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际关系状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高职,状况,新疆,人际交往,中小学。
人际关系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玲[1](2019)在《留守经历高职新生人际关系状况及其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量表进行调查,比较留守经历与非留守经历高职新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留守经历高职新生的人际困扰,以了解团体辅导对留守经历高职新生人际困扰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非留守经历高职新生的人际困扰程度显着高于留守经历高职新生,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留守经历高职新生的人际困扰。(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4期)
赵进法,陈天娇,程灶火[2](2019)在《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高低和人际关系状况。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认同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82份,得到有效问卷156份。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方面没有显着差异(p>0.05);(2)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方面存在显着差异(F=4.495,p<0.01)。结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存在差异,大四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自我认同感。(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4期)
刘银花,闫保山[3](2019)在《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状况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内部分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教龄的教师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对教师人际关系维度的分析,可深化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的自我认知,并为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提供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C)》期刊2019年06期)
俞豆彤,常明,陈永福,余湛[4](2019)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以西咸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西咸地区小学阶段的93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方面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其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社会、学校、家长应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应由专业的老师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家长应引导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多种社会活动。(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17期)
瞿浩[5](2019)在《“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初探——以河南省信阳市部分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首批"00后"大学生已在2018年进入高校校园,并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取代"90后"而成为高校校园的主力军。更优越的物质环境在拓宽了"00后"人际交往面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人际关系困扰。了解并掌握"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对帮助"00后"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尤为必要。该文将以河南省信阳市部分高校为例,对"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初步统计数据,基于高校学生工作视角,对减少"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王兴立[6](2019)在《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及人际关系分析——以内地高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内地高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与人际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利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内地高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总体平均值和人际关系总体平均值分别为(3.76±1.17)和(2.85±1.13);女生、老生、贫困生、农村学生、父亲文化程度高学生的学习状况水平分别显着高于男生、新生、非贫困生、城市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低学生(P<0.05);学生学习状况存在师生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的显着性差异(P<0.05),不存在家庭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的显着性差异(P>0.05);学生学习状况与师生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的显着相关(P<0.05),与家庭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相关不显着(P>0.05)。结论:内地高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水平偏低,可通过改善宿舍人际关系和师生人际关系来提升学生学习状况水平。(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冯靖杰[7](2018)在《当前军校学员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有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会由于个人理想或者家人期盼等因素,选择报考军校。而由于军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在学习氛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更容易造成学员在心理上的压力,导致人际关系失调。笔者在经过对我国目前军校学员人际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探讨了其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改善途径。(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09期)
胡月[8](2018)在《隐性课程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①隐性课程并不是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多是通过情感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影响学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潜在性。人际关系是学生对外交流和交往的基础,是来华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的人际关系发挥人际关系的隐性课程价值,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述隐性课程和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课程以及隐性课程和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概念,论述隐性课程的特点和功能,并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在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以便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接着,阐述人际关系的概念,以及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联系,阐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的人际关系内涵和隐性课程视角下学界对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并明确人际关系的隐性课程价值,为下文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叁部分利用问卷和个别访谈对安徽大学留学生人际关系的四个方面,即师生关系、留学生之间的关系、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关系以及留学生与课外中国人员的关系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选取两个班级,并利用SPSS20.0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学生人际关系对汉语成绩是否存在影响;个别访谈选取两男两女四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通过对话和交流,了解学生在中国的人际关系情况以及人际关系对她们自身的学习存在什么样的影响;最后总结和概述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第四部分结合第叁章的数据结果,对留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提出建议,留学生应该加强文化认识,消除人际偏差,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争取更多的交往机会,不断丰富自身活动;教师也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诚、平等对待学生,尽可能满足学生需要给学生创造安全感,对学生抱有期待,鼓励学生取得进步;管理者要从学生出发,尊重文化差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来华留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人际关系的隐性课程价值,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第五部分对全文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3-01)
蒋艺,王丁丁,宋蕾[9](2017)在《大学生一般人际关系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探讨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概况,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促进当代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存在相关,并且人际交往总体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着正相关(r=0.293,p<0.01),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着正相关(r=0.328,p<0.01)。而人际交往总体与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以及"过度保护"不良教养方式呈显着的负相关(r=-0.325,p<0.001;r=-0.447,p<0.001;r=-0.213,p<0.05),与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以及"惩罚、严厉"不良的教养方式呈显着负相关(r=-0.242,p<0.01;r=-0.388,p<0.001;r=-0.324,p<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欧胜凤,陈正翼,柯鹏程[10](2017)在《浅析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基于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文章在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分析,从大学生的上网途径、上网内容和上网时长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分别从大学生自生因素、环境因素探究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以及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人际交流障碍;第二,导致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第叁,导致亲友关系紧张;第四,导致师生、同学关系淡漠。最后从学校、家庭和个人叁方面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7年05期)
人际关系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高低和人际关系状况。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认同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82份,得到有效问卷156份。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方面没有显着差异(p>0.05);(2)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方面存在显着差异(F=4.495,p<0.01)。结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存在差异,大四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自我认同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际关系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玲玲.留守经历高职新生人际关系状况及其干预[J].科技视界.2019
[2].赵进法,陈天娇,程灶火.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J].科技风.2019
[3].刘银花,闫保山.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
[4].俞豆彤,常明,陈永福,余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以西咸地区为例[J].新西部.2019
[5].瞿浩.“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初探——以河南省信阳市部分高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6].王兴立.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及人际关系分析——以内地高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7].冯靖杰.当前军校学员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J].农家参谋.2018
[8].胡月.隐性课程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研究[D].安徽大学.2018
[9].蒋艺,王丁丁,宋蕾.大学生一般人际关系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
[10].欧胜凤,陈正翼,柯鹏程.浅析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基于贵州省“大学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J].教育文化论坛.2017