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桥脑角论文_许莹,乔胜铎,黄维国,邱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脑桥脑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脑,手术,解剖学,实质性,脑膜瘤,血管,听神经。

小脑桥脑角论文文献综述

许莹,乔胜铎,黄维国,邱建华[1](2017)在《乙状窦后径路小脑桥脑角的应用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乙状窦后径路小脑桥脑角内镜的应用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具(40侧)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模拟乙状窦后径路手术,观察颅内相关解剖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后缘中点至听神经(近内耳门处)、叁叉神经(近Meckel腔处)、舌咽神经(近颈静脉孔处)、内耳门后缘中点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32.8±1.7)mm、(32.6±7.7)°,(46.3±1.8)mm、(31.4±4.1)°,(29.4±3.0)mm、(40.2±6.9)°,(31.2±2.0)mm、(32.7±4.9)°。结论:此数据为术中准确定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张宏,付伟明,陈鹏,李立[2](2015)在《小脑桥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管母细胞瘤为真性血管性肿瘤,属于颅内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后颅窝。一般认为是来自中胚层细胞在形成血管过程中发生障碍,残余的胚胎细胞形成肿瘤。颅内血管母细胞瘤亦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多为囊性伴有瘤结节,实质性者发病率较低,约占21%,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外上方或桥小脑角时,术前易误诊为听神经瘤。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桥脑小脑角肿瘤56例,其中3例手术证实为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本文探讨桥小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及注意事项。结果 3例手术全切除,书中未输血,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位于桥小脑角时可以耳鸣、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但无前庭功能障碍,听力丧失少见,无内听道扩大,肿瘤位置较听神经瘤偏外侧,术中见肿瘤为脑内生长,与岩骨无粘连,而听神经瘤常以听力损害为首要症状,CT和MRI强化现象不如本病明显。术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先寻找并电凝切断供应肿瘤血管,再处理回流静脉。2在显微镜下在肿瘤周围分离,用弱电流烧灼瘤体以使瘤体缩小.3血管母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应尽可能全切除。(本文来源于《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9-03)

张雪松,戴增智,祝素忠,孙立群,梁生[3](2014)在《21例小脑桥脑角肿瘤显微手术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脑膜瘤和听神经鞘瘤都是小脑桥脑角(CPA)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我科从2004年10月-2014年7月采用手术切除脑膜瘤12例,听神经鞘瘤9例,现就临床疗效和手术体会作初步报道。资料和方法 1、脑膜瘤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5~68岁,平均42.3岁;病程1~5年,平均3.7年。临床症状:患侧枕颈部疼痛12例,头痛、头晕8例,面部麻木5例,耳鸣6例,饮(本文来源于《云南医药》期刊2014年05期)

张宏,付伟民,陈鹏,李立[4](2014)在《小脑桥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管母细胞瘤为真性血管性肿瘤,属于颅内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后颅窝。一般认为是来自中胚层细胞在形成血管过程中发生障碍,残余的胚胎细胞形成肿瘤。颅内血管母细胞瘤亦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多为囊性伴有瘤结节,实质性者发病率较低,约占21%,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外上方或桥小脑角时,术前易误诊为听神经瘤。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桥脑小脑角肿瘤56例,其中3例手术证实为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本文探讨桥小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及注意事项。结果 3例手术全切除,书中未输血,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位于桥小脑角时可以耳鸣、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但无前庭功能障碍,听力丧失少见,无内听道扩大,肿瘤位置较听神经瘤偏外侧,术中见肿瘤为脑内生长,与岩骨无粘连,而听神经瘤常以听力损害为首要症状,CT和MRI强化现象不如本病明显。术中应注意一下几点;①先寻找并电凝切断供应肿瘤血管,再处理回流静脉。②在显微镜下在肿瘤周围分离,用弱电流烧灼瘤体以使瘤体缩小.③血管母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应尽可能全切除。(本文来源于《2014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0-10)

葛志强,张世明,王中,周幽心,虞正权[5](2013)在《43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诊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小脑桥脑角(CPA)脑膜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CPA脑膜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和MRI是CPA脑膜瘤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是需要与听神经鞘瘤鉴别。43例均在全麻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SimpsonⅠ级切除16例,SimpsonⅡ级切除18例,SimpsonⅢ级切除9例。32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19例恢复良好,9例基本同术前,2例偏瘫,2例植物生存。32例中2例肿瘤复发。结论头颅CT、MRI是CPA脑膜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CPA脑膜瘤的首选方法;术中运用神经内镜、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提高患者治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周正平,纪小龙[6](2012)在《肾移植术后并发小脑桥脑角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继发于实体器官、骨髓或干细胞移植后,宿主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缺陷而发生的淋巴组织由良性增生到肿瘤性增生的病变。PTLD的发生率,以心肺或肠移植后最高(25%),肾移植后最低(<1%)[1]。现报告(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贺晓生,费州,付洛安,刘卫平[7](2011)在《小脑桥脑角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切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总结了经病理证实为小脑桥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脑膜瘤,且经影像学测量瘤体最大径≥4cm的患者42例,对诊断和手术予以分析。方法 42例患者,男16,女26;年龄26~72岁,病程2周~5年。强化MRI显示瘤体最大径4~5.5cm,基底宽度3.0~5.0cm, CT骨窗扫描显示全部病例骨性内听道扩大,内耳门最大径1~3cm。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小脑;脑干和中;后组颅神经受累。本组手术均以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完成。对于瘤体最大径在5 cm以上者,或硬膜切开后脑组织明显外膨者,为减少牵拉所造成的脑组织挫粹和水肿,显露肿瘤前(本文来源于《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1-10-13)

