《意林》、《格言》、《青年文摘》及《Vista看天下》等一系列的优秀文摘期刊,因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读者好评。但是进入到全媒体时代,文摘类期刊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也明显呈现了出来,首先是内容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削弱了文摘期刊在内容丰富程度上的优势;其次,在形式上,包括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平台及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的传媒方式,使得文摘类期刊丧失了形式上活泼、易接受的优势。此外,文摘类期刊的同质化问题也让其独特性丢失,加上传媒大环境的整体变化,使纸媒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定位高消费人群的新闻类文摘杂志的《Vista看天下》,2005年创刊以来逐步发展成我国新闻类文摘期刊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除却其营销手段与宣传策略等外,正如其的宣传语“做最好看的新闻杂志”所言,《Vista看天下》杂志十分重视杂志的主题策略,尤其体现在其“封面故事”栏目中,而其他栏目“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时尚”“娱乐”等,也多与主题有互动与联系,这也直接揭示了其为何能“好看”的原因。基于此,本文将从期刊主题策略的角度对《Vista看天下》杂志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如何能在主题策划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受众的阅读体验。本文共分为四章,按照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第一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文摘类期刊的发展现状及《Vista看天下》杂志的基本发展脉络和特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叁章,从微观层面统计与分析《Vista看天下》杂志2012年至论文研究截止日期(2017年11月10日,即2017年30期杂志)已出版的共205期杂志的主题策略。第叁个部分即第四章,分析出影响《Vista看天下》主题策略价值取向的因素及这本文摘类期刊能够逆势增长的根本原因。面对全媒体时代,纸质期刊无疑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多数文摘类期刊并不十分重视主题策划,《Vista看天下》的成功模式从某种程度上给传媒界以启示,特别是对于新闻类文摘期刊来讲,《Vista看天下》的主题策略更是可以参考的成功经验。(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郭应喆[2](2016)在《新媒体生态中新闻类杂志的发展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技术给传播语境和传播规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包括新闻类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那么,新闻杂志具体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应当通过什么路径来应对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与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类杂志在内容生产、市场运营两方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其发展路径。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媒介生态位的概念,建构了新媒体生态系统的理论特征,包括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互与融合、信息生产者的融合与共生以及食物链碎片化的趋势。这样的新媒体生态系统给新闻杂志带来诸多挑战:使新闻杂志的受众资源分流,广告资源分流,并挤压了新闻杂志所安身立命的深度报道的空间。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本论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进行了案例分析。面对新媒体生态的冲击,首先,该杂志继续占据深度报道的媒介生态位,支持记者编辑生产优质的深度报道。其次,该编辑部尝试将深度报道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延伸杂志内容的食物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起步偏晚、人力资源不足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再者,《中国新闻周刊》经营部门通过内部创业,运营新媒体产品,内容风格与盈利模式与传统杂志有很大区别,实现了其食物链的改造。本案例研究为传统新闻类杂志如何在媒介生态系统受到新媒体冲击的情况下寻求发展新径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指导。新闻杂志需要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坚持优质的深度报道,把深度报道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另外,杂志也可以鼓励“内部创业”项目,生产与杂志风格不同的内容,再造食物链,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发展路径。本研究运用新媒体生态系统理论,对中国新闻类杂志转型期间,新媒体项目与传统杂志的共生与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考察,并为新闻杂志领域新媒体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研究结果对《中国新闻周刊》以及其他新闻类杂志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和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28)
傅仁誉[3](2016)在《时政新闻类杂志广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既有的媒介生态环境,由传统媒体主导且已相对稳定的广告市场格局遭到重组,网络的高渗透率促使互联网广告分流了大量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媒介环境复杂化、海外资本的介入竞争、受众日益细分等更使得广告受众的争夺进入“攻坚战”,市场机制对新闻类杂志的影响愈发明显。我国新闻类杂志若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变单纯凭借发行收入生存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广告经营对期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等,从时政新闻类杂志的定义、基本特征、历史沿革以及广告经营现状入手,根据传播学5W理论为基本框架对新闻类杂志的广告主及受众、广告内容及媒介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外主流杂志的广告经营进行了微观比较。基于权威的数据指出我国新闻类杂志广告经营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时政新闻类杂志广告经营对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6-03-10)
[4](2012)在《新华社首款新闻类互动数字杂志问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首款新闻类互动数字杂志《阅读中国》(Readchina)近日"登陆"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用户下载后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触摸到"最新发生的重要财经新闻以及对中国经济新闻的专业解读。《阅读中国》英文版聚焦财经领域深度报道,主要栏目包(本文来源于《新闻记者》期刊2012年08期)
