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燃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锅炉,流化床,机组,超临界,火电厂,粒度,氧化物。
燃烧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茅建波,张晓龙,陈小波,郑建平,赵寅丰[1](2019)在《切圆燃烧锅炉运行调整对水冷壁贴壁气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运行调整对切圆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1台350MW超临界锅炉的水冷壁贴壁气氛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机组负荷、燃烧器摆角、风箱与炉膛差压、运行O2体积分数等参数对水冷壁贴壁气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FS(燃烧系统辅助风预置水平偏角)的设计实际运行效果较好,主燃烧器区域水冷壁贴壁还原性气氛较弱;还原区、燃尽区贴壁还性气氛强烈,H2S体积分数较高,水冷壁容易发生高温腐蚀;降低机组负荷、下摆燃烧器摆角、减小风箱与炉膛差压以及提高运行O2体积分数等运行调整可减弱水冷壁贴壁还原性气氛;提高运行O2体积分数对改善贴壁还原性气氛区域的分布效果不大;应综合考虑锅炉运行经济性、安全性、 NOX排放等因素合理调整锅炉运行。(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11期)
圣山松[2](2019)在《关于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电力资源最主要的来源为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厂有能源消耗大、污染环境等不足,不利于企业发展。随着我国能源危机的加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9年22期)
胡敏,耿豪奇,刘正刚[3](2019)在《球团回转窑燃烧调整对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球团回转窑稳定燃烧产生氮氧化合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球团回转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分类,通过研究一次风速、二次风占比、过量空气系数、煤气量调整对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影响。目的在于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降低回转窑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邢振中[4](2019)在《600 MW燃煤机组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厂600 MW对冲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该厂进行燃烧器低氮改造后,由于运行调整不理想,在高负荷工况下出现锅炉尾部A侧CO排放浓度较高,且屏过出口蒸汽温度偏差大的问题,经过现场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炉膛内氧量分布不均所致。针对低氮燃烧器的结构和布置方式,对锅炉的煤粉细度、配风方式和运行氧量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高负荷工况屏过出口A/B侧汽温偏差由28.4℃降低为4.4℃,优化后空预器进口氧量A侧为3.03%,B侧为3.04%,两侧基本一致,氧量分布比较均匀,空预器进口A侧CO浓度由1924.2 ppm降低到80.3 ppm,有效的解决了锅炉左右侧燃烧偏烧和O_2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来源于《应用能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韩应,惠小龙,刘冬,张世鑫,黄海鹏[5](2019)在《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内A电厂41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灰渣含碳量偏高、运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对锅炉一次风量、返料风量、入炉煤粒度等主要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探索锅炉最佳运行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入炉煤粒度偏细,中位径仅约为1 037.97μm,锅炉底渣中位径仅为375.64μm,表明入炉煤的成灰特性较好;炉膛上部灰浓度差压值高达约2.5 kPa,表明炉内细颗粒组分偏多,循环灰量受到一次风量的影响波动较大。为保证锅炉返料的稳定运行,控制穿过布风板的一次风量仅约为102 300 m3/h,远低于设计值183 000 m3/h,较同类型机组严重偏低。过低的一次流化风量使密相区燃烧缺氧严重,是引起灰渣含碳量偏高的主要原因。此外过低的一次风量,致使布风板阻力仅为2.1 kPa。与同类型锅炉布风板的阻力相比,布风板阻力偏小,造成锅炉局部流化不良、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建议合理调节入炉煤粒度,控制其中位径在2 000~3 000μm,优化炉内灰浓度分布,提高一次运行风量,可有效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本文来源于《洁净煤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吴天明[6](2019)在《燃煤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运行调整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对于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以及氧含量存在最适范围,烟气再循环开度与二次风入射角度会对燃料产生显着影响,当后燃严重时甚至会使非催化还原反应效率降低,甚至处于失效状态。(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高玮[7](2019)在《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化,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运行中。为了提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效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燃烧优化试验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2期)
傅旭峰,刘鹏彬[8](2019)在《350 MW超临界锅炉精细化燃烧调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电厂35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进行了精细化燃烧调整试验,对锅炉调试过程中出现飞灰含碳量高问题进行相应调整试验,从煤质、一次粉管调平、煤粉细度和氧量四方面分析原因,得出影响本机组飞灰大渣含碳量高主要因素:每台磨煤机粉管出口风速未控制在±5%;磨煤机运行时分离器频率过小,导致煤粉过粗;运行氧量对飞灰大渣也有影响。最终将问题得到解决,建议在运行过程中将磨煤机的动态分离器频率在12 Hz~15 Hz左右;磨煤机出口煤粉管风速控制±5%;氧量的增高,飞灰和大渣可燃物含量逐渐下降,350 MW负荷工况下将氧量控制4.74%。本次精细化调整试验对同类型锅炉运行指导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锅炉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赵晓东,孙全超[9](2019)在《锅炉燃烧调整与运行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火电机组长时间运行,如何保证和提高机组效率,保证机组稳定运行进行优化分析,通过燃烧调整试验,进行一次风和二次风调平,优化设计运行方案,解决锅炉燃烧不稳、前后和左右偏差大、炉内深度缺氧、燃烧产物中CO含量高、降低SCR入口NOx浓度高、再热器减温水量大、火焰中心上移、排烟温度高的问题,锅炉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状态,最终达到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21期)
李想[10](2019)在《热电二公司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关于锅炉运行调整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低氮燃烧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也影响着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调整最优的锅炉运行方式控制氮氧化物,同时尽可能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0期)
燃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电力资源最主要的来源为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厂有能源消耗大、污染环境等不足,不利于企业发展。随着我国能源危机的加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燃烧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1].茅建波,张晓龙,陈小波,郑建平,赵寅丰.切圆燃烧锅炉运行调整对水冷壁贴壁气氛的影响[J].浙江电力.2019
[2].圣山松.关于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的思考[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3].胡敏,耿豪奇,刘正刚.球团回转窑燃烧调整对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影响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
[4].邢振中.600MW燃煤机组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9
[5].韩应,惠小龙,刘冬,张世鑫,黄海鹏.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试验[J].洁净煤技术.2019
[6].吴天明.燃煤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运行调整探讨[J].价值工程.2019
[7].高玮.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探析[J].化工管理.2019
[8].傅旭峰,刘鹏彬.350MW超临界锅炉精细化燃烧调整试验[J].锅炉技术.2019
[9].赵晓东,孙全超.锅炉燃烧调整与运行优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
[10].李想.热电二公司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关于锅炉运行调整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