王涛,袁俊,翟卫东,钟建卫,孙永锋[8](2010)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桥脑角区肿瘤20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脑桥脑角区肿瘤是颅内较为常见的肿瘤,组织来源以听神经鞘瘤为多,占75%~95%,其他还有脑膜瘤、胆脂瘤等。经典神经外科中,对于该部位手术方式已较为固定,但是存在手术创伤大、颅骨缺损、手术后伤口积液、脑脊液漏等并发症较多[1]的不足。该部位入路较为固定,(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0年30期)

王旭华,赵轶梁[9](2010)在《小脑桥脑角肿瘤的治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小脑桥脑角肿瘤的治疗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小脑桥脑角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21例肿瘤中,通过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6例胆脂瘤全切,7例听神经瘤6例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2例脑膜瘤全切,4例叁叉神经鞘瘤全切,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死亡1例,4例有不同程度第、Ⅶ对脑神经受损症状。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肿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干,周围神经及重要血管损伤,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疗效,应作为治疗小脑桥脑角肿瘤的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0年09期)

陈斌,许耀东,张志钢,郑亿庆,陈穗俊[10](2009)在《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在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上模拟内镜下迷路后入路手术,观察内听道与桥脑小脑角区各组颅神经之间的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以外半规管水平上的后半规管后缘为标志点:后半规管后缘距内耳门后缘(15.89±1.61)mm,距叁叉神经下缘(27.43±3.25)mm,距舌咽神经上缘(19.39±2.57)mm;后半规管后缘-内耳门后缘连线与后半规管后缘-舌咽神经上缘连线的夹角为16.78°±2.06°,后半规管后缘-内耳门后缘连线与后半规管后缘-叁叉神经下缘连线的夹角为16.25°±2.88°。结论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手术具有损伤小,暴露清晰,多角度观察等优点,对于显微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小脑桥脑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血管母细胞瘤为真性血管性肿瘤,属于颅内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后颅窝。一般认为是来自中胚层细胞在形成血管过程中发生障碍,残余的胚胎细胞形成肿瘤。颅内血管母细胞瘤亦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多为囊性伴有瘤结节,实质性者发病率较低,约占21%,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外上方或桥小脑角时,术前易误诊为听神经瘤。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桥脑小脑角肿瘤56例,其中3例手术证实为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本文探讨桥小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及注意事项。结果 3例手术全切除,书中未输血,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位于桥小脑角时可以耳鸣、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但无前庭功能障碍,听力丧失少见,无内听道扩大,肿瘤位置较听神经瘤偏外侧,术中见肿瘤为脑内生长,与岩骨无粘连,而听神经瘤常以听力损害为首要症状,CT和MRI强化现象不如本病明显。术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先寻找并电凝切断供应肿瘤血管,再处理回流静脉。2在显微镜下在肿瘤周围分离,用弱电流烧灼瘤体以使瘤体缩小.3血管母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应尽可能全切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脑桥脑角论文参考文献

[1].许莹,乔胜铎,黄维国,邱建华.乙状窦后径路小脑桥脑角的应用解剖[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

[2].张宏,付伟明,陈鹏,李立.小脑桥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治疗[C].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5

[3].张雪松,戴增智,祝素忠,孙立群,梁生.21例小脑桥脑角肿瘤显微手术体会[J].云南医药.2014

[4].张宏,付伟民,陈鹏,李立.小脑桥脑角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治疗[C].2014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5].葛志强,张世明,王中,周幽心,虞正权.43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诊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

[6].周正平,纪小龙.肾移植术后并发小脑桥脑角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

[7].贺晓生,费州,付洛安,刘卫平.小脑桥脑角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切除[C].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8].王涛,袁俊,翟卫东,钟建卫,孙永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桥脑角区肿瘤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9].王旭华,赵轶梁.小脑桥脑角肿瘤的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10].陈斌,许耀东,张志钢,郑亿庆,陈穗俊.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学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

论文知识图

示位于小脑桥脑角尾端的后组颅神...LAN术前CT增强扫描,显示小脑桥脑角切除大脑半球、间脑后示嗅神经、视神经...被切除的对侧小脑桥脑角:箭头示...术前MRI增强扫描示右侧小脑桥脑角1 显微镜下小脑桥脑角区的

标签:;  ;  ;  ;  ;  ;  ;  

小脑桥脑角论文_许莹,乔胜铎,黄维国,邱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