赵云泽,涂凌波[5](2012)在《音乐在新闻类媒介融合产品中的作用探析——以电子杂志的阅听过程为研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电子杂志阅听过程为研究对象,考察音乐在媒介融合产品中刺激于受众的效果。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产品中适宜的音乐能够提高受众接触媒体的时长,提高注意力强度,增强受众对资讯的记忆程度,增强媒体内容对受众情绪的影响程度,以及减轻受众收受资讯的疲倦感,但在态度改变上没有明显差异。本项实验从多个维度上说明了音乐在媒介融合产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2年07期)
杨侃[6](2011)在《论新办新闻类杂志的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的背景,使我国的新闻类杂志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中国传统媒体中成长最快的品种。作为新办新闻类杂志,如何在市场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如何做大做强?可以用求是《小康》杂志为例,利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和策划学相应原理,来探讨新办新闻类杂志的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朱志宁[7](2011)在《发现新闻类杂志的“富矿”——有感于《新闻天地》下半月刊将达十万发行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当万绿更新的初春季节,期待已久的《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第叁期终于又呈现在我的视野里,似乎是我一直以来的守望,触动了刘静主编的某个神经,也许是他希望做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理论期刊的理想感动了我,吩咐这期由我主笔。卷首语对期刊而言是一舶来品,是供主编表达编辑思想,抒发情感的个人秀板块。我边读里面的文章,边随意遐想,感觉到(本文来源于《新闻天地(下半月刊)》期刊2011年03期)
李鹏[8](2010)在《新闻类杂志数字化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闻周刊》待售的消息传出之后,业内对于新闻类杂志的担忧声再次四起。加上之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转手,以及以《时代》为代表的杂志业务可能被时代公司整体剥离,美国几大新闻类杂志似乎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情况又如何?(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商报》期刊2010-07-06)
密双[9](2009)在《汉语新闻类杂志中广告语篇的语码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流行,广告语篇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也非常突出。本文从四种具有一定发行量和影响力的新闻类杂志中随机抽取了16期杂志,对其中广告语篇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广告内容、结构分布、转换模式和嵌入语成分四个方面阐述了新闻类杂志广告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特点,并对其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S2期)
萧笑[10](2008)在《新闻类杂志将走向哪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类周刊杂志又将重演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持续下降趋势。近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裁减《新闻周刊》111名职员,其中包括一些资深编辑。这一事件充分表明,“资深”员工所构建的杂志公司文化终将随风而去,被进行彻底改造,尽管有些人对这种改变仍抱乐观态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商报》期刊2008-04-11)
新闻类杂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媒体技术给传播语境和传播规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包括新闻类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那么,新闻杂志具体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应当通过什么路径来应对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与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类杂志在内容生产、市场运营两方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其发展路径。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媒介生态位的概念,建构了新媒体生态系统的理论特征,包括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互与融合、信息生产者的融合与共生以及食物链碎片化的趋势。这样的新媒体生态系统给新闻杂志带来诸多挑战:使新闻杂志的受众资源分流,广告资源分流,并挤压了新闻杂志所安身立命的深度报道的空间。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本论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进行了案例分析。面对新媒体生态的冲击,首先,该杂志继续占据深度报道的媒介生态位,支持记者编辑生产优质的深度报道。其次,该编辑部尝试将深度报道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延伸杂志内容的食物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起步偏晚、人力资源不足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再者,《中国新闻周刊》经营部门通过内部创业,运营新媒体产品,内容风格与盈利模式与传统杂志有很大区别,实现了其食物链的改造。本案例研究为传统新闻类杂志如何在媒介生态系统受到新媒体冲击的情况下寻求发展新径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指导。新闻杂志需要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坚持优质的深度报道,把深度报道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另外,杂志也可以鼓励“内部创业”项目,生产与杂志风格不同的内容,再造食物链,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发展路径。本研究运用新媒体生态系统理论,对中国新闻类杂志转型期间,新媒体项目与传统杂志的共生与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考察,并为新闻杂志领域新媒体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研究结果对《中国新闻周刊》以及其他新闻类杂志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和决策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闻类杂志论文参考文献
[1].洪小博.新闻类文摘杂志主题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8
[2].郭应喆.新媒体生态中新闻类杂志的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3].傅仁誉.时政新闻类杂志广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4]..新华社首款新闻类互动数字杂志问世[J].新闻记者.2012
[5].赵云泽,涂凌波.音乐在新闻类媒介融合产品中的作用探析——以电子杂志的阅听过程为研究对象[J].国际新闻界.2012
[6].杨侃.论新办新闻类杂志的发展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7].朱志宁.发现新闻类杂志的“富矿”——有感于《新闻天地》下半月刊将达十万发行量[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
[8].李鹏.新闻类杂志数字化生存[N].中国图书商报.2010
[9].密双.汉语新闻类杂志中广告语篇的语码转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0].萧笑.新闻类杂志将走向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